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写文言文可以吗,才能写出文言文的作文

文言文,是古代人写作时必须使用的写作方式,如果你在考场用文言文写,就仿佛那个时候的人用白话文写。既然教育部没有明确规定不许用文言文撰写高考作文,考生就有权利用任意文体来写作文,无非利用了自己的兴趣与特长,原本合理合法,某报记者出于一己狭隘思想,认为他是“自秀奇才”,并把几所院校争取该生的行为称作“猎奇”之举,还可笑地认为用文言文撰写作文会让高考变得“不公平”,岂不可笑。

1、要读多少文言文书,才能写出文言文的作文?

读文言文的文章太累。我觉得世传精品读个几十篇就足够了吧?反正我是没读过多少文言文的,只不过是上学的时候认真的学了。有些无聊的时候,我也试着写过文言文,好不好的我不知道,你自已看吧。五莲绿茶记临黄海而生,沐春风而长,居江北之丘,成莲山之东,始可谓五莲绿茶也,是日明茶初成,雅客恰来,沏茶以待,与之共赏:着晨露之清澈,含北方之地风。

察之微黄,观之浓浆,饮之绵长,而后凝目以悟,乃叹不愧茶中之魁也!客询制茶之道,告之曰:此地之茶,颇含古风,古风之功,古人之技也。炒茶者,匠也,非十年之功,难出茗茶。四乡八村,得此一人,可谓幸甚,再观壶中之茶,叶片大小合一,形状致同,可知采茶女之心也。必是纤纤素手,察之至微,非中意者不探,非钟情者不采,我等饮之始才合情合意,

2、中考作文写文言文可以吗?

别闹,如果倒退20年,如果你能写,我一定会鼓励你去写。时过境迁,想得高分,想标新立异的方式有很多,此时此刻,做为多年参与中高考评卷的我,不建议你去写,作文高分,有几个必要因素。第一,字形隽美,字迹工整,清晰,第二,标点,阅卷老师的职业习惯,就是看标点。如果你一篇文章多处使用不同的标号和点号,且使用正确,你的起评分会很高,

反之,一逗到底的,即使你文采飞扬,你的起评分就在三等以下。第三,文风流畅,如果新颖会更好,会有额外的加分,第四,结构清晰且完整,比如有好多同学喜欢在文末用省略号,显得意味深长。如果评卷老师当天心情不好,你的作文就会被判为结构不完整,扣3-5分,第五,题材与体裁。小盆友们,别太天真了,就是这个题材与体裁不限,你进坑了,

知道古代的八股文吧,为什么所有的举人在科举考试的时候,都使用同一题材与体裁,这就是其中的奥妙。因为作文拼的是思想的深度,而不是拼形式的广度,初中生中考,就是要老老实实地写一篇练了九年的记叙文就可以了。如果一定不听劝,非要写文言文,那我就给你个资深的建议,文言文,是古代人写作时必须使用的写作方式,如果你在考场用文言文写,就仿佛那个时候的人用白话文写。

你觉得是剑走偏锋,反而让大多数人觉得你不懂规矩,文言文写作,阅卷老师首先注意的是体裁和结构,其次看句型,再就是看你的虚词,最后挑你的实词。体裁和结构过了关,你的文言文语法会很坑你,所以你的倒装,宾前定后,虚实词等务必要使用精准,现在越来越多的阅卷老师看到文言文之后,就是用最快地速度挑你的毛病,挑到1处毛病就是直接三等下,当然这里也包括你文白混用,文白混用是大忌,这个不是危言耸听。

如果你以上都过了关,字迹也清晰,什么都OK,你的阅卷老师也不会轻易给你个超高分的作文分,因为他担心拿不准分数,会把你的卷传阅给其他阅卷老师,以及阅卷组组长,最后你的作文分会经过多人评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取最后的平均分,可能它也不会是满分作文了。所以,你要是有那文采和心智,倒不如老老实实地写一篇优美的叙事散文,以情动人,才能博得阅卷老师的最高分,

3、用文言文撰写高考作文是作秀吗?

当然不是。可以用几年前发生的一件事情为例来说明,有位考生用文言文撰写高考作文大火,从而引发几所著名院校的争相青睐,某报记者不知出于何种用心,公开发表了一篇文章,呼吁教育部门能尽快释放禁止用文言文撰写高考作文的信号。对于这种建议,本人不敢苟同,曾写过一篇文章,大意如下:一、文言不是文体垃圾,不应该被屏弃于高考大门之外,

祖国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都以文言文的形式保存,其中大部分经典文章至今仍然脍炙人口,被大众传诵不息。且不说其内容的精深博大,单是文言本身具备的语言魅力,就足以让现代人折服,新文化运动以来,文言文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加之西风东渐,中国传统文化从根本上出现了一次大的断裂,以致后来的人们对古代文献的理解越来越艰难。

到了现在,大部分古文文献不得不依赖专家来解读,短短不到百年的时间,绝大多数中国人已经读不懂古人的语言,谈何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好在近年来,教育部已经发现这个问题并及时作出调整,现行的小学、中学课本逐渐加重文言文的比例,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们更多的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奠定他们起码的古文基础。文言文是老祖宗几千年来传承思想与智慧的载体,是一个国家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必须对他怀有崇高的敬意!二、无论文言文还是现代白话文,其表达情感针砭时事的功能完全一样,在高考中不应该被区别对待,

任何文章的写作,都不应该拘泥于文体。有人说现代人的语言与古人有一定的隔阂,大众阅读有些不方便,可我们毕竟离文言文的时代仅仅不到一百年的时间,许多读古文而成学者的老人至今健在,加上专业人员以及热爱文言文的读者群体,还是有相当的受众存在,我们没有理由让它在功用上彻底消失于这个时代,再者,无论现代白话文还是文言文,都是祖国的文学,为什么要对它抱以成见,欲在高考之中除之而后快呢?三、用文言文撰写高考作文合理合法,绝对不是“自秀奇才”。

既然教育部没有明确规定不许用文言文撰写高考作文,考生就有权利用任意文体来写作文,无非利用了自己的兴趣与特长,原本合理合法,某报记者出于一己狭隘思想,认为他是“自秀奇才”,并把几所院校争取该生的行为称作“猎奇”之举,还可笑地认为用文言文撰写作文会让高考变得“不公平”,岂不可笑?他在文章末尾还风马牛不相及第地用“考试永远考不出创新能力”来加强语气,疑似对高考制度提出质疑,结果被网友骂了个狗血喷头,乖乖地闭了嘴。

评论

我要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