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说的关羽墓,应该就是河南关庄的关羽墓。近年来一些历史学者通过史书对关羽墓的位置记录推断,河南洛阳关林的关羽墓并不是真正的关羽墓,如果史书中对关羽墓的位置记录属实,真正的关羽墓应该在河南关庄,隋唐之后,关羽在民间的地位逐渐提高,关羽的三座陵墓的香火也开始旺盛起来,新中国成立后,埋葬关羽头颅的关林更是成为了旅游胜地。
1、关羽的墓为什么一千多年无人盗掘?
盗墓贼是中国千百年来一直默默存在着的一个群体。他们之间绝对信任,密切合作,从墓穴中获取大量金珠宝,我们知道关羽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名将,其人侠肝义胆,武艺高强。而且勇猛异常,不怕疼,华佗给他刮骨疗毒的时候还能喝酒下棋,谈笑风生。他与刘备张飞桃园三结义,向来以忠义闻名,既然盗墓贼敢于偷盗布满重重机关的王侯将相的墓穴获取财宝,那为什么不敢盗没有设置任何机关的关羽的墓穴呢?答案很简单,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关羽的名气关羽名气如此之大,已经到了妇孺皆知的程度。
在我小的时候,老师就会在假期布置读《三国演义》书籍的作业,语文考试的时候也会考和《三国演义》相关的题目,记得当时令我印象最深刻的的一个题目就是问“义绝”是哪个人。很明显,答案就是关羽,现在的孩子课业更严,读书更多,不知道关羽是何人的人肯定是少之又少。更何况除了正史之外,《三国演义》的描写也给关羽增加了不少光环,关羽已经被神化到一定境界了:他的谥号越来越长,甚至能和不少帝王不相上下,直至成为我们今天所称的“武圣”,
关羽的名气如此之大,盗墓贼自然也不敢打他的主意,尽管只要出手就能获取大量财宝,但他们依然不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第二,关羽的义气前面说过,关羽的称号是“义绝”,他也是刘关张三兄弟中最早为大哥的事业奉献出生命的那个人,在追随刘备的过程中,他一直忠心耿耿,尽职尽责,鞍前马后,不曾起过一丝一毫的异心。三兄弟中,他比刘备勇敢,比张飞镇定,
他做出的贡献太多太多,后世舞台上的戏子们也竭尽全力将他这一特点演绎的淋漓尽致,还用红色的脸谱象征忠义这一性格特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关羽。综上所述可知,关羽在中国人的心中的英雄地位已经是不可撼动的了,要是谁敢挖了他的墓,那岂不是要受到所有人的谴责和谩骂,遗臭万年,这样的行为无异于自寻死路。盗墓贼虽然贪财,但也十分在意名节,挨骂这种事情谁都不想摊上,
因此,这也是原因之一。第三,关羽的身份我们知道关羽除了是人们口中的“武圣”之外,更是财神爷,直至,我们还可以在许多商户中看到被供奉起来的关羽的雕像和画像。商户们将关羽视为财富的象征,这样的做法也是祈求自己可以财源广进,所以这也成为了盗墓贼不偷关羽墓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盗墓贼盗墓就是为了钱,谁敢去挖财神的坟呢?敢这么做的人岂不是发了疯?银子那么好的东西,人人都想要,而且是多多益善。
2、关羽的墓穴在哪里?
全国现有三处关羽陵墓,一是河南洛阳厚葬关羽首级处,称为关林;二是湖北当阳埋葬关羽身躯处,称为关陵;三是关羽故里山西解州衣冠冢,称为解州关帝庙,这三处被称为三大关帝庙。据史料记载,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孙权巧袭荆州,占据江陵,遣将击关羽,追至当阳,于临诅杀关公,但恐刘备兴师问罪,于是将关羽首级献给曹操,又按诸侯之礼葬其尸骸于当阳境内。
曹操识破东吴计谋,也以诸侯之礼将关羽头颅葬于洛阳南门外,这就是关羽“身卧当阳,头枕洛阳”传说的由来。除了洛阳和当阳两处是埋葬关羽身首之处外,山西解州修建的关帝庙则为葬其魂之冢,比较有名的还有位于四川修建的葬其衣冠之冢的成都关羽墓,关林关林,为埋葬三国蜀将关羽首级之地,前为祠庙,后为墓冢,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关林镇。
中国古代只有圣人的葬地才能称为“林”,如孔林、孟林等,而洛阳关林则是其中名气较大的一处,关林占地130余亩,位于洛阳市南7公里,是我国唯一的冢、庙、林三祀合一的古代建筑群。关陵关陵,原称“大王冢”,位于湖北当阳城区西北3公里处,占地70余亩,中轴对称式帝陵规制,陵冢为一圆形封土堆,高7米,围70余米,石墙、石栏环抱。
已有1700余年历史,关陵,开始是座土冢,自隋唐以来,历代皇帝为关羽加封,使其成为武圣人,直至关帝,他的陵园随之扩大,形成宏伟规模。关陵是为纪念三国蜀将关羽而建,乃关羽之陵寝,解州关帝庙解州关帝庙为武庙之祖,地处山西运城市解州镇西关,创建于陈、隋(557年—618年)时期,总面积22万平方米,共有房舍200多间,分为正庙和结义园两部分,是现存规模最大的宫殿式道教建筑群和武庙,被誉为“关庙之祖”、“武庙之冠”。
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神圣殿堂,关公被人们奉为发财致富、招财进宝的武财神,该庙曾数次失火,损失惨重,但在民国年间又予以修复和重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人民政府对解州关帝庙这座古老的建筑群落极为重视,将它列入了国家重点文物单位予以保护,对这座庙宇进行维护修复,使之基本上恢复了历史的原貌,古时候,百姓的墓叫坟,王侯的叫冢,皇帝的叫陵,圣人的才能叫林。
3、关羽尸首分离,他的真墓究竟在哪里?
关羽,生年不详(有记载为公元160年),卒于公元220年,字云长,小字长生,河东郡解县(今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人,关羽是我国历史上妇孺皆知的“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关羽剧照(陆树铭饰演)关羽号称“万人敌”,雅号“美髯公”,《三国演义》中,他与刘备、张飞“桃园三结义”、他“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义释曹操”、“单刀会”、“刮骨疗毒”、“水淹七军”、败走麦城......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动人故事,
关羽用自己的一生演绎出忠肝义胆、义薄云天的精神典范,为千秋万代所敬仰和膜拜。关羽剧照(陆树铭饰演)《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评价关羽为:羽雄壮威猛,为世虎臣,有国士之风,善待卒伍而骄於士大夫,然羽刚而自矜,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三国志·关羽传》记载:而曹公遣徐晃救曹仁,羽不能克,引军退还,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
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后权送羽首於曹公,以诸侯礼葬其尸骸。关羽剧照(陆树铭饰演)公元219年,关羽挥师北伐水淹七军,活捉魏将于禁、庞德,来势汹汹的气势一度逼迫曹操迁都以避其锋芒,后在吴将吕蒙、陆逊的后方偷袭与曹操部将徐晃的正面进攻的夹击下,关将军腹背受敌,进退失据,败走麦城。关羽被困麦城后被吴军杀害,孙权一来邀功,二为嫁祸,将关羽的首级献给了曹操,
而将其正身以侯礼葬于当阳城西北,即关陵,也称当阳“大王冢”,是关羽的身躯之冢。当阳关陵图片而在洛阳的曹操怎能不洞察孙权这点心思,遂以王侯礼为关羽配上香木身躯,葬于洛阳南门外,就是现在的“关林”,是关羽的首级之冢,洛阳关林图片后来,蜀汉亦在成都建了关羽墓,此即关羽的衣冠冢。以招魂祭祀,这便是国内知名的三座关羽墓。
因此民间称关羽“头枕洛阳,身卧当阳,魂归山西”,是符合历史史实的,成都关羽墓湖北当阳市的关陵最开始只是一个土冢。而自隋唐以来,历代皇帝为关羽加封,使其成为武圣人直至武帝。他的陵园也随之壮大,规模甚为宏伟,目今占地七十余亩。2006年05月25日,关陵作为三国时期古墓葬,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湖北省的十大旅游名片之一,
桃园三结义剧照位于河南省洛阳市的关林,是中国千百座关帝庙中唯独称“林”的古代经典建筑,是将冢、庙、林三合为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说到关帝庙,全国规模最大、气势最为宏伟的关帝庙当属关羽的故里山西运城市解州城西的关帝庙,而除了在华夏大地,在日本、东南亚及海外华侨中,对关老爷的膜拜之风经久不衰。刘备、关羽、张飞剧照在宋代,关羽被封为武安王;在明代,关羽由武圣人加封为大帝,
至清代,关羽则集神、圣、帝于一身,被封曰“忠义神武仁勇灵佑威显关圣大帝”。关羽剧照(陆树铭饰演)关老爷身上凝聚着为万世共仰、彪炳日月的忠、义、信、智、仁、勇,实际上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意识里的伦理道德,是为中国大众所认同的人生价值理念,海内外的关帝庙香火也必将越烧越旺,前来拜谒垂吊的人也自会越来越多。,
4、关羽墓到底在什么位置?有什么历史故事?
关羽墓在哪里?关林相传为埋葬三国时蜀将关羽首级的地方,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南7公里的关林镇。明万历年间始建庙、植松,清乾隆时又加以扩建,形成现今的规模。关林总面积约百亩左右,古柏苍郁,殿宇堂皇,隆冢巨碑,气象幽然,为洛阳市著名的古建筑及游览胜地,1780余年来,关林因厚葬关羽首级而名闻天下。这里峻宇连甍,古柏森然,淄素入庙,视为严宫,形成了浓厚的关公文化氛围,
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在汉代关庙的原址上,扩建成占地200余亩、院落四进、殿宇廊庑150余间、规模宏远的朝拜关公圣域。兀立于广场上的“千秋鉴”楼,为旧时“灯影锣鼓话兴亡”的所在;分立于大门两侧的明代石狮,赳赳而踞,具有凛然不可侵犯的威严,极富封建意味的大门镶嵌着81颗金色门钉,体现了关林的崇高地位和关羽的身后荣耀;立于仪门左右重达3000余斤的铁狮,是明代善男信女敬奉关公的遗物,虽历400余载风风雨雨,依然肃穆含威;仪门“威扬六合”匾额为慈禧太后御笔,端庄厚重,弥足珍贵;连接仪门和拜殿的石狮御道为海内外关庙所独有,甬柱顶雕石狮104尊,百狮百态,圆润生动,毫无石刻的生硬之感,代表了乾隆时期中原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
庑殿顶,琉璃瓦覆盖,五脊横立,六兽扬威,正门上,有12幅明代浮雕木刻。说的是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等故事,二殿五开间,庑殿式,门上悬挂着\
关林的主要建筑均在中轴线上,舞楼(又称千秋鉴楼)、大门、仪门、拜殿、大殿、二殿、三殿、石坊、奉敕碑亭(八角亭)、关冢,构成了关林巍峨宏大的建筑格局,其主体建筑上的龙首之多,为中原之最。建于康熙年代的奉敕碑亭,结构端庄,八角亭彩饰华繁、木雕精美,全为木榫勾结,大殿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面阔七间,进深三间,高26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