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与写作的区别,如何才能写好考场作文

只要公开发表过一次作文,从此就会改变孩子对作文的态度。再加上,很多时候,老师又要讲很多写法,很多作文套路,很多作文小妙招,于是呢,作文与之相对应的,更多的是大同小异的雷同文,作文素材积累途径概括为以下三点,每每看到这样的作文,不由得感到稀嘘不已。

1、作文与写作的区别?

作文是应试的产物,提到它,肯定会想到考试,想到升学。也就是说,它有点类似于以前的八股文,极大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因为自己是名小学老师,就从小学的角度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小学作文基本上就是记叙文,更准确一点,就是写人,记事,送状物这三大类,也就是说,从三年级开始,一直到六年级,学生的作文都是这样。再加上,很多时候,老师又要讲很多写法,很多作文套路,很多作文小妙招,于是呢,作文与之相对应的,更多的是大同小异的雷同文,

举个例子来说明,我上小学时,一写难忘的事,就是老师多么无私地判作业,夜深人静时还在忙碌。且不说,这种情况学生是如何发现的?写出来后,会显得很老套,然尔,三十多年过去了,现在的小学生,竟然还在写这样的事情。这,非常不符合实际情况,这种情况频频出现,就是因为孩子们看了太多所谓的满分作文,无形中呢,把里面的一些事件记住了,于是,就开始生搬硬套地写到了自己的作文之中。

每每看到这样的作文,不由得感到稀嘘不已,这种情况正常吗?而与之相反呢,写作则是非常自由的,它不讲究任何形式,你想写小说可以,想写剧本,歌词,非连续性文本,诗歌等等,这些都是没有硬性规定的,同时呢,拿小说举例,其又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幻想类,写实类,动物类,童话类,探险类太多种类可以发挥了,也就是说,只要孩子脑子里有脑海,就完全可以变成文字世界。

2、小学语文作业到底该不该让抄课文?

古时,有关抄书的故事很多,匡衡、宋濂等许多大家都抄过书,但他们当时抄书的环境是自己家境贫寒,书本印刷量有限,自己没有书读,只能借来读,可人家又要催着还,于是他们就把书抄下来再读,从此看出,他们抄书是迫不得已。而今小学语文作业让抄课文可否,我认为需要视情况而定,如朱自清《匆匆》一文,文质兼美,蕴含思想之美,文字之美,结构之美,需在我们背诵的基础上,再抄一抄,不是美上加美吗?在抄写之后,或许有美不胜收的意外之喜,

而有些课文,如《小英雄雨来》一文,文章长,就适意诵读,在反复诵读中体会其意,抄写就勉为其难了,就是抄写,描写还乡河和雨来村庄的优美句段可以作为积累性的作业抄一抄,为学生写作打下基础。不是有一句话吗,“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过多的抄写,一会造成学生书写疲劳,学生容易生厌,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二不利于学生利好习惯的养成,学生抄写时会以应付的形式敷衍老师布置的作业,书写质量浮皮潦草,学生也不积极的积累,时间久了,坏习惯也成了,

3、在大语文时代,如何才能写好考场作文?

怎样才能写好作文?1.能说出来就能写出来。“我口表我心、我手写我口”,就能打消孩子对写作文的距离感和畏惧感,说的时候就是“话”,把它写在纸上就是“文”,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大人有大人的想法和说法,孩子有孩子的想法和说法,不同的人都有各自的想法和说法,所以每个人写出来的文章都不一样,这就是写作的秘诀,

2.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写。所谓作文就是让真挚的思想感情从心灵深处流淌出来,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要给与过多的约束和限制,不要给予太多的标准,不能把大人自以为是更有“意义”和“价值”的东西强加在他们头上,最需要的是宽容。忠于自己的心灵和生活,是打开作文大门的第一把钥匙,要多用短句子,多用白话,多用具体事例,少用概括性句子,多采用描述性语言。

做人要直,作文要曲,3.模仿中创新。人类能借助模仿而飞快地学习,特别是孩子,他们非常善于在模仿中学习,如果不许模仿,他们一定举步维艰。刚开始的所谓临摹,可以以记人家的结构为主,犹如偷学了几招花拳绣腿,当然,临摹“结构”学的是招式,偷的是初级功法,临摹“构思”和“角度”,学的是配方,偷的是中级功法。临摹人家的“思维方式”,学的是精髓,偷的是高级功法,

在模仿中要有创新,还应教会孩子像大师一样思考。像大师一样,并不困难,只要对生活的态度不粉饰、不矫情,坦诚地去表现、体味、感悟、剖析生活,特别是自己最熟悉和最有兴趣表现的生活,就可以了,让孩子学会把自己的观察思考整理整理写下来。看、想、写,往复运动,盘旋上升,久而久之,就既有生活又有思想了,思考可以带动对生活的构思和表达,

4.给孩子展示和被认可的机会。宏湖是北京某报社的一位编辑,他向邻居高二学生吴菲约稿,没想到吴菲“作文在班里较差”,但是因为稿源奇缺,他还是说服吴菲花了三天的时间写了一篇稿子,后经他的“润色”,文章登出来了,稿费也同时算出来,1600字的文章共得25元稿费。他想不管吴菲文章写得好赖,毕竟耗时三天啊,25元稿费确实太少了,就自己又贴上15元,凑了个40元的整数给吴菲送去,

谁知从那以后,吴菲就像一个上了发条的机器,拼命写稿,不但是一个优秀小作者,而且在2002年的高考中,以674分的总成绩考取了北京大学中文系。孩子之所以不喜欢写作文,不是因为他们写得不好,而是因为教育者缺少一颗宽容的心,缺少一颗发现优秀的心,缺少一颗善于激励和欣赏的心!在一定意义上教育者不应该把力量都放在“指导”孩子如何写作文上,而应该研究如何给孩子展示和被认可的机会,即研究如何“发表”这些作文,

“发表”是广义的,哪怕只是当众念一念,“制作精品作文集”、“内部出版”等都是发表。“发表”——给孩子展示和被认可的机会是最强劲的推动力,只要公开发表过一次作文,从此就会改变孩子对作文的态度。作文的持续热情和灵感,很大部分是靠“发表”运转起来的,5.多练多改。巴金说:“只有写,才能写出好文章,”鲁迅说:“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

”修改是写作文最后一个步骤,并且非常重要,文学巨匠托尔斯泰一部《复活》就改了六次之多。6.素材积累,引导和促使孩子通过观察、调查、访谈、上网、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要让孩子多体验生活,写作成功秘诀在于写熟悉的事,写具体的事,写感动自己的事,写自己喜欢的事,写自己体验尝试实践过的事。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多读名家之言,多欣赏名篇做积累是根本。作文素材积累途径概括为以下三点:观察,阅读,体验,7.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做万件事,概括起来说,要写好作文要做好以下四点:①玩中丰富自己的人生实践证明。会玩的人往往容易取得成功,科学史上许多重大的发明,都和玩有关系哦,爱玩瓶瓶罐罐的爱迪生成了大发明家,终身玩炸药的诺贝尔成了大化学家。

而那些文学家、大诗人呢,似乎个个都是旅行家,游山玩水,写出了精美的散文、游记,所以,写好作文的第一秘诀——会玩。玩的丰富多彩一些,自然比闭门不出好得多了,②读中丰富自己的情感。立品同白玉,读书上青云,爱读书的孩子,没有坏孩子。所以,写好作文的第二秘诀——多读,精读与泛读像结合,深度与广度相结合,变他人所知为自己所知,充实自己的头脑,丰富自己的情感。

③思中激发创造的灵感,鲁迅先生说过:“一味只读,就变成了书橱。”这就是孔子警示我们的“学而不思则罔”,只有在经历了、阅读了之后深入地思考,才会不断激发创作的灵感,使自己文思泉涌。所以,写好作文的第三秘诀——会思,④写好表达自己的情感。“好脑子不如烂笔头”,清朝唐彪写过《文章惟多做始能精熟》,稳重强调了多做文章的妙处:“多读乃藉人之功夫,多做乃切实求己功夫,其益相去远矣。

”由此可见,多写,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才能锻炼出良好的表达能力,写好作文的最大秘诀——多写。玩的、读的、想的,如实地记下来,加以真情的抒发,就是好作文吧,语文素养与能力的培养,一定要注重培养孩子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例如:美国的教育就非常注重孩子阅读理解与写作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这两方面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特别是批判性思考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评论

我要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