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具体操作时,一定要把设法把该生作文本上的姓名遮挡好,更不得让学生来念读——因为好奇学生处处有,“保护隐私”的办法一定要做细。不排除有的学生不想动脑子,按照老师教的去写,就抄一篇作文送给老师,因为老师要掌握学生运用所学写出的作文情况,以便过后好纠正,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进步。
1、老师怎样从作文、周记中了解学生?
老师首先得要求学生作文素材来源于真实生活,即写真事,抒真情,在这一基础上,才能进一步谈了解学生。老师通过学生的作文、周记,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课堂纪律、心理健康、人际交往、活动参与凡是发生在学校、家庭、社会上的,有一定教育意义的素材,都可以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也是教师教育学生最鲜活的素材,个性化的问题或涉及个人隐私的可以单独找学生面谈;共性化的问题而且事情比较紧急的,可以利用当天的课堂时间及时疏导;不太紧急但有普遍性的问题可以利用每周班会统一解答。
2、为什么现在的小学到初中语文老师不会教学生写作文让学生抄作文?
为什么现在的小学到初中语文老师不会教学生写作文而是让学生写作文?这个提问有点不切合实际,只能说提问者只看其一不知其二。是个外行,语文老师怎么会不教学生写作文呢?我可以很肯定的回答,小学到初中的语文老师是教学生写作文的。小学语文从一年级开始就有了看图写话,这也是作文,老师要教学生看图写话的方法:根据图,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写清楚图中内容,并能根据图展开合理想象,
学生就会根据老师的指导去写一段话。而到了三年级,学生要写命题作文和应用文了,一般来说命题作文都是记叙文,老师要教学生写记叙文的方法:比如记叙文六要素,记叙文开头的方法,结尾的方法,写记叙文的几种顺序,记叙文的几种描写手法,可以使用哪些修辞等等。还有如何应用文,比如请假条,书信等,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开始要写说明文,改写,续写,填写等,你孩子知道的这些写作文的知识都是老师在课堂上教给他的。
学生到了初中,接触的作文体裁更多了,初中语文老师也会教他们如何写的,老师布置的课堂作文是不会让学生抄作文选的。因为老师要掌握学生运用所学写出的作文情况,以便过后好纠正,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进步,那老师有时候为什么会让学生抄作文选呢?作文选都是优秀作文选集。让学生去读,去抄作文,是让学生取长补短,能从优秀作文中学到别人写作的方法,或者积累一些别人运用的好词佳句,
这就如同临摹字帖写书法一样。是在取别人的长处来补自己的不足,学生的作文是不允许全文抄袭的,但允许摘抄的,也就是说可以根据自己作文需要,从别人作文中摘抄一句或者一段,但要求衔接得当通顺。不排除有的学生不想动脑子,按照老师教的去写,就抄一篇作文送给老师,希望家长们别冤枉了语文老师!小学,初中是基础,如果没有基础,学生不可能都是上高中后才会写作文的。
3、语文老师让学生背作文,考试让学生直接搬运,这方法可取吗?
对不擅长写作的学生来说,这种背作文的做法,还是很可取的,不要背会一篇,而要背会三篇,背会三篇就基本上可以在考试的时候用上了。当然,这三篇一定是中考满分作文,一定是情真意切的生动的记叙文,到考试的时候,改头换面,按照主题改一下开头和结尾点题即可。好作文不是在考场上写出来的,是在考前准备出来的,包括满分作文,
所以,考试的时候,写作文就等于在默写,是很容易的事,就看你在考前是否下过了一番功夫。当然,如果你有写作的神力,下笔如有神,考前不用准备,在考场上就可以写出文质兼美的文章来,那就另说了,如果你还有些害怕写作,你不妨在考前准备三篇作文,或许作文就真的可以得个高分!有的同学担心自己背会的三篇作文改卷老师可能见过,你根本不用这样担心。
4、中小学老师应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抗疫情的作文,你对此怎么看?
这是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生活的有效方式,我认为很好,我也给我的学生布置过很多类似的作业。比如:上网收索钟南山院士的事迹,为钟南山拟写年表,根据你对钟南山院士的了解,写写自己的感想,又比如:上网收索武汉医生、有“疫情吹哨第一人”之称的李文亮的事迹。假如他获得了今年的“感动中国人物”称号,请为他写一段一百字左右的颁奖词,
5、女儿的作文在老师和班主任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另一老师拿到他班上课堂上念读,这样对吗?
初看话题还以为“写得好的作文被老师拿到其它班念读”,心中很觉得家长吹毛求疵:这不好事嘛?我小时候的作文常被语文拿到班念,初中时后面的墙壁上全是写得好的作文,老师把它们作范文——那时,没什么报刊杂志,那种贴在墙上的好作文就是一道亮丽风景。有幸被贴上墙的作文,或被老师当众念读的作文,那是一种莫大的荣幸,心里美滋滋的,哪怕只某一段写得出色!可是,待我看清话题下面的“问题背影的描述”后,才发觉是“某女孩写得不好的作文被老师拿到其它班念读”——是这样呀,问题性质可大不同了,
老师这样的操作明显有毛病:而且念读的时候一定也暴露了作文的主人,这更欠妥。最起码,当众念读“偏差”作文时一定不能指名道姓,最好事先能征得学生同意——不过,或许没学生会同意这种丑事吧!所以老师具体操作时,一定要把设法把该生作文本上的姓名遮挡好,更不得让学生来念读——因为好奇学生处处有,“保护隐私”的办法一定要做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