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高亢豪放的河曲民歌和代表婉转悠扬的祁太、左权民歌。山西人爱听左权民歌,一边放羊一边唱着爱情小调,也特别好,各地民歌都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习惯而使各地民歌曲调存在很大的差异,歌词结构也各不相同,吴语是方言,民歌也多,云南虽然也是西南官话区,但好多民族都有自己语言,民歌非常多。
1、哪些山西民歌被当成陕北民歌?
民歌集中地有两个条件:一是方言区,二是少数民族区,至少满足其一。有民歌的地方大都是方言区和说自己话的少数民族区,官话区民歌比方言区少得多。东北、京、津、冀都是官话区,民歌不多,中原官话覆盖河南、关中、甘肃、宁夏、青海等,民歌也很少。西南官话区民歌也少,新疆有维语,民歌多。山西是整个北方唯一的方言区晋语,所以民歌极其多,
吴语是方言,民歌也多,云南虽然也是西南官话区,但好多民族都有自己语言,民歌非常多。其他南方地区有好多方言区,所以也有很多民歌,说官话的地区,语言规整标准,产生不了民歌。如果有几首地区特色的歌,也大都是几十年前新写的,不是历史留存,是宣传需要而制作的,陕北、呼包、张家口一带都是晋语区,语言一样,民歌风格也一样。
另外,戏曲往往和语言是相关的,语言不同的地区,是接受不了其他地区的戏曲。陕北、呼包、张家口都是晋语区,不仅民歌一样,喜欢的也是晋剧,陕北晋语区不可能喜欢同是陕西的秦腔,因为戏曲里的发音唱词是用当地的语言的。陕北、关中语言不同,怎可能听一样的戏曲呢?另外,同是山西人,晋中晋语和晋西北晋语也有点区别,所以,同是山西民歌,但风格却不一样。
代表高亢豪放的河曲民歌和代表婉转悠扬的祁太、左权民歌,而且方言的差距不仅使民歌风格不同,戏曲也不同。婉转悠扬的晋剧就流行在晋中一带,而晋北流行高亢风格民歌的地区,戏曲同样也是高亢的北路梆子,语言决定了民歌,也决定了戏曲。晋西北和陕北都是风格很接近的晋语区,当然民歌也是一样的,是共同传唱的风格,晋北有二人台,呼包也有二人台,还是因为语言一样。
但同是山西的晋中晋东晋南,因为和晋北语言不同,所以没有二人台,(补充一下,晋语区是个大方言区,下面包含很多不同片区的晋语,区别非常大,在山西,跨一两个县就不好交流的情况很正常,差别非常大,语言都不同,歌曲风格自然不同)所以,我认为,不要区别陕北民歌、山西民歌,一样的语言,当然一样的民歌。而应称呼方言和民族,就没问题了,
2、有喜欢民歌的吗?中国民歌在山西,山西民歌在左权,大家怎么看?
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许多本民族创作的民歌,这些民歌如百花园中的花朵,千姿百态,姹紫嫣红。各地民歌都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习惯而使各地民歌曲调存在很大的差异,歌词结构也各不相同,南方山歌以七言四句为主,北方小调就不尽是整齐的七言,而甘肃青海的花儿、内蒙的爬山调丶陕北的信天游等就更不那么整齐了,这都是因为民歌也有多种体裁。
如:山歌,这是我国南方地区对民歌的统称。主要流传在我国西南、中南、江南等广大地区,山歌的名称唐代就以经产生,白居易的《琵琶行》就有“岂无山歌与村笛”之句,李益亦有诗曰:“山歌闻竹枝”,可见竹枝词也是山歌的一种。明代冯梦龙收集了江南民歌二百多首,编为十卷,总名称《山歌》,冯梦龙所收集的山歌多为七言但也杂有九言或十一言的,差不多首首都有衬字,无变化的整齐的山歌很少,例如《月上》:约郎约到月上时,(那了)月上(子)山头弗见渠,(咦弗知)奴处山低月上(得)早,(咦弗知)郎处山高月上(得)迟。
此首山歌只有第一句是七言,其它三句都有称字,括号中的称字并不是可有可无的,没有它就唱不起来,现代南方山歌格式与明清山歌相似,多办七言四句一首,但句法仍然多变,衬字颇多。内容非常广泛,有劳动歌、苦歌、生活歌等,而情歌的数量也很多,山歌的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特别是解放以后的一九五八年,丰富多彩的山歌创作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峰,现摘录几首供友友欣赏:广西山歌:一条毒蛇两个头,一个帝来一个修,毒蛇出洞人人打,帝修休想霸全球。
湖北民歌:太白斗酒诗百篇,神话流传二千年;如今诗歌地连天,愧煞长庚老神仙,福建民歌:工农诗歌好又多,赛过杜甫苏东坡;过去诗人有几何?如今人人写诗歌。山东民歌:要学歌儿不用愁,抗着大镢上山头;山头上面猛翻地,干起活来歌就有,上海民歌:开渠开到龙王庙,气得龙王胡子翘;挖的挖来挑的挑,大水冲到龙王庙;不是大水不认自己人,是我要在旱田种水稻。
爱情民歌:十五月亮圆又圆,很想约妹玩一玩,走到妹家窗前看,妹在学习不敢喊,边防战士民歌:台湾海峡浪滔滔,中国人民志气高,警告野心侵略者,咱们准备好杀狼刀。跃进民歌:青年干劲似赵云,壮年干劲赛武松,少年干劲似罗成,老年干劲赛黄忠,干部计策胜孔明,妇女胜过穆桂英,社员个个赛古人,天上没有玉皇,地上没有龙王,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喝令三山五岭开道,我来了!。
3、你觉得哪里的民歌最好听?
我觉得民歌哪里的最好听有地域文化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南方人喜欢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民歌,因为那里是歌舞剧电影《刘三姐》的故乡。也确实让北方人听了也赞不绝口,东北人爱听二人转,风流倜傥,山西人爱听左权民歌,一边放羊一边唱着爱情小调,也特别好,不过,现在音响的发达,信息的传播很快,人们最喜欢的还是内蒙的草原歌曲。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