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久的巴蜀文明,是成都天府文化的根。在历史的长河中,成都文化表现出了和谐包容的文化气度、开拓创新的文化精神、崇文重教的文化传统等特质,道教文化正是由于蜀文化具有丰富而深刻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内涵,成都才能够成为中国道教的发源地,有助于人们进一步了解成都独特的地域文化及其发展轨迹,进而深化对成都城市精神的理解和把握。
1、成都文明、天府文化的“根”在哪里?
成都的文明源远流长,有着4500多年的悠久文明,成都又被称为“天府之国”,是古蜀文化的发源地。以成都为中心的蜀地,自古以来就拥有独特的气质,它是嫘祖的后代,是桑蚕丝绸的发源地,更是治水英雄大禹的故里,它还是世界上最灿烂的文明之一三星堆金沙文明的发源地。不断完善发展的丝绸之路,让蜀地的丝绸、茶叶、金银器等走出中国,走向世界,成都为中心的蜀地因此以“天府”之名享誉海内外,
悠久的巴蜀文明,是成都天府文化的根。很多文人墨客驻足成都,李白、杜甫、陆游、李商隐等均在成都留下了很多不朽的诗篇,成都市诗情溢满城的根,也是成都酒文化的根。有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有苏轼的把酒问青天明月几时有,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成都的文化怎么样?
每晚一场雨。成都的每个清晨栏杆上的雨滴记忆着昨晚的雨把成都这座城市淋湿,成都因为在盆地,太阳不像我家乡的太阳把上午和下午划分的很明朗,在这里分不清上午和下午。想知道时间只有看钟表靠认知,昨晚一整夜的梦都是在雷声和雨声里完成的。现在,我的文字是镶嵌在雷雨声里的,成都的女子个个白净,身形瘦小,是因为除了夏季极少见太阳吧。
一杯清茶,成都处处茶,移步见茶社。走进去,会看到茶艺师在温杯,绵软的招呼“喝得,”见稍有点犹豫,“不要钱。”待坐定,把茶则里的茶叶放到盖碗里摇一摇,把碗盖推出月牙让客人赏一赏,看到客人频频点头,茶艺师茶遇知己开始分享茶艺,并告诉你无机茶是不用洗的。一把竹椅,店面门前一把竹椅,无客人时坐在竹椅上品茶。
3、成都有哪些文化?
成都是一座拥有4500年文明史的古老文化名城,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辉煌的古蜀文明和影响深远的地域文化,成都自然环境优美,物产丰富,经济富庶,人杰地灵。成都又是一座移民城市,汇集各方风俗文化,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城市精神,这一切共同造就了成都人恬淡怡然、彬彬有礼、积极进取又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在历史的长河中,成都文化表现出了和谐包容的文化气度、开拓创新的文化精神、崇文重教的文化传统等特质,和谐包容以成都为中心的古蜀文化一直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重视人对环境的依赖与互动关系。这在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发掘出来的若干器物中可以得到印证,如太阳神鸟金箔图案充分展现了古蜀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精神,
道教文化正是由于蜀文化具有丰富而深刻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内涵,成都才能够成为中国道教的发源地。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是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形成的,道教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成为道教的文化主体。移民文化成都不但是一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城市,更是一座人与人之间宽容度与融合度极大的城市,
成都文化的这一特性,源于历史上多次移民入蜀的影响。先秦时期,成都就是一座由移民建立的城市,早在古蜀时期,成都就出现过大量的移民,如楚王族宗支斗氏中的一些支裔就曾移民至蜀国的西鄙,楚昭王的后代也有一些辗转移于蜀境。乐观文化成都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几千年来历经风雨兴衰,发展曲折复杂,波澜起伏,既有辉煌和繁荣,又曾多次遭到了破坏,甚至遭受了两次毁灭性的破坏,
4、成都城市文化的灵魂是什么?
成都既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同时又充满了时代气息。成都之所以别具魅力,主要在于她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品位和精神气质———“和谐包容、智慧诚信、务实创新”,这12个字全面、准确而又凝练地勾勒出了成都的城市精神,使人徜徉其中,能深切地体味和感受到一种深厚的历史积淀、独特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城市特色。这种独特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内涵,便熔铸成一种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城市精神,构成了这座城市的灵魂,是成都人守望的精神坐标和外地人了解成都的锁钥,
由成都社科院刘从政、王苹主编的《成都城市精神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10月出版)一书,深刻地揭示了成都城市精神的丰富内涵。概括地说,该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视野开阔,立意深远,作者遵循“植根历史、体现现实、引领未来”的写作原则,以突出成都地域特色为切入点,以城市精神为主线,将历史、现实和未来串联起来,追溯历史、立足当代、展望未来,解析了成都城市精神的历史文化渊源、形成和演变过程,阐释了成都城市精神的具体特征和丰富内涵,论述了这种城市精神对成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从而对成都城市精神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是内容丰满,论证精当,作为第一部以“成都城市精神”为题的研究专著,综合运用哲学、文化学、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行政学、管理学、行为学、城市发展学等学科的知识,以翔实的资料,具有说服力和启发性的文字,详细梳理、解读了成都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和改革开放以来所赋予的新的时代内涵,深入阐释了将成都城市精神定义为“和谐包容、智慧诚信、务实创新”的原因和由来,以及培育、弘扬成都城市精神的基本原则和现实意义。
有助于人们进一步了解成都独特的地域文化及其发展轨迹,进而深化对成都城市精神的理解和把握,三是关注现实,针对性强。作者没有单纯地就城市精神论城市精神,而是关注现实,着重通过这种研究,为成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书中介绍了国内外一些城市在精神层面治理城市上值得借鉴的经验,并对成都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例如,该书提出在发展成都特色文化上进行新尝试,在提高城市水平和市民素质上采取新举措,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融入经济工作上展开新探索,通过推行“三新”来进一步培育和弘扬成都城市精神,凝聚人气,使成都的魅力和吸引力得以继续延续和发展,书中提出的不断保持、完善和丰富成都城市精神的其他一些思路和举措,也多具有启发意义和可操作性,顺应了成都在与国内同等城市竞争中赢得主动、争取机会,进而在新一轮竞争中取得突破性发展、成为有国际影响的城市的需要。
说到底,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历史与现实的融合,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是衡量该市发展水平高低的一把标尺,是该市文化底蕴的具体反映和广大市民精神风貌的生动写照,培育、发展和光大城市精神,有利于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以“八荣八耻”为要义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利于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社会环境,从而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