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思大作文的逻辑如何疏理,如何看待词汇语法和逻辑

没有逻辑的作文就像是空壳,四肢和血液再华丽也难以生动起来。雅思写作只有60分钟,又是大作文又是小作文的,150字 250字,总共400字的内容要在1个小时内完成,是个不小的挑战,逻辑如果说词汇是写作的血液,语法是写作的四肢,那么逻辑就是写作的灵魂。

1、雅思大作文的逻辑如何疏理?

首先,题目意思不变,换个说法,然后用一两句话引出你的总观点。其次,分三个点分别去进行支持总观点的论述,注意每个点之间要有明显的区分度,别说来说去还是绕在一个点上,对于每个点很简单,就是说出一句概括性的话,然后举个例子证明一下它,但是这句话必须能够支持你的总观点,直接服务于你首段的总观点。最后,下结论,

常有四种方式下结论:1,换个句式,把首段的总观点再说一遍;2,把你段二的三个分点,换个句式换个说法,叠加起来;3,给建议;4,奔走呐喊。具体该用哪种方式收尾,得看题目的题干具体要求,你的所有写作最基本的使命是:得把各题干要求点给辐射全咯。真是把10年雅思写作教学的真经全部倾囊相授了,不转何以心安?谢谢了,深夜码字不易!,

2、申论最后一个大作文不会写怎么办?

我从两方面回答一下,一个是策略,一个是战术。策略方面,一要平时多看多积累,看完了就去进行文本描述,自己写一遍,加深对观点和论据的记背;二要坚持在规定时间内写完真题的作文,并且不是只写一遍,能写到三遍就会有不同的感触。三要在写完后继续回到知识补充的层面,深化和完善这篇作文,战术方面。一是学会议论文的常用结构,这个非常多元和灵活,不要寄希望于万能模板背一下,除非你没有时间复习或者根本不想动脑或者对高分没有期待,但凡有创造能力,建议学着根据结构自己写;二是模仿范文,这个范文主要是指人民网的评论员文章,或者人民日报社论等好的权威文章,分析他们写作的特点,照葫芦画瓢,还可以把《理论热点面对面》这本书里的内容进行缩写,改造为作文,

接下来给提供一个范文改写的做法,可以以后学着这么操作,水平会逐渐提高:【例:评论文改写;下文为新京报的一篇原文报道,我们来阅读和改写】有一些地方政府官员总认为环保和发展是对立的,企业关门归咎环保,GDP增长不力也归咎环保。这样的论调,和“反腐影响经济”有异曲同工之处,缺乏可靠的事实依据,充满夸大之词,

【点明批判的观点】据新京报报道,中央环保督察组昨日正式向宁夏反馈“回头看”以及专项督察意见,并同步发布了两个典型案例。“回头看”发现,2017年9月以来,宁夏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多次向自治区政府汇报称,环境保护督察、重污染天气应对、错峰生产等工作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将生态环境保护视作经济增长的负担,将发展与保护对立起来,与中央要求背道而驰,

【陈述观点的由来-可以改写在第一段】以环保“背锅”试图推脱发展责任,这么做是在给环保督查抹黑。【定性】实际上,宁夏全年工业增长目标难以完成,似乎和环保没有直接关系,经查,宁夏经信委提出的全区因环境保护整治停限产企业106户,减少产值50亿元以上等数据,仅是通过各种渠道简单调度获得,未深入企业核实相关情况。

【原因之一】106户停限产企业中,实际有52户受市场波动原因造成,其余54户企业虽然有因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而停产限产的原因,但主要还是市场原因造成的,【真实情况】宁夏经信委的做法,在现实中有一定代表性【普遍→值得警惕】。有一些地方政府官员总认为环保和发展是对立的,企业关门归咎环保,GDP增长不力也归咎环保,把经济发展的困难归结于环保所造成,认为只要把环保执法放松了,所有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这样的论调,和此前“反腐影响经济”有异曲同工之处,缺乏可靠的事实依据,充满夸大之词。【再次重复开头】环保当然影响经济,但这样的影响归根结底,是正面而非负面,【正确观点】中国的制造业过去几十年的高增长,是以高昂的环境污染为代价的,这样的发展模式已注定无法持续。而环保,正是企业转型升级的一个机遇【措施,助推企业转型升级】,企业积极履行环保治污责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短期内可能有转型阵痛,但从长远来看,是有利于企业走上与环境和谐的发展之路,同时还能减费降本,提升企业竞争力,

【意义】以宁夏为例,宁夏经信委多次将当下医药行业增加值下降归结为“受环境保护督察影响”,但只字不提这些医药企业的污染,对于周边民众健康的影响【影响群众民生】。事实上,这些医药企业如永宁县泰瑞、启元等,异味扰民问题在2016年就被中央环保督察组重点督办,当地有关部门一方面不愿拿出执法铁腕【懒政、怠政,缺乏勇气毅力】,督促企业严格整改,早日上马治污措施,另一方面又怪环保督查影响企业,认为停产整治不合理【理念意识落后】,这显然说不通。

宁夏经信委的种种做法,表面上是在“保护”企业,实质上是在伤害企业【影响】,无论是为污染企业拒绝停产整治找理由,还是纵容被停产的企业偷偷复工,这些都给企业传递了错误信号,让企业认为,环保不会动真格,有漏洞可钻。如此一来,这些企业,又怎么会痛定思痛,全面整改,又怎么愿意快马加鞭,上马治污设施?明明一个绝佳的转型升级的机会,就这样被浪费,导致企业日后面对高压不减的环保执法【增加经营成本】,陷入被动,

环保和经济发展不对立,唯一与其对立的是污染。【可直接借用】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不能再走高污染的老路,地方政府部门不能再把环保当作包袱,一触动利益就想变通,有好的环境质量才有好的经济质量,有绿水青山才有金山银山,但愿更多地方能以宁夏经信委为鉴。第一步:提炼核心观点核心观点:环保和经济发展不对立批判观点:环保阻碍经济发展,以经济成效不佳污蔑环保事业第二步:分析原因1.经济发展理念落后,

对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仍然心存侥幸和幻想,对“发展”二字的理解是狭隘的,没有顺应潮流建立“包容性发展”的理念,大局观落后2.缺乏改革创新意识。一意孤行逆势而为,违背改革发展规律,缺乏“转换思路向前看”的创新意识,抱残守缺,无法正确理解和看待生态文明的发展规律3.缺乏横向学习和改革的勇气。东部地区如浙江福建等省份早在2001、2002年就已经确立了“生态省”战略,历经十几年改革发展,“生态红利”显著,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强劲,

比如宁夏等部分地区对生态发展理念学而不精、视而不见,惧怕“刮骨疗毒”,强调特殊性无视普遍性,本质上是缺乏改革的勇气,对未来全民共赢、全省共荣的利益格局远见不足、勇气欠佳。4.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部分地区对停限产企业的数量和产值颇为关注,但对停限产的企业自身因素和市场竞争压力不做深入了解,错误的举证更容易导致歪曲的判断。

第三步:分析影响1.为企业释放错误信号,增加企业经营成本2.动摇全省决策布局,增加环境监管成本3.阻滞改革创新氛围的营造,破坏政府形象4.加剧国家发展不均衡,拖慢改革进程5.恶化群众人居环境,衍生复杂民生问题第四步:解决建议1.统一思想顾全大局,树立永续发展理念,2.大刀阔斧搞改革,深入企业渡难关。3.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营造创新创业环境,

4.加强环境监察,上下同心倒逼转型升级。第五步:总结升华将环保与经济对立是错误的→以此为借口是缺乏改革勇气的表现→认识到环保的价值、生态的效益,为经济注入新动力→将本地经济发展纳入国家生态文明战略体系,实现共赢,保护环境绝不为经济不力“背锅”去年此时,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迈入新时代吹响了号角。

随着这幅时代画卷的徐徐展开,一个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映入眼帘,以“美丽”为崭新价值追求的当今中国,难免要在“改革深水区”面对汹涌暗流,纵然生态文明成为“五位一体”的战略组成要素,但对固步自封的陈旧发展模式依然要敲响警钟,避免使其成为绊倒巨人的草绳。《新京报》报道了中央督察组对宁夏“回头看”的典型问题,该地将生态环境保护视作经济增长的负担,将发展与保护对立起来,不免令人唏嘘不已,

细细思索,这种与中央要求背道而驰的思维方式并不鲜见,尤其是西部地区面对经济发展的“冲动”时更需要警惕。以下几方面原因要引起重视,一方面,经济发展理念落后。对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仍然心存侥幸和幻想,对“发展”二字的理解是狭隘的,没有顺应潮流建立“包容性发展”的理念,大局观落后,另一方面,缺乏改革创新意识。

一意孤行逆势而为,违背改革发展规律,缺乏“转换思路向前看”的创新意识,抱残守缺,无法正确理解和看待生态文明的发展规律。此外,还缺乏横向学习和改革的勇气,东部地区如浙江福建等省份早在2001、2002年就已经确立了“生态省”战略,历经十几年改革发展,“生态红利”显著,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强劲。比如部分地区对生态发展理念学而不精、视而不见,惧怕“刮骨疗毒”,强调特殊性无视普遍性,本质上是缺乏改革的勇气,对未来全民共赢、全省共荣的利益格局远见不足、勇气欠佳,

同时,还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部分地区对停限产企业的数量和产值颇为关注,但对停限产的企业自身因素和市场竞争压力不做深入了解,错误的举证更容易导致歪曲的判断,这种“背道而驰”还会带来恶劣的影响。最直接的是为企业释放错误信号,增加企业经营成本,“观望”后的企业发展投入只增不减,对政府而言,一是动摇全省决策布局,增加环境监管成本。

二是阻滞改革创新氛围的营造,破坏政府形象,三是加剧国家发展不均衡,拖慢改革进程。对社会而言,也必然恶化群众人居环境,衍生复杂民生问题,本质上阻碍了群众共享生态红利,“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错误的发展理念必须及时斧正。一要统一思想顾全大局,树立永续发展理念,真正理解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跨越,并不以伤害经济发展为代价,能被改革打击到的只能是落后的生产力。

二要大刀阔斧搞改革,深入企业渡难关,进入企业了解发展困境,从技术、市场、人才等方面提供有效帮扶。三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营造创新创业环境,强化创新政策支持力度,在生态体系布局中发挥西部地区的天然优势,壮大新兴产业实力。四是加强环境监察,上下同心倒逼转型升级,对破坏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行为要严格监察、严厉督查,提高违法成本。

3、如何把高中作文写得更具有深度和大格局?

文章的深度和大格局,不是靠技巧得到的,是靠眼光和胸怀,文如其人。什么样的人,才能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有人向苏轼请教怎么写好文章,他说:”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意思是,我的文章就像奔涌不息的泉水,不管是什么地方,都可以涌出来,

在平坦的地面,连续不断,一下子写出长篇大论难以收束。碰到山峦石缝,曲曲折折,就发生千变万化,难以捕捉行踪,所明确知道的,就是常常在应该写的时候,就不停地写下去;在不应该再写的时候,就停笔了。如此而已,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写文章其实不重技巧,而重真情实感。心里有想说的,就把它写出来;想说的都说了,就停止,

随意而发,不矫揉造作。中国古代有很多优秀的作家,读这些人的作品,你会感觉一个字:妙。可是当你读毛泽东的诗词的时候,你就没有办法用一个妙字来形容了,你只觉得伟大,遥不可及,你可以把李白和杜甫作个比较,也可以把屈原和陶渊明作个比较,但你没有办法把李杜屈陶的诗词拿来与毛泽东的比较。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人的格局不同,胸怀不同,

不光是诗词,毛主席的文章也给人这样的感觉,《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都是很短的文章,但质朴而宏大,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对人民,对民族,对全人类命运的观照与思考,你感觉不到那是文章,而是天书,是宇宙的真理。文章要有深度,有大格局,一个是要求真,讲真话;一个是作者自己要有修养,要有胸襟,在做人上做文章,

4、国考即将来临,申论大作文如何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构思?

不说套话,来点干货1、写作思维申论写作,是一个计划书—做事的计划书,考察逻辑思维能力它的本质是:自己代入事件中,以公务员的身份去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那么抛开考试题目,一个合理科学的做事计划是怎样的呢?考察——分析——制定计划——实施步骤——实施——成果——总结如果这个思维放在申论考试中,如何转化成文字呢?查看材料——寻找主题、问题——寻找原因——解决方法——监督实施2、写作方法在申论考试中,考生的身份是“公务员”那么,写作行文包括用词、用句、必须按照一定的公文格式、规范这个经过阅读、练习,也就是平时的复习,养成一定的习惯把事件的本身上升到一定高度、切合当下的时政、政策、3、注意事项既然是写作,那么文章的段落、格式、包括字体,要简洁流畅不要出现大片的段落,给人混乱的感觉不要使用潦草的字体,给人脏差的感觉不要使用多余的语言,不要重复词句以上。

5、雅思写作,如何看待词汇语法和逻辑?

摘要:雅思考试作为国际语言考试,其中的写作部分让不少烤鸭头疼,在备考雅思阶段,要注意正确理解词汇语法和逻辑的重要性,雅思写作只有60分钟,又是大作文又是小作文的,150字 250字,总共400字的内容要在1个小时内完成,是个不小的挑战。所以在平时练习时就要把握好词汇、语法以及逻辑这些重要因素,重点一:词汇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词汇是写作的基础,没有一定的词汇基础是无法输出的。

但是词汇积累并不是每天抱着词汇书就能完成的,词汇量分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消极词汇是虽然平时不会主动使用、也不一定会正确拼写,但是见到就知道是什么意思的词汇,这类词汇在雅思的阅读中能起到很大帮助。而积极词汇是记得更牢、在写作和口语中会主动用到的词汇,写作要求我们熟练应用这些积极词汇,积极词汇量不需要很大,重在灵活运用。

写作的时候,遇到同样的意思,你会几种表达方法?是一直用moreandmore,还是会在下一句用increasingly?词汇就是写作原料,让你的文章丰富多彩,重点二:语法雅思写作复习中,还要注意语法的复习。说起语法,大家自然想起中学时学英语的语法选择题,固定词组、介词使用等等,认为只要会做相关语法的选择题就可以达到标准的想法,在雅思考试中是行不通的,

所以光啃语法书不行,不看语法书也不行,建议大家只找一本雅思语法书,仔细过一遍,让自己形成正确的语法体系。雅思写作不需要多么繁复的句型,句式简单,意思明确,语法没有错误,就能达到效果,重点三:逻辑如果说词汇是写作的血液,语法是写作的四肢,那么逻辑就是写作的灵魂,没有逻辑的作文就像是空壳,四肢和血液再华丽也难以生动起来。

评论

我要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