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问题不是来自带孙子的劳累和辛苦,奶奶带孙子本来是件很开心的事情,内心上您应该是喜欢的;但是您却要谨言慎行小心翼翼,这就是不合理常理的地方也是问题的根源。二、不谨言慎行的原因,除了修养欠缺,更重要的是想要刷存在感一个人不谨言慎行,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1、从以前的极度爱表达到现在的多倾听和谨言慎行,是一个怎样的转变?是好还是坏?
谢邀。单从爱不爱表达上看,很难说明问题,因为爱表达未必表达的都正确;不爱表达未必不是胸有成竹。假定原先爱表达而且基本正确,后来不爱表达了转为倾听,这里面有两个可能,一个是顺水推舟或技术层面上的不在坚持,一个是考虑怎么应对不正确的见解、怎么把自己正确的表达继续下去,对好坏的鉴别,只能用结果打分,胡猜乱测是错误的。
2、帮儿子看孩子时,感觉自己谨言慎行小心翼翼的,都得抑郁症了,我该不该告诉他们?
您好!针对您提出的问题和您简单的描述,我只能对您目前所处的环境、您的性格特征和心态有一个粗略的概念,并站在一个心理咨询师角度,给予您以下相关分析和建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首先,您要确认自己是否真的得了抑郁症,必须有专业医生的确诊不要自己随便下定断,从您简单的描述分析:您的问题不是来自带孙子的劳累和辛苦,奶奶带孙子本来是件很开心的事情,内心上您应该是喜欢的;但是您却要谨言慎行小心翼翼,这就是不合理常理的地方也是问题的根源。
您做为儿子的妈妈,媳妇的婆婆,孙子的奶奶,在正常的家庭环境里应该是很受尊重也是有家庭地位和权威的,可是您在那个家里好像没有,甚至是非常弱势的存在,处处压抑憋屈,而且必须小心翼翼,由此可以判断出你们那个家庭的道德伦理教育观念出了问题,也导致了家庭人员之间的关系不正常。您做为家庭的长辈,应该先冷静下来好好做一个自我检查,然后从您跟儿子的关系,跟儿媳妇和孙子的关系,儿子和儿媳妇跟您孙子的关系这四种关系处理中去寻找到真正的原因!第一种:您从小对儿子的教育是不是有问题(过份溺爱和骄纵)?导致了长大以后对自己父母的不尊重?老话讲“娘肚里十个儿,儿肚里没一个娘,
”第二种:跟您的儿媳妇关系处理得好吗?是否融洽?婆媳关系是比较难处的,需要胸怀和智慧。第三种:儿子和媳妇平时是怎么对待和教育他们儿子的,是不是恨不得把儿子当祖宗供着,第四种:您又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照顾孙子和孙子相处呢?爷爷奶奶一般都是超级疼爱孙子的,容易溺爱。或者对照顾和教育孙子已经感到力不从心啦?后面的二种关系中,一旦父母和奶奶都过份将小辈的地位摆得过高,孙子就会成了这个家里的祖宗;反过来祖宗就只能沦为孙子辈了,伦常颠倒家庭人员关系必然发生错乱,
前面二种关系,决定您在这个家庭的地位。如果儿子和媳妇都不孝顺,不尊重老人;甚至只是把老人当免费的保姆使唤,那么老人就不要指望这样的儿子来安度晚年了,趁早自己想办法安排好自己的晚年生活,尽量争取少给他们添麻烦,总之,一切都是因果;自己要学会看开放下。儿孙自有儿孙福,到了做爷爷奶奶的年纪了,没有必要再跟自己过不去,把自己的身体照顾好生活安排好就是留给晚辈的最好财富!,
3、为什么说谨言慎行,君子之道呢?
谨言慎行,君子之道。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一个人的口才好,能言善辩,滔滔不绝,毫无疑问是优点。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把长处用在该用的地方,是优点。如果用在不恰当的时候和场合,优点就变成了缺点,祸从口出,沉默是金,这也是箴言。所以才有做人要“谨言慎行是君子之道”的说法,那么,为什么要说谨言慎行是君子之道呢?一、谨言慎行是一个人是否有修养的标志1、谨言慎行,并非是该说的不说一个人很有水平,肚子里也有干货,但就是表达不出来,就是俗话所讲的“茶壶里有饺子倒不出来,”既使说出来了也词不达意,听着别扭,这就是口才方面的缺欠。
口才需要锻炼,需要培养,越不锻炼到了场合上就越是恸场,这当然是一种遗憾,所以说,谨言慎行并不代表不言不行,而是指该说的要说,既然说了,就要符合常识和规律。2、不谨言慎行,必然会言多有失,令人贻笑大方有的人富了,干成了一番事业,受到了众人尊崇,于是便头脑发热,到处演讲,到处宣传自己成功的那套理论。把成功的经验拿出来分享,本来是件好事,但要命的是嘴上缺了把门儿的,开始胡说乱说起来,
结果说完了还要忙不迭的赔礼道歉,这就有点得不偿失了。更有甚者,竟说出了缺少常识的话:比如:“我对钱不感兴趣!”比如:“我这个人脸盲,看不出美丑!”你有的是钱,钱对你来说就是个数字,当然对钱不感兴趣,但你是个例,不代表大多数。有多少人为了最起码的生存,还挣扎在贫困线上,钱对他们来说,一分钱也是汗珠掉地摔八掰换来的,能不感兴趣么?你有的是钱,美女媳妇随便挑,甚至美女会主动找上门来,当然可以说脸盲了。
别人呢,有多少人因为经济原因,工作原因,家庭原因,房子原因等等,别说是美女,想找个一般的媳妇成家立业都有困难,脸盲对他们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说出这种低水平的话,无疑是修养欠缺,信口开河造成的恶果,二、不谨言慎行的原因,除了修养欠缺,更重要的是想要刷存在感一个人不谨言慎行,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没有什么社会身份和地位的人,本身就是普通老百姓,由于自身文化修养欠缺,不负责任地信口开河。
这种情况,除了遭到贻笑大方以外,人们听过也就听过了,没有什么大的损害,二是有一定社会身份地位的人,这类人如果做不到谨言慎行,在公众面前胡说乱说,其带来的危害可就不容小觑。因为他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煸动性,极易误导民众产生负能量,比如谈到创业,本来应该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切忌好高鹜远。可若是说成:“先定个小目标,赚它一个亿!”这就有些离谱了,
如果按照这个逻辑,广大群众谁也别想创业,因为谁也达不到这个“小目标”!而那种有幸搭上改革开放的早班车,占了那个时代政策倾斜而发家致富的典型,拿到今天来复制,无异是白日作梦!其实谁都明白,有社会地位的人之所以胡说乱说,其缘由无非是想刷存在感,深恐被社会民众所遗忘,通过演讲起到一个广告作用。在这种心理支配下,便忘记了做人要谨言慎行的哲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