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作文应付考试的做法不可取这位老师让孩子抄作文应付考试的做法,我不大赞成。有一种抄答案就是孩子觉得题太简单,soeasy,孩子觉得做这样的题简直是浪费时间,这种情况下孩子也可能产生抄答案现象,我自从发现孩子有抄答案行为后,所有练习题答案全被我藏在了一个地方,孩子的iPad,手机全部卸载“作业帮”。
1、女儿五年级做试题时喜欢抄答案,不爱动脑子咋办?
题主,您好!孩子做题时喜欢抄答案,不动脑筋,这样的学习肯是无效学习,其后果也显而易见,孩子的知识掌握不牢固,能力没有形成,将来成绩堪忧。作为家长,您肯定很焦虑,甚至会批评孩子,但估计收效甚微,与其因批评而激化母女矛盾,不如让我们先静下心来分析一下孩子抄答案的原因。一、学校布置的作业太多,孩子无法按时完成,老师又查得紧,只好搬着答案抄,以免因没有完成作业被老师批评,
经常听到身边读小学的孩子家长抱怨说,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孩子每天晚上要写到十一、二点钟。有的作业难到家长绞尽脑汁也做不出来,不会做只好求助于网络,有的作业就是简单重复性的抄写,量多低效。二、作业的难度超出了孩子的能力范围,不会做但又不想被老师批评,就只能抄答案了,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孩子的学习基础薄弱又跟不上老师的上课节奏,课堂上的知识点没过关课后作业不会做,做作业前又没有老师和家长辅导,抄答案也是孩子的无奈之举了。
2、老师总让孩子抄作文应付考试,这样的做法对吗?
抄作文应付考试的做法不可取这位老师让孩子抄作文应付考试的做法,我不大赞成,我也是老师,我从来不让学生抄作文,写作之前,我不反对学生看范文。范文可以看,可以借鉴,但不能抄,我为什么反对学生抄作文呢?01:写作文,要靠方法做什么事,都需要方法。写作文也一样,需要掌握方法,写作的方法有很多,开头的方法,结尾的方法,选材的方法,立意的方法,构思的方法,等等。
方法是打开写作之门的钥匙,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有责任去向学生传授这些方法。如果老师不在研究写作方法上小功夫,只是简单的让孩子去抄作文,以应付考试,真的不是一种好办法,02:写作文,要靠仿写仿写,就是要多看范文。老师在讲写作方法的时候,要和学生一起去阅读分析范文,通过阅读分析范文,让学生了解写作的思路和方法。
写字,要看字帖;写作文,要看范文,中小学生,模仿力比较强,所以,要让他们多看范文,会起到很好的模仿和借鉴作用。03:写作文,要靠背诵要背什么呢?要背好句子,好句子,包括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夸张句等。还包括一些名言名句等,要背好的开头、结尾。背几十个好的开头和结尾,对于学作文是非常有好处的,防止写作文时开不了头,或结不了尾,
要背好的范文。对一些写得比较规范的作文,背几篇,或者十几篇,对于写作是会有一定帮助的,04:写作文,要靠练笔背呀,抄呀,读呀,都是辅助手段,要正直提高写作能力,必须要写。如果一周能写一篇,是最好的,老师出完题目,最好能讲讲写作思路和方法以及要求,然后让同学去写。写完之后,老师要加以批改,如作文太多,老师批不过来,也可以让作文写得好的同学帮助批改。
3、我家孩子六年级了,平时成绩还不错,昨天发现她做作业抄答案了,我该怎么处理?
我的孩子在6年级出现过这种情况,孩子平时成绩也不错,为何会出现如此现象?根据我对孩子的观察以及跟孩子的交流,主要是源于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偷懒现象,这个很清楚,应该不需要多解释:有时候作业太多,孩子试图在过程中偷奸耍滑一下,这其实不必大惊小怪,这种问题几乎在每个孩子身上都发生过,包括学霸身上。第二,家长自身的原因,
以我为例,我在5年级下就对孩子的英语进行了超前教育,直接拿着中考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让孩子做,孩子做的准确率很高我就会喜形于色,对孩子赞不绝口。孩子一旦错误率太高我的脾气就会上来,所以久而久之,孩子摸准了我的脾气,为了讨好我,或者做完自己就会偷了我藏起来的答案或者查“作业帮”去对,或者就是直接照抄答案,
我很长时间被蒙在鼓里浑然不觉,后来发现的时候孩子已经基本把那本书做完了。当时虽然佷生气,但是也深刻检讨了自己,是否是自己太急功近利,苛求孩子的完美而导致了孩子这样的行为?反省自己的急功近利之后,以后对待孩子的错误就平和宽容了很多,到了初一,孩子再没有过任何类似的现象。第三,还有一种抄答案就是孩子觉得题太简单,soeasy,孩子觉得做这样的题简直是浪费时间,这种情况下孩子也可能产生抄答案现象,
这是我自己孩子发生过的“抄答案”行为,不知道问题中的妈妈和孩子属于哪一类?如果属于第一类和第三类,需要跟孩子谈一下。还有,要看孩子是偶然为之还是经常性的行为,属于后者的话需要批评,但不至于大发雷霆,因为从问题看出,孩子平时的学习成绩不错,间接证明孩子的学习自觉性和上进心还是有的,父母所要做的是加强监管环节,不可过多寄托于孩子“抵抗现成答案诱惑”的自律能力,以避免孩子重蹈覆辙。
我自从发现孩子有抄答案行为后,所有练习题答案全被我藏在了一个地方,孩子的iPad,手机全部卸载“作业帮”,孩子做完题后由我来批改,跟他一起分析错点,这个过程我严格控制自己的脾气,尽量对孩子做到和颜悦色,孩子慢慢就达到了一个非常放松的做题状态,正确率也在不断提升。总之,发现此类问题后跟孩子的谈话是必要的,批评也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是采取措施和加强监督,这个重要的环节不能再缺失,父母需要有所作为,这样才能杜绝此类现象再次发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