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作文批改的要求、作文批改的细则、作文批改的程序等,都得由老师去制定。作文批改,要颠覆旧观念,改变老做法,让学生成为主角过去,批改作文语文老师一直是主角,学生写作文天经地义,老师批改作文天经地义,老师的主要任务,不再是去亲自批那100多篇作文;而是怎么组织学生去批好这100多篇作文。
1、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生修改作文?
“三分写,七分改”可见修改对于一篇文章的成败是至关重要的。事实也确实如此,即使一些大文豪,他们的作品也都是经过千锤百炼而成,“批阅十载,增删五次”,临终曹雪芹才完成了对《红楼梦》的修改。但如果是已经具备一定写作和鉴赏能力的成年作者,一篇文章写好后,由自己独立修改即可完成,而对于初学写作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往往却感觉总也无从下手。
类似的情况,最好的方法就是由老师指导,然后学生互改,同桌互改由于写作及鉴赏能力的限制,以及思维惯性等原因,初学写作的小学生对于自己文章中的一些问题往往无法察觉,而通过互改则可能发现彼此的问题。同桌互改主要针对作文中一些最基本的错误,如是否有错别字、标点符号是否准确以及语句是否通顺等,当然也要鼓励他们顺便发现并提出其它的问题或修改建议,
这是一篇文章修改的基础,主要解决彼此写作中最基本的一些问题,还可以为下一步小组批阅扫清障碍,节约时间。小组批阅有了前面同桌互批的过程,每一位学生就自己文章中出现问题也做了修改,接下来小组批阅就进入了作文修改的主程序,它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习作审题是否准确,中心是否明确,材料是否典型,内容是否具体,层次是否清楚等。
小组一般四—六人为宜,尤其成员搭配要优、中、差相对平衡,这样有利于彼此互相促进,共同提高,而且人数少,大家也可以就文章中一些细节问题展开讨论交流,并最终通过小组全体同学审议,用书面的方式给每一篇作文指出问题并修改意见。教师总结指导在小组批阅的同时,老师就可以深入各组,在进行修改指导的同时并从中发现问题,尤其小组批阅完以后,老师也需要进一步对所批阅作文进行检查梳理,从中发现每一篇文章中的共性或典型问题,以备进一步做修改指导总结,
2、作文怎么批改更科学?
作文批改,要颠覆旧观念,改变老做法,让学生成为主角过去,批改作文语文老师一直是主角,学生写作文天经地义,老师批改作文天经地义。这种旧观念和老做法必须改变,要让学生成为批改作文的主角,为什么要让学生当主角呢?一、时代不同了古代的私塾教育,一般都是一两个孩子、三四个孩子,最多都超不过20个孩子。时代不同了,现在的老师要教50~100个学生,
如果还像古代那样,让老师全批全改,就未必行得通了。二、老师太累了有的语文老师带两个班,一周要批100多篇作文,工作量太大,老师把批改作文的主角,让给学生,可以大大减轻语文老师的工作负担,减轻工作压力。有的老师周日还得为学生批作文,非常辛苦,这种状况必须改变,三、学生也能得到锻炼学生不只管写,还要管批。
学生在批改的过程中,也能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学生在批改时,既可以从别人的作文中学习一些经验,也可以从别人作文的不足中汲取教训,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通过批改,同学可以“知己知彼”,了解全班作文的整体情况,四、符合素质教育精神素质教育的精神之一,就是鼓励学生多动手,提高自主能力。老师把批作文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批改作文的主体,让学生成为批改作文的主角,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总结:学生成了作文批改的主角,老师不是就没事干了,也不是批作文与老师就没关系了。语文老师的主要任务由亲自批,变成了组织批,如作文批改的要求、作文批改的细则、作文批改的程序等,都得由老师去制定,老师的主要任务,不再是去亲自批那100多篇作文;而是怎么组织学生去批好这100多篇作文,语文老师对作文批改,只起到一个“教练”、或“组织人”的作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