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作文一般扣多少分,语文作文不会写

这也是目前中小学语文老师不爱讲作文的主要原因之一。的确是有的语文老师都不怎么爱讲作文,而且是大多数老师,根据自己多年来的语文教学经验,我认为语文老师批改作文获得的体验和人民艺术家、作家老舍先生写《养花》一文中获得的体验是一致的,中招考试这场战役马上就要打响(有些省份可能已结束),作为语文的一个重头得分项——作文,它的分值是50分,所以大家非常关注这个分值的分数,那一般作文会扣多少分呢。

1、中考语文作文一般扣多少分?

中招考试这场战役马上就要打响(有些省份可能已结束),作为语文的一个重头得分项——作文,它的分值是50分,所以大家非常关注这个分值的分数,那一般作文会扣多少分呢?我曾经几次参加过改卷工作,以我的经验来看,中招的作文分数一般扣6--8分之间,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首先改卷老师每天是有任务的,在这段时间内,每人都有一点的任务,你改不完就影响整个组的进度,所以速度很重要!没有太多时间,让老师像平时看作文那样反复的去推敲,斟酌!这是老师给你中间分的一个原因。

另外一个原因,我觉得就是为了避免麻烦,因为中招的试卷都是两人或三人独立改卷,如果你给分数高,而另外一个老师给的低,那就要进行复议,也就是组长要审查,审查之后要你们两人要达成共识,重新给分。作文批改一般的要求就是:两人的分差不能超过3到4分,所以复议耽误他们越卷的进度,另外给自己带来了麻烦,所以老师们就会给过高的分数。

不过如果你的文笔优美,你的构思新颖,选材独特,那还是会闪到老师的眼睛,我想好的东西大家都会欣赏。我们这里说的就是大众化的作文:基本上能扣题而写,语言也算流畅,能扣着中心写,另外还有一个原因,不知道带有普遍性,就是我们这里这几年改卷的老师都是高中的老师,以他们的视觉来看,初中孩子作的文太浅,太幼稚,所以分数自然也不会高。

2、语文老师改作文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个人观点:根据自己多年来的语文教学经验,我认为语文老师批改作文获得的体验和人民艺术家、作家老舍先生写《养花》一文中获得的体验是一致的,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班里50来个学生,作文水平参差不齐,批改一类文,也就是批改优秀生的作文时,常常是让我眼前一亮,看着学生清秀的字体,通顺的语句,分明的层次,突出的中心,心里无比喜悦,禁不住边批改边向同行炫耀,还不时地把文中精彩的句子读给老师们听,大家听了都啧啧称赞!当批改中等水平学生的作文时,就没有先前的激动和喜悦了,但这些学生能按照老师的指导,完成作文练习,字数虽然不多,也勉强可以过得去,错别字比较少,用词也恰当,语句通顺,唯有中心思想表达的不是那么突出。

这一类学生,只要老师进一步指导,我相信他们的作文水平达到一类文水平是没问题的,因此心态平和,不急不躁。批改三类以下作文,也就是批改学困生的作文,让人心里沉闷,替他们捏一把汗,中心是否突出暂且不说,单单是错别字就有一大把,让人头疼,让人担忧!句子不通自然更不必说了,个别学生竟然思想有问题。曾经教过一年四年级语文课,那次作文题目是《记一件高兴的事》尽管讲了要写有意义的开心的事,可以一个男孩,在作文中写到:我最高兴的事是生病,因为生病了,会有好多好吃的,

就这一句话,还出现好几个错别字。从这个孩子的作文中我看出孩子思想有问题,令人忧虑重重,我及时联系他家长了解情况,原来孩子家长在外做生意,很少照顾孩子,孩子跟着奶奶生活。一次孩子生病了,父母才回来照顾了几天,还买了好多孩子喜欢吃的食品,学习方面,家长更是没时间辅导。因此,看了这个孩学生的作文,我除了担心外,更多的是心疼,心在流泪,

同一个老师教,大家享受着相同的教育,为什么学生的作文水平差距那么大呢?详细分析后我得出这样的结论:与孩子成长背景有关,与孩子享受的家庭教育有关,与孩子课外阅读水平有关,与孩子的见识多少有关,与孩子学习习惯有关等。因此,批改学生作文,会有不同的体验,让我感到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对于作文水平低的学生老师只要下苦功夫进行指导,加上家长的配合,孩子自己努力,作文水平在原来的基础上,还是能提高的。

3、语文老师们改一个班的作文需要多长时间?

这里讨论平常我自己教学班作文批改情况,以班额人数在50—60之间为例,一、教师亲自批改。这种情况只能挤课余时间,至少要一周时间才能改完一个班的作文,这种改法,比较细致,要给出分数、批语、小结。全班作文改完以后,还要选出讲评范文,我长期的做法是还要亲自把选出来的范文录成电子文档,长期积累保存(我已经积累有学生习作数百篇,打算退休以后编印成书)。

再打印两份,一份我讲评完后贴在教室的学习栏供全班同学观摩学习,另一份发给作者本人,以彰其“就”,二、学生轮流上台念自己的作文。这种方法,在我这里也算作文批改,需要五节课时间,作者上讲台念自己的习作,要求吐词清楚,声音洪亮,有感情;读者在下面听,随时做笔记,有可能要做点评,与作者交流发言,这种做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也“听作文”,至少把本次训练的佳作“听”出来,还要注意组织调动学生。

三、学生交叉批改,教师讲清楚要求,一般一次解决一两个重点问题即可,学生按照教师要求交叉互改。这种方法需要一节课时间,主要指导学生自己完成批改,通过学生之间讨论交流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方法最简单,省时省力,但需要学生训练有素,自己的作文批改基本用这三种方法进行,随时调换。目的在于让学生喜欢作文,养成读书写作的习惯,让写作能力真正得到培养,

4、为什么有的语文老师都不怎么讲作文?

的确是有的语文老师都不怎么爱讲作文,而且是大多数老师。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实道理也很简单,那就是很多老师关于怎样写好文章这样的问题他根本不可能系统地讲得出来,但这并不能怪老师们学业不精,业务不熟,而只能说是写作真的不好讲。并且,老师讲不讲作文,或者说讲得好不好,这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对其写作水平的提高影响都不是很大,

因为对于一个学生来说,他的写作水平高不高,那主要靠他自己:①、他是否有写作天赋。②、他是否喜欢写作,③、他是否进行了大量的阅读。④、他是否为了怎样写好文章而去努力思考和探索,⑤、他是否很努力地去进行写作实践。所以,一个人要搞好写作,真的和语文老师关系不大,即使有点关系,也只能是相对于那些有点写作天赋的人来说,起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而这样的学生毕竟是少数,进而能写文章且写得好的人也是少之又少。鉴于这样的情势,因而很多老师都不能去专门系统地讲作文了,费力不讨好,讲了作用也不大,只好简化为之,大多数老师都是像下象棋那样,见子打子,见招拆招,针对每次具体的作文作适当的指引。而要去进行专业而系统的写作讲授,他们是既不可能讲得出来,更关键的是对学生用处也不是很大,

然而,对于一个语文老师而言,如果非要让你讲作文,并且你面对的都是写作文的高手学生,就好比开一个写作培训班那样的,那要该怎样办才好?也就是说,作为一个语文老师,要怎样才能讲好作文课?首先,如果你是一个语文老师,并且你要能讲好作文,你自己也要会写文章,而且你要从你写文章的经历中总结出写作经验来。这是作为一个能讲好写作课的老师的最基本的素养,

试想,你自己都写不出来,没有写作经历,更没有写作经验,也没有写作思考和激情,你怎么能给学生讲作文?那是一定讲不出来的!其次,你要有一定的专业能力。作为语文老师,肯定是中文专业的更好讲写作知识一些,因为接受过正规的中文专业教育培训的人,才可能有比较系统的关于中文方面的知识结构体系,他才有可能掌握专业的系统的写作理论知识体系。

比如说,在写作中出现的各种文体知识问题,作为语文老师,特别是能讲好写作的语文老师,你一定要掌握,而且能系统化地讲解出来,再比如,在写作中,对事件、人物、环境等的描写讲述,如果没有受过专业化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训,那你还真讲不出来。而在目前的大多数年纪比较大的中小学语文老师,他们的中文专业化能力比较弱,你要他们能专业地达到这样的要求和素养,那是比较困难的,

这也是目前中小学语文老师不爱讲作文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也许叫免为其难吧,最后,作为一个语文老师,要在前两个能力与素养的基础之上,不断的进行写作讲授经验的探索与积累,完善自己的写作讲授理念知识体系,构建自己的写作知识系统。实践与经验的不断整合与厘清,再结合平时的写作讲授体验,得出自己完备的写作指导知识储备体系,

5、高中了,语文作文不会写,背上几百篇名篇佳作高考直接默写,可以吗?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回馈您!老穆解析作文不是砌墙,你一块一块码上去就行的。作文,好比建一座房子,不仅需要“材料间的衔接”,更需要总体的布局与框架结构,倘若A同学真的能背几百篇名篇佳作,此刻,他就好比一个大的“搜索引擎”,好词佳句可谓信手拈来!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样的句子适合什么样的写作要求与文章体裁呢?倘若A同学不懂如何恰当选词填句,只想最好的,问题也就随之而来与其华丽得相悖,不如平凡得贴切!高考阅卷中,倘若你的作文是“抄袭”,百度一下就知道了;倘若你的作文拼凑的,“衔接点”膈应人,读起来也不顺畅;倘若你的作文是翻新的,要看你翻新对象是否是大家都熟知的?倘若是,得分也不会太高正确的做法,就是掌握科学的写作技巧,踏实练笔,逐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亲爱的家长朋友们,你们明白了吗?加油!如果你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评论

我要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