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语文作文,作文怎么批改更科学

作文批改,要颠覆旧观念,改变老做法,让学生成为主角过去,批改作文语文老师一直是主角,学生写作文天经地义,老师批改作文天经地义。如作文批改的要求、作文批改的细则、作文批改的程序等,都得由老师去制定,语文老师对作文批改,只起到一个“教练”、或“组织人”的作用。

1、作文怎么批改更科学?

作文批改,要颠覆旧观念,改变老做法,让学生成为主角过去,批改作文语文老师一直是主角,学生写作文天经地义,老师批改作文天经地义。这种旧观念和老做法必须改变,要让学生成为批改作文的主角,为什么要让学生当主角呢?一、时代不同了古代的私塾教育,一般都是一两个孩子、三四个孩子,最多都超不过20个孩子。时代不同了,现在的老师要教50~100个学生,

如果还像古代那样,让老师全批全改,就未必行得通了。二、老师太累了有的语文老师带两个班,一周要批100多篇作文,工作量太大,老师把批改作文的主角,让给学生,可以大大减轻语文老师的工作负担,减轻工作压力。有的老师周日还得为学生批作文,非常辛苦,这种状况必须改变,三、学生也能得到锻炼学生不只管写,还要管批。

学生在批改的过程中,也能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学生在批改时,既可以从别人的作文中学习一些经验,也可以从别人作文的不足中汲取教训,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通过批改,同学可以“知己知彼”,了解全班作文的整体情况,四、符合素质教育精神素质教育的精神之一,就是鼓励学生多动手,提高自主能力。老师把批作文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批改作文的主体,让学生成为批改作文的主角,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总结:学生成了作文批改的主角,老师不是就没事干了,也不是批作文与老师就没关系了。语文老师的主要任务由亲自批,变成了组织批,如作文批改的要求、作文批改的细则、作文批改的程序等,都得由老师去制定。老师的主要任务,不再是去亲自批那100多篇作文;而是怎么组织学生去批好这100多篇作文,语文老师对作文批改,只起到一个“教练”、或“组织人”的作用。

2、如何写好语文作文?作文优秀的要素有哪些?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来回馈您!老穆解析如何才能写好语文作文,这是一个大的话题,三言两语很难道尽其“要髓”,咱们不如“化大为小”,先来谈谈优秀作文具备哪些条件,如下:〖1〗内容方面记叙文:立意深远、旨蕴深厚、情感真挚议论文:观点鲜明、论据与论点一致、分析合理〖2〗表达方面记叙文:没有病句、语言流畅、生动形象议论文:没有语病、语言通畅、论证严密〖3〗结构方面记叙文:条理清楚、分段恰当议论文:条理清楚、分段恰当〖4〗发展等级方面记叙文:形象丰满、意境深远、用词贴切、句式灵活、语言富有表现力、构思新巧、个性色彩鲜明议论文: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事物内在逻辑关系、材料丰富、论据充实、见解新颖、观点具有启发性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在知道了优秀作文的条件后,还应该知道优秀作文的要素有哪些,穆老师为大家分析如下:(备注:只谈记叙文)要素一:出彩的标题(命题作文除外)要素二:简短精炼吸引人的开头要素三:恰到好处的词句要素四:精彩的修辞手法要素五:正确的表达方式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议论、说明、抒情和描写。

记叙文写作,以记叙为主,描写为辅,也可以稍加议论和抒情,但篇幅不能太长,否则将改变“文体”,成为四不像文章。要素六:恰当的表现手法以小见大、欲扬先抑、对比衬托、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联想想象、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象征要素七:必要的结构手法铺垫、照应、开门见山、起承转合、详略得当、层层深入、曲折有致、制造波澜、铺陈直叙、卒章显志要素八:形象丰满的人物要素九:符合情节的环境描写要素十: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或几个出彩片段要素十一:出彩的结尾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学会了吗?加油哦!如果您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3、各位语文老师,请问您如何上作文课,又如何批改作文的?谢谢?

欢迎关注“高分语文英语”,驻足这里就能学习和进步!一、这是一个系统问题,限于篇幅,这里只概括说一说。二、作文一般应该按照两条路线来教学:一)按照作文的类型来教写作文,笔者把作文分为七类:1、写事2、写人3、写景4、写物(说明文)5、写理(议论文)6、写图(看图作文)7、写想象二)按照审题立意、结构思路、内容材料、语言文采等四个要素来教学三、具体的教学方法:(在笔者的头条号以后会有详细说明,可以关注。

)但是写作文必须解决两个问题:1、写什么;2、怎么写(方法待续)四、至于改作文,由于老师时间有限,批改大量作文只能快速地把每个同学的重要优点和缺点指出来写明批注,部分细节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每次改作文,都要细改个别同学的作文,因为要拿来作为典范供全体同学学习和仿效的。如下面的作文,笔者是这里批改的:原稿:修改稿:如果觉得不错,有请关注点赞转发!,

4、语文老师改作文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个人观点:根据自己多年来的语文教学经验,我认为语文老师批改作文获得的体验和人民艺术家、作家老舍先生写《养花》一文中获得的体验是一致的。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班里50来个学生,作文水平参差不齐,批改一类文,也就是批改优秀生的作文时,常常是让我眼前一亮,看着学生清秀的字体,通顺的语句,分明的层次,突出的中心,心里无比喜悦,禁不住边批改边向同行炫耀,还不时地把文中精彩的句子读给老师们听,大家听了都啧啧称赞!当批改中等水平学生的作文时,就没有先前的激动和喜悦了,但这些学生能按照老师的指导,完成作文练习,字数虽然不多,也勉强可以过得去,错别字比较少,用词也恰当,语句通顺,唯有中心思想表达的不是那么突出,

这一类学生,只要老师进一步指导,我相信他们的作文水平达到一类文水平是没问题的。因此心态平和,不急不躁,批改三类以下作文,也就是批改学困生的作文,让人心里沉闷,替他们捏一把汗,中心是否突出暂且不说,单单是错别字就有一大把,让人头疼,让人担忧!句子不通自然更不必说了。个别学生竟然思想有问题,曾经教过一年四年级语文课,那次作文题目是《记一件高兴的事》尽管讲了要写有意义的开心的事,可以一个男孩,在作文中写到:我最高兴的事是生病,因为生病了,会有好多好吃的。

就这一句话,还出现好几个错别字,从这个孩子的作文中我看出孩子思想有问题,令人忧虑重重。我及时联系他家长了解情况,原来孩子家长在外做生意,很少照顾孩子,孩子跟着奶奶生活,一次孩子生病了,父母才回来照顾了几天,还买了好多孩子喜欢吃的食品。学习方面,家长更是没时间辅导,因此,看了这个孩学生的作文,我除了担心外,更多的是心疼,心在流泪。

同一个老师教,大家享受着相同的教育,为什么学生的作文水平差距那么大呢?详细分析后我得出这样的结论:与孩子成长背景有关,与孩子享受的家庭教育有关,与孩子课外阅读水平有关,与孩子的见识多少有关,与孩子学习习惯有关等,因此,批改学生作文,会有不同的体验,让我感到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对于作文水平低的学生老师只要下苦功夫进行指导,加上家长的配合,孩子自己努力,作文水平在原来的基础上,还是能提高的,

5、语文老师们改一个班的作文需要多长时间?

这里讨论平常我自己教学班作文批改情况,以班额人数在50—60之间为例。一、教师亲自批改,这种情况只能挤课余时间,至少要一周时间才能改完一个班的作文。这种改法,比较细致,要给出分数、批语、小结,全班作文改完以后,还要选出讲评范文。我长期的做法是还要亲自把选出来的范文录成电子文档,长期积累保存(我已经积累有学生习作数百篇,打算退休以后编印成书),

再打印两份,一份我讲评完后贴在教室的学习栏供全班同学观摩学习,另一份发给作者本人,以彰其“就”。二、学生轮流上台念自己的作文,这种方法,在我这里也算作文批改,需要五节课时间。作者上讲台念自己的习作,要求吐词清楚,声音洪亮,有感情;读者在下面听,随时做笔记,有可能要做点评,与作者交流发言,这种做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也“听作文”,至少把本次训练的佳作“听”出来,还要注意组织调动学生,

三、学生交叉批改。教师讲清楚要求,一般一次解决一两个重点问题即可,学生按照教师要求交叉互改,这种方法需要一节课时间,主要指导学生自己完成批改,通过学生之间讨论交流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方法最简单,省时省力,但需要学生训练有素。自己的作文批改基本用这三种方法进行,随时调换,目的在于让学生喜欢作文,养成读书写作的习惯,让写作能力真正得到培养。

评论

我要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