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学生该如何练习写作,已经小学五年级的孩子

说“小学作文为什么要分年段训练“还是问“小学作文为什么要对开头,中间部分,结尾的各段分开训练“。五年级是小学生作文训练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随着孩子阅历的提高,思想情感逐渐丰富细腻,因此在引导学生立意、选材、遣词造句及运用多种写作技法上都要下一番力气,指导得当,训练有素的话,五年级学生的作文就会起到突飞猛进的效果,为初中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也让孩子体会作文创作的乐趣。

1、小学作文为什么要分段训练学习?

这个问题好像问得不够准确。是说“小学作文为什么要分年段训练“还是问“小学作文为什么要对开头,中间部分,结尾的各段分开训练“?我猜想大概是前面一种意思吧?分年段训练其实是遵循学生认知水平和基本的教育规律而采用的一种方法,小学生初入学,是习得语言,学习清楚表达一个意思,并有表达的欲望。所以第一学段就开排一些如“打电话””请你帮帮我”“看图写话“的练习,

这样小朋友能用“语言“这个工具表达意愿讲述见闻,而且受到文明礼貌的熏陶。如若让他长篇大论,能办到么?即便只规定他写200字,大多数学生都会厌学!到了中段,即三四年级,学生会写的字已近千,学生可基本文从字顺地进行表达。但是大多记流水帐,重点的内容讲不具体,故中段就要从细致观察入手,训练学生写好重点段,也称为“猪肚子“训练(如有兴趣,可关注我即将推出的[小学中段要抓好“猪肚子”训练])如果重点段写好了,文章的内容就充实了。

到了高段,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如何刻画人物,表现人物品质;怎样多种方法表达真情实感;又鉴赏了好文章的“凤头““豹尾”;还接触了多种文章体裁,这时从读学写,对习作的要求就不仅是言从字顺写具体,还要有立意、表达方法,修辞手法运用等要求。这样看来,是不是符合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学生的发展成阶梯型,对习作水平的提高也呈现出渐进性,

2、已经小学五年级的孩子,还是不知道如何下笔写作文怎么办?

题主这个问题,曾经遇到好几个家长问起过,对此我也做了深入思考,不断地完善着自己的思路。我下面的文字也许会帮家长理清一个路径:大致来说学生写好作文,一般需要三个条件:1,很好的阅读基础,五年级的孩子如果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好的阅读习惯的话,就一定要有意识地当回儿事去引导了,不喜欢阅读,说实话学习的后劲儿有点担忧。

2,有生活的积累,小孩子写作文就是要写自己遇见的听见的或者是自己想到的。每个人看似都应该是有一定生活积累的,但是不一定,很多孩子的衣食住行都所有的生活细节几乎都被家长做了无微不至的安排,孩子缺乏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这就在生活的积累方面缺乏了,3,缺乏表述的练习。表述的练习,就如一个小口大肚的葫芦,要把葫芦里的东西倒出来,需要缓缓地倾斜倒出,这需要一点技巧,

写作讲究一个练一个改。看题主的问题,也同样需要从三个方面考虑:首先,阅读方面多引导读书兴趣,阅读积累的是存贮,犹如在银行存款一样,我想重点说,表述方面多引导。其次,生活方面多积累,生活方面的积累就在于家长了,有意识地让孩子参与日常的一些活动,也许是做点家务、也许是老人一起种个花、或者家里人一起聊个大天、买个东西、玩个游戏、约个小朋友等。

积累生活就如在生活选择自己需要购买的物品,第三,表述方面的引导。这是怎么说出来的问题,也如我怎么使用自己银行存款购买自己选中的物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做练习:说的方面,家长多问,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多说,多表达,引导他把一件事情表达清楚、继而有趣、其中最有意思的地方是什么?家长就是那个针,引导孩子思维这条线把他生活中遇到的事情表述成一串珍珠链,

不合适的适当地给予引导。这是调整思维的一种方式,写的方面,也是如说话,想办法把一件事先表述明白清楚,之后朝有趣方面改。南怀瑾先生把改作文比喻成搬家具,每一个人都会写作文,有的人有写作的天赋可以做文学家,有的人天赋不是写作,不过也可以写得好,写完了,就如把家具都搬进了屋子,家具摆得合适不合适,摆好了,看一看,改动一下再看一看,怎么顺眼怎么摆;一篇文章写完了,写得好不好,读一读,感觉不对,就改一下,怎么合适怎么改,改完了,再读一读,不合适,再改,

这样有几次自然是越来越好了。至于读书,多读书是很好,不过对于一些很有意思的好文字,可以建议孩子背下来,背下来几篇之后,孩子的写作就会很明显地有点变化,小女在小学中低年级时,也曾有过一段感觉作文有点问题,我有意识地让她背了几篇描写景物加抒情的文字(我自己认为非常适合她的文字),之后又有意识地和她一起改了几篇作文,自此作文就一直保持在一类文的水平,她尤其喜欢写景抒情说理的文字。

3、湖滨镇寨卢组织小学五年级学生检查教师常规活动,你觉得怎么样,应该推广吗?

观点:作为老师我坚决支持,这种被管理者对管理者的监督应该大力支持,比如老师检查校长工作,群众检查公仆工作,例行检查作为一种制度的推广必然将创造和谐社会,不信给大家说说。分析:1学生能够准确指出教师教学问题,指导教师快速成长作为小学生虽然才几岁,但能够深入、细致的检查教师的教案、教学反思、听课记录,能够准确指导教师工作是否详细、恰当、到位,

老师在这些孩子指导之下必然得到更快的成长。这些孩子将来当教研员就不需要培训了,这是一个教师和学生双赢的结局,真的是太好。应该在其他行业广泛推广,2对其他行业的推广必将让社会一团和谐考虑到各行业矛盾频发,被管理者对管理者的检查监督必然消除矛盾,一团和谐。比如不少教师很想了解管理层平时工作,例行检查就好了,经过检查,教师必然心服口服,理解管理层工作难度,明白为什么人家是高工资,

比如部分群众对于自己要办的事情一直“正在办”很疑惑,组织一次例行检查就好。坚持之后群众必然对于公仆的工作难度,工作速度大加赞赏,再也不会着急上火。股民对于股市突然起伏不定很疑惑,简单,组织一次例行检查就好了,检查之后股民必然就知道所谓的“内幕”就是没有内幕,继续接受被套牢的现实,水乳能运气背。大家对于食品安全有疑惑,好办,例行检查就好了,

4、五年级学生该如何练习写作?

五年级是小学生作文训练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随着孩子阅历的提高,思想情感逐渐丰富细腻,因此在引导学生立意、选材、遣词造句及运用多种写作技法上都要下一番力气,指导得当,训练有素的话,五年级学生的作文就会起到突飞猛进的效果,为初中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也让孩子体会作文创作的乐趣。今天小徐老师讲一下如何引导学生利用课本资源提高写作水平的方法,

无论是在讲课中还是在写作训练中都引导学生以课本为写作借鉴资源,寻求自己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点,结合自己的生活写出真情实感。一、以人教版为例,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写作训练是《我爱读书》,写作要求:选取一个角度,写出你对读书的独特感受,例如可以写“读书的乐趣”“读书伴我成长”“读书的益处”等等。此单元写作训练是紧密结合课本第一单元教材而设,第一课精讲课文《窃读记》写作者窃读过程中的苦与乐,突出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求,

在写作特点上作者运用了大量心理描写突出自己对书的热爱,还用了插叙法使情节更加丰富,中心更加突出,同时在语言中不乏有体现作者思想光辉的句子,例如“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些都可以成为学生写作模仿的写作技巧。还有自读课文《我的长生果》写了自己读书的经历和从读书中总结出来的写作经验,这篇文章中有大量的描写读书感受的好词好句,可以让学生背过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例如文中生动的比喻和恰当的成语正是学生写作训练中需要借鉴的内容。课文《走遍天下书为侣》热情抒发了作者对读书的喜爱,把书比作朋友,比作伴侣,比作一处想去就可以去的故地,同进也介绍了自己百看不厌的读书方法等,写作时一要选好写作角度,是写读书的乐趣还是写读书的益处,还是写自己从小爱读书的经历及独特的感受,要确定好一个角度,不要为了凑字而四处开花,造成结构松散、中心不突出。

二要大胆借鉴课本教材中的写作思路、写作手法及好词好句,例如,我的学生在写《读书的乐趣》时就化用了课本中的好词好句,开头这样写道:读书是快乐的,每当独坐一室,捧读一本好书,静静体会自己的心灵在书中幽秘的花园里穿梭的美妙,每一本书都像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面,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令我如痴如醉,废寝忘食。

结尾这样写道:书是我不离不弃的好友,是亲密无间的伴侣,是一处处流连忘返的旅游圣地,是我的精神家园,我是吃饭吃大的,更是读书长大的,读书给了我无限的乐趣,我爱读书,此开头和结尾对课本中好词好句的借鉴和再加工浑然天成,瞬间提高了作文的整体格调,中间在选取一些突出自己对读书的痴迷以及经历的乐趣来充实内容,就可以成为一篇上等作文了。

好词好名和作文思路等借鉴课本,因为一来课本教材内容都来自文学大家,篇篇都是名篇,借鉴起来更容易提高写作水平,二来学生们对课文要比课外读物深刻得多,借鉴起来更加得心应手,二、五年级写作训练首次加入说明文写作训练,写作要求:选取一个事物;按一定顺序去深入观察并说明出来;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去介绍事物的特点。在学写说明文之前,整个第三单元都是说明文,有语言平实的说明文《鲸》《新型玻璃》,也有语言生动的说明文如《松鼠》《假如没有灰尘》,在写作前,引导学生观察这几篇文章的语言特点,选取适合自己表达的写作语言特色,引导学生体会说明文和写作目的和记叙文的写作目的有什么不同,从而正确选取自己下笔的材料,不可写成既不像记叙文又不像说明文的文体不明的文章,

写说明文要注重写作的顺序,要安排好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像读者介绍该事物的哪些部分,或者哪些习性特点等,比如写一个小动物,一般要先写它的外形特点,再写它的生活习性及特点等,可以借鉴《松鼠》一课,从动物的外形到喜食食物、白天夜晚习性的不同以及繁殖特点等方面,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准确介绍这一小动物。例如《松鼠》这课抓住了它的长相漂亮,行为驯良、乖巧的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选取材料加以表现,如下图所示:这篇文章内容较多,语言生动,完整展现了小松鼠的外形及习性特点等,五年级学生在写动物类说明文时,可以借鉴其外形生动说明的方法,选取生活习性、活动特点、栖息特点来展现此动物的性格特点的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说明文不像记叙文那样是以一件事或几件事来突出动物与人的情感,说明文写作的重点是把某一种动物的特性介绍给读者,让读者更了解它。语言平实的说明文更加好写,例如写《文具盒》可以借鉴《鲸》和《新型玻璃的写法,详细介绍文具盒的外形特点,运用列数字和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勿必将外形具体展现出来,不同材质的文具盒分类及特点,还可重点写一下不同类型的文具盒作用上的优势点,运用分类别和作比较的写法,条理清楚的介绍出来即可。

综上所述,因为学生对课本的内容更熟悉,讲课文也就是讲写作方法,如果能在写作训练中加以引导和借鉴,往往学生的作文水平可以提高的更快,其它各单元的写作训练同样和此单元的课本资源密切相关,都可以这样从语言到写作思路、写作手法引导学生去模仿借鉴。听了小徐老师的指导,同学们是不是有所感悟了呢,不要再急着到课外书或作文选上去寻找借鉴资源去了,语文本单元的课文就是最好的模仿借鉴资源,快快运用起来吧。

评论

我要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