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作文是否能学好将是决定孩子作文是否入门的关键期。由此看来,如果在三年级语文课堂老师不讲这些,每次写作文,只留到课下,让孩子自己去找作文范文去模仿着来写,那么上补习班也是有必要的,但是补习班的作文老师是否专业,能不能既教会学生作文构思,又打开学生作文思路,还能教会孩子安排作文结构,指导孩子写出内容充实,中心突出,感情真挚,语言生动的好作文来,这更加的至关重要,不然即使去了作文补习班,也是靠时间,学不到作文的真本领。
1、三年级孩子写作文,是否应该从模仿优秀范文进行训练?
题主好,野狐对此说说自己的看法,望对题主能有启发。一孩子为什么要学习写作文?作文是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每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如同计算能力、运动能力、交际能力等一样,就是不当作家,也需要具有作文的能力,作文需要表达的是思想感情,和生活有着直接的关系,要写好作文就需要思想感情,作文的根本就是做人。
作文教育和作文学习承载着培养思想感情的重任,这是作文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任务,为什么作文在考试中所占分数比较高,不只是因为作文能体现一个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它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二学生作文中存在的宏观问题一般情况下,很多家长会把作文学习做为提高孩子语文成绩的一个手段,固然作文写得好可以提升成绩,但急功近利的思想,常让孩子作文学习从一开始就走到斜路上去了,
没有从做人上思考和涉及训练,只是从提高成绩上来运作,这是一个根本的错误。作文常常是,小学阶段自己写,初中开始造作文,高中抄袭现象就严重了,大学不少学生论文写不出来,各种手段就出来了。这一较为普遍的现象,就是因为当初走错了路,而且就那样一路走了下来,三小学生怎样来写作文小学三年级就开始了作文学习,其任务主要是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
把字能写正确,把话能说清楚,把事能表达具体完整是小学作文的任务,但对学生思想上的不正确认识一定要重视、要纠正,现在学生受各方面影响比较多,发育早,各种问题早早就暴露出来了。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和能力,从生活中去写,并一直这样坚持,这是大路,是正路,但是一条见效慢的路,很多人急功近利的让学生背范文,看很多作文书,这是捷径,但也是歧途。
范文用得好,短时间作文就见效,但用不好,后遗症会很多,现在的情况是范文成了很多学生学习写作文不可缺少的东西。不观察生活,不积累素材,不思考问题,作文就是闭门造车的来编造,发展的结果是将来的文章没思想,没感情,连人都变得很假,很不厚道了,当然,写作离不开阅读,让孩子养成越读的良好习惯很重要,其作用不只是有利作文水平的提高。
但阅读一定要选好材料,各种范文书还是少选,有适合不同学段孩子读的经典的东西,多读经典,把读经典作为一件重要的事情来抓,决斗不会有错的,结束语孩子的想象力,思维都很好,他们对生活中的人和事有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不要限制,正确引导,尽量少用或不要用作文书,自己多陪孩子活动,给孩子创造作文内容比看作文书好得多。
2、三年级学生需要补作文吗?有什么建议吗?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小学生写作文同样是这样,一二年级的看图写话,一方面对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要求不高,另一方面对要表达的细节以及事情的完整性要求不高,因此学会看图写话并不意味着孩子到三年级就可以写一篇好作文。因此,三年级作文起步要初步建立整体构思文章的能力,有用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突出人物,推动情节发展的能力,还要有材料剪裁和段与段的承接的结构安排能力,
因此三年级作文是否能学好将是决定孩子作文是否入门的关键期。由此看来,如果在三年级语文课堂老师不讲这些,每次写作文,只留到课下,让孩子自己去找作文范文去模仿着来写,那么上补习班也是有必要的,但是补习班的作文老师是否专业,能不能既教会学生作文构思,又打开学生作文思路,还能教会孩子安排作文结构,指导孩子写出内容充实,中心突出,感情真挚,语言生动的好作文来,这更加的至关重要,不然即使去了作文补习班,也是靠时间,学不到作文的真本领,
那么补作文,到底补什么呢?下面小徐老师重点说一下,作文训练提高的方法。一、让作文语言生动、具体、形象的训练方法从二年级看图写话起,就已经集中训练孩子用生动形象、具体细致的语言来描述人事的发展了,真到了三年级写作文,第一步应着重训练学生变枯燥平淡的叙述性语言为生动形象的描述性语言的写作访求,让这种意识成为孩子写作文的一样“本能”,远离“大白话”,远离“流水账”这应该是作文训练的关键一步。
1、学会用细节描写的方法来塑造活灵活现的人物,三年级最先接触的作文就是写人的作文,而人的性格特点及精神面貌的刻画离不开人物描写,只有在生动形象,具体细致的人物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等描写中才能将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深刻动人。所谓“细节描写”一方面是将人物细致入微的动作、神态等用生动的文字展现出来,另一方面从小处着眼,能“见他人之所未见,感他人之所未感”,
在进行细节描写时要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将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心理等刻画得具体可感,让人读来有丰富的画面感和强烈的共鸣心。如下图所示:运用比喻的手法将人物的外貌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运用比喻的手法将人物的神态展现得更加具体可感。2、细节描写还要善于分解动作,将人物的行为细致地一步步展现出来,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3、展开联想,运用步步追问的方法,将人物刻画更加的有血有肉,活灵活现。如下图所示:三年级作文入门期间,要树立学生锤炼语言的意识,认识到作文的语言要有生命力、有表现力,要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要有变抽象变形象的神奇效果,而在大量的语言训练后,学生才能真正提高作文语言的表现能力,二、让作文结构严谨的训练方法所谓“作文结构”其实就是整体构思文章的内容,一方面要围绕文章要表现的中心思想对要写的素材进行筛选,安排哪些详写,哪些略写;文章首尾怎样照应;怎样安排文文章内容才能突出文章中心等。
另一方面要安排好全文的起承转合,即段与段之间的衔接和联系,如下图所示:作文结构构思的方法即是在写作前要训练孩子“打腹稿”“列提纲”的能力。也就是要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构思,知道自己要表现怎样的中心思想,要通过写几件事来表现这一中心,详略怎样安排,前后怎样照应,段与段之间怎样衔接等都要考虑清楚再下笔,列提纲的方法如下图所示:经典提纲范例如下图所示:三年级入门作文只有掌握了整体构思全文的能力,才能避免文不对题,避免跑题偏题的现象。
三、在掌握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整体构思全文的能力后,我们再慢慢渗透作文的写作技巧的训练,1、首尾照应的写作技巧首尾照应的写作技巧是小学生必然掌握的写作技巧之一,首尾照应可以使文章中心突出,结构严谨。使文章首尾圆融,文气贯通,首尾照应的方法有四种:先叙后议、深化主题法一唱三叹、首尾回环往复,突出主题法首尾情景交融,以景传情法前因后果,首尾贯通法经典范例如下图所示:2、欲扬先抑的写作技巧欲扬先抑法是在突出人或物的主要优点时,先写他的缺点,一方面增加对比,突出其优点;另一方面增加文章的起伏,增强读者的兴趣。
例如写《仙人掌》开头欲扬先抑:我真搞不懂我的妈妈为什么喜欢这种奇丑无比的仙人掌,它既没有丰满的绿叶,更没有娇艳的花姿,可是偏偏妈妈就是喜欢它,这不,又买回来一盆,文章从自己不喜欢仙人掌丑陋的外貌写起,到最后被仙人掌不屈的生命力所打动,突出了仙人掌不屈不挠的精神。3、以小见大的选材技巧要学生从身边人,身边事中去发现人性的美,寻找人间真情,感悟生活的美好,
3、三年级学生语文作业中的续写故事应该怎样写?有哪些技巧分享?
部编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作文要求续写故事,那么续写故事和命题作文有什么不同,要怎样写,有没有技巧呢?且听老师来分析一二:一、续写故事和命题作文的要求不同三年级作文多是命题作文,一般分为写人的、叙事的和写景的作文,大多要求写自己经历过或自己见过的作者身边的人、事、景物等,因此命题作文最重要的要求就是要有一定的真情实感。
而续写故事则不同,续写故事写的并不是自己经历或者亲眼见过的人、事、景物,考查的是学生根据即定的故事情节,通过联想想象,继续设定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及结果的能力,因此,故事的续写,一不可以脱离即定的故事情节;二联想和想象的情节要符合事情发展的一般规律;三让故事中的人物充分活动共同体现一个完整的中心。例如,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岫第四单元的续写故事情节设定如下:由上图可见,故事的起因是别的同学都有父母在身边为孩子过生日,而小明的父母在外地,无人给他庆贺生日,于是同学们商量要为小明一起过一个生日,
下面故事情节的发展不能脱离此情节。二、续写故事的基本写法及技巧1、原有的故事情节是续写的基础,是情节往下发展的起因,因此,对原有的故事情节的描述必不可少,如上图所示,一方面我们要把事情的起因描述完整,通过观察画中的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等,加入作者的合理想象让画中的人物鲜活起来,让事情的起因鲜明起来,要想明白,这是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同学们讨论过生日的话题是如何引起的,当时同学们是怎样热火朝天的讨论的,语言、动作、神态都是怎样,而当时小明听到同学们的讨论,动作、神态、心理又是怎样的,他的表现被谁发现了,因此他们做出了怎样的决定。
只有把事情的起因细致准确的描写出来,才能为后文情节的发展埋好伏笔,并做好情感铺垫,2、真正续写故事体现在情节的发展,而情节的发展要以人物的行为动作等来推动,人物的行为动作等又要为全文的中心思想服务,集体为突出全文中心服务。因此续写故事的前提在于确定一个明确的写作中心,即全文表现怎样的思想感情,拿“给小明过生日”一文来说,写作中心应该体现同学们之间纯洁的友谊,体现同学们对留守儿童的关爱,突出表现来自班集体的温暖。
设定了文章中心,就可以围绕此中心来确定文章的主体,就本文来说,主体部分应该写故事中的人物都做了些什么,怎样做的,他们的动作、表情、神态、语言或心理活动都是怎样的?“给小明过生日”是群体活动,那么就要做好场面描写,要注重场面描写的方法,即点面结合、详略得当,既要有整体人物活动的描写,又要有个别人物的特写。
共同营造一个热情、温馨、温暖的生日聚会的场景,如下图所示,我们可以这样写:文章详写了李老师,李老师的所作作为推动了情节发展,而对李晓明看到此情此景的神态特写,则突出了集体的温暖,集中表现了师生、同学之间的情谊令人感动。可见图中例文中人物的行为、语言、神态等描写无一不符合情节发展,无一不体现全文浓浓同窗情的中心思想,
因此这样续写的故事内容完整,想象联想合乎情理,情真意切、中心突出。3、续写故事的结尾,要能总结全文,突出表现全文的中心思想,就“给小明过生日”这一材料而言,只要突出同学们之间的情谊就能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中心更加突出。我们可以这样写:“叮铃铃,上课铃响了,小明的生日会结束了,但是同学们间温暖甜蜜的情谊还在教室里回荡着,
”或者这样写:看着一张张笑脸,听着同学们一声声真诚的祝福,小明激动的说:“这是我度过的最难忘的生日。”总之,续写故事的技巧在于:(一)续写故事不可脱离原有故事情节,要对原有故事情节加以描述,为下文情节的展开埋下伏笔,作好铺垫,(二)续写故事之前要先构思好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围绕中心思想去设定下一个情节的发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