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相如与王吉做了这么久的局,原来其意在此,司马相如与其说是为王吉弹两支曲子,不如说是司马相如想用琴音挑动卓文君的芳心。司马相如推辞再三,最后,司马相如拗不过,于是边弹边唱,吟出了这首千古绝唱《凤求凰》,卓王孙很快下了请贴,到了宴请这一天,家中宾客云集,卓王孙才派人去请司马相如前来赴宴,没想到司马相如推说有病不能赴宴,王吉一听司马相如不来,菜都不敢吃一口,立即登门去请,好话说尽,司马相如只好勉强成行。
1、如何评价司马相如?
是个浪子,才子,情圣。一首《凤求凰》,抱得美人归,成就了一段曼妙姻缘;一首《白头吟》,负了美人深情,差点与之决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至今都广为流传。小说、戏曲、影视剧当中,更是常见二人身影,风流才俊的司马相如,至今还是众多文人的榜样,他不是高门望族,也没有显赫家世,仅仅凭借写得一手好文章,成为了西汉辞赋大家。
他的爱情故事,看似幸福,真的那么完美吗?少年家贫,壮志难酬司马相如出生于公元前179年的蜀郡成都,按照史记的记载,他本名为犬子,字长卿,家中仅是当地的小康家庭水平,父母之所以给他取名为犬子,是因为“贱名好生养”。随着年岁的增长,在文学上的造诣,提笔写字之时,司马相如发现这个名字很俗,便决定给自己改名,
“虎狼敌国易良图,望见将军要引车。不畏秦强畏廉斗,古来只有蔺相如,”沉醉在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中,为了偶像,他索性给自己改名为司马相如。除了好读书,司马相如还爱击剑,所以他在心中暗暗发誓,总有一天要成为像蔺相如那样的人,但是命运弄人,并不是人人都能实现抱负,成就大业,司马相如就是这些失败者之一。更何况在他的身上,还存在着两个巨大的缺点,
史书中少有记载,司马相如有口吃的毛病,这一点就已经限制了他未来的职业,像蔺相如那样豪情壮志、舌战群儒的辩论家他自然当不了;另外他在官场上也不得宠,早些年家中给他花钱购买了一个官职,就是给汉景帝做武骑常侍,其实就是平日里陪皇帝打猎,在皇帝身边阿谀奉承,这明显与他的志向不符。遇到伯乐,衣食无忧当然司马相如也并不是轻易放弃之人,既然无法走雄辩之路,就开始用文字来掩饰口吃,
只是他虽然写得一手好文章,但是他的上司汉景帝并不喜欢这些文学上的东西。这让他颇感郁闷,工作上最难以面对的事,除了上司打压,还有领导的视而不见,尤其是后者,完全能够击垮一个人的工作热情,在司马相如闷闷不乐之际,他迎来了生命中第一个贵人兼知己,此人就是皇帝的弟弟梁孝王。与他的哥哥相比,他无心政治反而更喜爱风雅文学,
得到了梁孝王的赏识以后,他便辞去了武骑常侍一职,跟随梁孝王前往他的封地,成为了梁王门下的文士门客之一。西汉时期仍然流行养士制度,所以在这些高官贵族的门下,总是会汇集一批来自五湖四海的文人,司马相如终于找对了伯乐,他和梁王门下的这些文人志趣相同,诗词歌赋总会往来切磋。在互相学习发展过程中,他写下了名篇《子虚赋》,一时名动全国,
虽然他的这篇文章大获梁孝王赞赏,只可惜仍然不得皇帝赏识。不过司马相如也在梁王门下乐在其中,虽然只是一个小小宾客,但是能够得到王公贵族的礼待,自然也是衣食无忧,靠山轰塌,返乡遇佳人只可惜他这种生活,却在某一天戛然而止。梁孝王突然去世,门下宾客作鸟兽散,司马相如突然失去了靠山,又无人能够赏识他的才华,他只能带着一身落魄,回到了老家四川。
当然这并不是他人生的结局,在故乡的土壤上,他的爱情故事生根发芽,司马相如回到老家时,那几间破旧屋子早已经荒凉,唯一与他有点情分的,便是当时的临邛县令王吉,此人一直与他相交甚密。尤其是司马相如在外闯荡的这些年,早在老家声名鹊起,当他回老家以后,他的是这位好友,更是将他视为座上宾,隔三差五的前来探望,当他回到老家没几日,王吉就给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城中富甲一方的卓王孙,打算在家中,大宴宾客,热情款待城中的名人,司马相如就在其中,参加宴会仅在其次,这次宴会对于司马相如而言,有一个更加重要的目标。原来这卓王孙家有一个才貌俱佳的女儿卓文君,此女长相娇美有着“眉色远望如山,脸际常若芙蓉,皮肤柔滑如脂”绝色美貌,又精通音律,文采斐然,已然是城中不可略过的佳人,
但是她的第一任丈夫在未嫁过去之前就已经离世,卓文君变成了一个未过门的寡妇,这些年来一直未曾嫁人。此次司马相如之所以要参加这次的宴会,就是为了一睹佳人风采,一首凤求凰,抱得美人归虽说后世流传的他们两人之间的爱情令人无比感动,之所以能够顺利成就这段姻缘,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司马相如绝对是一个情场高手。
在卓王孙派好友前来邀请他之时,他曾反复拒绝,三番五次相邀才答应,其实就是为了在未见卓文君之前,给自己塑造一个最佳的清高文人的模样;不仅如此,他在前往参加宴会之时,更是对自己精心装扮,他回到老家时,早已经贫穷潦倒,但是当他前往卓家参加宴会,却穿着锦衣华服,乘着车马前去,如若不知真相之人,自然会将他当做一个有才有权的富家子弟。
果然当司马相如一落座,他装扮的面子功夫,就连当场的宾客都蒙混过去了,前往宴会之时,他还带着一把量王赏赐于他的古琴,当他察觉卓文君已经在帷幕后面细细观察自己之时,便安静的坐在卓文君能看见的一角,弹起了那首名动天下的《凤求凰》:“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何日见许兮,慰我彷徨,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一首曲罢,在帘幕后面的卓文君,早已经迷乱在司马相如琴下,她知道他这是在借曲传情。卓文君虽然身在深闺,但是也早已经听说过这位才子的名气,一时之间也有点情愫暗涌,而司马相如接下来的一系列手段,可以说更是高明。他从好友那里借来重金,用银两买通了卓家下人,时常给卓文君捎去几份情书,一来二去之间两人就私定终身,
司马相如根本不敢去卓家提亲,他与卓家门第相差甚大,卓王孙也根本不会将女儿嫁给他,最佳方式自然是生米煮成熟饭,即便卓王孙不肯承认他这个女婿,也无可奈何。在他的煽动下,卓文君答应了跟他私奔,他们二人趁着卓王孙出门的一个空档,去了蜀郡。当垆卖酒,千古佳话可能就连卓文君都没想到,那个时候的司马相如真的是穷的叮当响,完全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
但是卓文君没有因此而放弃,贫贱夫妻共患难,她十分珍惜这段爱情。而父亲听说她与人私奔的消息以后,在家中大发雷霆,甚至要与他断绝父女关系,虽然现实残酷,可是生活总要继续。没有他人的帮助,只能靠自己自力更生,只是这成都毕竟人生地不熟,不是久待之地。他们决定回到老家临邛开一家小酒馆,卓文君卖掉身上的首饰,司马相如拿着为别人写文章所赚的钱,就这样,他们在老家的小酒馆开张了。
卖酒的小日子,倒也过得颇有乐趣,没有钱请打杂的伙计,夫妻二人就挽起袖子自己干,文君为客人卖酒,相如当起了伙计,总是忙碌的清洗着酒器,这一段事迹也成了佳话,被后人称赞为“当垆卖酒”。夫妻二人乐在其中,可是一时之间竟然让卓王孙面子上挂不住,毕竟那是自己的亲生女儿,这样做不仅有损身份,他还被周边的人骂他冷血无情,
受不了旁人的指指点点,卓王孙终于承认这门亲事,不仅如此,他还给了女儿上百万的钱财,上百个仆人,夫妻二人带着这一巨额资产,这一次的回到了成都。他们在成都买房买田,此后几年一直定居成都,过着自给自足的美满日子,又遇伯乐,得到皇帝赏识就这样平淡的过了几年,司马相如虽然无心仕途,可是他在梁王手下所做的那篇《子虚赋》,又一次为她敲开了幸运之门。
因为汉武帝登基以后,有幸读到了司马相如早年所写的这篇文章,他本以为司马相如早已是故去之人,谁知朝中有人却说此人现在就在蜀地,得知这个消息以后,汉武帝下令让司马相如进京面圣,他当着皇帝的面,提笔一挥写下了《上林赋》,这篇文章更是让汉武帝龙心大悦,封他做了郎官。司马相如这可是一步登天,因为这个职位能够长时间,陪伴皇帝左右,
只是司马相如在离去之前,就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就这样轻易踏入仕途。在卓文君含泪送别他之时,他曾经答应妻子,等到他在京城有立身之地,必然接她进京,一同享受荣华富贵,但是司马相如食言了,当他身居要职之时,根本没想过要接卓文君进京,甚至好几年的时间,他只给家人捎去过简略的书信。与他有关的消息,卓文君都是通过旁人而得知的,他知道自己的丈夫已经成为了天子近臣,可是迟迟不见他归家,
原来在京城的这几年,随着司马相如的职位越升越高,到他眼前阿谀奉承的人也就越发的多。甚至还为他来了众多美貌女子,京城的美人各有各的风姿,他以前忠情于一人,甚至和妻子常年生活在偏僻的成都,自然见不到这样上等姿色的美女,尤其是他想到家中的卓文君,已经逐渐步入人老珠黄的年纪,所以他也动了纳妾休妻的念头。可是远在蜀地的卓文君,却一直苦苦地等待着司马相如归来,
沉迷酒色,负了深情她没有等到丈夫,将她风光的迎接到京城,反而收到了一份只有十三个字的家书。这不仅是一份家书,更是一份字谜,这十三个数字之中,唯独少了一个“亿”,卓文君是何等聪明之人,她立刻就明白了丈夫的意思,原来那个曾经与他携手度过苦难的郎君,已经对她没有丝毫情意。卓文君已经对往日的感情心如死灰,她打算彻彻底底的割舍这段感情,
她挥笔写下:“一别之后,二地相悬。只道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随后她便令仆人将这首《怨郎诗》捎去京都。这是她将司马相如寄给她的13个字拆开而写成的,明确表明自己与之断绝的心意,看到来信以后的司马相如,想到昔日两人携手度过的难关,想到妻子过人的才华,他突然心生悔意这一次,他彻底断绝了休妻的念头,并且将卓文君接到了京城。
只是当卓文君到身边以后,一日两日可能还由于夫妻情分,看似有几分美满,可是时间是残忍的,高升的司马相如喜新厌旧,想要纳一名女子为妾。他的这种做法,令卓文君难以接受,昔日的恩爱誓言,眼前的这个男人应该都忘却了吧?她为了两人的感情,可以不顾流言蜚语跟他私奔,她的一腔痴情却换不来终身的相守,相濡以沫却不能相望于江湖,她死心了,彻底,毫不留情。
她写下了《白头吟》,里面的那一句“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表达了她对于爱情的忠贞,也表达了她不愿意两女共侍一夫的决心,以前她曾听过司马相如在她耳边深情的承诺,可是谁又知道,相伴多年以后,却只能用诀别来结束这段感情。在《白头吟》的背后,卓文君还附有一首《诀别书》,这首诗的最后一句便是“与君长诀”,其实卓文君从来没有期待过司马相如会回心转意,她只想将自己的爱恨彻底斩断。
可是就是因为这两首诗,却换来了司马相如的回心转意,司马相如看到这首诗以后,回信道:“诵之嘉吟,而回予故步。当不令负丹青感白头也,”彻底断了纳妾的念头,不久司马相如回归故里,两人安居林泉。他们这一生到底也算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话,藤树先生说: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一个才子,一个才女,到也是极配,世事难料,谁也不曾想过,当初如此甚好的两人,最后也是在时间的面前,出现了裂痕,
你说司马相如错了,那是肯定,爱情就是这样,无论你是高官贵胄,还是布衣百姓,在权利钱财、时间面前,有的时候真的一文不值。司马相如还算浪子回头,卓文君也是深谙婚姻的道理,又有多少人能够如他们二人一般,(感谢阅读,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参考文献:《史记》《愿得一心人》《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
2、为什么说司马相如是渣男?
司马相如以一首《凤求凰》俘获卓文君被传为千古佳话,但要我说司马相如实是老谋深算,巧设骗局,步步为营,先谋色再劫财,说他是渣男也并不为过,司马相如一个家贫无以为业的穷小子,如何能成为首富的座上宾?这里面实实在在透着一种阴谋的味道!司马相如,字长卿,后来知道了蔺相如的故事,为了表示对蔺相如的羡慕之意,便更名为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初出道时,担任汉景帝的骑兵侍卫,但是他的才华并没有得到汉景帝的喜爱和重用,心情郁闷的他很快辞职跟随梁孝王到了梁国,在梁国创作了著名的《子虚赋》,很快声名鹊起,但好景不长,梁孝王在前144年病卒,门客尽散,司马相如失去了工作,只好回到了家乡成都,而他只是一个书生,家中贫困,又缺少谋生的手段,《史记·司马相如传》记载:梁孝王卒,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
司马相如家中旧址正是在这时候,临邛县令王吉邀请司马相如到临邛说有要事相商,王吉与司马相如是莫逆之交,司马相如来到后,王吉将他安顿在县城的宾馆里,一场惊天大骗局就此开始上演,首先王吉故意装出一副谦恭的姿态,天天到宾馆来看望司马相如,开始的时候司马相如还见一见王吉,后来司马相如对王吉的来访一概不见,而王吉照例每天高调拜访,从不气馁,如此月余,很快引起了卓王孙的注意,这卓王孙以炼铁暴富,实是个大富豪,卓王孙听说王吉天天拜访一位贵客,还屡屡碰壁,非常好奇,于是备下一桌酒宴想见识一下,顺便也宴请一下县令王吉,
卓王孙很快下了请贴,到了宴请这一天,家中宾客云集,卓王孙才派人去请司马相如前来赴宴,没想到司马相如推说有病不能赴宴,王吉一听司马相如不来,菜都不敢吃一口,立即登门去请,好话说尽,司马相如只好勉强成行。酒宴进行到高潮时,王吉把一张琴恭恭敬敬送到司马相如面前,说:听说长卿的琴弹得极好,希望能弹一曲以助酒兴,
司马相如推辞再三,最后,司马相如拗不过,于是边弹边唱,吟出了这首千古绝唱《凤求凰》。据《史记·司马相如传》记载:相如口吃而善著书,也就是说司马相是个结巴,王吉之所以让司马相如赋琴是让司马相如回避自己的弱项——口吃,发挥自己的强项——弹琴,司马相如与好友王吉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又是扬长避短,又是故弄玄虚,他们想做什么呢?谜底很快就要揭晓了。
原来卓王孙的女儿卓文君年方17岁,丈夫过逝,守寡在家,而且她非常喜欢音乐,精通琴瑟,司马相如与王吉做了这么久的局,原来其意在此,司马相如与其说是为王吉弹两支曲子,不如说是司马相如想用琴音挑动卓文君的芳心。文君夜奔一个人有了爱好也就有了短处,卓文君的短板在于精通琴瑟啊!她早就知道司马相如的才气,便悄悄躲到屏风后面想一睹司马相如的风采,
而司马相如举止文雅,他英俊帅气,卓文君内心十二万分仰慕,两支求婚曲也让文君小姐听得如醉如痴,心动不已。人说恋爱中的女人智商为零,卓文君同样如此,爱情来得太快让她有些发晕,卓文君奋不顾身,连夜从家中出逃和司马相私奔了,“当垆”卖酒,以耻王孙,所为何来?到了成都司马相如家中,卓文君才发现,他家中一贫如洗,只有四面墙(家居徒四壁立),生活没有来源,很快两人感受到生活的艰辛与窘迫,卓文君自幼长于豪门,富日子过惯了,哪里受得了穷,她力劝司马相如回临邛,哪怕是向我的兄弟们借点钱,也足以维持生活,何苦在这儿受穷呢?司马相如同意了爱妻的意见,变卖了车马,在临邛买了一处房子,开了个酒店,他让卓文君亲自站台卖酒,自己充当伙计洗碗,这样的做派是故意让卓王孙丢脸,因为卓王孙对于女儿私奔气急败坏,虽然他有钱,可对卓文君一个子也不给。
当垆”卖酒司马相如初与卓文君还成都,居贫,愁懑,以所著鹔鹴裘就市人阳昌贳酒,与文君为欢,既而,文君抱颈而泣曰:我平生富足,今乃以衣裘贳酒,遂相与谋于成都卖酒。相如亲着犊鼻裈涤器,以耻王孙,卓王孙的千金回临邛开酒吧,并亲自“当垆”卖酒;卓王孙的女婿司马相和佣人一样打杂,实在让卓王孙丢人现眼,卓王孙因此连大门都不出,卓文君的兄弟和长辈纷纷从中斡旋:卓王孙啊,你只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家中又不缺钱,司马相如也算个人才,而且生米已成熟饭,何必和他们一般见识呢?卓王孙万般无奈,只好花钱消灾,分给文君一百名僮仆,一百万钱,另有一大笔嫁妆。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立即关闭酒店,打道回成都,买田买地,富甲一方,请注意,司马相如是在无法维持生计的落魄之时应密友王吉之邀来到临邛的,到了临邛之后与王吉密谈后,司马相如制订了一个周密的计划。只是这个计划司马迁在《史记》中没有将其挑明,而是暗中点出,据传司马迁对司马相如偏爱有加,特别是钟爱他的才华,因此司马迁对司马相如当年这一段不大光彩的婚史笔下留情就是很自然的,原文中“临邛令缪为恭敬”和“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两句中的“缪”字,其真相便昭然若揭,当如此司马相如实有骗婚骗财的嫌疑,说他是渣男也不为过。
3、如何看待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爱情?
谢谢邀请!司马相如原先家境不好,卓文君是卓王孙的女儿,家境好,两人虽然郎才女貌,但门不当户不对,司马相如得到卓文君也是很不容易的,前后写了三封情书,苦苦哀求,卓王孙也没有答应,卓文君看到第三封情书有文采,才私自答应了司马相如。完婚后,感情一直很好,司马相如也很珍惜得到卓文君的不容易,一年之后司马相如去了京城,做了官,近六年未回,卓文君多次传信,后来才回了一封信,信中的内容是: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卓文君一看,明白了,无一和亿,就是无意,言下之意,另有新欢了,然后就回信:一别之后,两地相悬,只说三四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不可传,九连环从中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般念,千般愿,万般无奈把郎怨;千里之外有人怜,百无聊赖凭倚栏,十月北风吹孤雁,九月登高泪衣衫,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中元焚香问苍天,六月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花开遭冷雨,四月琵琶艳黄也枉然,三月偏下桃花雪,二月风筝断了线,噫!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司马相如看了信之后,思虑月余,终于回到卓文君的身边,重归于好。
4、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是怎样的?
司马相如出生贫寒,但文才出众,而卓文君出生富户,多才多艺,但却是个寡妇,按理两个人是不可能有交集的。但命运让他们有缘相遇,卓文君是个敢于追求真爱的奇女子,她喜欢上司马相如,司马相如也爱上了卓文君,并为她奏一曲《凤求凰》,二人互相爱慕之事被卓文君之父卓王孙知道后,卓王孙感觉丢人,限制了卓文君自由。卓文君逃走,与司马相如私奔到成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