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七月半鬼,最怕七月半水”,这句话说的是,七月半鬼和七月半的水都可怕,但二者相比的话,人们更怕的是七月半的水。二、最怕七月半的最怕七月半的水,上面讲,对七半的鬼人们也害怕,但最怕的是七月半的水,在这里,水比鬼更可怕,为什么,一、不怕七月半的鬼不怕七月半的鬼,其实也是怕的,七月半也是中元节,是中国民间的三大鬼节之一。
1、“不怕七月半的鬼,最怕七月半的水”,啥意思?水有啥可怕的?
“不怕七月半鬼,最怕七月半水”,这句话说的是,七月半鬼和七月半的水都可怕,但二者相比的话,人们更怕的是七月半的水。为什么?难道水比鬼还可怕?一、不怕七月半的鬼不怕七月半的鬼,其实也是怕的,七月半也是中元节,是中国民间的三大鬼节之一,所以农历七月也就有了鬼月的称呼。传说从农历七月十五这天,是地府之门打开之日,门被慢慢打开了,目的是让一些鬼魂就出来,有家的鬼这时要回家和家人团聚,这天,家人也要准备好祭祀物品,去给逝者扫墓上坟,
送点吃的穿的用的花的,等他们获得这些后,就满载而归。但是有一些鬼魂是没有家的,或找不到回家的路,就会在人间食人间烟火,他们到处游荡,寻找吃的穿的和花的,这是让人们最为担惊受怕的,这一天,家里的老人常常告诫家人,没事不要到外面乱转。特别是体弱多病的人、老人和小孩等一定要注意,到了晚上,更是更呆在家,不要随意走动,
对七月半的鬼,就是做好准备,该烧纸的一定要烧,该祭祀的做好祭祀,其他的只有老老实实呆在家,就不会有事了。二、最怕七月半的最怕七月半的水,上面讲,对七半的鬼人们也害怕,但最怕的是七月半的水,在这里,水比鬼更可怕,为什么?我们还听到老话说:“七月半鬼乱窜,没事别往河边转”,说的也是七月十五这天的水非常厉害。
这里说的“七月半”也就是指中元节这这天,“水”主要是指的雨水,天上出现的降水,人们害怕的有两个:一是农历七月最容易下大雨。大暴雨,一般来说,如果七月十五这天有雷雨天气,那么降水就会比较大,经常会由于这天大雨,爆发大洪水,泥石流争,造成洪涝灾害,这是人们最为担心的。二是害怕出现阴雨天气,农历七月,不下大雨,就有出现连续的小雨。
这样预示不可能整这个秋季是小雨不断的潮湿的天气,不仅会给人们日常出行带来了不便,而且潮气大,阴气重,会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在农村,连家里的放存的衣物和粮食也因此会发霉,当然,最重要的是对收获不利,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这时如果一直是阴雨连绵不,那么很不利于庄稼成熟、收获和晾晒,势必造成当年的粮食收成减少。
2、七月半是什么?
七月半一般指中元节,中元节,是道教名称,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节,佛教则称为盂兰盆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它的诞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七月乃吉祥月、孝亲月,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稻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
该节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在《易经》中,“七”是一个变化的数字,是复生之数,《易经》:“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七是阳数、天数,天地之间的阳气绝灭之后,经过七天可以复生,这是天地运行之道,阴阳消长循环之理,民间选择在七月十四(二七)祭祖与“七”这复生数有关,道教的中元节与佛教的盂兰盆节设在七月十五日。
“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时代民间的祭祖节,而被称为“中元节”,则是源于东汉后道教的说法,佛教则称七月半为“盂兰盆节”。一定意义上,七月半祭祖节归属民间世俗,中元节归属道教,盂兰盆节归属佛教,七月十四/十五祭祖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以及海外华人地区的传统文化节日,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均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祖大节。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