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发展到今天,由于很多家长只记住一个快乐教育名称,并不去细追究快乐教育诞生和发展的全过程,再加上有些教育机构片面误导,就使家长们更错误地理解快乐教育,就是孩子每天开心。快乐教育的目的是让受教育的孩子减少“不快乐的感觉”,快乐教育和尊重孩子个性是中国教育两个害人的伪科学。
1、快乐教育的孩子快乐吗?
快乐教育是对的么?我想从一个教师的角度来喊一嗓子:家里没矿还想让孩子体验快乐教育的家庭,一般初一就会悔青肠子!教育是一种改变。将人从无知蒙昧变得富有智慧,但从植物到人类,没有任何生物天生会说“我喜欢改变,我需要不断改变自己。”哪怕这种改变是对未来有益的,所以如果让一个孩子释放天性,那么他必然是不愿意学习的。
章鱼老师从教数十年,从来没有看到或者听到过任何一个孩子说自己的天性就是热爱学习,爱学习的孩子有么?有!而且并不少见。但他们的这种爱是有目的的爱,不是顺从天性的爱。如果想把快乐这种人类天性中就在不断追寻的东西与一个天性中就不存在的东西做一个捆绑,我想很难如愿。我曾经做过几次关于快乐教育的讲座,其中我的观点非常明确。
快乐教育的目的是让受教育的孩子减少“不快乐的感觉”,让他们不会在抵触中学习,而不是让他们一边玩着一边学习。作为成人,我们可以从各种有趣的内容当中获取知识,但孩子不可以!孩子最主要的功课是学会如何学习!而不仅仅是学习的内容本身,所以单纯用快乐有趣的内容教授孩子知识,这是不可取的。经过“快乐教育”荼毒的孩子我见过太多了,
2、快乐教育就是让孩子时刻都快乐吗?
最早提出“快乐教育”理念的人叫扬·阿姆斯·夸美纽斯(JohannAmosComenius)(1592—1670),他是捷克著名教育家。如果你了解一下快乐教育诞生的时代背景,你可能就不会轻易从字面意思去理解,就如题主所提出的问题,快乐教育就是让孩子时刻都快乐吗?从提法本身就容易误导家长朋友们选择是或者不是。
快乐教育的核心在“快乐”二字上面,这里的快乐并不是仅让孩子高兴或开心,而是围绕孩子成长的家庭与学校环境,极大地解放儿童身心,让他们在花园式的学校里,能够近距离接触鲜活的生活与学习场景,让孩子们能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倾听,用大脑去思考,从理念本身来讲,更类似于情境教学,让孩子们在学校里开心地学习知识,不断提升个人综合能力。
但是快乐教育在诞生的时代背景下,恰是后宗教教育没落不堪,学校根本不像学校,学生也根本没有办法正常学习,在那个混乱不堪的年代,宗教学校基本上把学生当木偶一样,老师给你灌输什么就是什么,不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想法,不允许学生个性化成长,基本都是被迫接受知识学习。试想,在这种局面下的孩子们哪会有属于自己的心灵自由,完全被宗教的教条给禁锢了,因此,对孩子们来说是没有学习快乐感的,
时代发展到今天,由于很多家长只记住一个快乐教育名称,并不去细追究快乐教育诞生和发展的全过程,再加上有些教育机构片面误导,就使家长们更错误地理解快乐教育,就是孩子每天开心。事实上,没有哪个老师,哪位家长能做到让孩子每天都开心快乐,或者在开心快乐状态去生活与学习,因为人是情感动物,情绪易因事因情而变化,总之,当我们谈论某种教育理念时,绝不能仅靠字面意思,或别人的宣传去简单化理解。
因为教育有多种形式,不管哪种形式,或者说哪种理念,都是围绕孩子为核心,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相辅相乘,对于一个人格健全,身心健康的孩子来说,挫折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自尊和自爱培养、上进心培养、爱与分享的培养等,很多内容都不能忽视。片面强调快乐教育纯粹是瞎胡闹,不过现在很多家长确实在这么干,因为他们本身就没有多少文化素养,更缺乏自己的客观理性的育儿理念,只能机械模仿别人的育儿方式,可是模仿教育则是育儿的大忌,因为个体孩子不一样,家庭成长环境不同,父母素质不同,必然会让孩子呈现个体的差异性,
3、快乐教育是不是个伪命题?
你会发现其实涉及到两端,一端是快乐教育,一端是严格的教育,走到哪端?其实你会发现,那快乐教育在中国好像80年代父母60年代70年代一般还真的挺普遍,说的是什么呢?这孩子学习好坏无所谓,开心就行。有一次我坐出租车,我在车上给我妈妈打电话,就说孩子这周末要做什么事什么事要上什么课,然后等我挂完电话以后,那出租车司机听不过去了,他教育我,他说:哎呀!你给孩子弄那么多事干嘛呢?孩子这么小快乐就好,我们家闺女我从来不让他做什么事,
这理论一听觉得挺对的,快乐就好,但实际上真正做教育心理学就明白一件事是什么?孩子他在小学阶段它的主导活动就是学习,如果他在学习上做不好的时候。全班老师问问题,大家刷刷举手都会,就她不会,然后别人写作文的时候写都挺好,他没词,做阅读的时候,别人都能概括出这段大意,他概括不出来的时候,这孩子他就有一种感受就是我不行,
因为小孩他的自我评价,不是你说快乐就行,你在妈妈心里最棒的孩子觉得自己最棒,没这事儿。小孩从哪建立他对自我的评价,是他跟同伴的比较,他一定跟同伴比较觉得我在同伴中啥的位置,然后他知道我行还是不行,结果我一看别人都行,就我不行,我在学习上就没有信心。所以好多孩子小时候就在学校没信心,那你说他快乐,快乐一定在一种隐隐的痛的基础上的快乐,所以没有完全快乐教育,
而且快乐是什么感受呢?孩子天性他不爱学习,就是他爱广义的学习,但他不爱学校的学习,因为广义我获得新知识,我快乐但学校的学习,你说那一篇卷子刷好多次,那口算题50道我做完了,中间没反馈。所以这个时候呢父母要做的事其实要帮助孩子去有目的的去学习,这什么有目的的学习,我们也把它叫做有益的学习,是什么呢?就是这50道口算题我做的时候没有快乐感,但是我知道如果今天咬牙把这50道口算题刷了,我明天又刷了,我一个月下来,我的口算就行了,
4、所谓“快乐教育”真的有毒吗?让孩子爱上学习有错吗?
快乐教育和尊重孩子个性是中国教育两个害人的伪科学。追逐快乐是孩子们的天性本能,人的快乐、天性会随着时间、环境不断变化、迁移,人在这个世界上生存,需要的是各种生活技能,教育就是让人通过长期的学习训练形成技能,学习训练是艰苦的,长时间坚持也不是快乐的,强制更是反人性的。教育并不是快乐的事,它是强行抑制人的欲望,让人向社会需要发展的过程,与快乐和天性足逆向而行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