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过孩子的以后吗,但却对自己的孩子特别溺爱

除了父母,最多的溺爱来自“隔辈亲“,因为他们年轻的时候忙于奋斗,没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孩子,现在退休了,他们就把所有的爱都加倍的给了孙辈。》一一对孩子的溺爱,习来以久,特别是现代家庭,孩子特别少,等孩子大些了,大人依旧帮洗脸穿衣,系鞋带等等,孩子自以为应该的,即使想做有的人会说不行做不好,打压孩子的行为,使孩子养成了依赖性。

1、为什么好多做父母的都过于溺爱自己的孩子?没想过孩子的以后吗?

《对孩子,你还会这样吗?》一一对孩子的溺爱,习来以久,特别是现代家庭,孩子特别少。并且是独生子女较多,一般又只生育一个孩子,这种弱爱的现象更为突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行为的放纵从孩子降生开始,有些老人过于疼爱孩子,不让哭一声叫一声,捧在手里抱在怀里,年轻人争不过任他去,等孩子大些了,大人依旧帮洗脸穿衣,系鞋带等等,孩子自以为应该的,即使想做有的人会说不行做不好,打压孩子的行为,使孩子养成了依赖性。

甚至有些孩子吃饭玩儿,剩饭也不管束,认为大点儿或上幼儿园就好了,把责任寄于他人或将来,(2)语言思维的随性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从大人或影视作品学来的语言或行为,虽然觉得不对,但觉得可爱有趣,任他当做游戏或笑话,纵容着小孩子,从没想过习惯会成自然,使孩子学得了许多语言、思维的毛病。像做事拖拉等到明天,顶嘴等,

(3)传统礼仪和观念教育缺失缺少传授礼仪方面的知识和传统观念的教育,以为孩子小,进入学校都会学到,并且有部分人采用放养模式,一切随孩子,认为是不束缚天性,孩子会活泼可爱。(4)不注重耐力及抗压能力的培养孩子学些有益的东西耐不住性子了,主动让孩子放弃或不鼓励去学;受了点儿委曲就心疼或夸大其词,使孩子形成了见硬就回,不能说,不受屈儿的心理,

种种放任和随性,等孩子性格形成了,出现严重的叛逆心理再去管束,才知道有点儿晚了。家庭是个小圈子,在家里一切可随你任你,而走进学校走进社会,没人宽容忍让你的言行举指,所以孩子成长成什么样,是家长们自己打造出来的,不要单纯怪罪学校怎样,社会怎样。试想一颗好种子和一颗劣种子,种在同等条件的土地里,哪个会有更好的收获呢?友友们来说说,你还会从小放纵自己的孩子么?,

2、都知道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那我问题来了,请问过分溺爱会有啥后果?

曾经看过一个小视频:一个小孩在家长没满足他的愿望时,孩子居然对家长拳打脚踢,家长不光没反抗,反而一个劲的认错。这就是过分溺爱导致的后果,可悲的是家长还在一味的纵容,除了父母,最多的溺爱来自“隔辈亲“,因为他们年轻的时候忙于奋斗,没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孩子,现在退休了,他们就把所有的爱都加倍的给了孙辈。过分宠爱就是,一切都惯着孩子,导致孩子养成不良习惯,

还有些家长过度保护孩子妨碍孩子独立发展。而导致孩子变得毫无独立性,过分溺爱孩子会有啥后果?以自我为中心对孩子过度的保护,在孩子玩耍时如出现矛盾,马上上前保护并不问其缘由。长此以往,孩子往往追求的是自我满足,不去考虑他人感受,不明是非,缺乏责任感,受挫能力差家长总是无条件满足孩子的要求,缺乏生活体验。长此以往一点小事就会让孩子感到无助,

缺乏独立过分的保护,总怕孩子受伤、受欺负,遇是总体孩子代劳,剥夺了孩子独立自主的机会,长时间下去就失去了独立自主的能力。不能适应学校教育在学校不能像在家里一样为所欲为和任性,如果受到老师批评就会不服气,作为溺爱的家长往往会找老师理论,使老师在孩子的心里没有权威性,会更加不遵从老师的教导。作为父母长辈我们要爱孩子,但是溺爱则属于一种畸形的爱,也是一种失去理智的爱,会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爱,

3、为什么很多子女会抛弃老人,但却对自己的孩子特别溺爱?

我养育你并非恩情,只是血缘使然的生物本能,所以我既然无恩于你,你便无需报答于我,反而我要感谢你,因为有你的参与,我的生命才更加完整,我只是碰巧成为了你的父亲,你只是碰巧成为了我的儿子或女儿,我并不是你的前传,你也不是我的续篇,你是独立的个体,更是与我不同的灵魂,你并不是因我而来,你是因为对生命的渴望而来,你是自由的,我是爱你的,但我绝不会以爱之名去掌控你的人生。

4、老话说“慈母多败儿”,你知道哪些因为过分溺爱孩子造成的悲剧?

我堂弟就是被溺爱的典型,我婶只让他专心读书,从小到大他什么活都不曾干过,终于,多年后,严重的后果出现了!第一、造成他的心理承受能力特差。平时被宠坏的他,一旦自己成不了焦点,内心便十分郁闷,有次考试他得了第八名(全班六十人),居然很不痛快,原因竟是这次考试退步了几名,之前都是考进前五名的。可见其心理承受能力实在太差,

第二、造成他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由于他习惯了家里人围着他转,自然也从不考虑他人的想法,自己想怎么来就怎么来,十分任性,这自然令人十分不快,久而久之,人人都不想与他交往,第三、造成他缺乏锻炼,不论是生活常识,还是人际交往,他都缺乏经验,干啥都凭感觉做。读大学时,他连煮鸡蛋都不会,平时也不主动交朋友,大学四年,没几个朋友,也没摸透周边环境,一遇事情便手足无措,一出校门更是寸步难行。

评论

我要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