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作文可以写记叙文吗,还是看作文对考试作文帮助大

高考语文作文可以写成记叙文。从历年高考的作文题目(包括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和考场作文来看,大多数都是不限文体,有时候不让写诗歌、戏剧,2018年的全国卷I仍然是任务驱动型作文,一、2001年高考话题作文(见上),就有不少考生写成记叙文,三、2018年全国高考作文如下图。

1、2018高考全国卷一语文的作文应该怎么立意?

2018年的全国卷I仍然是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特点是:1、任务指令有明显的对象意识;2、考生要根据不同的指令选择相应的文体,2018年的任务是给2035年时的18岁的一代人写一篇文章。与2015年的不同之处在于,这次虽然有明确的写作对象——未来的青年人,但并不强调书信文体,忽略了文章格式的考生大可放心,

不过格式虽然不强调,但对象意识必须很明显。即你要在文章中营造出每句话都是写给某个具体人群的氛围,除了“对象意识”,这道作文题还有三个要点。其一,写作人的定位,题目中有一句很重要的话:“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无论是“一代人”还是“你们”,都在暗示考生你不是以个人名义给某个未来的青年写信,而是要代表2018年的青年群体给2035年的青年群体写信,

即,考生不是在书写个人对个人的交流,而是在模拟一个群体和另一个群体的交流。由此,考生必须弱化个人特征和个人小情感,突出群体特征和群体大精神,“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则暗示了考生要将个人的经历、梦想、情感与“新世纪的中国”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个人来反映群体进而反映新世纪的中国。其二,价值观的导向,

材料的第一节给出了六个时间点十个事件。考生要对这十个事件进行分类,分类的方式可以百花齐放,例如“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未来会发生的事,其余是已经发生的事。还例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是中国遇到的灾难,其他都是中国取得的成就,还例如“北京奥运会”涉及体育,“天宫一号”涉及科技,“村村通”涉及基建,“精准扶贫”涉及民生但无论怎么分类,你都必须看出这些材料都在描绘中国进入新世纪至今取得的进步和成就。

这些进步和成就都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以及,正因为新世纪的前18年中国就已经取得了那么多进步和成就,所以2020年和2035年的目标是必然会实现的。你可以添加中国近18年在其他方面取得的成就,例如外交上建设一带一路,但你不可以想象2020年和2035年的中国没有实现目标,

其三,写作内容的留白如果考生将汶川地震、北京奥运、精准扶贫等大事件一项项写过来,那么文章就毁了一半了。已经发生的事只是写作内容的一部分,你给未来的青年写信,必然要告诉他们你的时代发生了哪些大事件,这些时间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同时你还要想象经过你这一代青年人的奋斗,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中国社会,以及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社会是怎样的,

考生可以大胆展开想象,描绘未来中国得美好生活。但要注意不能“过火”,例如房价50万一平、中国男足卫冕世界杯冠军、中国煽动夏威夷独立之类的政治不正确的想象是不能有的,此外,考生还必须知道十九大除了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中国社会,以及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还确立了到本世纪中叶将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

因此你在“时光信”中还应该和未来的青年人一起畅想2050年的中国,并鼓励他努力奋斗,实现这一伟大目标,综上,本题的写作内容可以是:1、上一代人的奋斗,和过去18年中国取得的成就和进步(略写)。2、“我”这一代人的奋斗决心,和想象2035年中国必将实现的阶段目标(详写),3、鼓励下一代人努力奋斗,和畅想2050年中国必将达成的伟大复兴。

2、高考语文作文可以写记叙文吗?

要想阅读与众不同的回答,敬请关注“下水诗文”,谢谢邀请。学生在学校读书十二年,阅读和写作的文章,从体裁来看,可以说很全面,归纳起来就是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这三类,小学阶段,当然是学习写作简单的记叙文:从造句说话,到100字、200字直到600字。中学六年,初中三年以学习写作记叙文为主,也写说明文、议论文,一般要求不少于600字,

高中三年以学习写作议论文为主,同时要继续进行说明文、记叙文的训练,一般要求不少于800字。从历年高考的作文题目(包括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和考场作文来看,大多数都是不限文体,有时候不让写诗歌、戏剧,例如,2001年高考作文,让阅读一则寓言(从略),根据要求作文:寓言中“诚信”被抛弃了,它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请以“诚信”为话题写作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

所写内容必须在“诚信”的范围之内,【注意】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再如,看图片:所以高考语文作文可以写成记叙文。下面以历年高考作文为例做简要说明:一、2001年高考话题作文(见上),就有不少考生写成记叙文:蒋昕捷的《赤兔之死》就是典型的寓言故事;《百元钞票的自述》也是寓言故事:作者借一张百元假币在市场上的流通,揭露那些失去“诚信”后的人们助纣为虐的丑恶行径,在假钞痛苦的呐喊声中,我们看到了作者那颗呼唤“诚信”的美好心灵;《一地梨花》更是一篇典型的记叙文:作者写了“一个除了两脚泥巴,除了做生意总亏本,除了训斥我的虚荣而只有一种品质”的“父亲”,承包梨园、料理梨树、与客户签了合同、梨子却被虫咬而赔偿的故事,表现“父亲”的诚信,

二、2018年、2019年,北京市高考作文(议论文、记叙文)二选一:三、2018年全国高考作文如下图:河北考生王心仪的《感谢贫穷》,是一篇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的记叙文,作者写实境,抒真情,感动得许多人流泪。用不着多举例,考场就是赛场,只要你不出格,不犯规,你就要扬长避短——如果写记叙文是你的拿手好戏,你何乐而不为呢!。

3、2019高考语文全国I卷作文“热爱劳动,从我做起”,难写吗?如果你写会如何构思?

孙庆国试答:以下是笔者,在30分钟内所写的2019年高考Ⅰ卷的作文,标题:劳动是永恒的主题正文: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有幸地站在这里,把我的“劳动是永恒的理念”,分享给在座复兴中学,我的每一位老师和同学们。我们一路从远古走来,是劳动让我们慢慢地站立起来;是劳动让我们慢慢地变得聪慧起来,

从远古的山洞里走出很多支脉的人,来到东方中国的,就是我们的祖先,也就是中华民族的源头。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的,是由于勤奋的劳作变得聪慧的,是由于劳动变得富强,是由于劳动和劳动创造的奇迹,让全世界对中国,对华夏儿女艳羡无比,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曾经使用非常非常原始的劳动方式,也有非常非常聪明的劳动方法,修建了抵御外敌的万里长城。

勤劳勇敢的中国人,用类似的方式在中华大地上留下都江堰才有了“天府之国”,留下了大运河才有了“三月烟花下扬州”,劳动改变不但是人的“体态”,更能够使得人的大脑得到了“升华”。劳动中积累的财富有些是有型的,留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留在我们古老的中华大地上,也有无型的,最典型的有指南针、造纸术、火药等等,举不胜举。

历史已经走进新时代,我们的劳动更没有停歇,而是劳动成果变得更扎实、更巨大、劳动过程变得更轻盈、更智慧,从中国启程的“一带一路”高速铁路正在飞速开往世界各地。从中国港湾启程的“辽宁号”已经走向蔚蓝色的太平洋,从中国大地上升起的“神州号”正在把中国的科学探索者送往月球。“临渊目鱼,不如退而结网”,让我们相信劳动吧,身体力行的劳动能够让我们的手脚更灵活,让我们的大脑更好用。

让我们在心里高呼:劳动是永恒!附:全国I卷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4、2020江苏语文高考作文你觉得该怎么立意?

谢友邀请!这方面真说不好,但可以谈我的一点观念,智能互联网时代,既能拉近你我的距离,也能让彼此的距离疏远;既带来了极大方便,也可能让原本拥有的失去。特别是智能手机的出现让多少亲情变得淡漠,让多少温馨变得冷漠,有多少夫妻因它而缺少了更多的沟通机会,所以互联网也是双刃剑,关键是你怎么去把握,假如用这方面立意作文,可以从亲情、爱情、友情方面入手;从工作事业方面等等;从饮食、风俗、宗教文化等等去分析论证,互联网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所给我们生活的影响,以及改变,最终怎样去适应,去发展,变不利而有利。

5、高中生看报纸,看文学作品,还是看作文对考试作文帮助大,目前高二,全国二卷地区,主要想提分?

高中生看报纸、看文学作品、看优秀作文都有益处,关键是怎么看?怎么吸收?怎么借鉴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才是重点。现在的高考是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价值观念展示能力的综合评价,高考具有选拔功能,没有一定的阅读量,就很难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的。先说阅读报刊杂志,这对拓展学生视野、是促成学生了解社会、关注生活的窗口,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很有帮助,

重点是如何处理课内与课外的关系问题。阅读报刊杂志应有所侧重,重点浏览重大时政新闻,品读报刊杂志副刊杂志上短评、编者按以及报刊扉页上精美短文,阅读这些,既可以了解时事,又能借鉴模仿。短评就是精美的议论范例,这类文章中的热点词语也是作文高分的得分点,切忌精雕细刻,反对一无所获。读了就要有一点收获:如报刊杂志上文章标题拟定特色,可不可以借鉴到作文中去?阅读文学作品是高中生的必修课,教育部也有明确规定,各校都在做,

重点是如何将泛读与精读结合起来。高中生阅读时间有限,阅读量大,对相关文学作品应该采用不同方法阅读,有的文学作品只是浏览一下即可,有的作品只读重点章节即可,有的作品只看看内容简介即可。无论什么样的文学作品,都要积累一定的文学常识,诸如作者简介,作品主要特色、主人公性格等,再如作品中的一些精彩语段,最好是背熟或抄录笔记本上。

阅读同龄人的优秀作文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一定要选择原生态的例文阅读,那些经过编辑老师修改加工非考场作文少读。建议先看作文题目,然后闭目思考:假如我写这个作文题目,我会怎么写,打好腹稿,拟个简要提纲,再去看看他人的作文,你就可以比较出自己的构思与他人的差距,就可以打开自己写作思路,改进自己作文时的盲点和误区。

评论

我要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