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动物进行的生理学实验贯穿17世纪,不过很多人开始反对动物实验。我们都知道科学家在实验的时候会用到实验动物,比如实验鼠,还有实验犬、实验兔、实验猴,以及小小的斑马鱼、果蝇等等,它们是人们按科学要求定向培育用于科学实验的各种动物,中国唐代的《本草拾遗》和宋代的《本草衍义》中就记载了动物药理实验,西方动物实验医学则起源于古希腊,说明人类很早就开始通过动物实验来造福人类。
1、动物实验有必要反对吗?
关于这个争议的问题,中国科普博览采访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李川、孙建华两位专家,回答如下:谈到实验动物,许多人可能会觉得用动物做实验是残忍甚至不人道的,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现阶段,纵使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研究实验动物的替代新方法,但动物实验在许多研究中仍然是无法替代的,比如新药的安全性检测、癌症的攻克、器官的克隆与再生等等。
实验动物为我们人类的生命健康和科研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因此,与其谴责、抵制动物实验,倒不如务实一些,在动物实验无法避免时,把我们的注意力投入到如何保障实验动物的福利上,让它们在为人类做出贡献的同时能够更好地保障它们的身心健康,同时,保障动物实验不被滥用,我们都知道科学家在实验的时候会用到实验动物,比如实验鼠,还有实验犬、实验兔、实验猴,以及小小的斑马鱼、果蝇等等,它们是人们按科学要求定向培育用于科学实验的各种动物。
中国唐代的《本草拾遗》和宋代的《本草衍义》中就记载了动物药理实验,西方动物实验医学则起源于古希腊,说明人类很早就开始通过动物实验来造福人类,所有新药在被批准做人体临床研究之前,必须先通过在实验动物(啮齿动物、犬,甚至猴)身上的安全性评价,发现药物的毒副作用,包括致癌、致畸、致毒、致突变等,在安全的情况下再应用到人类身上,可以说它们为人类的用药安全筑起一道防护墙。
既然使用实验动物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为人类做出无私奉献的它们?善待实验动物,关注动物福利已成为一种国际共识,欧美发达国家较早制定了相对较为完善的实验动物福利法律法规;我国的相关立法起步较晚,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颁布了《实验动物管理条例》,之后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管理办法,国家科技部统一管理全国实验动物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厅(局)负责实验动物的质量监督和质量合格认证;国家技术监督局负责实验动物遗传学、微生物学、营养学和饲育环境等方面的国家标准制定。
针对实验动物,归纳起来有五项基本福利:1.生理福利:吃得好,为动物提供适当的清洁饮水和保持健康和精力所需要的食物,使之不受饥渴之苦。2.环境福利:睡得香,为动物提供适当的房舍或栖息场所,能够舒适的休息和睡眠,使动物不受困顿之苦。3.卫生福利:无病痛,为动物做好免疫,预防疾病和给患病动物及时诊治,使动物不受疼痛、伤病之苦。
4.心理福利:无拘束,保证动物拥有良好的条件和处置,使动物不受恐惧和精神上的痛苦。5.行为福利:无忧愁,为动物提供足够的空间、适当的设施以及与动物伙伴在一起,使动物能够自由表达天性。但是,我们在科学研究和维护实验动物福利中要防止2种极端:一是过度抵制实验动物福利,会造成偏离科学性的几率增加,道德素质降低;反之则是过度强调实验动物福利,造成科学研究的人力和物力的增加,工作有效性降低,
2、如何看待动物实验?
1、什么是动物实验动物实验是指在实验室内,为了获得有关生物学、医学等方面的新知识或解决具体问题而使用动物进行的科学研究。实验动物科学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要通过对动物本身生命现象的研究,进而类推到人类,探索人类的生命奥秘,控制人类的疾病和衰老,延长人类的寿命,据估计,在包括教育、制药和诊断实验室等在内的数十亿美元的研究行业中,每年至少有1亿只动物被使用。
除了生物医学研究,动物们也被用于测试化学品、家用产品、个人护理产品和化妆品等,2、动物实验的发展自医学诞生以来,人类一直在利用其他脊椎动物物种作为解剖和生理学的模型。由于对人类解剖的禁忌,古希腊的医生解剖动物进行解剖学研究,对大多数古希腊人来说,在实验中使用活体动物并没有引起任何相关的道德问题。中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基督教神学家河马奥古斯丁认为,动物是自然世界中为人类服务的一部分,而人类对它们没有任何义务,
对动物进行的生理学实验贯穿17世纪,不过很多人开始反对动物实验。威廉·霍加斯的通俗系列作品《残忍的四个阶段》描绘了对动物的残忍行为如何导致道德沦丧和犯罪,具体描述了从童年对动物的残忍到成年犯罪的暴力行为不断升级。在这个场景中,两个男孩将一支箭射入一只狗的直肠,而另一个男孩,很可能是宠物的主人,请求他们停止;与此同时,一些男孩正在烧鸟的眼睛,而另一些男孩则把骨头绑在狗的尾巴上关于动物实验,康德认为尽管活体解剖学家的目的是值得称赞的,但手段仍然是残忍的,
在生理学家的实验台上进行动物实验的道德性也成为17世纪末反对活体解剖的一个诱因。然而,许多生理学家认为他们的科学事业并不残酷,即使许多人承认动物在实验中遭受了巨大的痛苦,但他们还是为自己辩护,声称动物所遭受的痛苦是为了人类的利益。罗伯特·博伊尔在气泵上对活动物进行了实验,内容包括记录动物对日益稀薄的空气的反应,
尽管这个实验更具有娱乐性,而不是教育性。19世纪的实验室里正在进行另一种医学革命,为20世纪的现代医学奠定基础,动物实验正日益受到现有临床问题的推动,并以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为最终目标。伯纳德主张只有控制得当、过程严格的动物实验,才能提供与医学相关的生理和病理学方面的可靠信息,这确立了实验医学的里程碑,
伯纳德承认了思想和理论对于提出假设的重要性,这些假设只有在可测试的情况下才有用,只有通过实验证实才可信。他指出:“我负责教授的科学医学还不存在,我们只有通过建立和发展实验生理学才能为后代准备材料,这将成为实验医学的基础”。从19世纪30年代到本世纪后半叶,科学医学的概念也将在其他国家的生理学家中蓬勃发展,
这些科学家遵循生物学可以通过化学和物理手段理解的基本原理,通过动物实验和显微镜,为解剖学、组织学、病理学、胚胎学、神经生理学、生理学和物理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20世纪将见证医学知识和疾病治疗的惊人进步,发现维生素、激素、抗生素、安全输血、胰岛素、血液透析、癌症的化疗和放疗、根除天花(以及接近根除脊髓灰质炎),先进的诊断手段和新的外科技术只是20世纪医学成就的极少数例子。
这些成就不仅拯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而且通过减轻疾病引起的痛苦,使无数人和动物过上了“有生命价值的生活”,自上个世纪初以来,生物医学对人类健康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动物研究在许多重要发现中都发挥了作用。下面这幅图描述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为科学献身的动物数量趋势,它描述了古希腊医生第一次活体解剖研究的出现,中世纪大部分医学和科学研究都缺乏动物基础研究,在文艺复兴时期重新兴起,随着以科学为基础的生理学和医学的兴起,以及动物研究的迅猛增加进入21世纪,随着现代生物医学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动物被用于科学实验。
生物医学是一个广泛的研究领域,包括对疾病的检测、病因和治疗的研究,以及对影响疾病和人类福祉的过程研究,在研究中,动物常被用作人类疾病的模型,旨在了解疾病的潜在机制、病因和治疗方法。动物可以通过基因操作或植入肿瘤作为癌症模型,这对这些动物的健康有着重大影响,这样的治疗会损害动物的移动、呼吸和进食能力,最终这些动物会以科学的名义被杀死。
中风研究也利用动物模型,在这里,动物接受手术,以诱导其大脑中的血液流动阻塞,以努力模仿人类中风发生的情况。仅此一项手术就可能导致动物死亡,但如果它们存活下来,它们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并接受额外的测试,以检查各种缺陷,动物被用作药物滥用的模型。它们接触酒精、尼古丁、鸦片剂和可卡因,以了解吸毒成瘾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包括药物渴求、身体依赖和影响复发可能性的条件,
动物也被用作治疗不同人类疾病的新药试验对象。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要求至少在两种动物身上测试药物,一种是啮齿动物,一种是非啮齿动物,老鼠,猪,狗,猴子和其他动物都是潜在试验对象。在动物身上的实验阻止了他们过上大自然赋予他们的生活,它们是以科学的名义牺牲的,尽管在实验室动物实验的实验结果和在临床上预期应用之间仍有很大的差距。
3、动物实验的伦理道德脊椎动物和人类一样是有脊梁的动物,很多非脊椎动物如蠕虫和苍蝇也被使用,由于担心动物在实验室里的情况,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一些原则,让研究人员进行动物实验时要遵循这些原则。美国要求所有的动物研究都必须首先得到IACUC的批准,在研究中利用动物取得了许多进展。脊髓灰质炎、腮腺炎、风疹和许多其他疾病的免疫接种最初是在动物身上开发和试验的,
新的医学技术,如磁共振成像、新的化学治疗药物和外科技术,也要首先在动物身上应用测试。此外,在军事研究中,动物被用来模拟人类将如何受到生物战、核武器的影响,化妆品公司也在动物身上测试他们的产品,以确保人类的使用是安全的。然而研究不是看似这么简单,其中的大多数都会给动物带来巨大痛苦,据统计,在2010年至2014年间,有近50万只动物(不包括老鼠、老鼠、鸟类和冷血动物)接受了疼痛实验,但没有得到任何止痛措施。
纽卡斯尔大学研究人员在2009年的一项调查发现,接受过颅骨手术、烧伤实验和脊柱手术等痛苦的侵入性手术的老鼠,只有大约20%获得术后的疼痛缓解,看到这,是否也觉得人类有时候是如此“残忍”。除了实验的实际痛苦之外,还应考虑到对动物造成的全部痛苦:包括捕获、运输和搬运的压力;极端的禁闭和非自然的生活条件;用于繁殖的动物所经历的生理和心理压力,这些动物忍受着反复怀孕,但却使它们的幼崽离开它们,有时在出生后立即离开,
实验室里的动物甚至在加入任何一种治疗方案之前就忍受着被剥夺、隔离、压力、创伤和抑郁的生活。当考虑到每个物种的特殊需要时,这一事实尤其明显,在自然界中,许多灵长类动物,包括恒河猴和狒狒,都会与家人和族群一起生活多年或一辈子。它们每天花几个小时在一起,互相梳洗,觅食,玩耍,每晚筑巢睡觉,但在实验室里,灵长类动物常常被单独关在笼子里。
事实上,在许多实验室里,动物经常被粗暴地对待,这只会增加它们的恐惧和压力,来自实验室内部的视频显示,每当有人走过笼子时,许多动物都会因恐惧而畏缩。哲学家汤姆里根认为,动物有道德价值,就像人类一样,在他的著作《动物权利案例》中提到,由于大多数动物在一岁以后能够感知和理解周围的世界,因此它们有权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生活。
因此,人类不应该做动物研究,因为剥夺动物的这一权利是错误的,4、动物实验的未来与思考围绕动物研究的争议一直存在。尽管自19世纪英国兴起反活体解剖主义以来,这场辩论中的关键论点没有明显的不同,但在保护研究中使用的动物以及在这方面的透明度上,我们已经向前迈进了很长的一步,虽然动物实验在科学和生物医学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可能继续发挥作用,但仍然必须继续注重不断改善实验动物的福祉,并进一步开发替代动物实验的替代品。
一些公司投入大量资源寻找替代品,这些“替代品”不仅包括完全替代动物,还包括减少使用动物的数量和改进研究,使其减少痛苦。其中就包括一些简单的办法,如成对而不是单独饲养社会动物,不过开发和使用替代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许多障碍。首先,必须有足够的资金和兴趣来开发替代品,此外,在某些情况下,现有的替代品必须耗费大量成本来进行严格的验证,才能被监管机构接受。
纵观现状和未来,即使是最有希望人工器官系统的发展,仍然有很长的距离需要探索,我们现在拥有的算法可以借鉴数十年的动物研究成果,但也不可以完全代替动物试验。我们仍然需要一些低水平的动物测试,以产生必要的数据,除了动物试验之外,虽然我们有很多选择,但目前来说还不够成熟。但是值得肯定的是,我们已经正在且持续地努力减少我们在研究中使用的动物数量,
作为支撑科研的重要条件资源,实验动物的建设和利用随着创新需求的发展也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完善。在科技的推动下,实验动物替代技术取得了重要进步,进一步促进其成为实验动物学科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现代科技的发展推动了生命学科的变革,替代技术呈现多学科间相互交叉的态势。这一切,都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以及我们对待动物的方式,
3、小白鼠被做实验,为什么没有人反对,然而其他动物就如此受到待遇?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题主所问,其实涉及一个伦理学的问题,为什么拿小白鼠做实验不涉及,而拿其它动物作实验要遭反对呢?我们都了解,小白鼠通常作为一种模式动物,作为从事医学、动物学等相关学科研究者的理想实验材料,主要是因为小鼠具有作为模式动物实验材料的优势。小白鼠作为模式动物的优势有哪些?(1)小白鼠和人都属于脊椎哺乳动物,基因相似度很高,高于90%,因而可作为人类医学研究的模式动物,
(2)小白鼠的繁殖能力极强,为从事相关研究者提供了充足的研究材料。(3)小白鼠生长周期短,可以很快利于科研人员获得研究结果,(4)小白鼠基因组图谱研究清晰透彻便于科研人员进行基因功能方面的研究,比如基因敲除、基因修饰等。(5)可节约成本,另外,其它动物相关的研究也在不断的开展,比如禽类、畜类、水产类等动物,一样难逃作为实验牺牲品的命运。
此外还包括猴子、狗狗等,由于它们与人类的活动很密切,大多通常作为人的宠物。所以在作为实验材料之前,会涉及到伦理学的问题,会区别对待,但是,也在所难免的成为实验的牺牲品,这也是为了推动人类科学事业的进步,更好的服务人类,所作出的动物牺牲吧,总结:由于小鼠天生具有作为模式实验动物的优势,所以较其它动物而言,自然不会特别涉及伦理学的问题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