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估摸着同学也都这套路,不曾想作文被金老师勒令改了几遍后,竟在学校广播台亲自朗读汇报了。或远或近,忽明忽暗,一直以为再也回不到从前,感谢让我将尘封的记忆重又拾起,掸却灰土,去重温那些珍贵的岁月依稀记得小学三年级开始有作文,语文老师姓金,布置了一篇《记一件有意义的事》,那时还属抓革命、促生产的年代,我们的脑海里全是雷锋刘胡兰等英雄形象,作文当然也要有高大上的主题。
1、你的第一篇小学作文是什么?
一个极有趣的题目!所有答题者瞬间将记忆穿越到稚嫩无邪的小学时代。或远或近,忽明忽暗,一直以为再也回不到从前,感谢让我将尘封的记忆重又拾起,掸却灰土,去重温那些珍贵的岁月依稀记得小学三年级开始有作文,语文老师姓金,布置了一篇《记一件有意义的事》,那时还属抓革命、促生产的年代,我们的脑海里全是雷锋刘胡兰等英雄形象,作文当然也要有高大上的主题,
我绞尽脑汁,写了自己在农田里劳动,遇到困难,然后耳边想起英雄的光荣事迹,最后克服困难圆满完成生产队长交付的任务,最后又向伟大领袖和祖国母亲表了一番决心。我估摸着同学也都这套路,不曾想作文被金老师勒令改了几遍后,竟在学校广播台亲自朗读汇报了!幼小的心灵得到莫大的满足,从此开始渐渐喜欢上作文,现在想来还是有趣甚至有点可笑,但爱好文字的一颗幼芽从此植土,虽然我最终没能走上创作之路,但还是非常感谢那段时光,它让我在观念生成及职业生涯中受益匪浅,我甚为感恩和怀念!。
2、哪些书籍适合小学五年级的孩子来朗读?
根据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笔者推荐下列书籍,供选用,一、童话类书籍。又分外国童话和中国童话,这类书便于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和阅读兴趣,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外国童话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中国的童话如包蕾童话叶永烈童话严文井童话等。二、散文类书籍,如冰心的《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等。
多一点难一点甚至可读《建国十年散文选》(不一定要读这套书,可读类似的书),三、小说类书籍。外国小说如《爱的教育》之类,中国小学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班主任》等校园题材的小说。其他适宜五年级小朋友阅读的小说,如萧红的《呼兰河传》等等,四、诗歌类书籍。这类书对孩子的帮助应该是很大的,外国诗歌。如普希金诗选等,
中国现代诗歌,如《繁星》《春水》等。古代诗歌,如《唐诗三百首》《宋词选》等,此外还些进行品德教育和劝学的古文启蒙书,如果喜欢,也可读一读。如《三字经》《增广贤文》《弟子规》等,还有专门为对对联写诗词打基础的书,如成绩很好,有兴趣,也会开卷有益。如《笠翁对韵》《白香词谱》等,本文列举的书仅供选用,并不一定一定要读,也可另读类的书,
3、为什么小学需要大声朗读课文?
作为在小学的讲台上站了二十多年的我,不敢说多么有资格,就是在孩子的培养上有一点点个人的想法,不找个人说一说,憋在心里不痛快。我觉得孩子坚持每天都大声地朗读,是一件十分有必要的事情,在我的班级里,每天的早自习只做一件事,那就是进了班级就拿出语文书来大声地朗读。朗读的要求是声音要尽量大一些,绝对不能小声地读或者默读;再一个要求就是读书的内容,我要求学生拿出语文书从第一页开始读,见到字就读,不管是课文还是课后习题,还是单元的要求,刚才说过,见到字就读出来,
我是教小循环的,就是从四年级开始接班,教到六年级。假期除外,只要正常上课,每天早自习我都做这一件事情,在学生大声地朗读期间,我一直在巡查,查什么呢?看看谁的坐姿不正确,谁在假读,谁的声音不够大等等。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来说一件我小时候的事情吧,记得我上初二的时候,语文课上老师要求开火车读课文,同学们都按照顺序读着。
我就发现同桌的胳膊一直在发抖,我知道这是他的老毛病――怯场。终于轮到他了,他站起来磕磕绊绊地读了一小段,为什么说是磕磕绊绊地读呢?他的朗读水平实在太差了,连不成句,有些字也不认识。这件事情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当了老师之后经常给学生范读课文,最初也读不好。几年下来,我发现我的朗读水平在不断地提高,我发现经历了这么两个阶段,从读得流利到读出感情,这绝对是层次的提高,
小学生学习语文,课文不提前读熟,直接跟着老师上课,肯定与对课文的内容烂熟于心是没法比的。记得一次期末复习课上,有一道根据课文内容填写关联词的阅读题,我到是不记得课文里写的是什么了,随口一问,大多数的学生张口对上了,我吃惊的是大多数学生都回答正确。一问才知道,有一个学习比较好的学生不屑地说,“老师呀,这课文我们都读了多少遍了,别说填关联词了,都快背下来了,
”事后我对这件事做了详细的记录与反思,从此我更坚信坚持大声地朗读是十分有必要的了。其实孩子每天都坚持大声地朗读的意义远不在于这两点上,问题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坚持,而且一定是每次都是认真地朗读,“见字就读”也是不连续性阅读的训练,杜绝了孩子们养成猜读、顺读的习惯,使他们读课文的时候注意力更加集中,虽然我不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论上,但我还是觉得养成每天早晨大声地朗读的习惯是十分有必要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