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全国卷123哪卷难度高,大家的作文标题是什么

2020高考语文作文,大家的作文标题是什么。今年全国卷I的作文命题受到他高度评价,我回答,梦想是初生花开娇艳欲滴的纯白,是雏鹰展翅向往广阔的翠绿,是翱翔天际畅游海底的深蓝,是终有一日划破天空的闭合版、令世人为之嗟叹的金光璀璨,你断断续续感激的过去是什么模样。

1、2020高考语文作文,大家的作文标题是什么?

2020高考语文作文,大家的作文标题是什么?根据高考语文作文要求,大家好的标题或许是这样的:☞2020全国I卷:标题~有关要求:即发言的主题,要求鲜明醒目,简洁有力,富有感染力,富有吸引力。标题:齐桓公重用管鲍,强军富民的思考和启示齐桓公2020全国II卷:标题~有关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标题:带你走近缙云2020全国III卷:标题~有关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标题:完善自我、学会担当新高考I卷:标题~有关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标题:疫情防控,距离和联系新高考II卷:标题~有关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标题:带你走近故乡,穿越时空链接相关内容:2020年高考语文试卷作文题共11道,其中5道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各命制1道,北京命制2道,

2、高考全国卷123哪卷难度高?

先来看看全国1.2.3卷以及自主命题省份的作文题目。个人觉得全国卷二还是蛮难的,如果不能完全理解或者说理解不全面简直无法下手呀!说多了都是眼泪,全国卷I:老外眼中的中国关键词(适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邮寄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全国卷II:根据古诗句自拟文(适用地区:甘肃、青海、西藏、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内蒙古、陕西、重庆、海南)6个古诗句选2个或者3个,自行立意,确定文体,自拟题目,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全国卷III:我与高考或我看高考(适用地区:四川广西贵州云南)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

看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要求: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且不少于800字,北京卷:“说纽带”和“共和国,我为你拍照”大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1.纽带是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物,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集,当今时代,经济世界化的发展,文化的交流,历史的传承,社会的安宁,校园的和谐等都需要纽带,请以“说纽带”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2.2049年我们的共和国将迎来百年华诞,届时假如请你拍摄一幅或几幅照片来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成就,你会选择怎样的画面?请展开想象,以“共和国,我为你拍照”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想象合理,有记叙,有描写,可以写宏大的画面,也可以写小的场景,以小见大。微写作(10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80字左右:1.《根河之恋》里,鄂温克人从原有的生活方式走向了新生活,《平凡的世界》里也有类似的故事,请你从中选取一个例子,叙述情节并作简要点评。要求:符合原著内容,条理清楚,

2.请从《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香菱中选择一人,用一种花来比喻她,并简要陈述这样比喻的理由。要求:依据原著,自圆其说,3.如果请你从《边城》里的翠翠、《红岩》里的江姐、《一件小事》里的人力车夫、《老人与海》里的桑地亚哥之中选择一人,依据某个特定情境,为他(她)设计一尊雕像,你将怎样设计呢?要求:描述雕像的体态、外貌、神情等特征,并依据原著说明设计的意图。

天津卷:重读长辈这部书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我们在长辈的环绕下成长,自以为了解他们,其实每一位长辈都是一部厚书,一旦重新打开,就会读到人生的事理,读到传统的积淀,读到时代的印记,还可以读出我们自己,读出我们成长时他们的成长与成熟,读出我们和他们之间认知上的共识或分歧十八岁的我们已经长大,今天的重读,是成年个体之间平等的心灵对话、灵魂触摸,是通往理性认知的幽径。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深入思考,围绕“重读长辈这部书”写一篇作文,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上海卷:预测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刚刚权威发布了今年上海高考作文题:预测,是指预先推测,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江苏卷:车辆与时代变迁现代社会车来车往,车的种类纷繁复杂,生活中已离不开车,车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和观念的转变,车代表了社会的发展。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体裁不限,诗歌除外,浙江:有字的书无字的书心灵的书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心灵之书”,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对作家的观点加以评说。

(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的作文)山东卷:24小时共享书店材料作文:一个24小时的共享书店营业,白领、流浪汉等各种各样的人都在里面读书,有的就只是简单的翻几页书,以此为材料,进行作文。一带一路、共享单车、移动支付,红楼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些关键词,组成今年高考作文题的一角,都说考生答完题盖上笔帽恰如利剑回鞘,今年940万剑客最有资格评价作文题。

浙江考生孙愈表示:“感觉很新颖,但是这种题目做起来确实让人耳目一新,但是也很有挑战,但是也让人有更加想做下去的感觉,”短短一句话里三个“但是”足见孙同学内心的百转千回。新高考第一年,浙江卷的作文题是“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和心灵之书”,三本“书”要怎么写见仁见智。研究作文教学近20年的浙江嘉兴教育学会副会长朱建人评价,今年作文题一改往年常见“鸡汤”文风,接地气、说实话,“思辨性,而且思辨性是开放的,最大的好处是引导当下的语文,尤其是作文教学走向理性,高中毕业生能用比较理性的思维去思考一些问题,这十分重要,

”思辨,逻辑,提到这一点的还有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余党绪。今年全国卷I的作文命题受到他高度评价,题干中说,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请考生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这些关键词学生都应该比较熟悉,要挑选两三个词儿关联到一块儿,对学生要求很高。要筛选、要组合,其实是对学生的眼界、思维、认知能力甚至对我国大的形势都关联在一块儿,所以语文考试考的不光是遣词造句的能力,遣词造句后边其实是人的价值观、思维品质、表达个性,”考生家长的直观感受则是“死读书”越来越行不通。

“对我触动挺大的,这个命题需要考察学生综合素质,除了读书他要求学生了解最近几年社会上比较流行的热点词,不是纯粹的读课本,面要更广一些,”语文教学回归“大语文”之路,高考的引领不可或缺,“大的语文观实际上基本定义是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更重要、更新鲜的实际上是社会、现实和生活。”作文命题方向的悄然变化,不仅引领语文教学的思路转变,更反映社会变迁,

时代的确不同了。上海高考作文题说“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高考何尝不是能力和运气的集合。对于语文,作文多重要;对于高考,语文多重要,作文命题正努力试图告诉所有人,一场考试的最大意义在于培育一种思维、养成一种惯性。考试止于考试,思维和逻辑的力量却如同今天父母在考场外的等待,伴随终身,

3、2019高考语文全国I卷作文“热爱劳动,从我做起”,难写吗?如果你写会如何构思?

孙庆国试答:以下是笔者,在30分钟内所写的2019年高考Ⅰ卷的作文。标题:劳动是永恒的主题正文: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有幸地站在这里,把我的“劳动是永恒的理念”,分享给在座复兴中学,我的每一位老师和同学们,我们一路从远古走来,是劳动让我们慢慢地站立起来;是劳动让我们慢慢地变得聪慧起来。

从远古的山洞里走出很多支脉的人,来到东方中国的,就是我们的祖先,也就是中华民族的源头,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的,是由于勤奋的劳作变得聪慧的,是由于劳动变得富强,是由于劳动和劳动创造的奇迹,让全世界对中国,对华夏儿女艳羡无比。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曾经使用非常非常原始的劳动方式,也有非常非常聪明的劳动方法,修建了抵御外敌的万里长城,

勤劳勇敢的中国人,用类似的方式在中华大地上留下都江堰才有了“天府之国”,留下了大运河才有了“三月烟花下扬州”。劳动改变不但是人的“体态”,更能够使得人的大脑得到了“升华”,劳动中积累的财富有些是有型的,留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留在我们古老的中华大地上。也有无型的,最典型的有指南针、造纸术、火药等等,举不胜举,

历史已经走进新时代,我们的劳动更没有停歇,而是劳动成果变得更扎实、更巨大、劳动过程变得更轻盈、更智慧。从中国启程的“一带一路”高速铁路正在飞速开往世界各地,从中国港湾启程的“辽宁号”已经走向蔚蓝色的太平洋。从中国大地上升起的“神州号”正在把中国的科学探索者送往月球,“临渊目鱼,不如退而结网”。让我们相信劳动吧,身体力行的劳动能够让我们的手脚更灵活,让我们的大脑更好用,

让我们在心里高呼:劳动是永恒!附:全国I卷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4、2018年高考作文全国卷I“时光瓶留给2035年的18岁青年”,你会如何写?

可以参考我在头条里发的文章《2018年高考全国I卷作文题审题指导及范文示例,你审对题了吗?》。【真题再现】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2000年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2008年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2013年“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

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2017年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2018年“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审题立意】首先,阅读材料,初步理清思路。材料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以时间为序,用大事记的方式扼要地呈现出“过去、现在、将来”三个时间节点中国所发生有一定标志性的事件,有些跟考生息息相关,有些跟国家发展或战略有关,但归根结底都跟考生有关,

2000年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这句话,指向的是考生,其实是指向的中国千千万万的“个体”,即每一个个体都有其价值,也应该有梦想;2008年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这句话指向的是面对灾难,面对重担,我们的取向和态度。即责任与担当问题;2013年“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

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这句话三件事,一是指向科技,另两个指向民生,实际谈的就是科技与民生的问题;2017年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这句话,反映的是时代高速发展的标志,但其实还是在说日常生活的剧烈变化,即生活质量提升的问题;以上4句话,从不同层面,展示了“个人与国家”关系的核心命题,即每一个个体的成长会推动国家的发展,而国家的发展又必然造福于每一个个体的成长。

2018年“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这句话是过渡句,强调了个体的成长。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两句话立足于未来,阐述了“中国梦”的实现,实际指向了,“世纪宝宝”这一代的使命,就是要承继过去的辉煌,立足于当下,在未来实现“中国梦”。材料第二部分,进一步阐述了第一部分材料所呈现的内容指向,也就是这些材料所要体现的共同因子,“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

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这句话对前面的材料作了很好的概括和提炼,到这里基本清楚,作文要写的主要内容,即要反映出个人与国家共成长共发展的主题,具体点讲,就是个人的价值与责任、使命与担当、追梦与圆梦如何与国家的发展和圆梦结合起来,“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这句话,对写作进行了限制,设定了写作的指令,即所说的“任务驱动”,因此,作文中必须要设定文章“给那时18岁一代人阅读”的场景,即在文章中应有寄语、劝诫、分享等内容,【写作指导】拿到这个题目,有人说好写,有人说难写,各持已见,各有理由。我想,说好写的,无非是觉得这个题目所说的内容大家比较熟悉,甚至有同学认为,老师讲过相关的题目,这种情况确实存在,网上也有人猜到类似本主题的作文题,所以,因为熟悉就觉得好写,这可能只是心理上的感觉而已,

说不好写的,大多认为这个命题太过于宏大,没法把握,还有更偏执的认为,只有学政治的,才会写得出来。其实,这个作文的核心是“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国家所有大的发展都离不开个体的参与,同时国家的发展又影响着个体的发展,换句话说,只要通过写个体的某一件日常生活的小事来反映国家层面的发展就算是比较好的切题,当然不能忘掉题目中的“任务驱动”。

而“任务驱动”给人的感觉写书信体比较适合,当然采用书信体这种形式肯定切题,问题的关键,大家都用书信体,会让阅卷者有审美疲劳感,所以,在形式上不一定非得采用书信体。因此,这类作文,宜采用小切口,以散文或记叙文的文体方式把自己的观点进行表达,当然,其他文体,其他方式也可以,关键是切题,形式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内容,

【范文示例】与赤子书文/肖彧非你是否与我一样,回望茫茫苍穹之中璀璨夺目的星辰大海;昨夜猝不及防的一场大雪,已被晨曦明媚如初的日光点滴消融,你是否也站在雪白的银杏树下等待枝丫上最后一片雪花飘落;平生能被赠与几多欢愉,或是正气凛然、昂首挺胸的欢呼雀跃,或是三杯两盏淡酒、颔首低眉的浅浅吟唱。你是否与我一样,看到了斑斑点点的星光汇集而成的银河,它正向我们奔涌而来,

新时代的舞台已敞开,你是台上耀眼的明星,鼓动的掌声已为你响起。你断断续续感激的过去是什么模样?2000年,千万“世纪宝宝”闪烁着明亮的双眼,拉开了21世纪的帷幕,而中国也迎来了属于它的新时代;2008年5月12日下午2时28分,一声巨响在岁月的修罗场上撕下了深不见底的疤痕,而短短几个月之后的鸟巢等待的是奥运圣火熊熊燃烧;2013年,在辽远空阔的无边宇宙中,“天宫一号”振翅腾飞,带给中国人一次全新的探索与体验;同年,公路“村村通”计划接近尾声,“精准扶贫”工作全面推进;2017年,网民规模高达7.2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出全球平均水平;2018年,“世纪宝宝”们的成人礼已谢幕这条时间轴,一点一点被光辉与闪烁耀眼的灯火占据,“现在”的标码正马不停蹄地向未来靠近,

你问,梦想是什么颜色的?我回答,梦想是初生花开娇艳欲滴的纯白,是雏鹰展翅向往广阔的翠绿,是翱翔天际畅游海底的深蓝,是终有一日划破天空的闭合版、令世人为之嗟叹的金光璀璨!这是梦想的颜色,这是属于中国的梦之彩!很幸运,我所扎根、生活的祖国,它从不允许任何一个人踽踽独行,无论前路或坦荡或坎坷,或一马平川或荆棘密布,它从未松懈过握紧每一个人的手,朝着梦想的前方奔跑,看到的终点种满鲜花,看到的终点拥有霓虹。

你是否与我一样,幸运与幸福?你是否感到些许迷茫:不是圣人不是盘古,从未拥有过拔山扛鼎的力量,何从被委以重任?不要紧,这场属于我们18岁跨越时空的对话悄悄进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未曾停歇,需要的是每一个中国的新青年勇敢地向未来招手,请不要因前人已铺好了星光大道而慵懒散漫;也不要只为自己而活,既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就请举旗标枪、时刻准备战斗,为打好小康社会攻坚战做好最夯实的基础。

请学会做一位有情怀的人,不为“钱途”而拼搏,成为钱理群先生所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请学会做一位有思考的人,现代化的脚步正渐渐吞噬人类最原始的灵魂,不被机器左右,不被人工智能占据了理智,因为你才是高万物一等、富有思考灵性的个体,还有什么值得中国新青年去畏惧?大学生村官秦玥飞放弃提拔的机会,用“造血”建设乡村;卧底非洲的中国少年黄泓翔,冒生命危险揭露血腥象牙秘密贸易正如他们一样,不去评论谁有价值,这正是社会主义新青年让世人瞠目结舌、无法企及的高度。

没有什么好犹豫的,你终会逃离捆绑自我的枷锁,迈开环绕梦想踯躅不前的脚步去呐喊,去超越!“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们,请以独立之志,做合群之事,敢于担当,敢于突破与创新,没有什么能被称作不可能,舞台已为你搭建好,及时成为不了镁光灯下耀眼的明星,也可以做一位台下默默鼓掌的人。点评:本文文质兼美!近年来,高考作文在形式上凸显“情境性”“任务性”,内容上引导学生“关注个人、关注当今社会、关注国家”,今年的高考作文也不例外,

这类作文最忌讳的是“假大空”,而作者恰恰突破了这一局限,做到了“真切”!“与赤子书”这一标题就阐明了作者以“赤子之心”对话“赤子之心”的立场,语言富有诗意,读来清丽明朗,很符合18岁青年人的特点。文章第二段结合原材料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倒数第二段与之照应,提出了对2035年18岁后来人的殷殷期盼与善意提醒,有思考的深度,语气十分恳切。

评论

我要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