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写得再好,能写过李杜苏辛吗。请以“诚信”为话题写作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我认为写好一篇高考作文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必须十多年以来的积累,必须加上岁月的磨练才可以写出好文章下面我说说写好一篇满分作文的方法。
1、高考语文作文可以写记叙文吗?
要想阅读与众不同的回答,敬请关注“下水诗文”。谢谢邀请,学生在学校读书十二年,阅读和写作的文章,从体裁来看,可以说很全面,归纳起来就是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这三类。小学阶段,当然是学习写作简单的记叙文:从造句说话,到100字、200字直到600字,中学六年,初中三年以学习写作记叙文为主,也写说明文、议论文,一般要求不少于600字。
高中三年以学习写作议论文为主,同时要继续进行说明文、记叙文的训练,一般要求不少于800字,从历年高考的作文题目(包括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和考场作文来看,大多数都是不限文体,有时候不让写诗歌、戏剧。例如,2001年高考作文,让阅读一则寓言(从略),根据要求作文:寓言中“诚信”被抛弃了,它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请以“诚信”为话题写作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
所写内容必须在“诚信”的范围之内。【注意】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再如,看图片:所以高考语文作文可以写成记叙文,下面以历年高考作文为例做简要说明:一、2001年高考话题作文(见上),就有不少考生写成记叙文:蒋昕捷的《赤兔之死》就是典型的寓言故事;《百元钞票的自述》也是寓言故事:作者借一张百元假币在市场上的流通,揭露那些失去“诚信”后的人们助纣为虐的丑恶行径,在假钞痛苦的呐喊声中,我们看到了作者那颗呼唤“诚信”的美好心灵;《一地梨花》更是一篇典型的记叙文:作者写了“一个除了两脚泥巴,除了做生意总亏本,除了训斥我的虚荣而只有一种品质”的“父亲”,承包梨园、料理梨树、与客户签了合同、梨子却被虫咬而赔偿的故事,表现“父亲”的诚信。
二、2018年、2019年,北京市高考作文(议论文、记叙文)二选一:三、2018年全国高考作文如下图:河北考生王心仪的《感谢贫穷》,是一篇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的记叙文,作者写实境,抒真情,感动得许多人流泪,用不着多举例。考场就是赛场,只要你不出格,不犯规,你就要扬长避短——如果写记叙文是你的拿手好戏,你何乐而不为呢!,
2、高考作文怎样才能写满分?
我认为写好一篇高考作文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必须十多年以来的积累,必须加上岁月的磨练才可以写出好文章下面我说说写好一篇满分作文的方法:1、动笔之前要审题,审题立意是关键。一定审好题,否则写得再精彩也成了一种奢望,2、审题之后要拟题,漂亮标题如美人。好的标题总是给人耳目一新感觉,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定多确定几个题目,在确定的题目中选一个最好的,
3、作文首尾要对应,丰富多彩出亮点。这样首尾呼应的写法废人一种完整感觉,给判卷老师一种完整感,4、适当借鉴和应用,考前备料记信息。考试前大量翻阅题材,积累素材,并适当的归类,到考试时候将素材直接应用,多关注一些热点新闻,5、篇幅争取要写满,尽量使其不留空。因为我们不知道什么样的老师给我判卷,我们只有做的充分,才能得到老师的认可,尽量安排到95%左右,
6、作文成绩看字迹,工工整整是第一。我们一定要平时多练习我们的字体,因为好的字迹给人一种愉悦感,这样才有可能得到高分,如果字迹不好,写得不认真,这样高考阅卷老师想给你满分那也是不可能,会适当扣你的卷面分,7、作文一定要分段,五六七八最合适。如果你的作文写成一大段,没有给人一种结构分明感觉,会大大拉低分数,我们一定要合理分配,给人条理感清晰感,
3、为什么高考作文不让写诗歌?
高考作文要求中,在形式一般要求“体裁不限,诗歌除外”,这种对诗歌写作的禁止,早已受到许多诗歌爱好者和学者的批评了。然而,为何直到今天,诗歌仍被排除在外呢?难道,高考作文命题者和教育主管部门就不知这样“排斥”诗歌非常不合适吗?显然,有关部门和人员,并不比题主、答主和各位网友笨,十之八九他们比咱们都要聪明多了,
可是他们为何一直不允许高考作文中考生写作诗歌呢?原因当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现代中国,诗歌的界定与评价,一直未能获得共识。诗歌界和公众对诗歌的认知充满矛盾龃龉,高考命题方面或为避免纷争,刻意避开诗歌,以免遭到非议和攻击,何者为诗,何为非诗?尚无统一的,能让各方介绍的标准。踵武古典诗词的格律诗词,相对成熟,能够借鉴古典诗词的评价体系加以评判,然而,格律诗词除了排律和古风之外,律诗、绝句和词篇幅都太短小,在字数等形式方面与散文和杂文等相差太大,难以次第甲乙展开比较,
若不考虑字数篇幅,则容易出现漏洞,若考生提前背诵行家所作诗词若干,考场上默写其作。阅卷人恐难以发现,这就影响到考试的公平性了,被某些人标榜为“新诗”的白话诗,存在的问题更大。认同白话诗者,认为白话诗自由不羁,没有许多硬性的外在限制,音韵、格律、平仄、对仗和用典等都不能约束“新诗”,新诗自有其神韵和内在规范,有其诗心与诗味在焉。
然而,究竟诗心诗味为何物,具体如何?就连推崇诗歌的那帮人尚无统一的意见,这就让反感新诗的人益发排斥“新诗”了。而诸如“梨花体”“羊羔体”新诗成为公共话题,进入公众视野,新诗在大众中的口碑就更差了,诗歌界内部的纷争不断,公众对诗歌尤其是新诗信心不足,认可有限。对格律诗词虽然兴趣相对较大,但是却常厚古薄今,爱古人却不喜今人,
若有人创作格律诗词,则不屑一读,并大义凛然地如此反问:“你写得再好,能写过李杜苏辛吗?”公众对诗歌的认知亦难以统一,高考命题方面不允许考生在作文时写作诗歌,正是不想趟这沟浑水。其次,诗歌相对散文杂文小说等体裁,更为自由,好坏成败更难以评判,加上现今的诗歌观念尚未统一,若允许作诗,则增加了高考作文评判工作的难度,同时,难以保证高考的公平公正性,
【汉代儒生解经时提出“诗无达诂”之说,解释了诗歌评判之难,也给高考阅卷带来几乎难以应对的挑战】第三,当今并非诗歌的黄金年代,公众对诗歌的热情不高,爱好不大,教育有关部门顺势而为,亦不重视诗歌。关于当代人们为何不太喜欢诗歌,答主曾作过分析,有兴趣的朋友可读一下:https://www.wukong.com/user/?uid=68012600234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