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作文很差,如何才能写好中考语文作文

选材内容上的差异也挺大的,去年的作文是社会题材的,要求用与家乡有关的材料。去年的作文比较适合写游记或者说明文,今年中考语文作文的命题方向是什么呢,我所说的32分是他的考试作文历史上的最高分,自己对作文也非常没有自信,至于题主问到的中考分数线会不会降低,拿南京为例,因为今年中考体育项目中比较激烈的项目取消了,今年的中考总分比去年降了14分,随着总分的降低,分数线自然也会跟着下降。

1、孩子作文很差,马上就中考了,怎么才能写出一篇40分左右的作文?

我们地区现在初中的语文由原来的120分,改为150分。作文分数由原来的50分成为60分,那么在这个基础上得40分算是一个正常情况下的基础分,要求不是很高。但是从提问当中来看,要求得到40分,那么孩子的写作水平确实不怎么样,还有几天就进行中考了,想要在短时期内改变这种状况不太容易。但我们可以尝试进行一下,

我曾经指导过朋友的一个孩子的作文,只交谈了一次,孩子由原来的32分上升到了42分,当时总分是50分。下面我就来谈一下我是怎样让孩子提高的,也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那是一个男孩,作文写不够字数,我所说的32分是他的考试作文历史上的最高分,自己对作文也非常没有自信。我看了他写的三篇作文,问题比较突出的一点是概括性太强,你说的是优点还是缺点啊?我跟孩子讲的是著名作家曹云轩教授的一个作文观点:好文章都是折腾出来的,

在写文章的时候,不能直接说,你直接说那事就完了。我们可以先谈一谈天气,拉一拉心情,看一看外在的环境,把这些放进去,作文内容就充实了好多,还有要注意,一件事要让他一波三折,文似看山喜不平,波折的厉害了,人们才愿意去读。他写过《爱在人间》这篇文章,他曾写到在公交车上让座这件事情。在我没有指导前,他就说在公交车上上来一个老大爷,当时车上没有座了,

看到这种情况,然后就站起来给老大爷让了座。老大爷非常感谢我,经过我指导之后,他在写这一段的时候,先写的是天气挺热的,写得还是比较具体的。公交车停站时,上了一个老大爷,他介绍了这个老大爷的外貌,通过他的描写,我们看出这是一个需要座位的人,然后他写了其他人的反应,在写其他人的反应的时候,介绍了自己心理。反正是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

让不让座不是累不累的问题,而是在这么多人面前感觉不太好意思。最终让座,写了老大爷的言行,自己的心情啊,还有周围人的态度,他重点写了刚才燥热的车厢里,一下子得变得清凉起来。就这一件事儿,就让他写够了字数,其他事情简略的介绍就行了。而不是一开始写了好几件事情,就是字数不够,对于写作能力比较差的孩子,这时候再去训练他写议论文,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应该是难以奏效,虽然在中考的时候写议论文,分数会相对来说要高一些。

2、西安83565名考生参加中考,比去年增加6019人,中考作文“做个诚实的人”可诚实到底好写吗?

2019年西安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于7月3日、4日、5日进行,与去年相比,今年中考多了一天,因为今年是西安首次实施八年级(初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考生普遍认为中考作文不难华商报记者从西安市教育局获悉,八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报考人数87071人,设106个考点,2910考场,九年级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报考人数83565人,比去年增加了6019人。

全市共设置14个考区,其中,设102个考点,2791个考场,7月3日下午,全市87071名初二考生参加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考了新中考改革后的中考科目生物学和地理,两科分值各60分,考试时长各60分钟。今年八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是初中学生升学的重要参考依据,不计入录取总分,不少初二考生表示,题目和平时备考难度相比并不难。

尽管这两科不计入总分,但是从初二开始考中考科目,已经感受了中考的紧张氛围,按照中考考务组织去各考点考试,相当于提前演练了。昨日上午,九年级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举行,11时第一门语文科目考试结束,作文题目为《做个诚实的人》,相比较于2018年的《阳光》、2017年的《会玩,才好》,今年中考作文难不难?语文考试结束后,华商报记者邀请两位初三语文老师对今年中考作文进行点评,

“人人有话写,优劣可区分”西安高级中学初三语文备课组长陈卓老师认为,今年作文题目充分体现立德树人的理念,也体现了部编版教材“体现核心价值观”和“贴近生活”的特色,要求学生用饱含真情的文字,写出生活的诚实之美,反映发自内心的“正能量”。这个题目贴近生活不偏不难,广泛地调动了学生的生活体验,以及对自己、对生活的思考感悟,

完全遵循“人人有话可写”的原则来命题,重在考察学生对生活小事的关注度,真情实感的表现度,创意表达的呈现度等,虽是“人人能写”但又“优劣可分”。这个作文题目中没有主语,可以以“我”为主人公或见证者来写自己亲身经历,历事之后的体验或感悟,也可以是留心生活,观察之后的发现与提炼,尽可能写一事一得的记叙文,这样更契合部编版教材中作文教学的设计理念。

这篇文章怎样写才能出彩呢?若只是一味地讲“理”,我们要做诚实的人,那必将空洞、乏味,完整地写一件事,选择合适的记叙顺序,在叙小事的过程中,交代清楚事情起因、经过、结果,如能有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局,将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审题门槛低首先要理解诚实的内涵”西安市庆安初级中学初三语文备课组组长、高级教师秦玉萍认为,本次作文既考查了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更考察了学生思考人生、关注社会的能力;既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也贯彻了立德树人的教育观念,

本次作文在审题上门槛很低,但是想要在众多的作文中脱颖而出,也是很不容易的。选材时不要仅局限在“待人不说谎,考试不作弊”等事件上,要在生活中去寻找,例如中学生活的快乐与忧伤,成长过程中的坚定与彷徨,用真实的心态、真实的情愫,去打动读者。另外,榜样的力量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一个人、一件事、一个物都可以成为写作的对象,尽量写出一种崇高的精神,一种坚定的信念,一种博大的胸怀,或者一种深沉的爱,

理解了诚实的内涵,就要知道诚实意味着实事求是,表里如一;诚实意味着不自欺,内心坦荡,从而让文章的立意上一个台阶。另外,想要在众多的作品中脱颖而出,还要从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求真,写出真情实感,写出真实生活,写出真实的体验、真实的感悟,用细节、用真情去打动人;二是求深,写作流于表面,自然失之肤浅,要挖掘写作对象的特征、精神世界、思想内涵,让读者从中获得启迪;三是求新,别出心裁的切入点,个性化的体悟,新颖的构思,别致的形式,都容易让人眼前一亮。

3、宁波2020年中考作文已出来,与去年有何不同?该怎么写呢?

一、宁波两年中考作文题:2020年:宁波中考作文题是“自己决定”,2019年的中考作文题:与家乡有关的风味时尚风景等。二、两年作文题的差异:这两个作文差异还是挺大的,1、首先是文体上的差异。今年的,作文比较适合写记叙文。去年的作文比较适合写游记或者说明文,2、选材内容上的差异也挺大的,去年的作文是社会题材的,要求用与家乡有关的材料。

今年的作文是个人题材的要求,用的是个人的经历作为材料,3、考查重点不一样。去年考查的是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度,今年考查的是学生对个人心灵的关注。4、考查的难度也不一样,很明显今年的难度低于去年,嗯,这大概跟疫情有关。今年的题目更贴近学生个人的生活经历,更好写,让学生考试时,不再感到害怕紧张,三、怎么写?这个问题太宽泛了,我具体化一下:写什么内容?在一个月前4月18号,我就公布了我的五则材料:五个方面:五段材料1、一段难忘的经历:父亲陪我体育锻炼2、一种执著的信念:提高写作水平自强不息3、一段美好的交往:与大学老师交往4、一种健康的爱好:写作5、一个学习的榜样:作家李哥2020年宁波的中考作文题,直接可以从我准备的材料中找到写作材料:1、第1个材料可以用,父亲看我身体差,陪我体育锻炼,但他工作很忙,他常常累得要死,但还是陪我体育锻炼,我心疼他,劝他不要这么累,他说,这是我自己的决定;他锻炼时扭伤了脚,我很内疚,他说,不关你的事,这是我自己的决定。

从父亲角度来表现这个主题,文章会有新意,2、也可以用第2个材料,提高写作水平中,碰到很多困难,我咬牙坚持,这是我自己的决定,体现自己自强不息的精神。3、也可以用第4个材料,第4个材料,写作很辛苦,又不光鲜亮丽,更多的时候是寂寂无闻,但这是我自己的决定。所谓的题目容易,就是出的题目,可以用很多材料来表现;而难的题目,就是材料选择范围特别狭窄,像宁波2019年的中考材料,只能谈宁波地,宁波事,选材的范围太狭窄了,我的这五个材料就派不上用场了,

4、如何才能写好中考语文作文?

临近中招,怎样才能写好一篇中考应试作文呢?中考作文还是有很多套路的,比如,把字写好,工整、干净的书写能让阅卷阅得头昏脑胀的老师神清气爽,能占不少便宜的。技巧上,要想写好,请往下看:一、看中考作文题型,二选一如何选题,中考作文,大多两种题型:1.命题或半命题作文;大多考查记叙文。2.材料作文,要比命题作文难一些,需要先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再围绕中心自拟题目。

既可以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写成议论文,两道题,怎么选?答案是:1.选简单的。因为考场作文还是尽量要降低风险系数的,简单的,把握大,不易跑题,2.选自己擅长的。擅长的才能出彩,才是得高分的关键,擅长记叙描写的,就要在记叙文上下功夫;擅长思维和议论的,在准确把握材料中心的前提下,可以优先考虑议论文。二、记叙文套路:1.审题要准,

题目中每个词语都要在文章中有所体现,遗漏了,就会造成偏题或跑题。比如:《越来越.....的我》这个题目,明确是写自己某个方面特点的记叙文,但“越来越”这个词,很多同学往往不注意思考如何去表现,会写成“(努力)的我”;或是将“越来越努力”错误理解为“从不努力到努力”,造成偏题、跑题,而此文题正解应该是写两到三个事例,显示出从努力到更努力的过程。

2.选材立意,中考作文考查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对自我的认知、对真善美的感受能力,所以,选材要正能量。以上题为例,选“努力”显然比选“叛逆”要好得多,3.点题。考试作文,阅卷老师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1分钟到2分钟)判出分数,所以,作文中心要鲜明,不能让阅卷老师费力去找、去猜;所以,需要三到五处点题,开头、结尾、行文中间,对中心反复敲打,使之凸显出来,

4.详略和细节描写。详略不当是初中生容易犯的毛病,应对方法是:和审题结合起来,列出提纲:哪些详写?以上面的题目为例,关键词是“努力”,那么,能体现努力的细节应该详写,而关联不紧密的略写,一笔带过。三、议论文套路:1.把握材料中心,提炼出自己的观点,观点要明确。2.平时多积累名言、事例等论据,做到有米下锅,

3.论证充分。利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常见的论证方法,把论点论证得深入透彻,可以套用一些模板,比如:三个事例,两个正面的,一个反面的,构成对比;两个正面事例中,又可以一古一今、一中一外;三个事例,可以呈一大两小或两大一小分布,大的详写,小的略写。4.结合当前现实生活,适当拓展总结,增强文章的现实意义,

5、今年中考语文作文命题方向是什么?

欢迎您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来回馈您!问题概述关于“作文命题方向”这一老生常谈之话题,想必大家已听出耳茧来了!答案可谓是五花八门,参差不齐。经常关注“老穆说语文”的朋友应该知道,每当临近中高考,穆老师也会去猜题押题,但穆老师建议大家不要迷恋于猜题押题,就拿去年为例,穆老师曾就2017年“苏州中考作文”进行预测,很幸运,押中了!为何说“幸运”呢?穆老师认为,精确押中属于运气,但是运气的背后,是对“作文命题方向”的熟知。

今年中考语文作文的命题方向是什么呢?能否把握好?把握好方向对我们写作文有哪些好处?带着这些疑惑,接着往下看!老穆分析穆老师认为,就初中中考作文而言,不论作文如何命题,都离不开“青春感悟”四个字,我们不妨先看一下作文分类:大凡青春感悟类作文,大都是这样的套路:主人公先是“好好的”,突然受到某种刺激,其过程往往比较曲折与痛苦,但最终“熬”了过去,主人公因而获得了成长,在“品德、学习、意志和情感”上得以提升或升华。

如下图:穆老师给大家一个建议:大家只要把握好中考作文命题方向即可,万不可执迷于各种押题猜题讲座,与其把时间耗在这些方面,还不如跟着穆老师好好学作文,“敌人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面对中考作文,我们如何才能够做到从容不迫,以不变应万变呢?接着往下看!老穆支招既然我们已经了解了中考作文命题方向,接下来就是怎么做的问题。

穆老师给出如下建议:【1】考前磨两篇属于自己的作文,一篇【2】每天保持半小时阅读量,遇到好词佳句及时记下来,最好能背诵,【3】严把审题关,立意要深远有内涵,确保得到作文80%的基础分数。【4】就自己熟悉的作文素材,进行迁移与拓展训练,确保考场上能够快速运用素材,【5】了解和掌握写作技巧,提升作文水平。

(建议大家参考穆老师之前的文章或问答,里面有详细解析)【6】穆老师送大家两张图:一张是“记叙文写作结构框架示意图”;另一张是“青春感悟类写作流程图”,请大家潜心研究与学习哦!图一:记叙文写作结构框架示意图图二:青春感悟类写作流程图亲爱的同学们,中考在即,能否打赢这场攻坚战,决定权在你自己手上!加油吧!别犹豫!希望穆老师的回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6、今年中考作文题目会和疫情有关吗?中考分数线会降低吗?

眼下已经有一部分地方中考结束了,从已经考过的地方来看,中考作文题跟疫情相关的还真不多。在疫情爆发之初,学生们还在上网课的时候,这个话题已经被反复写烂了,那时候大家都觉得发生这么大的事情,今年的高考中考作文一定跑不掉了,所以都来关注这个话题,从多个角度反复推敲,所以,写有关疫情的话题,实际上已经没有多少考的价值。

不过,在刚刚过去的高考作文的中倒是有两个与疫情相关的题目,分别是新高考全国一卷和老高考全国二卷,个人觉得从考试的角度来说,让学生提前猜不到的作文题目,才更具备考试的价值,如果都是提前预料到的,提前都准备好了,那就失去了考试的价值了,毕竟考试除了考你的基本功之外,还要考你的临场发挥能力。像作文这样一道大题,通常120分的卷子中占了50分,提前都准备好,那考试还有什么意义呢?至于题主问到的中考分数线会不会降低,拿南京为例,因为今年中考体育项目中比较激烈的项目取消了,今年的中考总分比去年降了14分,随着总分的降低,分数线自然也会跟着下降,

7、2020年南京中考作文题目已经出炉,对于这次中考作文题目《食趣》你有什么看法?

第一想法是,比我去年写的高考作文都还难,南京的中考作文题也是绝了。然后我还特意去百度了一下这个题目,得知有一本书也叫《食趣》《食趣》是2001年学林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江礼旸,本书趣谈浙菜,鲁菜,川菜,闽菜,徽菜,湘菜,粤菜,苏菜等等菜系的起源、特色、制法、典故及其它,最为绝妙的是作者的古典行文,原汁原味地将中国饮食文化倒将出来,请读者品尝。

当然,这个题目代表的不仅是这本书,还有我们对美食的热爱与初衷,人类社会经过长久的积累的智慧与神奇力量,饮食文化与我们息息相关,各地菜系各具特色,引人垂涎。而关于饮食文化的节目也有很多,较为人知的是陈晓卿的《舌尖上的中国》,通过人物故事来串联起中国人对美食的热爱,我们每天都在吃饭,但很少有人会领略明白美食的精魂。

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厨子就地取材,用卓绝的刀工经验才能完成一道又一道鬼斧神工的菜肴,酸甜苦辣咸,不论素与荤,菜如人生,不同的味道造就了不同的灵魂。只有懂得里面的纯粹,才能更好的享受美食带来的震撼,在古代,对于美食的享受独属于达官贵人,平民百姓只能用最普通的食物来充饥。即便如此,勤劳朴实的人们也创造出一系列低成本,大众的菜品,比较出名的如四川的麻婆豆腐,

而宫廷御宴的技术延续到今天,还是一般人吃不起的存在,如满汉全席。高级厨师带给你的感觉只有一个——根本吃不起,与其说他们在做菜,不如说他们在雕刻一件珍贵的艺术品,如果有天,这些菜真的出现在你面前,除了多拍几张照片,简直想拿回去供着。而很多当年皇帝们吃过的东西,在如今都成了孤品,如熊掌,野生的人参和鹿茸,

饮食的乐趣,不仅在于刺激舌尖的味蕾,还有一方文化记忆的传承,与亲朋好友之间的聚会。吃过火锅的人都知道,一个人吃火锅那是相当没意思的,一群人在一起嗨皮,才有气氛感,推杯换盏,其乐融融,但是,有一点不好的就是,乐极生悲,容易长膘。自然,现代人的乐趣,也就是在晚上夜跑之后,还是逃不过烧烤摊的诱惑,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减肥始终不成功的原因,只怪伙食太好了,

自然,要深刻感受到“食趣”,还要有足够的耐心。如某些腌制食品,当然最典型的当属酿酒了,时间越长越好,在这一点上,中西方有异曲同工之妙,时间积累的香甜在舌尖绽放。不论价钱贵贱,在不同的地区,总有能打动你的美食之魂,也有你害怕的魔鬼食品,就像柳州螺蛳粉,爱的人简直对它爱不释手,欲罢不能,闻着就能飘飘欲仙。

但是对不爱它的人来说比如我们“不通人情”的父母,总是会以为你在“煮屎”,外国人一方面对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所倾倒,同时又对某些事物望而却步。爱好鸡爪的我们常常为他们不能享受这美食而叹惋,其中涉及到各地习俗与宗教,还得慎重,一旦看到美食,就忍不住说了一大堆,好像逐渐跑偏了,不过没关系,只要围绕着你喜欢吃的冥想就可以了。

评论

我要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