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起步难,报作文辅导班有用吗

1—3年级,是小学生作文真正的起步阶段。如果到三年级才开始作文起步,刚开始就要费力气了,由优美段落拼凑起来的作文,笔者见得比较多,特别是小学生的作文,第一步,“搭架子”,不管作文写得好不好,先必须把作文的“架子”搭起来,换句话不管好不好,它必须是一篇作文,有头有尾,中间有过程,其结构是完整的。

1、报作文辅导班有用吗?

谢邀请!本人认为,没必要,孩子现在的学习压力很大,每天放学后还要加课外补习不足的科目。对于作文,也就是写作能力,随着学习的逐渐升级,同样能带动作文的技能,也能给自已积累素材,学生最好把每天的学习过程,都写在每一天的日记本上,包括自己每一天的所见所闻,这对学生的学习进步,和锻炼写作都是最好的题材,这就没必要再报课外作文班了。

2、小学生作文起步难,有没有作文“神器”?

小学生作文起步难,难在哪里?笔者就小学生的作文,分两个阶段,说说个人的看法,第一阶段,1一3年级。1—3年级,是小学生作文真正的起步阶段,而这个阶段真正的起步,是看图写话,再由看图写话,到看图作文。为什么是看图写话和看图作文?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都受到一定的限制,思维的条理性也受到限制,而看图,可以给他比较直观的画面,通过对画面的观察,帮助他想象和联想,帮助他建立有条理的思维,

因此,看图写话,看图作文的关键,是“看图”。这个时候,老师和家长,要帮助孩子理清图中的一些要素,比如季节、时间(是早晨,还是晚上,或者是上午、下午?可以通过观察图中的太阳位置,或者月亮、星星来判断)、景物(花草,树木,雨雪,风,雷电等)、角色(人物,动物),观察角色的行为、动作、神态、表情,帮助孩子想象角色的语言、心理,等等,

让孩子基本上理解画面的基本内容,这是孩子写作的第一步,这一步,考验着老师和家长的耐心和智慧。第二步,鼓励孩子写作(包括写话和小作文),这一步,不要求孩子写得“完美”,只要孩子能基本上把画面里的主要内容写出来,能“基本上”写得比较清楚就可以了。孩子写好以后,让他大声朗读两遍,以便让孩子获得进一步的感受,这一步不能少,

并且,将孩子写好的作文连同图片保存起来,不要写一篇丢一篇。这个过程的长短因人而异,一般需要四五个星期,每个星期写2篇,不要再多,频率不要太紧,频率太紧,“逼”得太紧,会让孩子畏惧写作,进而厌恶写作,这一点应当十分注意。第三步,经过第二步的训练,孩子对看图写作便有了一定的感悟,再将先前写过的作文和图片拿出来,和孩子一起,对一些句子进行“加工”,在句子中恰当的地方,加上描述性的词语,比如,原文中“他跑过来”,改为“他急急忙忙地跑过来”,“小白兔说”改为“小白兔高兴地说”,

对孩子作文的“加工”不能急躁,不能求完美,一篇作文只能修改两三处,最多四处,太多了,就会成为孩子的精神负担,心理负担。“加工”完成后,让孩子再抄写一遍,然后大声朗读两遍,抄写要认真,字要写好。给孩子的作文进行“加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家长和孩子一起“研究”,找出三四出值得加工的句子,启发孩子可以怎样改得更好,第二阶段,让孩子自己找,

经过以上三个步骤,孩子看图作文的基本概念就可以建立起来,再沿着这个“路子”慢慢往前走,就“省心”了。孩子写作的第二阶段,是4—6年级,其中,4、5年级是关键,这个阶段可以分为两步。第一步,“搭架子”,不管作文写得好不好,先必须把作文的“架子”搭起来,换句话说,不管好不好,它必须是一篇作文,有头有尾,中间有过程,其结构是完整的,

此其一。其二,“文以载道”,一篇作文,要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好恶,褒扬什么,贬斥什么,要明确,不能仅仅是优美段落的拼凑,由优美段落拼凑起来的作文,笔者见得比较多,特别是小学生的作文。但凡由优美段落拼凑起来的作文,一般是上过写作培训班的孩子写出来的,这样的作文,每一段孤立地看,写得绘形绘色,但是,整篇作文却不知所云,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自己的感情和主张,严格地说,这不能算是作文。

因此,所谓“搭架子”,包含两个方面的要求:结构完整,有“主题”,第二步,充实,求完美。这里说的“充实”,主要是就语言表达上说的,要能运用比较形象生动的语言,无论是写景还是写人写事,不能是“干巴巴”的,读下来,就像是几根火柴棍子搭起来的,索然无味。语言的形象生动,主要包括两人方面,一是词语,二是修辞手法,

作文的第二步,可以配合课外阅读,多读一点小美文,对好的词语和句子,作出圈点,头脑里要多装“东西”,头脑里空空如也,无论怎样都不可能写出好作文。而作文的完美,包括材料的取舍,详略得当,过度自然,思路流畅,读起来没有坑坑洼洼的感觉,以上两步,可以打个比方,就如同做房子,先把“架子”搭起来,再“装修”。而“装修”几乎是个“无底洞”,多少钱都用得进去,

3、小学三年级怎样写好起步作文?怎样避免流水账或内容空洞?

看到问题,笔者有点疑惑:怎么三年级才开始作文起步?生活中处处都有作文。我们在小学一年级就进行说话写话训练,语文课堂里有表达课,01、上表达课,老师引导学生说完整话,一句,两句,三句看谁说得更生动、形象,具体;然后把自己说的写出来(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学生怎么说就怎么写,学生没有压力,而且孩子们写得非常生动具体。

图片来源于网络02、到二年级时候,依然有表达课,这时候,学生有了一年级的写话基础,上课很轻松。他们说和写都有明显进步,月考和平时测试都有看图写话,学生完成得非常棒。一部分学生写的内容和三年级学生写的没有区别,03、到三年级时,老师稍加引导,学生对作文不“挠头”平稳过度。如果到三年级才开始作文起步,刚开始就要费力气了,

从以下几方面做起能有效果。(1)、多阅读,多思考,(2),多观察,多动笔。(3)、多引导,多表扬,图片来源于网络“多阅读”是看一些优秀作品,看他们对事物的写法,思考他们这样写的好处。“多观察”是对我们日常生活的事物细心,观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比如,一盆花从它发芽,长叶,长成,结苞,开花,花谢等细致观察。

把自己的观察到的写出来,或者写观察日记,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对写作文大有益处。“多引导”,老师要多引导学生怎样写好作文,多表扬,激发学生兴趣,写好作文不是一日之功,要耐心,循序渐进。图片来源于网络学生写作文能展现学生的创造能力,就像数学中的应用题一样,是学生分析、思考、归纳、总结的过程,往往写作水平能体现学生语文学习达到什么程度。

4、三年级的学生写作文时,应该注重培养哪些能力?以写人为例,应如何写好起步作文?

三年级开始,有了正式的作文写作,每个单元后,都会有相应的作文习作练习,而且第一个单元习作“猜猜他是谁”就是写人的作文,由此可见写人是非常重要的,也证明写作文的练习由写人开始,也是一个比较合理的顺序。想把一个人物作文写好并不容易,因为我们要对这个人足够了解,对他的外形外貌有深刻的印象,性格爱好,有深入的接触之后,才能将这个人物写的真实而具体,丰满而立体。

首先,写人要由外而内去写,先写我们肉眼看到的人物的外形上的特点,再写一个人内在的,性格品质上的特点,这样做到“内外兼修”,才能把一个人写的透彻详细。其次,写人离不开事,要通过事例去表现人物的特征,写人记事虽然是两类作文,但是写人的时候离不开事,人物的形象要在事例中展现;写事的作文离不开人,事情的发展要靠人物去推动。

所以,写人记事往往是分不开的,把人放在故事中去写,这是三年级就应该做到的。最后,掌握描写人物的方法,并灵活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包括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和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在具体的事例当中,只有将以上几种方法自然、灵活地加以运用,才能使人物栩栩如生,人物的形象真实可感,至于具体的描写方法要怎么训练,这里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王老师慢慢地向我走来,站在我的面前,蹲下了身子,摸着我的头,微笑着对我说:“别气馁,这次没考好,下次继续努力,不要灰心丧气。

5、只读作文书能提升作文水平吗?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学生要提高作文水平,首先自然是要读好语文书,课文是高水平范文,是经过许多语文工作者精心选出的文章,熟读课文,肯定便于提高作文水平,这是无可非议的,但课文是名家名篇,且时代背景也与孩子们生活的时代有可能不相同,学生可能难以消化吸收。尽管课文营养丰富,但对学生写作文,可能实效并不大,

这也像一个人天天吃大鱼大肉,可能会并不喜欢,甚至难以吸收一样。孩子要学习和自己水平悬殊不大的文章,这样文章的时代背景也与孩子们生活的时代全部相同,这样更便于学生写作文时借鉴吸收,多读这种书就是作文书,尤其是同步作文,几乎是低年级学生、低水平学生提高作文成绩的一大秘诀!如三年级学生,要写一篇作文《我的老师》,孩子先读了二十多三年级学生写的同题作文《我的老师》,再由作者自己选择一位老师,反重观察分析其特点,再实事求是地去写自己的老师,如果还有语文老师指导学生如何写人,再来写作文,是不是要容易写一点?写其他作文题也这样。

如三年级要写一处优美的景点,孩子们先读三十余篇同年级写的优秀的描写景点的作文,然后学生再去参观几处景点,如学校的花坛,自家的菜园,自家的池塘选择一处,反重观察思考,再结合借鉴同步作文,择善而仿,结合课文所学内容,结合老师指导,是不是会容易写一点,第三,还要扩大阅读量。高年级要开始课外阅读,多读点古今中名文学名著,对写作有好处。

评论

我要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