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与本人写作不符这件事,你会介意上班时被监控吗

你违反规定私用,被监控到,那是你的不对。公司监控员工的目的是什么,走廊里,可以防止员工财产被盗窃,公司监控员工是不是涉嫌侵犯隐私,近日,宁波某公司在办公区装摄像头,员工认为隐私被侵犯,将摄像头套上垃圾袋,被公司以扰乱工作秩序开除,员工向法院起诉。

1、你会介意上班时被监控吗?为什么?

我当然介意了,有人已经采取行动了:近日,宁波某公司在办公区装摄像头,员工认为隐私被侵犯,将摄像头套上垃圾袋,被公司以扰乱工作秩序开除,员工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公司支付员工17万余元的赔偿金(普及一个劳动法小知识:非法解除劳动合同,要赔偿员工2N的补偿金),实事求是看待这个问题:第一,公司监控员工的目的是什么?公司在办公区域按照监控设备,这是企业的合法权益,无可厚非。

企业的目的,我们是可以讨论的:比如银行柜台等服务窗口,监控是处理纠纷的有效手段,我给你提醒了,你还是被骗,那就是你的责任。施工工地上,如果员工受伤了,也可以得到及时救治,走廊里,可以防止员工财产被盗窃。这些目的,我相信大多数员工都能理解,但是企业的目的是为了监控员工迟到早退、上班摸鱼、浏览网页,员工的内心里是不愿意接受的。

第二,公司监控员工是不是涉嫌侵犯隐私?这个问题,需要专业解释,我的理解是有三个禁区的:一是卫生间内部;二是独立办公室或几个人那种小办公室内部;三是摄像头直接对着员工的头部、身体、电脑屏幕。我认为是违法行为,侵犯个人隐私,比如,小办公室里,员工午休被拍,实在不雅。摄像头对着员工身体和电脑屏幕拍,让人如坐针毡,侵犯隐私,

卫生间里,那就更严重了。第三,公司监控网络是不是违法,是不是侵犯隐私呢?个人信息法规定,个人隐私的范围,公司监控员工的流量、上网痕迹、个人发帖,有可能侵犯个人隐私,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是公司的办公网络,二是公司的办公邮箱,三是公司配发的办公手机,四是公司的局域网,那是用来办公,不容许私用。你违反规定私用,被监控到,那是你的不对,

但是,利用公共网络上网,发帖,发邮件,传简历,这些是个人的隐私权,你可以说员工摸鱼,但不能监控和处罚。第四,企业监控员工的直接收益和边际损失如何计算?企业监控员工,除了上面说的是保护职业安全、防火防盗、防业务纠纷等允许的原因,更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员工效率和质量,那么,通过监控这种方式,能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吗?答案是否定的。

一是市场定律,当公司开始强调考勤、强调监控、强调打卡的时候,证明公司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这个定律是有道理的,一个人力资源配置合理、工作量分配科学、绩效考核完善、薪酬兑现及时、人才成长通道顺畅的公司,不用强调这些,员工也会不用扬鞭自奋蹄。二是员工在不被信任的环境下工作,天生产生逆反心理,自觉不自觉会产生消极抵抗的心态,不但不能提高工作效率,反而降低工作效率至少15%以上,

如果员工的工资不高、成长受限,员工会产生报复公司的快感,你越是监控,我越要斗智斗勇,带薪摸鱼,就是报复公司的有效途径。三是监控要分区域和工作性质以及员工群体,生产线,一道工序接一道工序,来不得半点马虎,那么,必须监控,防止工作出现问题。施工现场,不确定因素很多,不安全因素很多,监控是为了严明操作规程和保护员工职业安全,

服务窗口,有些纠纷就是来源于双方说不清楚,监控可以保留证据。那么,对于白领,有必要监控吗?逼着他们坐在工位上盯着电脑有多大用处呢?如果不激发他们的内驱力,不能合理激励他们,不能有效兑现他们的成果,不能凭业绩和能力提拔他们,这样监控就是本末倒置,只有坏处,没有好处,第五,公司监控员工因小失大。监控员工,对少量不自觉的员工有一定的督促作用,但是对大量正常心态的员工则是一种伤害,

少量员工来混日子的,但大多数员工还是来干事业的,为了监控少量员工,挫伤大量员工积极性,这是得不偿失的。第六,企业如何安装监控设备呢?一是安装监控设备,要向员工通报,说明目的和意义,取得员工支持,二是安装监控设备的位置,要合理分布,甚至可以征询员工意见。比如,走廊、门口、库房里、停车区、服务区、会议室、对外窗口,等等,

2、你怎么看河南四位考生的答题卡疑似被涂改,作文与本人写作不符这件事?

呵呵,针对该事件,突然发现两个挺有意思的指向:一字迹模仿;二掉包不及更换一张答题卡,操作性更强更简单,风险更低更隐匿。且不论该判断是否正确是否合理是否能让苏先生的求证消除疑虑继而尘埃落定?大家是否忽略了该事件的另一个同样重要的“主角”——卢女士,其女儿的4科答题卡,只有1科(语文)的条形码和书写的相符(偏偏该科的座位号书写还有改动),其他3科的条形码均各不相同。

对高考有一点了解的朋友都知道,高考的条形码就是考生的身份证,一个考生同考同年无论考核几科,其条形码都是相同且是唯一的,一个考生同时出现四个条形码,就着实让人费解了?更令人费解的是,该考生的条形码以及座位号都有明显的人为改动,甚至自己名字也有写错修改(一个写了10多年自己的名字,也会写错,这概率有多大?)。

这里需要着重强调的是,是条形码上的印刷考生号有黑色签字笔,也就是高考答题笔的改动痕迹,到这就涉及两个最起码的重要问题了:一不排除卢女士女儿自身的因素。或许出于紧张或许出于其他心理因素,无意或者有意填写修改了自己的信息(寒窗苦读12年,做出如此举动的可能性有多大?其目的是什么呢?)紧接着推出第二个问题,

二就算卢女儿的女儿真的这样做了,那么这4张带着明显“瑕疵”,明显“记号”的答题卡是如此通过一道又一道的堪称“国家绝密级”的检验审核的呢?仅拿第一道关来说,这些“漏洞百出”的答题卡是怎么通过监考老师几次的核对的呢?最让人不解的是,有过高考经历的童鞋都知道,不管你是有心还是无意,哪怕不小心在答题卡上留下不应有的痕迹,譬如,明显的指甲划痕,水渍等,一律都可能按“故意记号卷”处理。

“记号卷”处理的结果是什么?单科成绩作废——“0”分,可本事件卢女士女儿的答题卡就诡异万分了。姑且除去语文,其他3科“连考生号都错误的,带着明显瑕疵”的答题卡,不但过了五关,还斩了六将,不但没有作废,竟然还给判阅出成绩了!!!呵呵,原谅我等智商欠费,原谅我等见识余额不足,不过,仔细想想,真的让人有点浑身发冷。

评论

我要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