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人看来,他们这群讨好者就像是一群没有主见的人。没有主见的人,本质上可能是个讨好者,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老好人”,主见需要胆量,学识,需要敢为天下先,需要历练,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需要旗帜鲜明,需要独具慧眼,需要当机立断,需要特立独行做人一定要有主见,绝不做没有主见任人摆布的傀儡,自己的命运要自己主宰。
1、没有主见的本质是什么?
没有主见的人,本质上可能是个讨好者,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老好人”。他们并不是没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而是他们习惯于跟随别人的意见,即便在自己与别人意见不同时,他们也会尽量避免说出自己的想法,在被问到自己想法的时候,他们常常用“都依你”“我都行”“随便”来回复。他们总是把别人的需求摆在第一位,生怕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会惹得他人不高兴或让他人受了委屈,
因此,在外人看来,他们这群讨好者就像是一群没有主见的人。那么,人们为什么会变成“讨好者”呢?心理学家们认为,这与他们儿时所受到的家庭教育有关,许多讨好者在小时候得到的是“有条件的爱”,即他们只有在和父母的需求和期望一致时,才会感到自己是被爱着的,是不会被拒绝或抛弃的。这三类父母可能教育出“讨好者”,1.严厉型这些父母会对孩子有非常高的期望,要求也非常严格,给孩子立下许多规矩。
孩子的脑海里从小就被钉入了两张清单,一张上列着“必须做的事”,另一张上则列着“绝对不能做的事情”,如果做了必须做的事情,未必会得到赞赏;但如果触犯了禁忌,则一定会被责罚。孩子不得不在完成必须做的事情的基础上,拼命去做得更好,去迎合父母的高期待,来讨好父母,久而久之,讨好成了一种习惯,2.自恋型自恋型的父母很要面子。
他们会要求孩子像自己一样,在人前展示出最完美的一面,比如在人前无条件地“保持微笑”,即使孩子白天刚刚在学校被人欺负,如果在晚上的家庭聚会上看起来有些不高兴,父母就会指责甚至打骂孩子,“净在你奶奶/爷爷/叔叔/阿姨面前给我丢脸”。久而久之,孩子会知道要隐藏自己的感受,而要去迎合周围人的情绪,去讨好周围人,
3.脆弱型一些父母自身的焦虑水平比较高,总是担心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或可能遇到的各类问题。面对看起来焦虑而脆弱的父母,孩子会开始扮演照顾者的角色,小心翼翼地对待他们,怕他们因为自己的说话或做事而受伤,如果你是孩子的父母,且不希望你的孩子成为一个缺乏主见,事事顺从他人的老好人,那么请警惕上述这些行为,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一个更好的家庭教养环境。
2、一个人没有主见有多可怕?它的心里在想什么?
没有主见的人如同大海里的船,失去方向随波逐流,如同墙上的草随着风向来回倒,耙耳朵,凡事要别人拿主意,极度不自信,生怕离群索居,一辈子要看别人脸色吃饭,别人说一他不敢说二,毕生精力都在随帮唱曲,不敢承担任何风险,主见需要胆量,学识,需要敢为天下先,需要历练,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需要旗帜鲜明,需要独具慧眼,需要当机立断,需要特立独行做人一定要有主见,绝不做没有主见任人摆布的傀儡,自己的命运要自己主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