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黛丽·赫本(AudreyHepburn),于1929年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是一位英国电影、舞台剧女演员。这部电影也称得上是奥黛丽·赫本50年代电影的代表作之一,这部《龙凤配》是美国派拉蒙电影公司为奥黛丽·赫本量身打造的电影,并且在服装方面都是由奥黛丽亲自前往法国选购的。
1、你为什么喜欢奥黛丽·赫本?
奥黛丽·赫本(AudreyHepburn),于1929年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是一位英国电影、舞台剧女演员。她之所以会如此受欢迎,大概不止是因为她的美貌与智慧,也是因为她善良的内心,《荷兰七课》1948年,奥黛丽·赫本在电影《荷兰七课》中扮演一位空姐,并且用英语和荷兰语向观众讲解,这是她的银幕处女作,由此也开始了她的演员生涯。
奥黛丽·赫本出演过的电影和电视剧很多,其中有很多都堪称经典,接下来就跟着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她参演的一些经典电影和舞台剧,《双姝艳》1951年,她出演电影《双姝艳》,饰演“诺拉·布伦塔诺”(NoraBrentano),候选期间,导演宣布奥黛丽是这个角色的第一候选人。因为赫本从小就学过芭蕾舞,所以这个角色对她来说演绎起来相当的得心应手,
《金粉世界》同年,她出演了戏剧《金粉世界》,这也是她的第一个戏剧女主角,这部戏剧在美国百老汇连演了219场,直到1952年中旬才暂时闭幕。她也因在剧中的表演获得了戏剧世界最佳女主角奖,《罗马假日》1952年,出演电影《罗马假日》,饰演“安娜公主”,这是奥黛丽在电影中首次出演女主角,并与格里高利·派克表演对手戏。
凭借这部电影,赫本收获了人生第一次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提名,并获奖,她在电影中灵动的表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她在剧中白衬衫的穿搭还有丝巾的点缀直到现在都是众人模仿的典范。《龙凤配》1953年,出演电影《龙凤配》,这部《龙凤配》是美国派拉蒙电影公司为奥黛丽·赫本量身打造的电影,并且在服装方面都是由奥黛丽亲自前往法国选购的。
奥黛丽与纪梵希的时尚传奇由此拉开序幕,《战争与和平》1955年,出演史诗电影《战争与和平》,这是奥黛丽与丈夫梅尔·费勒第一次合作出演电影。赫本穿的这件丝绒材质的长裙真的是好看极了,完全就是惊艳,《甜姐儿》同样穿得很惊艳的红裙还有她在1956年出演的歌舞剧《甜姐儿》中,在剧中她与弗雷德·阿斯泰尔共舞,这也是奥黛丽参演此片的重要原因。
这部电影也称得上是奥黛丽·赫本50年代电影的代表作之一,在《甜姐儿》中,赫本的好几个造型都相当不错,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不过要说赫本的经典造型必然是她在《蒂芙尼的早餐》中的那条小黑裙,估计只要提到赫本就不会没有人不知道吧,这部电影也确立了奥黛丽在时尚界拥有无法被替代的位置。《窈窕淑女》《窈窕淑女》在《窈窕淑女》中,赫本也贡献了不少经典的电影形象,
《盲女惊魂记》1967年,出演电影《盲女惊魂记》,这是她在事业上的又一次突破。本片也是赫本最后一次与丈夫梅尔·费勒进行合作,《世界花园》1993年,出演纪录片《世界花园》,奥黛丽在片中讲解各种各样的花。这也是奥黛丽生前的最后一部影视作品,可以这么说,奥黛丽·赫本真的是一直都很美,而且她还影响并改变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人类的审美与时尚潮流。
就连有“时装圣经”之称的时装杂志《VOGUE》都将她评为“世界时尚名人”第一名,时尚杂志《ELLE》也将赫本评选为“有史以来最美丽女人”第一名。两度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项的比利·怀尔德曾言,“连上帝都愿意亲吻她的脸颊,她就是这样一个讨人喜欢的人”,赫本身上呈现的是一些消逝已久的品质,如高贵、优雅与礼仪等,
晚年,赫本受邀出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慈善大使,为第三世界的妇女与儿童争取权益。她以非美国公民的身份,获得美国公民的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联合国也在总部为她树立起一座塑像,并命名为“奥黛丽精神”,她是唯一获此殊荣的人,正如伊丽莎白·泰勒伤将她比喻为“天使”,所以她又被誉为“天使在人间”。以她一生的奉献,她绝对担得起这样的赞誉,
2、怎样评价奥黛丽·赫本的魅力?
美丽,动人心魄的女人奥黛丽.赫本,很喜欢这位天生丽质、容颜尊贵、典雅气质的演员,从小学习芭蕾舞,锻炼出一副动人的身材曲线,她的美丽和自信自带光环和魅力。初次观看她的电影就是大家所熟知“罗马假日”,这部电影是她有生以来第一次演绎女主角,没想到大获成功,也因此奥黛丽.赫本的名字被全世界影界称之为:最具影响力的女星之一,
(图片来源网络/罗马假日时的-赫本)她在电影“罗马假日”拍摄前昔,听说男主角是大名鼎鼎的格里高利.派克,赫本有一丝丝的退却,害怕自己不能胜任这位公主的故事,派克知道后鼓励赫本,使赫本感到这个机会的来之不易,一定多用些心思,再加上自身优势的本色出演,从陌生开始到完美驾驭,演绎出了最精彩的故事,也演绎出了最真实的赫本。
(图片来源网络/清纯少女时代的-赫本)在影片中的表现形式看似简单和自然,但对赫本而言:她的演员梦想成功与否取决于她的第一次做主演!关于怎么评价赫本的魅力?她天赋的美丽、善良的心肠、可爱的笑容、优雅的举止、友好合作的伙伴、优质的电影表演、艺术追求的完美,都是她的魅力所在,(图片来源网络/在慰问孤儿院的孩子们的-赫本)更是在她年龄大了以后不常接影的时候,会经常去孤儿院、孤残院看望和慰问那些需要帮助的老人和孩子们,与他们或她们聊生活问寒暖,送给他们礼物和祝福,衣裳和食品。
3、奥黛丽赫本最迷人的地方是什么?
-----1-----前世与今生1812年冬天的别列津纳河畔,一个欧洲的小个子望着河对岸若隐若现的炮火,以及身边不足1万人的法国军队,他有生以来第一次产生了巨大的挫败感。他拉了拉衣领,盖住双颊,丧气地退回了巴黎,而几百公里以外,在经历了几个月的大逃亡后,娜塔莎(奥黛丽·赫本饰)终于回到了莫斯科,并遇到了他的真命天子比埃尔。
两人结为夫妇,娜塔莎过上了天使般的幸福生活,《战争与和平》——托尔斯泰。而当时光静悄悄地走到了1993年1月20日的下午,在洛杉矶一个普通街道的房子里,叮铃铃一声电话响,打断了正在读书的伊丽莎白·泰勒(著名女演员,奥黛丽·赫本的好朋友)的思绪,她拿起了电话,却足足五分钟没有说一个词。最后,她轻轻地放下了电话,望着远处淡蓝的天空,喃喃地说道:天使回到了天国,天使,离开了人间,
奥黛丽·赫本(1929年5月4日—1993年1月20日),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一生共获五次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1999年被美国电影学会评为“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第3名(前两位是:凯瑟琳·赫本、贝蒂·戴维斯)。但如果仅是如此,赫本或许并不值得大众铭记,-----2-----她天使般得形象,重新定义了“美”在20世纪这个新、旧社会变更的大时代,古典美虽然逐渐消亡,但依然是大多人的审美标准。
而赫本并不是一位古典美人,也不具备妖艳或性感,却具有一种在当时被认为是“非主流”的现代感,精灵、公主人们被她的美所折服,对她的称赞到了词穷的地步,只有“天使”二字可以代表这一切。赫本改变了东西方世界的审美观,引领了此后几十年的时尚潮流,著名时尚杂志《VOGUE》将她评为“世界时尚名人”第一名,她优雅、高贵、散发着迷人的气质与美丽。
但如果仅仅是美,赫本依然不值得被人们称道,-----3-----她天使般的爱心,感动了整个世界赫本晚年受到邀请,出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慈善大使,为非洲、拉丁美洲的妇女和儿童正确更好的生活权利。她高尚的品格、天使般的爱心,为第三世界的孩子带去了光明,在埃塞俄比亚、在索马里、在越南,在洪都拉斯、在萨尔瓦多、在苏丹在无数个国家的贫困地区,都留下了天使来过的痕迹。
她毫无保留地参加各种妇女与儿童相关的活动,她的一生,大多数时间都和世界上那些不幸的孩子们紧密相连,她就像天使一般,来到了被疾病、饥饿、苦难所折磨的孩子们身边,为他们带来天使的福音。即使是在去世前一年,她依旧强忍着疾病的折磨,坐在运送货物的袋子上多次转机来到索马里,把爱传递给被饥饿所吞噬的生灵,在拉美,当她看到一个14岁的孩子因为没有钱看病而死去时;在非洲,当她看到很多大卡车成堆的装满了前一天晚上因饥饿而死亡的儿童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