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朋友在2010年相识,那时候他17岁读高中,我27岁,我们在一起一年多,直到他高三要考大学,而我当时也正好调到外地工作,不得已,我们分开了,之后互相删除了QQ,2019年他26岁,我36岁,我们无意中又一次相遇,他已经参加了工作,后来我才知道,当年他去成都读了大学,毕业后在那里工作了两年,之后回来老家工作,再然后,我们坐在一起,聊了当年的点点滴滴,当年的少年郎高中生已经长大了,比我懂得都多,现在已经是大型企业的财务管理,再然后,发现这么多年,我们依然喜欢彼此,我们又在一起了,现在我们有自己的家,很幸福很快乐。
1、男和男真的会有爱情吗?
我和我的朋友在2010年相识,那时候他17岁读高中,我27岁,我们在一起一年多,直到他高三要考大学,而我当时也正好调到外地工作,不得已,我们分开了,之后互相删除了QQ,2019年他26岁,我36岁,我们无意中又一次相遇,他已经参加了工作,后来我才知道,当年他去成都读了大学,毕业后在那里工作了两年,之后回来老家工作,再然后,我们坐在一起,聊了当年的点点滴滴,当年的少年郎高中生已经长大了,比我懂得都多,现在已经是大型企业的财务管理,再然后,发现这么多年,我们依然喜欢彼此,我们又在一起了,现在我们有自己的家,很幸福很快乐!。
2、女儿沉迷于男男小说,怎么办?
“女孩沉迷男男小说,”首先为提出问题的你点个赞,你很关注孩子的成长,是个很有责任心的家长!但是,先不要对一个现象就焦灼不堪,寝食难安!因为这样的状态,会把自己的心情搞坏,面对孩子时恐怕态度就很糟糕了!所以,先不急。一、孩子一时的兴趣容易被转移,给你讲个例子:朋友的女儿预初时,来我家玩,和我一起聊天,说到她很喜欢漫画里的男生同性恋,最近也看一些这样的小说。
我认真听着,也问她为什么喜欢,孩子说,没什么理由,就感觉男生之间似乎好沟通等!后面我也去查了一些关于同性恋的日系小说,也和孩子妈妈聊孩子的最近的喜好、阅读倾向。也给了建议:不要提同性恋这个事;孩子有空时,陪她聊一些有趣的事;推荐一些有趣的成长书籍给她,隔不久随意问问书的内容没过多久,孩子就没有更多关注了的!看似无意的行为,悄悄转移了孩子的一些注意力,
(其实,一个事物的存在总是利弊相依的)二、家长采取唠叨和暴力手段,效果都是反方向。现在孩子能接触到各种信息,所以“堵”的办法最没有效,正面引导,协助孩子过滤无用信息。闲余时间,可以分享一些社会新闻、有意思的书、工作中的事情,引起孩子对家长其他事情的关注,发生共鸣,家长想要对孩子愿望时,可以说:想问你一下,周末的时间你怎么安排呢?你对这件事怎么看呢?给孩子一个思考的时间和环境。
孩子会觉得我的父母是很尊重人的,是可以商量的,这样,家长的话就容易被孩子接受,达到一种长期合作的教育效果。家庭教育说起来是一个父母和孩子相互成长的修行,孩子成长的十几年,是既快又漫长的过程,感觉快,似乎昨天他还是乳臭未干,今天已经是一个男子汉,妙龄少女;感觉漫长,在孩子成长的日子里,会发生很多好玩也有很多伤脑的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