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作文会是疫情题材吗,如果今年高考写关于疫情作文

高考作文是否与疫情相关不是最重要的,写作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仍然是高考作文考查的重点,不会有变。这个假如表明作者大概率认为今年高考作文会与疫情相关,今年高考作文题目可能会要求写感恩、疫情一类作文,也不能不会,从这个意义上来是否直接关联疫情出题,一样可以实现考查目标。

1、预测全国卷2020高考作文关于疫情概率是多少?

谢邀!2020年的高考作文题目,个人认为有百分之八十的可能会涉及到今年防控新冠肺炎的相关知识、感悟、影响、点评、责任、使命、担当、人生观、价值观等内容。因为防控新冠肺炎这场人民战争前所未有,不仅对今年的高考影响极大,对祖国、对世界、对未来均影响深远,高考作文题目涉及到疫情防控的相关素材,完全在情理之中。

2、假如今年高考作文不是关于疫情的,学生怎么办?

这个假如表明作者大概率认为今年高考作文会与疫情相关,其实,高考作文是否与疫情相关不是最重要的,写作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仍然是高考作文考查的重点,不会有变。所以,不变应万变是目前应该有的复习策略,不要想多了,下面是高考作文评分标准。高考作文考查的不仅仅是写作能力,评分标准中关于内容的部分就是大家提到的“疫情”素材,

无论考什么,今年的疫情提供给我们的素材是多维的,涉及的面也是非常广的,对于写作能力强的学生,他们总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一面,从而服务自己的作文主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否直接关联疫情出题,一样可以实现考查目标,其次,作文还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比如以前的科举考试,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一种半开卷考试,

3、如果今年高考写关于疫情作文,人人都会写,我如何能写出新意,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呢?

高考写关于疫情方面的作文,想写出新意,必须要跳出常规思维定势,着眼点放在别人想不到的地方。但是这很难,因为可着眼的点在万千考生面前,几乎无死角可言,因此,想写出新意,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需要重点把握好这几方面。第一,字如其人,书写关系到印象分,一手漂亮的字,很容易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在高考作文阅卷过程中,最令阅卷老师头痛的是考生的字,可以说绝大多数考生都书写能力一般,这会给阅卷老师很容易就造成审美疲劳。

即使你作文写的再好,如果字写的很糟糕,恐怕也会让印象分被打了折扣,因此,我建议高考生一定要重视书写,一手漂亮字,可以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自然印象分就多得了。你要知道,高考时哪怕多得一分,那可是能干掉上千号人啊,第二,写作格局最为重要,格局大小关乎立意,小中见大,大中见小皆有千般变化。针对这场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每一名高考生都是亲历者,站在什么样的视角去入笔则能体现出你的大局观,

如通过我国和外国抗击疫情的机制做对比,体现一党执政的优越性;如通过中华民族在重大疫情面前体现出的空间团结,体现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的优秀传统民族文化;如列举一些抗击疫情感人的场面,升华疫情一线那些舍身忘死的勇士们,等等。只要把小中见大,大中见小,灵活表现出来,就容易让教师眼前一亮,第三,行文要讲究变化,切勿文字堆砌,也不要过于追求华丽词藻,朴实中见真情。

高考作文最忌讳写成流水账,那些平铺直序几乎得不了高分,因此,必须要避免文字堆砌,更不要过于追求华丽的词藻,因为,在疫情之下,唯有朴实才能见真情。而情感的抒发与表达需要清晰的逻辑思路,需要结合具体的事例去反衬和印证,如果考生想押题的话,不妨现在抽出时间去练练相关主题的作文,相信你在写完之后,再反复修改,就会看出问题在哪,同时还能提升你的写作思维。

第四,一定要抓主题,围绕“疫情”为中心,开篇亮出主题,结尾要升华主题,高考命题作文中,阅卷老师往往会先看你的文章结构,如果你开篇迟迟不亮出主题,自然就抓不住阅卷老师的心,而是把你归为平淡无奇一类。如此说来,怎样开篇就显得尤其重要,相信很多高三考生会在平时下功夫去练开篇点题基本功,对应开篇再说说结尾,结尾必然要涉及到对主题的升华,很多考生最难把握,往往会花很多笔墨,看上去显得特别蹩脚,因此,在这里也要格外注意,平时多练,力求简洁、明快、有激情。

4、能否预测一下今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会不会写感恩,疫情一类?

今年高考作文题目可能会要求写感恩、疫情一类作文,也不能不会,近三十年来,对于中国可称得上大灾大疫的就是2003年的非典和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这两场灾难对国人的影响巨大而深远。即便如此,这两年的高考作文题也不都是关于灾疫的,2003年高考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

”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的偷的。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着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2008年高考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胡锦涛、温家宝等党政军领导人迅速赶赴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十多万解放军、武警和公安民警,各省市的救援队、医疗队、工程抢修队迅速进入灾区,

港台救援队和国际救援队飞抵灾区。志愿者从四面八方汇聚灾区,救援物资从水陆空源源不断运进灾区。一位中学教师从在讲台上用生命保护了下面的四个学生,一位失去15个亲人的县民政局长连续指挥救灾五天只睡了七个小时。幸存者的生还奇迹在不断突破,100小时、150小时、196小时中央电视台24小时播报,19日14时28分举国哀悼。

5、今年高考作文会是疫情题材吗,会不会有失公平呢?

今年的高考作文的试题很可能和疫情有关系,网上各种平台,新闻媒体,各种网络终端也确实有大量的翔实的报道一线抗疫人员,包括医务人员,动人心弦的故事,也有好多泣人泪下,栩栩如生的模范人物,时代人物,英雄人物,使我们心潮澎湃,难以平静,很可能成为高考的命题。首先,高考命题不会这么直白,它会肯定给你一段抗疫期间的文章,让你从这篇文章中提炼主题,提炼中国精神,提炼奉献精神,提炼毫不畏惧,挺身而出的拼搏精神,

让你以这些精神为议论文的主题,重新布置议论文的结构,进行论证。其次,尽管最近报纸,杂志,网络平台有许多生动的感人至深的文章,但是,高考考察的侧重点是从这些文章中,让考生结合自己的感想,结合自己的实际,结合中华民族的未来,怎样来发表观点,怎样来振兴中华,怎样来担当时代赋予的重任,所以,你背诵,这些同的文章,是根本无用的,

凭我的直觉,肯定在今年的高考的命题过程中要涉及抗疫期间的相关文章,相关英雄模范人物的动事迹。因为,从古到今,是坚持“文为时而作”,就是写文章要紧紧结合时代的脉搏,把握新的形势,如果从作文的角度不进行考察出题,就会从文章的阅读和欣赏这个角度进行考察,综上所述,你的担心是多余的,是过度的,但是值得肯定的一点,你是非常敏感的,是具有智慧的。

评论

我要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