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作文真的对孩子有好处吗,真的是这样吗

3.作文抄多了,就不用再全篇抄作文了。我的孩子小学一开始作文真的很差,因为小时候没培养他看书的兴趣,这是问题的本质,那么作文的知识点指什么说的是不是清楚呢,有些正规的杂志上的部分优秀作文还是真的,比如我就曾经看到过某杂志上的部分高分作文就是当时专家组给的高分样卷,因为参加过阅卷,对样卷比较熟悉,虽然背不出具体内容,但是看到作文还是可以判断出是样卷的。

1、抄作文真的对孩子有好处吗?

抄作文真的有好处。我的孩子小学一开始作文真的很差,因为小时候没培养他看书的兴趣,后来小学老师建议我找各类型作文,日记让他抄,抄完和他一起阅读,分享好词好句。试了半个学期,到期末考时写作能力明显好多了,上了初中,作文一直是全级最好的几个之一,到了中考,语文成绩超级棒,老师都说估计作文最多扣了2分,但抄作文也讲技巧的,下面等我详细分享一下了:1.一开始就是抄,先找些短作文抄,背熟。

例如描写人物(老师,朋友,父母)找三篇好文来抄,分析他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然后模仿他们的写法,自己写一篇,2。找1000字以上的作文来抄,也是每种类型的找三篇,抄熟背下,互相模仿自己再综合成一篇,3.作文抄多了,就不用再全篇抄作文了。开始要学会摘抄好词好句,这个关键,将不同类型的作文中的好词好句,按分类摘抄。

2、网传的中高考“满分作文”是真的吗?有没有价值?

谢谢小秘书邀请,我觉得网传的满分作文不太可信,我参加过好几次高考阅卷,高考阅卷是组织非常严密的活动,作文分值那么高,事关万千学子的命运啊。在高考阅卷之前,老师们首先要学习相关制度要求,遵守保密原则,然后在专家的讲解和指导下熟悉作文题目要求及评分细则,专家讲得非常详细,从立意、结构、发展等级等角度逐项解读,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出了预设、给出了解决方案。

然后老师们才开始进入评卷环节,评卷之前专家组会给出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样卷,然后逐篇分析给分的依据,这些样卷从高分到低分,基本涵盖所有等次的作文,这些样卷在阅卷期间是随时可以查看比对的,但是,老师们进入阅卷现场是不允许带手机、相机、不允许抄写的,如果有人胆敢偷偷抄写样卷,很快就会被组长,因为组长不停地在巡视帮助老师解决问题。

老师们一旦有违规行为轻则受到批评,重则被取消阅卷资格,直接打道回府,所以,阅卷老师是不敢也不能把样卷带出来的,当然也不可能把高分作文带出来,除非,每天背诵一点,然后回头默写出来,可是,要知道老师是有阅卷任务的,哪里有那么多的时间不阅卷而背作文呢?等老师们试评一定数量、熟悉并掌握了打分的规则之后,才开始进入正式阅卷环节呢。

而且在阅卷结束之后,老师们听专家讲解分析作文的所有笔记还要上交,是不允许带出来任何文字资料的,我觉得每年高考过后,网上总会流传出一大批所谓满分作文,这应该不怎么可信,一方面如上所述,真正的优秀作文是不会随便流出的。另一方面,所谓的满分作文是极少极少的,老师们对打满分还是比较谨慎的,因为作文的主观性很强,要想挑出点毛病来那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比如一个标点、一个字的书写都可以扣分,

那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的满分作文呢?这些满分作文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个人感觉很大部分可能是有人事后写的。大家都知道各家杂志、报刊都要推销自己的资料,而能押中高考题目、能第一时间获取高考满分作文是他们的吸引人的噱头,事实上绝大部分作文是否来源于高考考场,真的不得而知,当然,这些作文还是有参考价值的,在立意、结构、遣词造句等方面还是可以作为范本,有借鉴价值的。

当然,有些正规的杂志上的部分优秀作文还是真的,比如我就曾经看到过某杂志上的部分高分作文就是当时专家组给的高分样卷,因为参加过阅卷,对样卷比较熟悉,虽然背不出具体内容,但是看到作文还是可以判断出是样卷的,至于,这些优秀的作文是通过什么渠道出现在杂志上的,这就是我一个普通的老师所不知道的了。以上,只是我根据自己的阅卷经历作出的判断,准确与否,仅供参考,

3、有人说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背作文,真的是这样吗?

这个问题提的非常有意思。“背作文”这个词语怎么理解呢?这是问题的本质,那么作文的知识点指什么说的是不是清楚呢?写作文是创造作品,是用学过的语文知识再创的过程,写作有写作的要求如,言之有主题思想,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生动。这些都有方法的也就是利用什么语文知识的问题,再看看,从文章学角度最起码要知道,文章要有题目,要有开头,要有文章的中间,要有文章的结尾。

4、写作文,词儿多就是好作文吗?

很多人在写作文的时候都会采用好词好句,不断追求词语的华丽,从而提升文章质量,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常听老师说,要多用好的词语,或者说尽量把句子写得更优美一些。学生会误认为一篇文章只要好词好句多就是一篇好作文,因此,在写作文的过程中大量运用好词,甚至是堆砌好词。文章中好的词语非常多,看起来也很漂亮,但仔细阅读发现问题很多,甚至病句都很多。

当然,对文章的表达就没什么好处,因此,盲目追求好词并不见得就是一件好事。追求好词,你还得有驾驭好词的能力,你还得把好词准确、恰当运用在每个句子中,对句子的表达,对文章的整体有帮助,好文章不是靠好词堆出来的,不同的文章对词语的要求不同,评判标准也有很多不同。评判一篇文章好坏,不能光看词语,好的词语只是一个方面,甚至好些优秀的文章根本不用华丽的词语也很优秀。

那么针对好词的用法,我们该怎么做呢?一、作文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一篇作文是学生写作能力的体现,这是多方面的,词语、句子、段落、结构、写法、修辞等很多方面。这些不同的方面都可能在同一篇文章中体现出来,也会在不同的文章中得到更多体现。从一篇文章中可以看出学生对写作方面的知识和方法掌握了多少,已经达到什么层次,

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学生的写作能力。单一用好词来丰富和提高文章质量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光想着用好多好词忽略其他方面的努力,不但帮助不大,甚至还会有害,抓不住关键,抓不住重点,写出来的作文很散、啰嗦。有待学生写作能力的全方位提高,二、好词不是好作文的标准一篇文章的优劣不是好词堆砌出来的,也不是评价好作文的标准。

好词多不见得文章就好,评价文章的好坏首先要看总体构架,总体构架好,最起码也是一篇成功的文章。再看其他方面的运用,如看主题是否突出、写作方法是否合理、事例选择是否恰当、人物形象是否鲜明很多方面都是评价文章优劣的方式,至于从哪些方面评价,还得看文体,可以说,语言是评价文章优劣的方式之一,但好词绝不是评价文章优劣的唯一方式。

好词多的文章不一定是好文章,三、好词在作文中不能滥用好的词语对文章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在一篇文章中,不能一味追求多用好词,好词多的句子,一旦用得不恰当,就不可能是好句子。当然,很多地方好词太多,都没有做到准确有效,那文章就不可能成为好文章,很多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经常用一些优美的形容词,大量选择一些四字成语,以增大文章的容量,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增强文章的广度、深度。

但如果驾驭不好这些词语,对文章的总体把握不好,仍然起不了什么大作用,有些文章四字词语很多,甚至一句话都连续出现几个。但是,一句话的主要意思都不能表达清楚,还会出现重复啰嗦,前后矛盾的情况,可以试想,整篇文章都是这样的情况会是什么样子?偶尔出现几个,反而会给人一些新鲜感。也就是说,好词好句都不是增强文章表达效果的关键,多用不如少用,更不能滥用,

过于滥用会对写作者的能力提高没有太大帮助。因为,他不会过多考虑炼词炼句,对词语的准确性会越来越散漫,越来越苍白,四、好词不能代表写作风格一个人能写出很多好文章,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他的写作能力够强,写作风格成熟,有个性。写文章很厉害的人,往往不会大量运用更多四字成语,在一篇文章中只会偶尔出现几个,他们为了让文章的表达效果更好,力求让有限的文字表达更加丰富的意思。

他们甚至一个四字成语都不会用,往往注重一字一句的准确性,讲究字词句的准确精炼,努力做到语出惊人,这就是他们写作的一种追求,也是他们写作的风格的真实体现。也就是说,大量用好词或好句都不足以体现一个人的写作风格,这是很多写作者几乎不会采用的方式,五、好词选择要为作文服务好词对于一篇文章而言可以用,但要用得准、用的活、恰到好处。

每一句话中,在选用每一个词语时,一定要考虑是否合适,是否恰当,如果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表达不准确,还不如不用。选用好词一定要做到为整篇文章服务,增强表达效果,做到词为句服务,句为段服务,段为篇服务,最终达到为整篇文章服务的目的,凡是做不到为全文服务,就干脆不用,要舍得放弃,一句话中,但凡出现一个好词,让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就会让人眼前一亮,这样的词语才算得上好词。

评论

我要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