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风电与核电里选择哪一个更好。笔者还是倾向于核电,这不是说发达国家他们选择核电好,我们就随声附和,科学看问题没有国界,客观事实一直存在,我们的观点略有不同,考虑到核电工程各个环节的时间顺序,仍全生命周期的时间轴角度出収,对核电产业链迚行分解。
1、风电与核电到底谁更好,为什么发达国家都选择了核电?
如果在风电与核电里选择哪一个更好?笔者还是倾向于核电,这不是说发达国家他们选择核电好,我们就随声附和,科学看问题没有国界,客观事实一直存在。为什么说核电好呢?一个最大的优势可以人为地进行能源生产布局,另一个优势是能量密度高,这是任何一种其它能源所不具备的,高中地理讲过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人类初期工业发展一直摆脱不了能源的控制,工业生产一直依赖于煤炭这种能源,比如唐山是我国最早的工业摇篮,修建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条铁路,这一切源于这里煤炭的开采和挖掘,围绕着煤炭生产建立起钢佚、陶瓷、水泥、电力等工业基地,那个时候交通运输不发达,运输成本在工业生产中占有很大比重,人们不得不接近于煤炭生产地进行工业布局。
类似的世界上还有德国的鲁尔区、美国五大湖区,苏联西伯利亚区等,都是接近煤炭地进行的工业布局,一句话,那个年代你要搞工业生产,哪里有煤,你就在哪里建厂。后来有了特高压输电技术,又有了运价非常便宜的海运,人们才慢慢地摆脱了能源控制,在没有煤炭的地方也可以进行工业生产了,如日本依靠海运进行沿海工业布局,我们国家江浙沪和珠三角一带依靠西电东输,也可以在东部进行工业生产布局,
但问题来了,西电东输这是我们国家为了解决东部地区缺煤少电而进行的能源配套工程,这是花了大力气的,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发展才把它搞了起来,但成本是高昂的,有些电能还是输不出来,非常有限。我们常常听到从澳大利亚进口煤炭,用于当地发电使用,显然电力还是供应不足的,另外我国实施节能减排,拉闸限电,三北地区尽管风能资源是清洁能源,还非常丰富,就是输不出来,因为距离太远,损耗大,输电成本太高,
还有雅雅鲁藏布江大拐弯水力资源非常丰富,除了修建有困难外,更多的考虑是如何把它输送到东部沿海地区。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国家西部能源多,东部少,而经济发展恰恰相反,这种资源与生产的矛盾不只是我们国家存在,世界其它国家也有,为此人类就要摆脱能源的控制,人们希望自主地进行能源生产,人为的进行布局,为此核能就填补了这项空白,我们可以在我们需要能源的地区建一座核电站进行发电,哪里缺电我们就在哪里修建。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原子核内部潜藏着巨大能量,一座核电站每年要用掉50吨核燃料,如果换成燃煤,则需要515万吨,每天要用20吨的大卡车运705车才运完,如果使用天然气则需要143万吨,能量密度这么高,人们对这种能源爱不释手,喜爱有加,所以发达国家优先选择了它。世界上法国核能占比最高,约占71.6%法国的核能布局,全国遍地开花,到处都是核电站,
下图我们在看看世界上核能的发展情况,2012年在运机组美国占24%,法国13%、日本11%这是前三名的国家(下图),可以看出核能是发达国家的最爱。风能也是一种清洁能源,可是受地域限制,与煤炭资源一样,不是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分布,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新疆、西藏、内蒙古等边疆地区,这些地区偏辟,距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较远,输送距离过长,耗损太大,加之风能能量密度太低,这些不利的因素,让人们无法去选择它,只能是作为与其它能源配套使用,
当一个国家基础设施趋于完成后,不需要大规模使用常规能源,风能可以优先使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如英国、北欧各国风能利用普遍较高。而我国正处于基础经济建设时期,还是绕不开煤炭这种能源,随着基础建设趋缓,这些传统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会逐渐减少,新能源比例不断提高,真正成为低碳的能源消费结构,当然核能也不是没有缺点,近期日本福岛因地震导致的核电泄漏事件,污染半个太平洋,让全世界为之一惊,核能利用的好,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否则就是危害人类及地球环境的能源。
2、我国核电发展如何?
从核电站技术演变来看,主要可划分四代核电技术,其中,第一代是实验性的核电站,目前已经基本全部退役;第二代是以压水堆/沸水堆为主标准化、系列化和批量化建设的商业堆,是目前在运机组的主力;第三代是安全性更高的核电站,是目前在建机组的主力,处于加速推广期;第四代石岛湾核电站,目前还在建设当中。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www.hanghangcha.com全国目前投入商业运行的核电机组共计47台,装机容量48.73GW,在建的核电机组共计10台,筹备中的核电机组共计15台,装机容量16.6GW,预计2020年总装机将达到51GW,
2019H1新增核电装机容量1.25GW,同比增长10.62%,累计装机容量47.66GW。通常情况下,核电仍产业链角度可以切分为上、中、下游三段,上游:核燃料循环;中游:电站建设及设备制造;下游:电站运营,而我们的观点略有不同,考虑到核电工程各个环节的时间顺序,仍全生命周期的时间轴角度出収,对核电产业链迚行分解。
一座核电站的全生命周期,可分为前期工作、土建、安装、调试、运行、退役等阶段,因此,我们将核电产业链分为:上游:核燃料(包括天然铀的开采、核燃料组件的加工制造),核相兲机械设备、电气设备、材料的制造;中游:核岛、常觃岛、电站配套设施(BOP)的工程建设;下游:収电运营、检修维护、后处理。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www.hanghangcha.com核岛是整个核电站的核心,负责将核能转化为热能,是核电站所有设备中工艺最复杂、投入成本最高的部分,
常规岛利用蒸汽推动汽轮机带动发动机发电。辅助系统(BOP)主要包括数字化控制系统、暖通系统,保障核电站平稳运行,发展规模方面,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到2020年我国核电在运装机将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装机将达到3000万千瓦;消纳方面,2018年11月,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了《清洁能源消纳行动计划(2018-2020年)》,规定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在制定中长期市场交易电量规模、火电机组发电计划时,要足量预留清洁能源优先发电空间,逐步减少燃煤电厂计划电量;2018年9月,司法部发布关于《原子能法(征求意见稿)》要求国家鼓励核电发展,对核电实行保障性消纳政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