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抄作文好吗,小学生不爱写作文怎么办

切忌为了应付考试,让孩子抄作文、背作文。作文很重要,小学生学写作的几个误区,我们要警惕,如果是三年级初学作文的孩子,抄作文也不算错,再如,有些同学在写作中不明白作文选材详略的重要性,造成文章中心无法得以突出,作文材料喧宾夺主等现象,因此在列作文提纲时也可以适合根本学生的构思和材料剪裁进一步规范孩子的作文思路。

1、小学生抄作文好吗?

这个问题题主没有说清楚,是初学作文的三年级孩子,还是五、六年级的孩子?如果是三年级初学作文的孩子,抄作文也不算错。因为初学作文,模仿也很重要,我们每天让孩子看课外书,其实就是让他们去学习、积累、感悟,就是培养他们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如果是三年级孩子,看作文本不如让他们抄作文书,毕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孩子通过抄作文,学习他人的写作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抄得多了,自己在习作时,会知道描写动物该怎么描写,写人物又该从哪些方面写,曾经抄过的哪个词语用在这里正合适,更能表现所描写事物的特点,这时,别人的东西已经内化成自己的东西。不知不觉间,孩子的写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当然,抄作文会给孩子加大作业量,老师在布置这个作业时,可以和练字结合起来。可以要求孩子两天抄一篇作文,而且长年累月坚持下去,

这样到高年级,孩子脑海中积累了很多写作方法,好词佳句。再不会为作文发愁,老师布置了题目,孩子略一思索,就知道写什么,而且洋洋洒洒,没有什么口水话,切忌为了应付考试,让孩子抄作文、背作文。那样的抄作文没有一点价值,表面看起来,孩子们的作文分数都高,实际上孩子的写作能力并没有提高。总结:对于初学作文的三年级孩子来说,抄作文可以帮助他们学习他人写作方法,积累好词好句,

2、小学生不爱写作文怎么办?

小学生不爱写作文原因在于:一想像力不够,无法拓展想像空间,写几句就没下文了;二表达能力较差,语言积累不够,不知道什么说。要让小学生能轻松地写好作文,我认为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要加强孩子的语言积累,提高表达能力,可以订阅一些孩子们感兴趣的报纸杂志,如《读者》、《少年文摘》等,让她经常看一看,学一学,每月举行一次家庭读书分享会,发表读书心得。

还可以写写日记和周记,刚开始写时不要苛求质量与篇幅,重要的是鼓励孩子写出心里话。这样既可以提高孩子的写作兴趣,又增加了孩子的语言积累,第二要让孩子掌握正确的写作方法。不会写作文是孩子不爱写作文的主要原因,所以想要孩子爱上写作,先得让她掌握正确的写作方法,可以把不同文体的要素混在一起,由家长说出文体,孩子根据要求找出相应的要素,这个小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也能够让孩子看到写作题目时就知道自己需要写哪些内容,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更流畅、更出色。

第三要培养孩子的想像力,不妨多带孩子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如爬山、旅游等,开阔视野,让他们仔细地观察生活。除了用眼睛去观察之外,还可以用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心觉,发动全身的各种感觉器官去感受,这样的观察才是立体的、全面的,写出的作文也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也可以在节假日带他一起去看儿童电影,然后分别写观后感,一起讨论分享各自对电影的感受和看法,

3、现在的小学生为什么不会写作文?

作文很重要,小学生学写作的几个误区,我们要警惕。误区一:重技巧,不储备,我们知道小学生从二年级就会有看图写话的要求,到了三年级不少于200字的小作文要求。很多家长担心孩子作文跟不上,于是就给孩子报了看图写话作文班,大家都觉得作文班就能解决作文的问题,这就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毛病。我发现大部分三四年级同学写不好作文的原因并不是没有写作技巧,而是没有阅读的储备,

没有阅读的底子,再高明的技巧其实也很难发挥作用。杜甫强调:“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如果孩子有了一定的阅读储备,经过老师技巧点拨才会见效果,而没有阅读的储备,上完作文班也能写出作文,但是大家写得一模一样,这不叫作文,这叫八股文,应付考试还行,遇到灵活的作文题,还是不知所措,这怎么能说会写作呢?误区二:只是抄,不理解。

我们学校老师经常布置摘抄的任务,摘抄的目的希望孩子们理解词语意思,掌握句子的用法,可是很多孩子并没有理解老师的用意,只是抄了一遍。这个词句好在什么地方,他并没有认真的思考过,因此孩子抄了一本又一本的好词好句,写作文时却用不上。摘抄是一件很费时间的事情,既然摘抄了,没有用上,实为可惜,如果换成写批注或是词语造句或仿写,让孩子真正理解词语的用法,效果显然不一样。

所以摘抄不求多,理解用法是前提,理解了词句用法,我们才能在作文中反馈出来,误区三:只是读,没引导。刚才我们已经说到读的重要性,爱上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前提,但是我们很多同学喜欢读,却不会读,因此想写出好作文依然有困难,有的家长让孩子挑喜欢的书读,因此孩子往往挑选漫画和搞笑的书,这类书只能算消遣,读得再多,也改变不了作文的现状。

很多家长重视孩子阅读,只是把课外书给了孩子,却没有和孩子交流书本内容,告诉孩子一些精读的方法,如批注阅读,思维导图,写读后感,没有引导,孩子显然以看故事为主,没有深度思考,以为故事看完了,书就读好了。一天能看好几本名著,孩子看得虽多,可遇到作文依然会发愁,就是缺乏引导,缺乏精读造成的,“不动笔墨不读书”就是强调精读的重要性,没有精读就没有作文。

误区四:喜欢读,不愿写,要想写好作文,不动笔肯定不行。宋代大文豪欧阳修就说过写作的奥秘:“无它法,唯勤读书,多作自工,”对于喜欢读书的孩子说,读的过程是轻松愉悦的,而写并非如此。写作需要调动你储备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再创造,写显然比读难得多,因此很多同学喜欢读,不愿写。其实写并没有那么难,刚起步时可以教孩子写批注,学会分析名著中好词好句,可以从名著中挑选一些好句或好段让孩子模仿,这两种方式,显然比自己创作要简单,

孩子也能接受,非常适合起步的孩子。等到孩子已经具备一定写作能力后,可以让孩子每天写一段话,记录当天见闻或感悟,题材不限,可以写天气,如:《冬天来了》《冷》;可以写事,写今天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我考了100分》;可以写自己感受:《我今天生气了》等,字数不限,目的是培养观察能力和构思能力。坚持这样的小练笔,考场就能轻松写出好作文,

总之,作文很重要,切忌病急乱投医。写好作文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当我们了解了正确的写作方法,从阅读开始,从会读开始,把基础打牢,再辅之技巧,孩子一定能写出高分作文。您有作文方面的困惑吗,说说您的看法,您听说过三大精读法吗?为什么孩子看了很多书还是不会写作文,问题出在哪里?1、作文是贯穿整个小学到高中。语文考试中,作文占分高,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我们都希望孩子作文拿高分,我们都相信孩子想要写好作文,喜欢看书是前提。2、常用的读书方法有两种:略读和精读,何为略读,以追求好看的故事为目标,以最快的速度看完,不去细嚼慢咽的读书方式,我们都可称为略读。略读是一种重要的读书方式,略读的好处是让我们再短时间内吸收到很多信息,略读的缺点也很明显,只是囫囵吞枣的读书,只是知道这本书讲了什么,把书当做消遣和娱乐,汲取的营养有限。

3、我们也给孩子们买了很多课外书,但是我们发现孩子依然不会写作文,或者说遇到作文就发愁,和孩子没有精读有很大的关系,略读能开阔孩子的视野,提升孩子的阅读速度,从而促进阅读人能力提升。但是读书不关注细节,不去分析人物、故事情节、精彩的语段,孩子的作文进步必然缓慢,因为好的作文必须有精彩的细节。会读是写作的前提,而只有读到细节,关注细节,才可能写出细节,

4、学校的语文课,其实就是精读课,但是很多孩子只是听,并没有把老师讲的方法运用到自己读书中去,的确有些遗憾。如果老师把精读作为一种任务布置给孩子完成,或许效果就不同,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我发现这三种精读法是最好操作的。这就是:批注阅读,思维导图,写读后感,5、“不动笔墨不读书”强调的就是读书要做批注。

批注的时候,我们才会深入思考,而思维导图,更多是整体把握书中的内容,如果说批注是从微观的角度看问题,思维导图,更强调宏观的角度看问题。而读后感综合了二者的优点,6、小学是培养阅读习惯的黄金期,孩子好奇心强,课余时间多。如果我们的家长既关注孩子阅读的量,也关注阅读的质;孩子既会略读,也会精读,相信孩子们写出好作文就不是什么问题了。

4、孩子小学作文怎么才能提高?

要让孩子习作水平提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入手:一、培养观察能力,作为老师,要教给孩子观察的方法,作为家长,可利用假期带孩子多接触大自然,多参观游览,使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样孩子才会有更多写作的素材。二、培养阅读的兴趣,从低年级开始会做读书笔记,摘抄读本中的好词好句,高年级学生除了好词好句的摘抄外,还要能写出自己的感想、得到的启示,

只有多读书,多积累,写出的作文才生动。三、培养孩子口语表达能力,现在的教材里每个单元都有口语交际训练,平时就要注意训练孩子的表达能力,鼓励孩子把每天的所见所闻和家长分享,四、培养写日记的习惯,一二年级的孩子虽然小,教材中的看图写话其实就是为三年级开始写作文打基础,所以低年级的孩子需要教会观察顺序,每天让孩子开始学写日记,哪怕一两句话也可以,主要目的是培养孩子会说会写。

5、写小学作文怎样列题纲?

小徐老师长年从事作文教学,教小学生写作文的第一步就是要教会孩子从整体出发构思全文,写作文并不能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写作前要想好自己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情感,怎么写才能使自己的思想情感突出出来?要从何说起,哪些应先说,哪些应后说,哪些要详写,哪些要略写或舍去不写等等。还要构思好文章中的精彩语句,比如开头结尾怎样出彩,中间行文中的中心句或过渡句、点题句等怎样设计等,

真正构思成熟才能写出胸有成竹的好文章来。而这个写作前的全文构思如果能清晰的写出来就成了一篇成熟的作文提纲,而作文提纲应该怎样写,要注意哪些地方,越早让学生掌握越好,有了作文提纲,写作文时心中就有了底,下笔就会顺理成章,避免了写着写着不知往下该写什么的情况,也更避免了作文跑题偏题的现象。列作文提纲的步骤一、拟好作文题目小学作文从四年级开始就开始接触半命题作文了,所谓半命题作文,就是需先把作文题目补充完整的题目,例如《一件的事》《未来的》《我学会了》《的妈妈》等,

像这类题目,自己所补充的内容就是写作的中心,由补题目就可以确实写作的中心。例如《一件难过的事》写作中心在于“难过”二字,全文应围绕“难过”二字来写,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出为什么难过,写出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感悟等,因此,所谓好的题目,不仅要新颖、独特,吸引眼球,更重要的是要让自己有话可写,要贴近自己的生活真实的经历。

如果自己生活中最难忘的并不一是一件另自己难过的事,而是一件另自己高兴的事,那么我们在拟题就要补成《一件高兴的事》,只要突出自己是为什么而高兴,高兴成怎样就可以了,因此列提纲第一要构思的是文章的题目。而构思好了文章的题目,文章的中心基本也就确实一半了,二、构思文章的中心从小学作文开始,我们就要认识作文中心思想的重要性,一篇文章的中心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只有中心突出的文章才是真正有思想情感价值的文章。

同时文章的中心思想也是全文主体内容要集中表现的内容,任何时候不可以写与中心思想无关的内容,每一段每一句话都为了突出文章这一中心而服务。三、构思文章结构和主要内容安排,1、开头的构思和写法。构思文章的结构安排是列提纲最主要的部分,具体包括开头怎样点题,切题?要结合文章题目写出具体的简洁、精炼、优美的开头,并起到点题,引起下文的作用,

也就是在写提纲时,文章的开头一定要写出来,做到精雕细琢。好的开头可以不但可以整体提升文章的层次,还可以让下文的写作有无限发挥的空间,如果小作者在构思开头时无法引出下文,写完开头就不知道下文怎么写了,那么这个开头引起下文的作用并没有起到。也是不适合的开头,如下图所示,写《同桌的你》开头要怎样写在作文提纲中要先具体写出来:2、安排中间材料的写法内容结构安排上:一要安排好文章要写哪几件事,哪件详写,哪件略写,详写时用哪些描写方法。

例如写《我的外公》文章安排三件事来突出外公珍惜时间、酷爱学习的精神面貌,而这三件事如何安排,哪件要详写,用什么方法详写?哪件略写,用什么方法略写?都要在作文提纲中构思清晰。如下图所示《〈我的外公〉写作提纲》:二要安排好段与段之间的承接,要构思每一段要不要中心句,中心句怎样写?要不要过渡句,过渡句怎样写?还要构思中间行文要怎样突出中心,

三将能例文章出彩的语言记录下来,并在真正写作时适时的用上。如上图《同桌的你》中对段落间的中心句和过渡句的构思,大致确定了文章的材料的剪裁,3、构思文章的结尾文章的结尾和文章的开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小学作文最应该学会的就是首尾照应,使文章内容结构完整严谨,中心突出的写作手法,因此在写好作文开头后也就意味着结尾的一半已经完成了。

另外结尾还要起到总结全文,点明或升华主题的作用,必须结合全文所写的材料及要表达的中心进一步点明或拓展才能使主题表现更加突出,结尾才更加有力。例如下图中《难忘的一件事》的作文提纲,开头和结尾相互照应,结尾通过联想和感情的抒发使文章中心更加突出,感情更加真挚:作文提纲的构思步骤和方法如下图所示:四、学会列提纲还可以一眼看出学生构思上的不合理之处,能根本学生的作文提纲指出学生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写,要怎样写才能使文章内容充实、中心突出,感情真挚,结构严谨,达到一篇优秀作文的标准,

如下图所示:三年级孩子写《春游动物园》的作文提纲,学生在段落层次上的构思完全就是一篇流水账,从听到去春游动物园的消息的兴奋到如何准备去动物园,到一路的见闻等,真到了动物园却没有细写就匆匆结束了,这是典型的“跑题流水账式”作文,因此老师可以结合学生列的提纲,告诉孩子写作文要怎样剪裁材料,虽然要写的话那么多,但哪些该说,哪些不该说,怎样写才能突出中心等,这样从全文的整体构思讲起来学生更容易理解作文的技巧。

再如,有些同学在写作中不明白作文选材详略的重要性,造成文章中心无法得以突出,作文材料喧宾夺主等现象,因此在列作文提纲时也可以适合根本学生的构思和材料剪裁进一步规范孩子的作文思路,如下图所示《他进步了》的作文提纲,小作者要突出小冬的进步这一写作中心,因此“以前小冬常常打架骂人”这一事件要略写,而小冬做得好事要详写。

评论

我要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