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我上班了,她的柜台也撤掉了,她又办了病退,回到家里。从后来流传出来的“满分作文”或“高分作文”来看,几乎都是词藻华丽却又废话满篇的撒谎作文,几十年,我对她的脾气早见怪不怪了,感觉年龄越大,她更不靠谱了,我们有理由相信,学生能写好一篇“撒谎作文”,他更能写出带着自己真情实感的优秀作文来。
1、妈妈渐渐变老了,你会原谅妈妈做事越来越不靠谱吗?
小时候,觉得妈妈无所不能,虽然她比较偏心弟弟,可她有文化,在当时,能辅导我作业,在那个偏僻的小镇,比大多数妈妈都有见识。后来,她去街道上班,成了为数不多的职业女性,说话做事也都很有见地,到我上中学时,她自己承包柜台,变得金钱观念很强,但也很有头脑。对于上货啊,卖货啊,都很内行,后来,我上班了,她的柜台也撤掉了,她又办了病退,回到家里。
从这以后,她就无所事事,变得脾气暴躁,思考问题变得目光短浅,东家长西家短了,现在,更是说话就是要人命的,怎么戳你的痛处怎么说,所以我真的不敢和她说实话。有次,我投入感情很深,却分手了,一度很痛苦,她跑到我家里来,开始以聪明人的身份分析我分手原因,可那些几百年前的陈词滥调,根本不适应社会了,我也不想讨论这个话题。
结果让她大发雷霆,说我分手是活该,是咎由自取,我气得浑身哆嗦,她发泄一通,扬长而去,我痛苦很久,她说话做事从来就是凭情绪,高兴了就看你顺眼,不高兴了什么伤人的话都说,把你当仇人一样。几十年,我对她的脾气早见怪不怪了,感觉年龄越大,她更不靠谱了,但我也从没指望过她,一直都是靠自己,她年龄大了,我尽量不和她多谈,报喜不报忧。
2、如何看待撒谎作文?
题主的这个问题有点意思,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很乐意借答题机会谈些自己的看法。看到题主的问题,我想起我读小学时候,每逢写作文,开篇不是“今天风和日丽,晴空万里无云”就是“锣鼓咚咚敲,红旗哗哗飘,我们兴高采烈地扫墓去了”等等自以为文采过人的语句,要不就是“他跳上摩托车,一踩油门,飞也似的追了出去”,根本不知道摩托车的油门是在手把上的事实。
至于写的内容,那是挖空心思地编,最著名的就是帮老奶奶过马路,这也许就是题主所说的撒谎作文吧?我不是语文老师,但我读书的时候对语文还是相当有兴趣的。我认为,在讨论这个问题前,我们必须搞清楚下面这个问题:为什么要学写作?一份语文试卷其实就四个字:阅读写作,我们非常强调写作的重要性,那是因为无论是我们的法律法规、合同契约、报告文案,甚至表白情书,都离不开写作。
可以这么说,生活无处不写作,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学习写作就是为了应用。每次高考结束后,作文题目经常会成为一时的热门话题,然而,从后来流传出来的“满分作文”或“高分作文”来看,几乎都是词藻华丽却又废话满篇的撒谎作文。这又不得不让人怀疑我们是否真正明了学习写作的目的,这就引出了下一个思考:学习写作究竟应该是以人文本还是以文为本我们作为一个人,身上起码存在三种属性:一是作为生命体的生物属性;二是作为具有思想性生物特有的精神属性;三是作为社会一分子的社会属性。
精神属性是我们每个人独享的,但我们的社会属性是会影响到其他人的,我们学习写作是为了应用。做什么用呢?用来抒发自己的心声,如果说讲话是“言为心声”,那么作文就该是“文为心声”。我觉得一开始我们就要在作文教学中强调这一点,不能“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这有点偏离学习写作的初衷。怎样更好地做到“文为心声”?社会有多复杂,作文就有多少样,
如同生活中我们不能看见啥就说啥一样,写作同样需要精巧的构思、华丽的语言、独特的手法等写作技巧,方便我们更好的抒发胸臆,表达情感,体现价值。所以,必要的模仿乃至词藻堆砌而成的“撒谎作文”也是应该包容的,我们有理由相信,学生能写好一篇“撒谎作文”,他更能写出带着自己真情实感的优秀作文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引导他们多描写自己熟悉的人或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