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朋友们也可以在学习之余,欣赏和观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百家讲坛》等。高考作文杜绝诗词(不是“一般杜绝”),是由高考的基本性质,和中学语文教育目标决定的,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学习文化历史带给我们的启示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高考作文素材和灵感。
1、现在高考作文一般杜绝诗词,古代科举考试有诗词这科吗?
高考作文杜绝诗词(不是“一般杜绝”),是由高考的基本性质,和中学语文教育目标决定的。高考属于选拔考试,不是水平考试,选拔考试,最重要的,是公平,没有公平二字,则无所谓“选拔”。因此,高考作文在“要求”里面,特别指出“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或者“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广义地说,“文体”分为文章体裁和文学体裁。
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文体”指的是文章体裁,简称文体,中学语文中的“文体”,指的是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散文。这四类文体,其立意、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理解,分析和判断起来,要确定一些,对于考生而言,也就相对公平一些,而诗歌属于文学体裁,对一首诗歌的理解,往往见仁见智,相对于高考作文命题来说,一首诗歌,其立意是否符合作文命题要求,难以把握,会产生很大的争议,不利于体现选拔性考试的公平性。
此其一,其二,就诗歌本身而言,灵活性太大,比如,有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有古体诗现代诗,还有很多流派和形式,比如抽象派具象派,十四行诗阶梯式等等。而中国古代的诗词,最短的古体诗,四言诗,四句,16字,最短的词,小令,也是16字(十六字令),如此一来,就全乱套了,不仅评分难以把握,而且,会造成思想认识上的混乱,造成中学语文教学上的混乱,还会进一步增加学生学习的负担和压力。
2、高考作文如何彰显文化底蕴?
研究了中国文化20年,让我来回答你------高考作文如何彰显文化底蕴?第一,朗读和背诵古诗文,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而中国的古诗文不仅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颗颗璀璨明珠,在最近几年,我们十分提倡朗读经典古诗文,传承民族文化的精华。青少年朋友们也可以在学习之余,欣赏和观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百家讲坛》等,
如果能够背诵大量的古诗文,我们的青少年这样能够得到良好的传统文化熏陶和滋润,由此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而中国古诗文博大精深,要求能够做到品读和理解,由此在高考作文中厚积薄发,体现文化底蕴,适合中国青少年的古诗文主要包括诗经,楚辞,唐诗300首,宋词精选,元曲精选,以及唐宋八大家的代表作品。有兴趣的青少年朋友也可以选读《朱子家训》,《增广贤文》,《千字文》,《笠翁对韵》,《史记》等作品,
在品读古诗文经典中感受生活,感受大自然的美丽,联想一下古人是怎样描述高山流水。怎样表达大漠云天?怎样感慨海潮汹涌,怎样歌颂湖光山色?怎样倾诉花开花落,怎样抒情月缺月圆?怎样记录四季变化?如果青少年们能够快乐地感受生活,愉悦的欣赏,大自然的美丽风光,那么内心就会有一个美丽的世界,拿起笔就能够表达出一个文采飞扬的画面意境,
第二,学好中国历史文化知识,有一个规律是------文史不分家。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至远古神话,盘古王开天辟地的故事,女娲娘娘炼石补天的故事,夸父追日的故事,精卫填海的故事,后羿射日的故事,这里面都包含着意味深长的中国气派,厚重博大的民族精神,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学习文化历史带给我们的启示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高考作文素材和灵感。
中国历史上有武王伐纣的正义战争,有商鞅变法的励精图治,有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奋发图强,有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有汉武帝远征匈奴的开拓进取,由张骞出使西域开创的丝绸之路,有五代十国的沧桑变化,有宋辽金的对抗与和平,有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有郑和下西洋的和平之旅,有四大发明的科技之光,有鸦片战争以来的兴衰荣辱,有五四以来的时代精神,
学习中国历史,我们的高考作文就有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信手捻来,就能够体现意境高远的历史底蕴。第三,专业训练修辞手法在作文里的运用,修辞手法的熟练运用体现出来良好的文学素养沉淀。比如对比喻,拟人,反复,对比,对偶,反问,互文,借代,设问,排比,夸张,重叠,歇后语,象征的手法的运用,比如说排比句的模仿和运用,能够强烈的增强语气与情感,发散思维,拓展意境,让高考作文写得又好又快,
教育学家冯钟芸认为:语文内容包括语言与文学两个部分,而文学部分能够促使我们青少年了解生活,感悟生命,体验痛苦和欢乐,并引起对中国文化的兴趣爱好。选读或者整本书阅读中国古代经典四大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选读或者整本书阅读外国名著,比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堂吉柯德》,《牛氓》,《普希金文选》,选读或者整本书阅读近代和现代文学名著,比如鲁迅的《狂人日记》,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等等。
培养继续描写议论,抒情等写作方式,古人说:“动人心者弱,莫发乎情”,第四,学习一些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了解一些诸子百家的思想学说。学习好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社会主义科学理论,培养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淀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高尚的审美趣味和理想情怀,树立远大理想,博大胸襟和务实品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