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写出优秀作文甚至是满分作文呢。2020年高考第一篇满分作文出炉,这篇满分作文是位浙江考生所写,题目为《生活在树上》,这样的句子在满分作文中随处可见,这些满分作文之所以得满分,是因为考生的作文在很多方面都做得很好,而且是其他考生所不能做到的。
1、如何让考场作文“亮”起来?
要阅读与众不同的回答,敬请关注“下水诗文”。这问题,几乎牵扯到作文的各个方面,现就考场作文“亮”起来的一些方法简述如下:一、审准题目拟好题,醒目新颖打人眼,现在的作文题目大致有四个类型,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它们一般都有三个部分组成,引子、正题和要求。审题的时候,这三个部分都要审,弄清楚是哪个类型的作文,
审题要抓住关键词语,弄清楚写作重点、范围,确定文章体裁。全命题作文自不必说,半命题作文要补全题目,材料(包括漫画)作文和话题作文要自拟题目,补题和拟题一般要求醒目、新颖、精致,吸引人的眼球。像《赤兔之死》、《职责——永不凋零的花》《价值之花缀于责任枝头》等等都是很好的题目,二、文章立意是关键,新颖深刻人称赞。
立意几乎是与审题同时进行的,“意犹帅也”,千古文章意为先,都是说的立意的重要性。立意首先要正确、明确,然后追求高层次的新颖、深刻,文章的立意从材料中来,又要统帅材料。立意是对材料内容的高度概括,往往同审题、选材同时进行,有时候需要反复推敲,认真琢磨,深入挖掘,在这方面,《赤兔之死》(2001年作文是根据提供的一段故事,要考生对“诚信”作出评价)做得很好。
作者以熟谙的三国故事为基础,编撰了赤兔马为诚信而殒身的感人故事,突现了“真英雄必讲诚信”的主题,并抒写了人生当择善而从、唯诚信是瞻的志向,使文章主题立意更上层楼,三、材料围绕中心选,熟真新小足典型。审题立意之后,就是选材,选材必须围绕中心,选择熟悉、真实、新颖、细小、必要、充足、典型。鲁迅在《藤野先生》中写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几件事(修改讲义等四件事)堪称范例,
四、安排结构有技巧,剪裁组材靠妙招。结构安排很有讲究,很能够看出写作者的水平,立意、审题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结构安排要解决“怎么写的问题”。这就是老师们平时说的构思,包括剪裁和组织材料,对于选择的材料,不能原原本本地照搬下来,要围绕中心,该留的留,该删的删。这就是写作上的“剪裁”,剪裁下来的材料是零散的,各自独立的,需要重新组合,一件事上的材料,有的需要放在前面,另一件事上的某一部分需要“链接”在这件事的某一部位。
这就是“组材”,同时,还要考虑怎么开头,怎么结尾,用什么线索,哪里设置悬念,哪里运用衬托,哪里伏笔,哪里照应,哪里详哪里略,哪里过渡,哪里点题,等等。1.凤头自然是美观,快速入题求简短,《职责——永不凋零的花》这样开头:将士牢记着自己的职责,在国泰民安时依旧艰苦训练;白帆牢记自己的职责,在风平浪静时依旧鼓足勇气;蜜蜂牢记自己的职责,在丰衣足食时依旧辛勤劳动;而当那吃着鲜美的鱼的小猫依旧不忘职责去捕鼠之时,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叩问自己的心灵——我们的职责是否应该铭记于心。
2.猪肚充实还丰满,详略得当技法娴,《赤兔之死》以伯喜与赤兔马的对话构成主体部分,围绕“诚信”叙述了赤兔马的遭遇,评价了吕布和关羽的人品,有悬念,有衬托,有对比,内容充实,技法娴熟。3.豹尾雄劲又潇洒,谁不愿把高分打?《职责——永不凋零的花》这样结尾:当我们拥有了可以不去捕鼠亦可以生活美满幸福时,别忽略了那朵永不凋谢的花朵——职责!这个结尾简洁有力,同时照应开头,
五、体裁一定写规范,不伦不类招人嫌。我们学习的课文,从应用的角度看大多是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从文学体裁看,大多是散文、小说,诗歌偏少,戏剧更少。我所谓文体规范,就是说要写成像课本上那样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或是散文或是小说,记叙文(含散文、小说)中,写事儿的一定要交代清楚记叙的要素,叙事要完整,要写出事件的意义;写人的侧重于抓住人物特点,对人物进行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写景的重要的是抓住景物特点细致描写,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做到情景交融。
议论文要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密,说明文要抓住事物的特点,运用一定的说明顺序和生说明方法,把事物、事理说清楚、说明白。如果只是泛泛述说,都是没有重点、没有详略的表现,这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流水账”,如果是东拉西扯,想到什么写什么,既不像写事儿,不像写人,也不像写景,还没有说明什么事物事理,更没有什么观点,论证方法,这就是我们说的不伦不类的“四不像”。
流水账或四不像,根本就不是“作文”,怎么能归“体”呢?怎么能让作文“亮”起来?六、文采飞扬好语言,不得高分实在难,相比较而言,文章的语言更能够表现一个人的文采。好的语言令人刮目相看,交口称赞,下面是《价值之花缀于责任枝头》的题记,可谓文采斐然:如果我是山,就站成一种尊严,让山花烂漫,山风拂面,让每个角落都透着梦的语言,让我们的价值在太阳下展现;如果我是水,就流成一种磅礴,让小船远航,鱼儿欢畅,让我的价值随水儿流淌。
——题记七、书写字体要规范,潦草涂抹惹人烦,一篇好作文,还体现在书写上。我们要求写规范的正楷字或是行楷字,有不少同学用这两种字体书写得非常漂亮,既没有添加,更没有涂抹,字写在方格中间,四周空白留得恰到好处。有的同学正好相反,字体潦草不说,还涂抹厉害,或出格,或歪斜,更有甚者,把某撇某横特别夸张,书写极不规范,文面很不整洁,让老师很不待见,
2、浙江考生满分作文你怎么评价?
浙江考生满分作文你怎么评价?我是柳乡人,语文高级教师,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2020年高考第一篇满分作文出炉,这篇满分作文是位浙江考生所写,题目为《生活在树上》,但是阅卷过程中第一位阅卷老师只给了39分,后两位老师给出55分,经商议后最终被判为满分。虽然这篇作文被公开之后引发了网友热议,很多人意见不一,众说纷纭,
但争议归争议,吐槽归吐槽。《生活在树上》判为满分已是铁定事实,不能更改,作为教师、学生和家长,怎样从满分作文中发现和学习习作的规律和方法,才是我们应该思考的,毕竟明年还要迎接高考。怎样才能写出优秀作文甚至是满分作文呢?柳乡人认为:博览群书是写好作文的前提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广泛地涉猎古今中外名人名著,对于一个学生的知识储备、视野开阔、素材积累非常重要。
一个人看的书多了,他的思维方式、表达能力、写作方式都会有很大的变化,他才能娴熟地用学到的知识向人们传递自己的观点。许多网友佩服这位考生的词汇量和词语的运用能力:“嚆矢、孜孜矻矻、肯綮、振翮、滥觞、薄脊、祓魅、赋魅、一觇、玉墀、婞直”这些生僻词,你见过几个?有理解几个?我想“满分”这才是阅卷老师对这篇作文的最好的肯定和鼓励,
有人说这些词语晦涩难懂,那只能说自己少见多怪。你听不懂高雅的音乐,并不影响它是名曲,多让孩子多读书吧,别无选择。语言老道是打动教师的法宝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要想把考场作文写好,需要巧妙的构思,广泛地征引,更需要灵活地使用语言,从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物上下功夫,这样的作文才能打动阅卷教师。
浙大副教授、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大组组长陈建新教授对《生活在树上》这篇作文评价非常高:“这篇作文文字的老道和晦涩同在,思维的深刻与稳当具备,文章从头到尾逻辑严谨,说理到位,没有多余的废话,所有的引证也并非为了充门面或填充字数。文字的表达如此学术化,不是一般高中学生能做到的,”因此,作为学生,除了多写多练,更要在语言组织和使用上下功夫,给人以眼前一亮、出其不意的感觉。
写作技巧是临场发挥的锦囊“一篇文章定终身”,考场作文是在气氛紧张、情绪紧张、心情紧张的情况下进行的,受时间、心理、能力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作为考生要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简述如下:1、审清题意:明确题目所规定的写作范围与要求,弄明白文章要求写什么,有什么限制等;2、确定中心:即选择有意义、有一定思想高度的材料来写;3、写好首尾:要运用优美亮丽、引人入胜、语句锤炼的名人名言等,灵活地运用多种作文开头和结尾的方法;4、用心写作:写作时,语言要紧紧围绕中心思想,尽量不写空话、套话等,
3、浙江「满分作文」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浙江满分作文。暴露出了很多问题,第一:中国文学往何处去?这个学生写的这篇文章(是不是他的创作?)。从开头到结束,始终带着一股欧式化的僵尸臭味,是学校老师教的?还是课外辅导班学的?还是中了某些辅导教材的毒?第二:就这样的文章,居然对了大考官的胃口,真实的跌破了老夫的眼镜。这个考官是何方神圣?就这种对文章的鉴赏水平,如何坐上主考官的大位?第三:这种文章能拿满分,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单浙江一省,每年将会有几十万篇这种晦涩、不知所云、要靠百度和字典才能破解的作文摆在考官面前,
4、你还记得那些年的高考满分作文?
高考作文千千万,竟然能到得到考评老师的青睐,绝对是需要眼前一亮的感觉!高考作文满分是60分,能够得到55分以上就是十分优秀的了,能够达到满分更是凤毛麟角,因为高考作文是多名老师进行考评的,老师固然有统一评分标准,但阅历跟学识不尽相同,老师都给到满分的话,作文水平绝对是没问题的。我高考之后就没有再看过满分高考作文了,但我脑中一闪而过的高考满分作文就是中学时期阅读过的2001年全国的《赤兔之死》,
当年的作文主题以“诚信”为核心,那个年代多数还是以议论文为主流,而这位作者通过将赤兔马拟人化以叙事的形式,讲述出他三任主人董卓、吕布、关羽的品德、诚信差别与自己最终的选择,从而体现出诚信这个主题;作者对三国故事情节了解很深、且以三国演义般文言文口吻来转化出自己的故事,体现文字功底十分深厚、脑洞清奇!我一直都希望考生们能够剑走偏锋,以新奇的感觉给考评老师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样才是拿高分的关键!。
5、高考语文高分或者满分作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谢谢小秘书的邀请!每年高考都有很多满分作文,这些满分作文之所以得满分,是因为考生的作文在很多方面都做得很好,而且是其他考生所不能做到的。其他方面的优点不提,光是语言方面的优点就足以折服阅卷老师,我也拜读了2017年、2018年两年各地考生的满分作文。他们的语言运用方面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表达精炼这些考生的作文中普遍表现出来的第一个特点用“精炼”这个词语概括一点不为过,
分开讲第一个方面就是语言精美。在这些满分作文中,可以让我处处能读到精美的句子,这些句子紧紧抓住我的眼球,不免想多读几遍,再就是这些考生的语言能力也超强,每个词语用得恰如其分,每个句子凝练到没有一句多余的话,没有一个可有可无的词语。有些甚至像古文一样精炼到多一个字不行嫌啰嗦,少一个字达不到表达效果,真正做到惜字如金,很难找到一个不当之词。
不信你去读读《大同世界,焉能忘本?》,我从中选几句:时维六月,序属仲夏,榴花绽红,清荷吐绿,轻舟晚楫香风细;鸳鸯戏水,白鹤亮翅,柳枝摇曳湖水平。乘假日,风吹衣袂,花迎树阴;望繁星,夏解人意,月又明空,怎么样?这样的语言,如此凝练的句子不是一般考生做得到的。二、全生活化来自于生活的语言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具有很强的表达效果,
这样的语言用得好则促进文章的成功,丰富文章的内容。用得不好,反而让文章显得繁杂、啰嗦,对文章不起半点作用,充满生活韵味是很多考生语言运用的又一个特点。这样的句子在满分作文中随处可见,这些句子既来自生化又超越生活。让人读了处处充满生活趣味,显得既新奇,又不失生活趣味,《我们忘却的艰辛》就是非常生活化的一篇作文。
在我们的嘲笑中,他们含泪在我们的嘲笑中,他们傻笑在我们的嘲笑中,他们执着着,这是来自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真实感悟。三、充满个性我在读高考满分作文的过程中发现,很多考生的语言都充满个性,这样的语言表达效果和力度很多考生都不具备。一方面来自考生自身的气质和性格;另一方面来自考生对很多文学作品的研读,
从而练就了非常深厚的语言功底和超强的语言驾驭能力。很多考生的语言以短句见长,最少的语言表达出最深刻的意思,这是来自考生骨子里的不可复制的语言,根深蒂固。个性化的特点体现得非常鲜明,这也是考生们普遍追求而难以企及的高度。《汝之魅力》中写到:战奸臣,却瓦剌,正直清廉天地鉴,青云之志扶摇升,忠心义胆比文、岳,
慢慢细品,韵味十足,个性十足。四、语出于心《送你一轮明月》结尾处这样写:这轮充满支持、充满爱的明月在我的生活中亮着,以它的明亮涤荡着我的心、我的灵魂,伴我在人生的茫茫黑夜中寻找方向,不断远航,这是来自考生内心深处的声音。这些语言真实而不可复制,“感人心者,莫莫先呼情”。这些细腻而动情的语言,深深地吸引打动着读者,
牵动着每个读者的心,与考生的心灵一起喜一起悲。每一句话都是来自考生心里深情的呼唤和呐喊,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这是来自考生内心的写作,用“心”写出来的文章。“情动于衷而行于言”,如此打动人心的语言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表达效果跃然纸上。五、蕴含思辨高考满分作文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蕴含思辨,这是高考满分作文中数量最多,寓意最深刻,说理最透彻的一部分作文。
很多考生严格按老师的讲解和平时的训练,以论点、论据、论证的方式进行,事例的选择普通,没新意,也是平时司空见惯的。这些作文得满分的考生则不一样,他们的论点不但有深度,而且有高度。事例的选择则是当前网上、社会上热议的、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也就是论据,而论点和论据则不是问题所涉及的范围。论证才是涉及语言表达的范畴,
高考满分作文的在论证的过程中,语言包含深刻的意思,都透露出较强的说理性,而且环环相扣、步步为营,没有一句废话,一切都是为论据和论点服务。看着这些充满智慧和思辨的语言,不禁让人为之赞叹,(由于篇幅所限,就不再引用考生作文了,都去可以看便知分晓,)当然,满分作文语言的优点是非常多的,只要自己愿意去读,一定会有新发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