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发展今后50年会怎样,那剩下的人类以何为生

我们先从统计学来分析一下,50年后人类的寿命。虽然现代医学已经发展到分子水平,人类的逾期寿命也是在缓慢增加的,但是人类寿命的上限还是难以打破的,美国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的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到2070年,也就是50年后,人类的寿命上限可以达到125岁,但荷兰的一家机构的研究认为,人类寿命的上限是在115岁,这个差距主要是在所用的统计方法不一样,并且都存在很大的预测成分。

1、人工智能10年后会替代人类50%的工作,那剩下的人类以何为生?

首先看看谁将在未来几年被取代:李开复将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分为4波浪潮:最早是互联网浪潮,我们中国的互联网有最大的数据,有非常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有数据,BAT们做了更好的产品,用户满意之后赚了钱买更多的机器,找更多的AI人才,收集更多的数据,这样就迭代下来了。我们认为互联网AI是第一波浪潮,第二波浪潮,把AI用在我们能想象的每一个领域,最多的是金融业、银行、保险,最伟大的是医疗业,还有生物科学方面,包括教育、政务方面,我相信人工智能都能产生特别特别巨大的价值。

在第二波浪潮里,我们是把已有的数据拿来做训练,让我们人工智能模型提升传统的产业,所以过去我们讲互联网 ,未来我们讲的更多的是一定是AI ,用AI 每一个传统行业,1 1一定是3或者更大的数字,第三波浪潮,捕捉过去从来没有的数据,从里面探索发现开发创造从来没有的应用。今天在座的商汤、旷视都是这个领域的,

我们把更多的传感器,摄像头,包括现在像智能音箱等产品,遍布到全国全世界,让它们创造前所未有的应用。所以第一二波浪潮是有已有的数据激活,第三波是创造新的数据,第四波是更大的机会,叫做自动化的AI。这个时候AI不只是能看能听,能分析大数据,它也能动,能用在工业4.0、商业、无人驾驶等等更多的领域,如果说第一第二第三波浪潮能够把很多白领重复性的工作取代掉,第四第五波浪潮对于很多蓝领性的工作也有很多替代。

2、世界科技迅速发展,人类在50年后能不能活过200岁,为什么?

生老病死是自然界的“铁杆定律”,长生不老虽然令人向往,但大多数人都明白,这基本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也就在神话小说中过过瘾,但追求更长久的寿命一直都是人类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无论是古代的王侯将相还是科学家或是各类宗教信徒,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去努力的想要活的长点儿,活得再长点,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活到九百九!对于人类的寿命,一般是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而不断延长,不过,从原始社会到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王朝,人类平均寿命增长的不是很快,基本都在三四十岁那徘徊,下表是关于中国各个时期的平均寿命统计,当然,仅做参考,也可以忽略掉身高。

人类平均寿命得到大幅度提高是随着现代医学的出现,特别是公共卫生革命以及预防医学的发展,人类的平均寿命才得到大幅度的延长,从公元1900到1990年这短短的90年,人类的平均寿命就从45岁上跃升到73岁,对于“古来稀”是越来越不罕见了。我们先从统计学来分析一下,50年后人类的寿命,目前世界上超过100岁的长寿老人已经超过50万,但近年在Science发表的一项研究,在统计分析了在意大利出生的4000名105岁老人的生存概率,结果表明,虽然绝大多数人的死亡风险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升高的,但在过了105岁的年龄之后,会出现一个“死亡率平台”,就是说,死亡率不会在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未来的每一年你的死亡概率都是在50%,这么看的话,只要基数足够大,这个寿命是没有极限的,50后虽然不能保证超过20岁,但95年后超过200岁还是大有人在的,并且,现在超过100岁老人的数量在以每10年增加一倍的速度增长着。

当然,这种预期寿命只是从概率学上得到的一种在理论上成立的结果,但在现实中并无多大实际意义,那么,如果采用科学手段干预,通过各种生物技术是不是能在五十年后把人类的寿命延长到200岁?影响人类“长生”的因素有跟多,根据国外的研究,人类衰老的原因如图:翻译一下就是:(1)genomicinstability—基因组的不稳定性,(2)telomereattrition—端粒缩短,(3)epigeneticalterations—表观遗传性改变,(4)lossofproteostasis—蛋白内平衡丧失,(5)deregulatednutrientsensing—营养感应失调,(6)mitochondrialdysfunction—线粒体功能异常,(7)cellularsenescence—细胞衰老,(8)stemcellexhaustion—干细胞耗竭,(9)alteredintercellularcommunication—细胞间信息交换改变。

其中,人类寿命上限的理论基础主要依据海佛列克极限(Hayflicklimit),也就是上面所提到的端粒缩短,简单的说,这个端粒就是染色体末端存在的一小段DNA-蛋白质复合体,细胞每分裂一次就会损失一小段,大约分裂50次左右的时候呢,这个端粒就已经损失没了,细胞就无法在进行分裂更新,人类的寿命就走到了尽头。

这算是全人类共同的一个悲哀了,因为人类的寿命已经从DNA层面,也就是源头被锁死了,虽然现代医学已经发展到分子水平,人类的逾期寿命也是在缓慢增加的,但是人类寿命的上限还是难以打破的,美国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的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到2070年,也就是50年后,人类的寿命上限可以达到125岁,但荷兰的一家机构的研究认为,人类寿命的上限是在115岁,这个差距主要是在所用的统计方法不一样,并且都存在很大的预测成分。

这么看50年后人类的寿命是不会达到200岁了,但我们也不用完全丧失希望,这个海佛列克极限针对的是正常细胞,除了正常细胞,人体还存在一种细胞——癌细胞,很多癌症细胞都含有端粒酶,这个端粒酶可以不断的把损失的端粒重新加工,缩短端粒就可以重新再恢复长度,这样就可以保证细胞能够不断的进行分裂,在外界看来就是保持活力,保持青春。

只不过癌细胞的这种无限繁殖是不可控的,算是恶性的,但这也给科学家找到了延长人类寿命的可能的一把“钥匙”。如果可以人为的控制这种细胞分裂机制,那么永葆青春和大幅度延长寿命就不在是幻想了,在2011年的时候,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这个研究小组针对一些“年轻”但在生物上已经显示出非常衰老的老鼠,比如各种疾病缠身,嗅觉非常迟钝,脑容量已经萎缩,对这些老鼠注射了一些端粒酶的提取试剂,实验结果显示出老鼠体内的各项受损的组织被修复并激活了,老鼠的老化现象被逆转,在一定程度上算是“返老还童”了。

这项研究确实验证了端粒酶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让老化的器官变得重新年轻起来,也可以修复受损的器官和组织,不过,最求年轻美丽的各位女士先别着急动心,现在针对端粒酶的研究还只是在实验室中对一些细胞层面的不太成熟的发现,从动物实验到人体临床实验还有很大的距离,并且,关于人体细胞的凋亡,机体的衰老,其实是涉及到很多方面的问题,并不仅仅只是一个端粒这么简单,

目前,端粒长度只是被我们用作生物衰老的标志之一,但还没有足够的研究证据证明端粒缩短是导致衰老的最重要因素。不过,现在已经有一些公司开始针对提炼出来的端粒酶做文章,把这东西应用到化妆品或者保健品中,宣传的比较好,但是价格嘛,是相当美丽的,在网上公开的资料显示,生产一克端粒酶的成本目前约为400万美元,你可以算一算,打着端粒酶旗号的化妆品或者保健品中能含有多少这种成分,你弄回来点抹一抹或者吃一吃,脸皮能吸收多少?并且酶是一种蛋白质,吃下去就会被分解,就是和酵素宣传的差不多,指望能像宣传上那样起作用,那还不如唐僧肉靠谱,

目前被官方认证的最长寿记录是134岁,在50年内,通过基因手段把人类寿命延长到200岁可能性不大,除非基因技术发生的重大突破。但是不管怎么样,人们这个追求美追求长生不老的这个心情啊肯定是永远存在的,也是可以理解的,科学技术的不断前进,不断突破人类寿命的上限也不是不可能的事,至于上限是多少,现在还无法确定,

不过,要想活得久,首先你得有个长寿基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上足够好的运气,活个一百一二还是很有可能的。在这个世界上,每分每秒,有人出生,也会有人死去,科技的发展可以解决生命的长度问题,但是生命的质量只有我们自己能够称量,从来有修短,岂敢问苍天。然,要是着急的话,最简便的方法就是,用PS或者美颜让自己看上去年轻一些吧,

3、人类发展今后50年会怎样?

岀题者真天才!我个人看法,在无战事的情况下,五十年发展潜力还很大,不到五十年,城市人口会减少,由于科技发展,用人单位要减少百分之八十,机器人工厂,无人商店,无人驾驶公交,机器人清洁工,门卫,保安,建筑等,农村是一广阔天,返乡大力发展农业,有充足的农副产品,华夏就有了真正的聚宝盆,城市农村一律信息管理,砍掉一些不需用的单位和职工,圣男圣必有归宿,不生孩或不想生等都不是问题了,劳有所依,劳有所养。

评论

我要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