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作文写的这么有才情,你见过哪些小学生写的作文

既3月6日发布了一篇小六作文《沙漏》引爆网络之后,7日,知名博主王老师继续分享了一篇该同学的作文《第一次奋进》。结果就是大家的作文都只能当作“考试作文”,而平时看了就会厌倦的那种类型,自古中国就不缺神童,如果说小学生写的作文,能够让大学生看了自愧不如的,我觉得称他为神童不过分吧。

1、小学生作文《我家的邻居》火了,1500亿分给14亿人,到底咋分?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追求,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语言。同样的,不同时代的小学生,会写出具有鲜明时代印迹的作文来,解放后改革开放之前的几十年,小学生写抓特务、斗地主、参加劳动、好人好事的作文多,文章一开篇就是伟大教导、阳光明媚、红旗招展的豪言壮语;改革开放之初,作文的内容多了一些理想主义浪漫主义和伤痕文学的内容,语言也比较细腻抒情;到今天,孩子们接触的信息量大,多为虚拟学习,对世界的感知多为想像,有的喜欢炫酷、炫美、炫丑,有的喜欢恐怖,有的喜欢搞怪,有的喜欢穿越,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2、一篇六年级小学生的作文成了网络热点,怎么看?

看到题主描述中那张小学生作文的截图,各种复杂的感受一一袭来,五味陈杂,一时无以言表,仔细回味咀嚼后,试一一道来,一、“惊讶”。初看此文无论如何难以相信,这出自小学六年级学生之手,我从教20余年,一直教高中。或许是“生源差”(末流县级高中)限制了我的想象力,这个孩子思考之缜密、文笔之隽永、文意之深刻,别说是高一的学生,就是高三的学生也少有企及,

即便如我辈之成年人整天忙碌奔波,少有闲暇静思人生,在这个孩子面前怕也是自惭形秽的(起码我本人就是这种感觉)。因此,总感觉这是炒作博眼球,这样的事不可能是真的,二、“折服”。上网搜索一下,看到大量的相关报道,才知道确有其事,而且,这个孩子不但这篇文章爆红,紧接着一篇《我一直在奋进》同样走红网络,据孩子老师介绍,这个孩子非常喜欢阅读和写作,尤其喜欢看历史和科幻。

写过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读后感,点评过《万历十五年》,一年级在父亲引领下学习《道德经》,四年级就能全部背诵,是《三体》的忠实粉丝,还给其作者写过信交流。六年级的孩子古今中外的名著均有涉猎,且研读之深非常人所及,众所周知,《道德经》《三体》一般人都看不懂,这个孩子却能深入其中有所感悟,的确厉害。我们看到的这篇爆文的背后是这个孩子长期阅读思考的结果,是大量阅读写作后水到渠成的收获,

此“天才”少年怎不让人折服?三、“启迪”。家庭教育之重要,一年级时,这个孩子就在父亲引领下学习《道德经》,想必他所在的家庭有着浓厚的读书氛围,孩子的父母大概也喜欢读书。家长言传身教,孩子耳濡目染,再加上正确引导,才有如此惊人之举,这启示着我们,”为人父母要学会“爱”孩子,要为孩子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要引导孩子积极向上,让孩子掌握安身立命的本领,成为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

四、“忧虑”,打开各大媒体客户端,这件事俨然已居头条。人们纷纷惊叹孩子的才华,对其赞誉有加,尤其是《第一次奋进》一文,不知勾起多少人回忆自己的“暗恋”往事。一时之间,舆论鼎沸,我想说的是,老师晒文的初衷只是展示学生的佳作,孩子在一夜之间爆红,恐怕是始料不及的。我希望人们不要过多地关注这个孩子,不要去打扰他的生活,让他静静地成长,按照自己喜欢的样子,破土、抽芽、长枝直到粲然绽放,开成一朵美丽的花,

3、最近一位11岁小学生“佛系”作文火了,你愿意自己的孩子做那个躲在角落里的人吗?

孩子的佛系与现实的焦虑形成鲜明的对比看了一下孩子的作文,讲的是孩子与世无争的心态,人生目标并不是考哈佛北大之类的大学,而是有自己的明确的小目标。这与无数孩子的目标完全不入主流嘛,别人都是考高分,考一个好的高中,然后考一个好的大学,他并不追求这些,也不以这些来判定自己是不是一个人才。看看普通的家长和同学们,中考上不了高中,高上不了大学,就被定义为“无用的人”,这些家长和孩子们被裹挟着从小参与激烈的竞争,为了学习而焦虑不已,

孩子宁愿成为躲在角落里的人,承认自己是一个普通的人,细想一下,心态真好,真正的佛系呢。父母也要承认自己的孩子是一个普通人从作文里可以发现,孩子好心态背后良好的家庭教育值得肯定,至少可以看到父母对孩子期待,并不像普通父母一样特别高远,其实每个孩子将来大多就是普通,虽然很多父母不这么认为,但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4、你见过哪些小学生写的作文,让大学生看了自愧不如的?

自古中国就不缺神童,如果说小学生写的作文,能够让大学生看了自愧不如的,我觉得称他为神童不过分吧,说到神童,我首先想到的是甘罗,司马迁《史记》中这样介绍甘罗:“甘罗年少,然出一奇计,声称後世。虽非笃行之君子,然亦战国之策士也,”甘罗之所以被后世铭记,就是因为他小小年纪却能凭借自己的智谋,让秦国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十几座城池,出使过后又被封为丞相,可以说是非常厉害了。

话说回来,小学生一般都是6到10岁左右的年纪,要想写出让成年人自愧不如的文章来,还真是不容易,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从词汇量的掌握包括思维方式和成年人还有巨大的差距,如果真的能写出来的话,那恐怕真的是一个奇迹了,东汉末年,曹植算是一位才子了,从小就受到曹操的喜爱,才刚刚十岁的年纪,就能脱口成章,加上他熟读《诗经》《论语》、楚辞汉赋,在写文章上的造诣已经很高了,偶尔曹操给曹植出题考验,曹植都能够很好的应对,这在当时也算是让很多成年人都自愧不如吧。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他从小聪明好学,才智出众,6岁之时便能写文作诗,而且所写内容非常流畅,文笔极好,据说当时的皇家都知道有这个神童,相传在王勃在十三四的年纪写出了流传至今的名篇《滕王阁序》,我特别喜欢王勃写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回味无穷啊,南朝梁官员萧修仪容风度严肃端正,固守正道,九岁通《论语》,十一岁能写文章,按照现在的年龄算,也应该是小学生,虽然我没有读过他的文章,但是既然资料上有记载,想必多少也是有些本事的。

写文章对一个人要求非常高,往往越短的文章要想写的好越难,从文章的构思,到内容的填写,直到最后的成文,这期间需要写作者不断的修改,一篇好的文章往往需要花费非常多的时间,尤其是在现在这个社会,愿意静下心来写作的人太少了,我非常喜欢的一位作家韩寒也是在17岁的时候才凭借《杯中窥人》获得了新概念作文大赛的一等奖,韩寒在小学的时候已经展现了文学天赋,但是那个时候只是积累阶段,并没有正式发表文章,一直到他15岁的时候,才陆续开始在杂质报纸上发表自己的作品。

记得去年看了一位小学生写的文章《危机》,当时我就觉得非常厉害,其中有一段文字描述写的非常好,村中小巷交错,如米字形纵横,狭窄处,只够一辆车行进。每逢汽车喇叭响起,村人们总需要侧身贴于墙根,让车身堪堪地贴着溜过去,这位学生对细节的描写非常到位,不仅贴近生活,并且写的也很精彩,读完整篇文章,你会发现知识点爆棚,并且埋下多处伏笔,我当时的感觉就是这篇文章绝对被老师修改过,这篇作文获得了全国消防绘画作文一等奖,作者当时也已经12岁了,这个年纪已经算是初中了其实。

再比如,这位小学生写给爷爷的一首现代诗也获奖了,同样让人自愧不如啊,我们可以看一下他的诗,虽然只有短短几十个字,但是让人读过却满满的画面感,让人心酸感动,写出了爷爷在他心中的重量,“爷爷还活着的时候,这个世界的风雨都绕过我,向他一个人倾斜”,想必爷爷在世的时候一定对他很好,下雨的时候为他挡雨,刮风的时候为他挡风,其实爷爷就是这样无私奉献的一个人,他们希望的只有自己的孙子孙女健康的长大。

在我们国家一直有句老话,叫做自古英雄出少年,有一些人或许是天才,从小就与众不同,但是更多的人还是普通人,想要从小变得非常优秀,一定离不开父母和老师的培养,一、首先要培养孩子对于文学的爱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习起来就会很快乐,更容易在文学方面有所建树,二、其次要注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平时可以多给孩子买一些课外书籍,先从孩子感兴趣的书籍开始,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让孩子在阅读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三、最后要注意日常积累,生活中有很多写作的素材,要引导孩子学会将生活中的鲜活事例当做素材融入自己的写作当中,注重平时积累,多加练习,写作能力会逐步提高,当然,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想要提高写作水平也需要一个过程,通过时间的积累和自己的努力,小学生也是有可能写出让大学生自愧佛如的文章来的。我是@可爱的菲姑娘,一位热爱教育的普通老师,每天分享教育知识、教育新鲜事,喜欢就关注一下吧,

5、小学生的作文写的这么有才情,你作何感想?

既3月6日发布了一篇小六作文《沙漏》引爆网络之后,7日,知名博主王老师继续分享了一篇该同学的作文《第一次奋进》。你仔细读这两篇文章,倒不会觉得思想有多么深刻而严谨,而是会有一种和大多数学生作文不一样的味道,我们的标准式作文太多了,大家都是按照差不多的模版,统一的标准路数来写作文。结果就是大家的作文都只能当作“考试作文”,而平时看了就会厌倦的那种类型,

现在的教育环境下,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太难了,大家都是装腔作势,胡乱拼凑一些背诵来的句子,故事,名言。长期这样的作文训练,能够打动人心的作文真的是越来越少,昨天一个小女孩说:“我有一次写作业不认真,妈妈把我的作业撕了,用力的撕得粉碎,可是过两天她又给我买新的,我就问妈妈:你这样不是浪费么?”孩子们的内心想法,原本是多么的丰富多彩,作文套路磨灭了丰富的想象力。

评论

我要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