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级的小学生就能绘制思维导图吗。如何教小学生做阅读思维导图呢,这时候如果能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孩子搭建一个作文体系,就会让孩子对作文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思维导图,MindMap,又称为脑图、心智地图等,为什么要这么早就教孩子做思维导图。
1、小学生如何做阅读思维导图?
肯定有人会觉得疑惑:1-3年级的小学生就能绘制思维导图吗?为什么要这么早就教孩子做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可以帮助不太识字的孩子,自己用一些图形、符号、曲线等等去联想记忆,把各种知识点串联起来,使自己的记忆更加牢固,能帮助学生轻松理解事件、逻辑因果关系、增强注意力和学习动力,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被人们熟知的常见的思维导图被分为两种:一种叫ThinkingMap,就是我们大人常说的“八大思维导图模型”;另一种叫MindMap,只有一种表现形式,即以一个中心点为主体,向外延伸思维的图示方式,
而小学生的“阅读笔记”最适合采用后一种,原因就在于MindMap只有一种图示方式,框架相对简单,便于1-3年级学生绘制,记起来也不容易混淆和错乱。那么如何教小学生做阅读思维导图呢?我根据平常的实践经验,建议应该把握以下两个方面、几个基本特点:第一个方面:教授孩子掌握MindMap中心图的基本绘制方法第一步:提炼核心主题,焦点视线要集中在中央事件上;第二步:只用一种中心圈图示方式,从主体向四周发散支线;第三步:分支由关键词、关键图像构成;第四步:使用色彩、图画、代码等等,来加以修饰,
这样四步下来,就基本能绘制出一个思维导图模型。第二个方面:肯定是要通读阅读材料,熟悉一篇文章、一个故事或一本书的中心思想、章节内容,能列出基本的流程和因果关系,第一步:找到关键词,引导孩子绘制中心图家长或老师先一定要找准核心的“关键词”,比如这篇文章是写人、写物、还是记事等,自己先要明确“中心图”,再激发孩子的联想力,这样会使孩子的思维更加发散,形成自己理解的逻辑关系。
第二步:继续引导和启发,帮助孩子找到第一分支在孩子绘制第一分支的时候,尤其要注意把握是否符合主题流程,引导和启发孩子按正确的方向去绘制,方向一定要对路,否则也反而误导了孩子的思维,这个过程中父母不用太在乎孩子的想法是否全面准确,但方向一定要与阅读的材料思想对路,否则南辕北辙,就没办法让孩子的思维延伸出去,也就形成不了完整的阅读笔记。
第三步:循序渐进,引导孩子延伸出第二分支按照阅读的故事情节,进一步延伸,可以通过提问式的引导,来启发孩子延伸出第二分支,以此进行,依次展开,就能绘制出一份中心明确又各具特色的阅读思维导图。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就是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学会建立整体与局部、细节与执行的思考以及行为模式,不但对学生的语文学科有直接帮助,提升“阅读理解”能力,更能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全面锻炼学生的记忆力和专注力,促进全学科的学习效率。
所以无论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特别抽出时间来主动给孩子讲解思维导图绘制方法,教导孩子先用MindMap思维导图去帮助自己解决一些学习上问题,等他熟练绘制后,再可以采用ThinkingMap八大思维导图模型去发挥,这样孩子也就掌握了一项高效的学习方法,【新资优教育】引进国际主流中小学校全方位学习(Life-wideLearning)模式,采用多元智能STEAM发展体系,注重少儿创新思维培养,整合多样化的资优教育资源,推出适切的个性教辅方案,有系统、有方向地发掘和培育全面素养发展的资优生。
2、为什么小学生要做思维导图,还占二分之一的成绩?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有利于促进学生大脑平衡发展,掌握思维工具和方法?首推思维导图,思维导图,MindMap,又称为脑图、心智地图等。是由英国人托尼.博赞在上个世纪60年代发明的思维导图法~思维工具,目前在全球得到广泛应用,新加坡教育部将其列入小学必修科目,大量的世界500企业也在学习应用思维导图。
在80年代传入我国,目前也得到许多教育工作者、脑力智力开发训练开拓者的认可,比较理想的思维导图:图文并茂;各级主题的关系以及相关的子级层次通过线条图表呈现,显得层次清晰,条理分明。博赞说:思维导图能激发词、图形、色彩、数字、次序和因此勾画出的图景,如果能同时运用左右脑,你就不仅是简单的能量叠加,而是能量倍增。
我们知道,小学生的大脑还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在指导学生完成思维导图过程中,一般要经历以下一些步骤:1.确定思维导图要表达的核心内容,并以此作为主体和起点。2.从起点出发分布重要的分支,根据结构和顺序画出侧枝,3.在分支上展开联想,可以进一步进行分支直到完结(一定的知识范围内)。4.确定起点和每一个分支的关键词,并构想装饰关键词的图形,
5.按照由起点~分支~更小一级分支这样的顺序,用线条将全部关键词连接起来。6.修饰,靠近起点的线条加粗,不同的线条采用不同颜色等等。7.讲述展示思维导图,通过讲述展示思维导图,加深记忆,加深理解。同时,可以在同学之间达成良性互动,通过以上活动,不仅完成了对知识的重现复习,解构分析,达到知识目标。同时,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能够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规律,协助小学生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发人脑无限潜力,
3、思维导图对于孩子的学习有用吗?
很多家长对思维导图对孩子学习的帮助上有疑惑,我的理解是这样的,思维导图对低幼及低年级孩子的思维开拓及发散性上还是很有帮助的,因为小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强,需要图形,图像这样聚像化的事物,形象思维的方式来学习知识,开发智力,做引导。但到了高年级的学习上就不要再依赖思维导图了,而应该培养孩子的概括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变形象训练为抽象训练,
4、如何用“思维导图”教学生写作文?
首先我们要知道,思维导图是一种学习工具,利用好这个工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思维导图是通过把学习内容形象化,开发孩子的形象思维能力,把知识图形化,条理化,进而加强逻辑思维能力,那么,作为低年级的孩子,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比如很多孩子在开始写作文之初,还搞不懂作文是怎么回事,包括多少种类,都是什么类型,
这时候如果能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孩子搭建一个作文体系,就会让孩子对作文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如果具体到某一类作文或某一个具体题目时,思维导图可以启发孩子思路,引导孩子的作文有一个合理的结构,表明内容的重点,同时,思维导图是形式多样的,不要拘泥于某一种形式,而要多样性一些,通过兴趣的培养把这种方式交给孩子。
5、写小学作文怎样列题纲?
小徐老师长年从事作文教学,教小学生写作文的第一步就是要教会孩子从整体出发构思全文,写作文并不能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写作前要想好自己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情感,怎么写才能使自己的思想情感突出出来?要从何说起,哪些应先说,哪些应后说,哪些要详写,哪些要略写或舍去不写等等。还要构思好文章中的精彩语句,比如开头结尾怎样出彩,中间行文中的中心句或过渡句、点题句等怎样设计等,
真正构思成熟才能写出胸有成竹的好文章来。而这个写作前的全文构思如果能清晰的写出来就成了一篇成熟的作文提纲,而作文提纲应该怎样写,要注意哪些地方,越早让学生掌握越好,有了作文提纲,写作文时心中就有了底,下笔就会顺理成章,避免了写着写着不知往下该写什么的情况,也更避免了作文跑题偏题的现象。列作文提纲的步骤一、拟好作文题目小学作文从四年级开始就开始接触半命题作文了,所谓半命题作文,就是需先把作文题目补充完整的题目,例如《一件的事》《未来的》《我学会了》《的妈妈》等,
像这类题目,自己所补充的内容就是写作的中心,由补题目就可以确实写作的中心。例如《一件难过的事》写作中心在于“难过”二字,全文应围绕“难过”二字来写,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出为什么难过,写出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感悟等,因此,所谓好的题目,不仅要新颖、独特,吸引眼球,更重要的是要让自己有话可写,要贴近自己的生活真实的经历。
如果自己生活中最难忘的并不一是一件另自己难过的事,而是一件另自己高兴的事,那么我们在拟题就要补成《一件高兴的事》,只要突出自己是为什么而高兴,高兴成怎样就可以了,因此列提纲第一要构思的是文章的题目。而构思好了文章的题目,文章的中心基本也就确实一半了,二、构思文章的中心从小学作文开始,我们就要认识作文中心思想的重要性,一篇文章的中心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只有中心突出的文章才是真正有思想情感价值的文章。
同时文章的中心思想也是全文主体内容要集中表现的内容,任何时候不可以写与中心思想无关的内容,每一段每一句话都为了突出文章这一中心而服务。三、构思文章结构和主要内容安排,1、开头的构思和写法。构思文章的结构安排是列提纲最主要的部分,具体包括开头怎样点题,切题?要结合文章题目写出具体的简洁、精炼、优美的开头,并起到点题,引起下文的作用,
也就是在写提纲时,文章的开头一定要写出来,做到精雕细琢。好的开头可以不但可以整体提升文章的层次,还可以让下文的写作有无限发挥的空间,如果小作者在构思开头时无法引出下文,写完开头就不知道下文怎么写了,那么这个开头引起下文的作用并没有起到。也是不适合的开头,如下图所示,写《同桌的你》开头要怎样写在作文提纲中要先具体写出来:2、安排中间材料的写法内容结构安排上:一要安排好文章要写哪几件事,哪件详写,哪件略写,详写时用哪些描写方法。
例如写《我的外公》文章安排三件事来突出外公珍惜时间、酷爱学习的精神面貌,而这三件事如何安排,哪件要详写,用什么方法详写?哪件略写,用什么方法略写?都要在作文提纲中构思清晰。如下图所示《〈我的外公〉写作提纲》:二要安排好段与段之间的承接,要构思每一段要不要中心句,中心句怎样写?要不要过渡句,过渡句怎样写?还要构思中间行文要怎样突出中心,
三将能例文章出彩的语言记录下来,并在真正写作时适时的用上。如上图《同桌的你》中对段落间的中心句和过渡句的构思,大致确定了文章的材料的剪裁,3、构思文章的结尾文章的结尾和文章的开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小学作文最应该学会的就是首尾照应,使文章内容结构完整严谨,中心突出的写作手法,因此在写好作文开头后也就意味着结尾的一半已经完成了。
另外结尾还要起到总结全文,点明或升华主题的作用,必须结合全文所写的材料及要表达的中心进一步点明或拓展才能使主题表现更加突出,结尾才更加有力。例如下图中《难忘的一件事》的作文提纲,开头和结尾相互照应,结尾通过联想和感情的抒发使文章中心更加突出,感情更加真挚:作文提纲的构思步骤和方法如下图所示:四、学会列提纲还可以一眼看出学生构思上的不合理之处,能根本学生的作文提纲指出学生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写,要怎样写才能使文章内容充实、中心突出,感情真挚,结构严谨,达到一篇优秀作文的标准,
如下图所示:三年级孩子写《春游动物园》的作文提纲,学生在段落层次上的构思完全就是一篇流水账,从听到去春游动物园的消息的兴奋到如何准备去动物园,到一路的见闻等,真到了动物园却没有细写就匆匆结束了,这是典型的“跑题流水账式”作文,因此老师可以结合学生列的提纲,告诉孩子写作文要怎样剪裁材料,虽然要写的话那么多,但哪些该说,哪些不该说,怎样写才能突出中心等,这样从全文的整体构思讲起来学生更容易理解作文的技巧。
再如,有些同学在写作中不明白作文选材详略的重要性,造成文章中心无法得以突出,作文材料喧宾夺主等现象,因此在列作文提纲时也可以适合根本学生的构思和材料剪裁进一步规范孩子的作文思路,如下图所示《他进步了》的作文提纲,小作者要突出小冬的进步这一写作中心,因此“以前小冬常常打架骂人”这一事件要略写,而小冬做得好事要详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