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一般写什么文章,高考常考什么体裁作文

如议论文《说“压力”》,第一部分写什么是压力,第二部分写压力产生的原因;第三部分写如何减轻压力。“你写得再好,能写过李杜苏辛吗,这种写法,就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去写,写作思路要清晰思路要清楚,就是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怎么开头,怎么结尾,一共写几段,应该搞清楚。

1、高考作文一般写什么文章?

最近十多年来,高老作文大多数都要求写话题作文、素材作文、议论文,字数800以上,都要求不写诗歌。一、话题作文,一般情况是提供材料,让学生就其中某一个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观点鲜明,句子流畅,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二、材料作文,一般是高考提供一段素材,让学生提炼观点,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要求学生的观点鲜明,文章层次清晰,重点一定要实出,价值观正确,不要写成诗歌的形式。

三、议论文,一般是给一个标题,让考生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论点鲜明(就是考生的观点鲜明),论据充实,论证有力,且思路清晰,不少于800字,不要写成诗歌形式。考生写高考作文,最好开篇用一句歌词或一句古诗词简洁点题,结尾要与开头呼应,中间部分举当前焦点热点人物或材料,采用正反对比形式,旗帜鲜明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样写出的作文易得高分,

2、为什么高考作文不让写诗歌?

高考作文要求中,在形式一般要求“体裁不限,诗歌除外”,这种对诗歌写作的禁止,早已受到许多诗歌爱好者和学者的批评了。然而,为何直到今天,诗歌仍被排除在外呢?难道,高考作文命题者和教育主管部门就不知这样“排斥”诗歌非常不合适吗?显然,有关部门和人员,并不比题主、答主和各位网友笨,十之八九他们比咱们都要聪明多了,

可是他们为何一直不允许高考作文中考生写作诗歌呢?原因当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现代中国,诗歌的界定与评价,一直未能获得共识。诗歌界和公众对诗歌的认知充满矛盾龃龉,高考命题方面或为避免纷争,刻意避开诗歌,以免遭到非议和攻击,何者为诗,何为非诗?尚无统一的,能让各方介绍的标准。踵武古典诗词的格律诗词,相对成熟,能够借鉴古典诗词的评价体系加以评判,然而,格律诗词除了排律和古风之外,律诗、绝句和词篇幅都太短小,在字数等形式方面与散文和杂文等相差太大,难以次第甲乙展开比较,

若不考虑字数篇幅,则容易出现漏洞,若考生提前背诵行家所作诗词若干,考场上默写其作。阅卷人恐难以发现,这就影响到考试的公平性了,被某些人标榜为“新诗”的白话诗,存在的问题更大。认同白话诗者,认为白话诗自由不羁,没有许多硬性的外在限制,音韵、格律、平仄、对仗和用典等都不能约束“新诗”,新诗自有其神韵和内在规范,有其诗心与诗味在焉。

然而,究竟诗心诗味为何物,具体如何?就连推崇诗歌的那帮人尚无统一的意见,这就让反感新诗的人益发排斥“新诗”了。而诸如“梨花体”“羊羔体”新诗成为公共话题,进入公众视野,新诗在大众中的口碑就更差了,诗歌界内部的纷争不断,公众对诗歌尤其是新诗信心不足,认可有限。对格律诗词虽然兴趣相对较大,但是却常厚古薄今,爱古人却不喜今人,

若有人创作格律诗词,则不屑一读,并大义凛然地如此反问:“你写得再好,能写过李杜苏辛吗?”公众对诗歌的认知亦难以统一,高考命题方面不允许考生在作文时写作诗歌,正是不想趟这沟浑水。其次,诗歌相对散文杂文小说等体裁,更为自由,好坏成败更难以评判,加上现今的诗歌观念尚未统一,若允许作诗,则增加了高考作文评判工作的难度,同时,难以保证高考的公平公正性,

【汉代儒生解经时提出“诗无达诂”之说,解释了诗歌评判之难,也给高考阅卷带来几乎难以应对的挑战】第三,当今并非诗歌的黄金年代,公众对诗歌的热情不高,爱好不大,教育有关部门顺势而为,亦不重视诗歌。关于当代人们为何不太喜欢诗歌,答主曾作过分析,有兴趣的朋友可读一下:https://www.wukong.com/user/?uid=68012600234

评论

我要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