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考生满分作文你怎么评价,对浙江高考满分作文

2020年高考第一篇满分作文出炉,这篇满分作文是位浙江考生所写,题目为《生活在树上》。怎样才能写出优秀作文甚至是满分作文呢,这次浙江满分作文,第一时间在刊物上披露,是违规的,今年被举报的浙江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简直就是陈建新主编的《高考作文实战实训》一书中,2019年满分作文《书写自我的生活》翻版。

1、浙江考生满分作文你怎么评价?

浙江考生满分作文你怎么评价?我是柳乡人,语文高级教师,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2020年高考第一篇满分作文出炉,这篇满分作文是位浙江考生所写,题目为《生活在树上》,但是阅卷过程中第一位阅卷老师只给了39分,后两位老师给出55分,经商议后最终被判为满分。虽然这篇作文被公开之后引发了网友热议,很多人意见不一,众说纷纭,

但争议归争议,吐槽归吐槽。《生活在树上》判为满分已是铁定事实,不能更改,作为教师、学生和家长,怎样从满分作文中发现和学习习作的规律和方法,才是我们应该思考的,毕竟明年还要迎接高考。怎样才能写出优秀作文甚至是满分作文呢?柳乡人认为:博览群书是写好作文的前提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广泛地涉猎古今中外名人名著,对于一个学生的知识储备、视野开阔、素材积累非常重要。

一个人看的书多了,他的思维方式、表达能力、写作方式都会有很大的变化,他才能娴熟地用学到的知识向人们传递自己的观点。许多网友佩服这位考生的词汇量和词语的运用能力:“嚆矢、孜孜矻矻、肯綮、振翮、滥觞、薄脊、祓魅、赋魅、一觇、玉墀、婞直”这些生僻词,你见过几个?有理解几个?我想“满分”这才是阅卷老师对这篇作文的最好的肯定和鼓励,

有人说这些词语晦涩难懂,那只能说自己少见多怪。你听不懂高雅的音乐,并不影响它是名曲,多让孩子多读书吧,别无选择。语言老道是打动教师的法宝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要想把考场作文写好,需要巧妙的构思,广泛地征引,更需要灵活地使用语言,从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物上下功夫,这样的作文才能打动阅卷教师。

浙大副教授、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大组组长陈建新教授对《生活在树上》这篇作文评价非常高:“这篇作文文字的老道和晦涩同在,思维的深刻与稳当具备,文章从头到尾逻辑严谨,说理到位,没有多余的废话,所有的引证也并非为了充门面或填充字数。文字的表达如此学术化,不是一般高中学生能做到的,”因此,作为学生,除了多写多练,更要在语言组织和使用上下功夫,给人以眼前一亮、出其不意的感觉。

写作技巧是临场发挥的锦囊“一篇文章定终身”,考场作文是在气氛紧张、情绪紧张、心情紧张的情况下进行的,受时间、心理、能力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作为考生要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简述如下:1、审清题意:明确题目所规定的写作范围与要求,弄明白文章要求写什么,有什么限制等;2、确定中心:即选择有意义、有一定思想高度的材料来写;3、写好首尾:要运用优美亮丽、引人入胜、语句锤炼的名人名言等,灵活地运用多种作文开头和结尾的方法;4、用心写作:写作时,语言要紧紧围绕中心思想,尽量不写空话、套话等,

2、浙江满分作文被实名举报,涉嫌利益输送,你怎么看?

浙江高考作文阅卷大组组长陈建新,难脱利益输送之嫌。我们先来看看陈建新的头衔: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副教授,浙江省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浙江省鲁迅研究会常务理事,浙江省写作学会副会长,浙江省大学语文研究会副秘书长,浙江文学院特约研究员,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大组组长,陈建新密密麻麻的头衔中,高考作文阅卷大组组长头衔,看似没啥却很打腰,因为这个头衔掌控着评判高考满分作文权力。

而陈建新在这个位置上一坐就是二十年,因而浙江许多中学邀请陈建新开办高考高分作文讲座,许多媒体平台邀请陈建新直播高分作文讲座,这些讲座与直播会是免费的吗?如果免费,鬼才会相信,市面上还有以陈建新为主导的大量高考满分作文评析类书籍出售。而今年被举报的浙江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简直就是陈建新主编的《高考作文实战实训》一书中,2019年满分作文《书写自我的生活》翻版,

只不过《生活在树上》又加了些生僻字,为一堆名人名言背书。而陈建新又在第一时间向媒体披露了《生活在树上》的评分过程:第一位阅卷老师只评了39分,第二、三位阅卷老师却评了55分,最终由陈建新拍板为满分,并将此文当做范文评析,如果浙江考生看到陈建新拥有如此大的阅卷权力,谁都会去听陈建新的讲座,去买陈建新的书。

然后了解一下陈建新的喜好以效仿之,高考能多一分就可能碾压几千人,如果多上5分、10分就已经了不得。关系到自己前途命运之事,谁也会这样追捧陈建新,难怪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主编,教育部基础教育专家委员会成员的温儒敏教授,前几天,针对这个高考作文站出来说了这样一句话:“高考阅卷评分应当有保密性,所有参与阅卷者,均不得向外透露阅卷情况,这是纪律。

这次浙江满分作文,第一时间在刊物上披露,是违规的,”可陈建新就是违规操作了,让所有浙江考生看到了他拥有如此大的评分审阅权。而我们再看这篇《生命在树上》,就是简单的名人名言与生僻字拼凑,嚆矢:hāoshǐ。滥觞:lànshāng,振翮:zhènhé。肯綮:kěnqìng,孜孜矻矻:zīzīkūkū。

祓魅:fúmèi,玉墀:yùchí。婞直:xìngzhí我们看看这些生僻字,既便是中文系学生估计能认出并知道啥意思的也寥寥无几,《生命在树上》终给人一种不会说人话的感觉,可这就是陈建新的喜好。《资治通鉴》中曾有两个故事:“吴王好剑客,百姓多创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故事之一:吴王阖闾喜欢剑术,遂在宫中蓄养大量剑客,每天比武练剑,于是吴国百姓热衷练剑弄得浑身是伤。

故事之二:楚灵王喜欢腰肢纤细之人,于是大臣为减肥饿得头晕眼花,上朝都要扶着墙,宫中嫔妃们为争宠,争着不吃饭,甚至多有饿死之人,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而陈建新所好又给浙江高考作文带来什么影响呢?《南方周末》写了一篇报道:“南方周末记者,查阅了13篇网络上流出的浙江省2017-2019年高考语文高分作文,发现将西方哲学家、近现代作家,作为引证材料最为常见,

超半数作文中,出现奥古斯丁、克尔凯郭尔、黑塞、加缪、斯宾诺莎、黑格尔等西方哲学家的名字。”我们看了《南方周末》的调查,感觉浙江高考高分作文,就像陈建新喜好翻版,能真正选拔出优秀文学才子吗?这对于没听过陈建新讲座、没看过陈建新书籍的学生公平吗?学生们12年苦读,只为最后高考独木桥一战,为了浙江学子能公平参加高考,建议浙江教育部门:一是不要再让陈建新办讲座了;二是要陈建新在卖书与阅卷中,择其一,阅卷不卖书或是卖书不阅卷;三是陈建新阅卷组长的职务,该挪挪窝了,久居其位容易出现猫腻,

3、浙江2020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钢笔书法,大家怎么看?

钢笔书法是书写的主流。当今各种行行色色的笔多如牛毛,各种书写形式千奇百怪。在我国中小学生中,仍然提倡使用铅笔-钢笔写字,其目的就是要打好书写基础,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写好字。不同年级进行钢笔、铅笔书法比赛,在青少年学生中展示卓越的书法才能。即使到大学,走向社会也还是丟不掉用钢笔书写习惯,现在我国高考中规定一律使用蓝黑色钢铁书写答卷。

4、浙江「满分作文」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浙江满分作文,暴露出了很多问题。第一:中国文学往何处去?这个学生写的这篇文章(是不是他的创作?),从开头到结束,始终带着一股欧式化的僵尸臭味。是学校老师教的?还是课外辅导班学的?还是中了某些辅导教材的毒?第二:就这样的文章,居然对了大考官的胃口,真实的跌破了老夫的眼镜,这个考官是何方神圣?就这种对文章的鉴赏水平,如何坐上主考官的大位?第三:这种文章能拿满分,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单浙江一省,每年将会有几十万篇这种晦涩、不知所云、要靠百度和字典才能破解的作文摆在考官面前。

5、对浙江高考满分作文,有人称老到且晦涩,有人称辞不配位,你咋看?

收到邀请,再返回去拜读了原文,总感文辞隐晦,特别拗口,还难懂,初读一篇总感无所适从…记得学校老师布置作文后,总要提醒:中心明确,通俗易懂,言简意赅之类话语。我们先不去评判该文的质量,来谈谈风险方面的问题:据说,初阅卷老师才给了39分,后复卷的陈教授慧眼识真才给了满分,这不能不引起考生的注意,说明用这种晦涩文字作文说明还是有争议的。

评论

我要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