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成为今年的高考作文材料吗,申论大作文如何积累材料

2021年中高考热点作文是什么。事实性的叙述材料,引导性的议论材料,我们应该准备热点语言、热点人物、筋骨句,积极备考,此类型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作文材料 指令性任务,学生先要完成任务,而后围绕任务进行写作,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材料作文,它的关键词相对容易确定一些。

1、申论大作文如何积累材料?

公务员考试,选拔的不是最优秀的人,而是最适合做政府工作的人。最合适,怎么讲?就是思维方式,言谈举止最像公务员的,公考笔试中,得申论者得天下。申论考察的就是思维方式,这也是为什么水哥录制这套资料让9889考上了公务员,那套视频上岸率那么高的原因,如何使自己的思维方式像公务员,有一个便捷路径一直被忽视,那就是关注政府官方网站!中央、省、市、县、乡各级政府,各个部门都有官网,尤其以省、市、县的官网信息量最大,最有用。

看政府官网,一般着重看四个方面内容:第一:看工作动态工作动态,反应的是某个城市、某个部门的主要工作,看这个,可以帮助你快速了解该部门平常做的事情。一篇工作动态,就是一篇申论材料,只需快速阅读,快速的了解材料说的事情,时间长了,锻炼自己的快读能力。对于认准了想报考某些部门,而又对该部门不熟悉的朋友,与其在网上瞎问,不如仔细看看该部门的官网,自己搜集信息,

第二:看政府文件政府官网中有很多文件,其中大部分是干部任免文件和政策文件。特别是政策文件,包括通知、实施方案、行动计划、行动纲要等,只看文件名就能知道该文件的主题,重点选择感兴趣的、对写申论有帮助的文件看。如某市官网上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和外来务工人员公共就业服务工作的通知》,一看就知道是关于促进就业的,该文件的发文部门是市人保局,里面详细的写了如何加强的措施,非常实际,有效果,

读这样一篇文件,胜过读一本三流作者编写的辅导书。试问,编写辅导书的,有几个是公务员,而草拟文件的,都是公务员,是经过反复讨论,专家论证,领导审定的。操作性、实践性强的很,看文件,不是说要背措施方法,而是要久而久之的熏染自己的行文风格、同化思维方式。第三:看互动交流很多政府官网都有互动交流版块,主要看回复,

特别是关于某些棘手、热点问题的答复。申论考试中,不只一次考过给网友回复,给记者回信,做这类题,就可以从这个官网模块学。学开头结尾,学行文风格,学格式,学答复问题的思路,学不急不躁有条不紊的回答问题,学如何有理有据有节,第四:看领导讲话政府官网上挂出的领导讲话,多是主要政府或某部门的主要领导讲话,都是经过修改的,富有逻辑性、针对性、建设性。

领导讲话多是针对热点问题、重点工作,看领导讲话,学习讲话中的用词,起承转合,首尾呼应,突出主题。公考中,给出一个情景或问题,模拟领导讲话,这样的试题也很多,常看领导讲话,熏陶熏陶,答题时,自然有感觉。顺便说一下,在面试时,面试官中肯定有一个你报考部门的领导,如果你经常看该部门的官网,对这个部门有一定的了解,回答问题时,举个该部门实际工作的例子,或是引用某领导的讲话,这些都是亮点和加分项,至少说明你做了一些针对性的功课,这不比背万能答题模板强么,

2、2021中高考热点作文是什么,你怎么看?

2021年中高考热点作文是什么?可以从过去中高考作文命题中判断,可以从今年社会热点判断。2021高考最后几天我们应该关注4大社会热点,梳理高考命题。过去三年中高考作文命题遵循“立德树人,指导教学,服务人才选拔”三大命题原则,2020年高考全国一卷“读后感 发言稿”,全国二卷、山东卷、天津卷考“抗击疫情”,北京卷考“北斗导航卫星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全国三卷、上海卷、浙江卷、江苏卷考“认识自我与社会,实现人生价值”,海南卷考“主持人解说词”。

梳理高考真题,明白命题方向梳理2020年高考来看高考考应用文体,考社会热点,考青年成长与人生价值,2021年高考也不会脱离这三大命题热点,关注五大社会热点,积极面对高考命题重点。热点一不忘初心,建党百年,这个是2020-2021最大社会热点。我们应该准备热点语言、热点人物、筋骨句,积极备考,应该关注相关文学作品,例如:《理想照耀中国》提醒我们陈望道是最新的作文素材。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热点二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科技兴农,绿色环保,文化乡村,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多个角度命题。需要我们准备热点人物素材,如:张桂梅奉献乡村教育,为农村脱贫做贡献,美丽乡村,共同发展热点三科技创新,科技报国。这一年,嫦娥五号月球取样返回;这一年,天问一号登陆火星;这一年,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开启空间站时代,

3、高考语文作文怎样可以从材料中准确的提取中心词?

作文在高考语文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写好一篇高考作文并非易事,因为这关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概括归纳能力、布局谋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那么,高考作文怎样可以从材料中准确地提取中心词,这个问题属于高考作文的第一步:审题立意,即,提取中心词,确立中心。今天我结合最近几年高考的命题热点,任务驱动型作文来加以具体介绍,

一、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1、产生任务驱动型作文2015年全国卷首次出现,2016年,2017年,2018年延续了这一命题模式,预计2019年及以后高考仍会青睐这种题型。2、特点①有明确的指令性任务,写作目的性强;②有具体的言说对象,对象明确性强;③有多元的价值取向,学生的选择性强;④有多维的权衡比较,写作的思辨牲强;⑤有鲜活的现实事件,材料的现实性强,

此类型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作文材料 指令性任务,学生先要完成任务,而后围绕任务进行写作,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材料作文,它的关键词相对容易确定一些。3、审题步骤①审材料;②审任务;③抓关键词,确定立意,二、真题讲解例1、2015年高考全国卷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核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密个人信息。【立意分析】1、审材料①人物:父亲、小陈、警察、网友,②事件:小陈举报父亲高速公路屡次开车打电话。③结果:警察对老陈进行教育和处罚并公布于官方微博;引起网友点赞或质疑,

④小陈举报父亲是出于对父亲的爱以及公民的责任意识;警察教育处罚老陈源于交通法规的要求。⑤网友点赞出于对小陈维护和遵守规则的肯定;网友质疑是出于对小陈呵护亲情方式的不理解(或许出于对警察公布小陈举报事件的不认同)⑥关键词:(小陈)举报父亲(老陈);(警察)处罚并公布(老陈);(网友)点赞、质疑(小陈)2、审任务①表明你对该事件的看法态度;②写一封信;③收信人:小陈或老陈或其他相关方,

④写信人:明华3、确定立意①小陈的角度,亲情的另类解读这也是一种亲情。②老陈的角度:责任意识;,个人与家庭,个人与社会,③警察的角度:树立榜样的意义,树立榜样要把握度。例2、2017全国I卷高考作文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字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字,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审题立意分析】1、审材料:材料给出了12个关键词;2、审任务:选出两三个关键字写中国,关键字之间有有机的关联。3、确定立意:在所选关键词中找到媒介,找到载体,进行辨析,如能构成辩证关系最好,

比如“一带一路”与“高铁”,以共享经济与“高铁”出口带来的效益为媒介;“中华美食”与“食品安全”,以舌尖上的中国以及思考背后的食品安全问题为载体;可以选择“共享单车”、“高铁”与“移动支付”,以“互联网 ”时代的经济共享与出行的便捷为媒介;可以选择“美丽乡村”与“空气污染”,以美丽乡愁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冲突为载体。

例3、2018年全国一卷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00年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2008年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2013年“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2017年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的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本,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审题立意分析】1、审材料,材料由两部分组成:事实性的叙述材料,引导性的议论材料。事实性材料的关键词需要概括:①关键对象:世纪宝宝及其成长;②关键事件:2000年以来的国家大事;③两者关系: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密不可分,个人发展要顺应时代议论性材料有几个关键词:际遇、机缘;使命、挑战;追梦、圆梦;对材料的联想和思考,

2、审任务想象把所写内容装进时光瓶,2035年再开启,给那时的18岁的一代人(现代化宝宝)阅读。3、确定立意材料中的大事是一代人抓住机遇,与时代共行的结果,其中的精神,比如艰苦奋斗、务实创新、积极探索、责任担当、团结进取、珍惜青春、追梦圆梦等是下一代人依然需要的,应该传承下去,据此可以围绕“青春”、“奋斗”、“梦想”、“责任”、“使命”、“担当”等来命题写作。

4、如何将作文素材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回馈您!老穆解析如何将作文素材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这是许多学生所关心的一个话题,也是学生急于解决的一个问题,作文素材,就好比做饭的大米,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倘若你的作文中没有具体有效的写作素材,这就跟烧一锅白开水没有什么区别,平淡无奇,没有味道。

素材本身无好坏,关键在于运用!倘若你不会运用,再好的素材在你面前,也是白搭!比如你面前有一块猪肉,倘若你不会做的话,它只是带有腥味的肉,难吃!倘若你做菜技术高超,那么,猪肉就可以变成一道美味可口的佳肴!写作文亦如此!接下来,老穆就通过举例的方式,教你如何运用,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接着往下看!老穆支招【写作素材】一条红色的围巾【表现手法】欲扬先抑【结构形式】层层深入【文章线索】一条红色的围巾【人物】我、外婆【开端】【老穆原创】我有一条红色的围巾,它颜色红艳,质地柔软,看见它,就像看见了外婆,

围着它,就像小时候躺在外婆的怀里一样,暖和而舒适。【过程】老穆原创先抑:有一年冬天,外婆怕我冻着,就托妈妈,转给我一条红色的围巾起初,我是讨厌这条红围巾的,觉得它土气,不上档次,于是就将其放在衣柜里,不闻不问后扬:后来,我才知道这是外婆一针一线织就的,据说,她为了买红线,走了十几里的路现在外婆老了,走不动路了,我也打算织一条红色的围巾给外婆【结尾】【老穆原创】每年的冬天,我都要围着那条红色的围巾,围着它,就像小时候躺在外婆的怀里一样,暖和而舒适,

5、“错换人生28年”热点事件,会成为今年的高考作文材料吗?

不可能的。《教育部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指出,深化考试内容改革,2021年高考命题要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查和引导。要优化情境设计,增强试题开放性、灵活性,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引导考生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各地要加强国家教育考试工作队伍建设,完善教师参与命题和考务工作的激励机制,提升国家教育考试队伍能力和水平。

这个所谓热点,不能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所以不可能,作为全社会关注最高、话题最敏感、影响最广的高考作文,是一个风向标,它能够传导给社会、家长、学生一个重要信号:国家在倡导什么,教育该关注什么!高考作文考查学生什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查和引导。——这是高考命题的总基调,出发点,

领导人指出:“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广大青年要爱国爱民、要锤炼品德、要勇于创新、要实学实干,——这是高考作文命题方向的把握点。领导人指出,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要发挥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是高考作文命题方向的一个落脚点,

6、2018年高考作文如何运用热点素材?

什么叫热点素材?顾名思义,就是大家都非常关注的素材。在高考作文中运用热点素材,是相对于议论文体写作而言,比如:一带一路,国家实行这一战略性决策,毫无疑问,也对广大青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因为,它将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渠道,那么,作为当代青年,首先就应了解什么是一带一路,其次,要下决心努力读书学本领,不管你学什么,只要打好基础,就会有用武之地,

如果高考作文是写议论文,尤其是涉及到前途命运理想人生信念之类,就可以运用这个热点素材。再比如中国女排在上届奥运会勇夺冠军,虽然过去了几年,但还是可以算热点素材的,尤其是郎平教练,关于她的传奇人生,平时加以了解,如她如何顽强拼搏,率领中国女排一次又一次夺冠,她个人如何对技术精益求精,训练队员如何严格要求,代表中国申奥成功,她的爱国热情,这些都有感人肺腑的地方。

评论

我要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