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平时没有认真做过一套申论试卷,没有完整写完过一篇1000字的作文,你考场上怎么安排都安排不过来。写一篇1000字的作文,至少需要1个小时,时间多多益善,2.其次就是最后大作文的问题,如果你觉的最后的大作文有问题,那么我就给你提几个建议帮助你提高。
1、申论大作文没话说怎么办?
写作的前提是肚里有货,作文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把平时掌握的知识通过写作表现出来,这就要求平时对各种知识进行储存,通过大量的阅读作家作品观看专业书籍慢慢的积少成多。秦始皇想像不出手机的模样,第二是多写多练,作文就必须得写出来只有平时多写多练才能减少错字,语句通顺,熟能生巧的,写的越多,练的越多写作文水平提升得也就越快。
第三,常记笔记,平时看到的、听到的、遇到的都通过写作的方式记下来,把名言名句也记录下来,日积月累写作能力也能迅速提升,写作之前先思后行,先把想写的东西列个提纲,做个计划,从哪开始经过什么结果怎么样,心里先有个谱,第四,写的套路要熟悉,要会起承转合,这是老八股就用到的,现在依然适用,起就是事件的开头,承是事件的过程,转是事件结果的转折,合是结尾,按照这种顺序来描述,特别是开头,结尾一定要出彩。
2、有的学生申论作文写不完,那他们该如何合理地安排考试时间才能和作文不冲突?
长话短说:时间不是安排出来的,而是训练出来的,何出此言?如果你平时没有认真做过一套申论试卷,没有完整写完过一篇1000字的作文,你考场上怎么安排都安排不过来。之所以有些学生写不完作文,是因为整体时间不够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要把作文写完,那么前面的题你就写不完,尴尬吧!怎么办?平时严格按照要求来训练。
写一篇1000字的作文,至少需要1个小时,时间多多益善,尤其针对省考(百分制,150分钟),前面的小题每道题目的分值乘以1.5就是该题所值得花费的时间(分钟)。比如第一题往往分值不高,可能就15分,那么大概花22.5分钟是最合适的,这样去分配时间,加以平时计时训练,那么上了考场,基本能保证整张考卷写完。
3、作答申论的时候词穷怎么办?
下面根据你的问题我说说我的看法,1.首先就是你的准备不太充分,申论是有几个部分组成的,前面的几个小题都是有特定格式和相应公文写作的要求的,如果前面的小题你觉得没有话可说,我认为主要原因就是,一方面你审题不清,没有仔细发现给的材料里面的关键点,这一点你需要多做真题,掌握解题要求,然后在学习不同的公文类型上下功夫,要牢记不同题目要求的各个方面,比如主送、抄送、要你写感谢信还是号召,是要写通知还是提纲等等。
另一方面就是你要仔细阅读申论考试中给的材料,很多内容其实是可以在材料中找到答案的,找到答案的相应文段,还需要进行总结归纳,比如你找到的第一段内容和第三段内容说的都是环保的措施那么你就应该将这两个内容合并叙述,2.其次就是最后大作文的问题,如果你觉的最后的大作文有问题,那么我就给你提几个建议帮助你提高:一个是要熟悉公文写作的语言,一般最后的大作文都是策论文,那么你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语言,我之前考试之前就摘抄了很多东西,但是要切记不要整段整片的抄,没意义,因为那是别人说的,有特定的场合和要求,要记住里面的词语和短语,然后自己学着用这些写出自己的话,有条件的就从文件里面找,问题现象、原因分析、具体措施、组织分工、实施要求等等吧。
另外,要从身边发现能够规范语言,提升储备的东西,比如新闻、报纸,可以在备考期间订阅一份报纸做成简报,每天观看新闻联播,新华网、光明网等主流媒体的网站和公众号,从这些东西里面发掘你想要的东西,但是要区分新闻通稿的媒体宣传和公文写作还是有区别的,不要混淆了,最后就是要勤练笔,不能茶壶煮饺子——有口倒不出。
学习就是个把外界有用的东西接受再内化的过程,要通过多练笔使自己学到的看到的和记下的,内化于心,逐步练成下笔列提纲就有完整的逻辑顺序,动笔写文章就有成段的文字做骨肉,而且在练习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就会觉得有些话不贴切,修改原稿的过程也是你思考再提高的过程,3.最后再说一个比较投机取巧的方法吧,就是如果你真的在考试过程中感到词穷,没法往下写,那么你在每次写这样的作文之前,先想好提纲,然后写不下去的时候就去材料中找跟你意思相近的话,把这样的话换一种方式,进行表达,这种方式尽管不会得到很高的分数,但是真的可让你顺利的写完,如果你的立意和你分述的内容和要求的主旨内容差不多,你的分数也不会太低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