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老师打手心打屁股,被母亲怒打十下手心

我希望这是你第一次被老师用戒尺打手心,也是最后一次。我们把事件复述一遍,三岁的(女)孩子,失手打碎了(自家的)水杯,被母亲怒打(十下)手心,孩子被打哭,自此孩子看到母亲就哭,“有个事情跟你们说一下,今天孩子在学校因为考试粗心丢了几道题,被我用戒尺打了手心,我有点用力的,小手心都红了。

1、如果发现自己孩子,被老师打手心打屁股,该怎么处理?

无独有偶,我儿子前两天刚被老师狠狠地用戒尺打了三下手掌心,我分享一下我的处理方法,仅供参考。放学后,我在大门口等着接儿子,他出门的时候,我就已经发现他情绪不太高,要是按以往惯例,那都是连蹦带跳着跑过来的,今天却拖着步子慢悠悠的走,到我面前之后,他把装着吃饭筷子的袋子递给我说:“老爸,你帮我拿一下袋子。

”我说:“怎么了?看上去心情不太好吗?”他当时眼泪就下来了:“我手疼,被老师用戒尺打了,”我把他手拿过来一看,确实有点红。我就问他:“为什么打你?”他哭着说:“因为,我昨天考试,漏了三道题没写,空白,”我说:“那应该打,粗心的毛病,有时候苦口婆心的说,真的解决不了问题,我赞成老师的做法。打你,证明老师还愿意管你,没有放弃你,如果老师连管你都不愿意管你,那你就没救了,

”“你知道,如果高考你丢了三题空白,你会被多少人迎头超过吗?不会不可怕,我们可以学,粗心大意最可怕,现在你还小,只要用心一定能改过来。等你长大了这个习惯一旦养成了,再想改就困难了,”我说。他哭着说:“可是,疼”我说:“疼就对了,不疼你会长记性吗?我希望这是你第一次被老师用戒尺打手心,也是最后一次,

知耻而后勇,才是一个上进的孩子应该懂得的道理!要给你老师点个赞!”他看我态度这么明确,就低着头不说话了。回到家,我跟我老婆说了这个事,我老婆态度和我一样,觉得打的好,可能老师这三戒尺起到得作用,比我们作为家长,把戒尺抽断了作用都大!就在这个时候,我的手机响了,我掏出来一看。是我儿子老师,我赶紧按下接听键,

老师说:“有个事情跟你们说一下,今天孩子在学校因为考试粗心丢了几道题,被我用戒尺打了手心,我有点用力的,小手心都红了。”我说:“我儿子放学已经跟我说了,我没有意见,谢谢老师的惩戒,他因为粗心大意这个毛病,在家也没少挨揍,但是效果一直不明显。”老师说:“我很少打学生,戒尺一般都只是拿来吓唬吓唬他们,今天之所以打他手心,是因为我觉得他非常聪明,这样聪明的孩子,如果不找个机会把他粗心的毛病扳过来,以后一定会吃大亏的,

”我说:“是的,谢谢老师。以后,如果他再犯类似毛病,您继续打,我赞成,”老师说:“不会再犯了,因为今天他已经哭着跟我保证以后再也不会犯这种错误了,我相信他,这一次绝对足够他记一辈子。感谢你们作为家长的信任和理解,其实作为老师,我们也不敢打孩子,哪怕是略施惩戒,也是有风险的,但是这样好的苗子,不把他扳过来,我也会后悔的。

”电话挂了之后,我问我儿子:“你恨老师不?”他说:“不恨,是我自己先粗心的,老师打完我手心,还把我叫到办公室了,在办公室里,摸着我的手她也流眼泪了,我知道,打了我她也心疼,她是为了我好。”我说:“你能这样想,我很欣慰,如果再有下次,你因为粗心再挨揍。我一定给你老师做一面锦旗送到学校去!”儿子低着头说:“我保证再也不会了!”自从那以后,我儿子考试再也没有出现丢题漏题的问题,

2、你小时候读书时有没有被老师打过手掌,留过堂,抄过作业的经历呢?

那是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们班的语文老师换了。换成一个姓杨的老师,他高高的个儿,是一个脾气十分急躁的人,是全校闻名的恶人,全校学生谈杨色变,在学校里听说被他打过的人不少,只要听说是他任教的班级,有的学生就换班,甚至转学。开学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班只要是语文课,大家都诚惶诚恐,不敢开半点小差,一次,语文课上一个女同学把手藏在抽屉里弄指甲,被杨老师看到了,半支粉笔头立即飞到了她的头上。

顿时,全班一片寂静严肃,大家表现十分惊恐,一星期过去了,那天我放牛割草回来,来不及吃早餐就背着书包拼命的往学校赶,可是还是迟到了。一到教室门口,我心惊肉跳的说了声报告,杨老师打开教室门让我站在讲台下,突然,他一手掌打过来,打在我的右手掌上,我猛然一看,才知道自己手里还拿着一根红薯。顿时红薯掉在地上,同学们看着都笑了,但没谁敢笑出声来,

3、三岁大女孩,失手打破自家水杯,被母亲怒打十下手心,如何看待这种教育方式?

谢邀!是说这位母亲处理问题的方法不对吧。这位母亲处理问题的方式确实不妥,我们把事件复述一遍,三岁的(女)孩子,失手打碎了(自家的)水杯,被母亲怒打(十下)手心,孩子被打哭,自此孩子看到母亲就哭。事件的起因孩子打碎了水杯,这个水杯不管是自家的还是公共的,别家的都一样,并无区别,那么需要了解的是,孩子是有心还是无意?提问中,也说了,是失手,失手即是无意,孩子无意中打碎了水杯,这是前提。

水杯碎了之后,孩子有无受伤呢?提问中没提,那么我们往好的方面想,孩子没有受伤,不管是三岁的孩子,还是成年的成人,在无意中打翻打碎什么东西时都会有什么样的内心以及行为反应呢?先是一懵,毕竟没有心理准备下发生的意外嘛,然后是紧张不安,烦躁不安,如果是成人会懊恼自己怎么那么不小心,这下好了,少了一个杯子,还要清扫碎片,好麻烦的。

这个时候如果是孩子打碎呢?紧张不安,担心害怕,怕父母责备,甚至打骂,人在紧张、恐惧时会有什么样的生理反应呢?心跳加速,肌肉紧张,身上冒冷汗,紧握拳头或者搓手,身体有一定幅度的颤抖,心慌,心肌缺氧,呼吸急促,等等症状,这种症状如果长时间持续会对身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会降低免疫力,容易生病。长期处于紧张恐惧中还会产生心理疾病,在性格上比较内向、敏感、胆小、自卑、缺乏自信心、任性、急躁、依赖性强、控制能力比常人弱,较容易患上神经衰弱,

这个时候孩子的母亲真如孩子担心的那样,母亲因为自己打碎了杯子生气了,怒火中烧,动手惩罚了她,在母亲的愤怒中,本就过度紧张害怕的孩子,当疼痛在掌心散开时的痛感是被无限放大的,母亲愤怒的脸庞在孩子的眼前是可怖的,三岁的孩子会在母亲生气地打她时变得失控,尖叫、大哭、挣扎,越是这样母亲越是遏制不住自己的怒火,孩子的世界在母亲发泄怒火时坍塌了。

天知道当时的孩子是多绝望,是多么希望母亲不要生气,不要打她,或者是抱抱她,安抚一下她本就如惊弓之鸟的神经,可母亲并没有像她期盼的那样做,她太怕了,看到母亲就会想起母亲的怒火,想起母亲因恼怒而变得可怖的脸:妈妈不爱我了。那么,作为与孩子联系最紧密,孩子最依赖的人—母亲,再面对犯了错的孩子时应该怎么做才能既能安抚孩子,又能教育孩子呢?这个错有大有小,有轻有重,我针对提问中孩子犯的错来说一下自己的处理思路及方法,

第一,安抚。不管孩子是有意无意,第一时间都要安抚孩子因为打碎了杯子而受惊的神经,不能大惊小怪,还是按平时跟孩子聊天的语气(孩子是很敏感的,有一丝火气她都能感觉得到),上前询问孩子有没有受伤,告诉她杯子碎了没关系,你希望她不要伤到自己,因为你会心疼,第二,提出怎么处理杯子的碎片的问题。也是间接地告诉孩子:你看,妈妈真的没有生气,现在妈妈发愁这些碎片怎么处理,

那么,孩子紧绷的神经就会彻底放松,真的会动脑筋想办法处理这些碎片。这个时候,你可以问问孩子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毕竟这些碎片溅得到处都是,而且碎片很容易割伤手指,那么,是不是要戴上手套呢?是先用手把大块儿的玻璃捡起来呢?还是直接扫呢?清理好的碎杯子要不要用专门的塑料袋包起来呢,这样可以避免伤到清洁工的手,包好了之后要不要缠上胶带贴上便签呢?这样可以提醒清洁工不用打开了就可以把垃圾分类处理了,或者打开的时候要注意安全,

第三,讲道理。孩子无意中造成的麻烦已经顺利解决了,也给孩子做出了面对问题该如何更好的解决的示范,也避免了给他人造成一系列的麻烦,这个时候的孩子已经有些感激你了,正是讲道理最好的时机,你要告诉她,以后杯子用好之后放回原来的位置,用的时候要放在桌子的中间不要放边角,这样就可以避免不小心碰到,告诉她你不在意杯子是不是少了一个,而是担心杯子碎了会伤到她,如果杯子放好,自己也小心一点,就不会打碎杯子了,这样就不用清扫杯子碎片,也不会担心清洁工会不会伤到手。

让孩子了解因果关系,才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而不是事后惩戒,虽然打碎被子只是一个动作,那么母亲的解决方式对一切后续反应的态度,母亲的态度如何会对孩子来带不一样的影响。是引导式教育还是粗暴教育,会给孩子带来不同的成长轨迹,就如我的处理方式,孩子既知道了自己行为的因果关系,又学会了处理问题的方式,同时还拉进了母女之间的距离,巩固了感情,何乐而不为呢?而提问中的母亲粗暴的教育方式只会把孩子往极端的路上推去,谈何教育。

评论

我要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