作文的深度来自作者的思想,思想有深度,作文自然有深度。高考阅卷中,倘若你的作文是“抄袭”,百度一下就知道了;倘若你的作文拼凑的,“衔接点”膈应人,读起来也不顺畅;倘若你的作文是翻新的,要看你翻新对象是否是大家都熟知的,老穆解析作文不是砌墙,你一块一块码上去就行的。
1、高中作文写不出深度怎么办?
作文的深度来自作者的思想,思想有深度,作文自然有深度。一,思想深度从哪里来?1,观察,养成用心观察周围人和事的习惯。我们的社会日新月异,有很多新鲜的人和事,认真观察,不动声色,注意积累。把有趣的发现积累记录下来,作为思考和写作的素材,2,思考。养成思考的习惯,不要简单直接平面化,多角度想想,联系起来想想,打破常规想想,反复多想想,总会有收获。
3,阅读,读经典,读时评,读同学佳作,有意识研究他们的思想和写法。4,讨论,与同学老师家长朋友讨论,不作意气之争,力求客观理性,以理服人,同时随时准备吸收别人有益的见解,纠正甚至放弃自己的不合理见解。二,如何加强作文深度?1,养成观察和思考习惯,让观察和思考结合起来。每周整理自己的素材思想笔记,有所得则形成一些格言式的片段短文,
2,读一些逻辑学,哲学,经济学,社会心理学的书。写一些读书笔记,跟作者讨论、求教,力求打通各个领域,让这些学科知识为自己的思考服务,不是要成为这些领域的专家,而是为了让自己的思考不是简单的立足于生活的庸见常识。3,写作时建立读者意识,学会追问,写作时设想自己面前有一个虚拟的读者,他挑剔古怪,总想驳倒你。
于是,你必须想着如何说服他,让自己的文字尽量没有明显漏洞,学会追问,多问为什么,怎么办,还有什么更好的,还有什么补充。这样,你的文章会慢慢严密周到起来,4,研究说理方法技巧。学习一些写作学的常识,研究议论文的因果推理、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和归谬法等等,5,反复修改。文章写好后,自己反复读上几遍,做些修改,
2、如何把高中作文写得更具有深度和大格局?
文章的深度和大格局,不是靠技巧得到的,是靠眼光和胸怀。文如其人,什么样的人,才能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有人向苏轼请教怎么写好文章,他说:”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意思是,我的文章就像奔涌不息的泉水,不管是什么地方,都可以涌出来。
在平坦的地面,连续不断,一下子写出长篇大论难以收束,碰到山峦石缝,曲曲折折,就发生千变万化,难以捕捉行踪。所明确知道的,就是常常在应该写的时候,就不停地写下去;在不应该再写的时候,就停笔了,如此而已。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写文章其实不重技巧,而重真情实感,心里有想说的,就把它写出来;想说的都说了,就停止。
随意而发,不矫揉造作,中国古代有很多优秀的作家。读这些人的作品,你会感觉一个字:妙,可是当你读毛泽东的诗词的时候,你就没有办法用一个妙字来形容了,你只觉得伟大,遥不可及。你可以把李白和杜甫作个比较,也可以把屈原和陶渊明作个比较,但你没有办法把李杜屈陶的诗词拿来与毛泽东的比较,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人的格局不同,胸怀不同。
不光是诗词,毛主席的文章也给人这样的感觉,《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都是很短的文章,但质朴而宏大,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对人民,对民族,对全人类命运的观照与思考,你感觉不到那是文章,而是天书,是宇宙的真理,文章要有深度,有大格局,一个是要求真,讲真话;一个是作者自己要有修养,要有胸襟,在做人上做文章。
3、高中了,语文作文不会写,背上几百篇名篇佳作高考直接默写,可以吗?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回馈您!老穆解析作文不是砌墙,你一块一块码上去就行的,作文,好比建一座房子,不仅需要“材料间的衔接”,更需要总体的布局与框架结构。倘若A同学真的能背几百篇名篇佳作,此刻,他就好比一个大的“搜索引擎”,好词佳句可谓信手拈来!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样的句子适合什么样的写作要求与文章体裁呢?倘若A同学不懂如何恰当选词填句,只想最好的,问题也就随之而来与其华丽得相悖,不如平凡得贴切!高考阅卷中,倘若你的作文是“抄袭”,百度一下就知道了;倘若你的作文拼凑的,“衔接点”膈应人,读起来也不顺畅;倘若你的作文是翻新的,要看你翻新对象是否是大家都熟知的?倘若是,得分也不会太高正确的做法,就是掌握科学的写作技巧,踏实练笔,逐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亲爱的家长朋友们,你们明白了吗?加油!如果你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