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都开始给人类改作文了,这样改作文对吗

老师让孩子们把作文发到微信群里批改,这么做对不对先不论,但我觉得不好操作,因为孩子们传作文有两种方式,都比直接交作文本麻烦。写在作文本上,老师可以不断提出修改意见,可以随时找出特定学生的作文来加以指导,打印出来看,还不如直接在作文本上批,对于作文水平低的学生老师只要下苦功夫进行指导,加上家长的配合,孩子自己努力,作文水平在原来的基础上,还是能提高的。

1、老师让孩子们把作文发微信群里,这样改作文对吗?

老师让孩子们把作文发到微信群里批改,这么做对不对先不论,但我觉得不好操作,因为孩子们传作文有两种方式,都比直接交作文本麻烦。一是传图片,把写在作文本上的内容拍成图片,传到群里,看上去比交作文方便,实际上拍一张文字不变形的图片并不容易,如果字迹模糊、扭曲,反而不好辨识,而且老师批改起来极为不便,在手机上看就只能写个总评,在电脑上批改,还得使用图片编辑工具才能做到眉批、旁批、总评,若是忘了点保存则前功尽弃。

改好后发还,学生在手机上看也很不方便,不放大看不清,放大了看不到全句,打印出来看,还不如直接在作文本上批。二是传文字,要么先把作文用文字打出来,极为耗时;要么用OCR识图软件把图片中的文字识别出来,错误率很高,对学生汉字书写能力要求极高;要么用语音录入,又对普通话水平有高要求,输入之后,还要编辑格式,纠正输入谬误。

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以文字形式传到群里,没有一个多小时不能搞定,这项工作是由学生来做还是家长来做呢?让谁做都是增加负担,除了麻烦,还有其他坏处:一是给学生用手机制造了光明正大的理由,谁来监督孩子,确保他们不受手机上其他东西的诱惑以至分心旁骛呢?二是长时间盯着屏幕,受蓝光幅射,既损伤视力,又刺激脑神经,兴奋易怒不专注,还影响睡眠。

从老师的角度来看,也降低了效率,查看、批改、点评都增加了步骤,而且还不易跟进,就像是一锤子买卖。写在作文本上,老师可以不断提出修改意见,可以随时找出特定学生的作文来加以指导,而在微信群里发作文,要避免刷屏造成的漏改,老师必须要为每一个学生建文件夹,注明日期、文题,下载他们传上来的图片或文档。你说工作量有多大!以前,有家长给我传过两次,央我抽空看看,差点没把我眼睛看瞎,

我不熟图片编辑软件,就一句句地敲,指出作文毛病,结果,孩子写500字,我倒写了3000多字!这种活儿,我之后坚决不答应了。拿到作文本,用红笔在纸上修改、点评,笔尖沙沙作响,纸张香味独具,多舒服!当然,如果孩子确实有些好文章,家长也不妨忙里偷闲,帮孩子整理出来,保存在电脑上,绝对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我儿子小学到初中的优秀作文我都输到电脑里了,现在拿出来看,还是忍不住会心一笑,仿佛看到了他的童年、少年时光。

2、语文老师改作文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个人观点:根据自己多年来的语文教学经验,我认为语文老师批改作文获得的体验和人民艺术家、作家老舍先生写《养花》一文中获得的体验是一致的,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班里50来个学生,作文水平参差不齐,批改一类文,也就是批改优秀生的作文时,常常是让我眼前一亮,看着学生清秀的字体,通顺的语句,分明的层次,突出的中心,心里无比喜悦,禁不住边批改边向同行炫耀,还不时地把文中精彩的句子读给老师们听,大家听了都啧啧称赞!当批改中等水平学生的作文时,就没有先前的激动和喜悦了,但这些学生能按照老师的指导,完成作文练习,字数虽然不多,也勉强可以过得去,错别字比较少,用词也恰当,语句通顺,唯有中心思想表达的不是那么突出。

这一类学生,只要老师进一步指导,我相信他们的作文水平达到一类文水平是没问题的,因此心态平和,不急不躁。批改三类以下作文,也就是批改学困生的作文,让人心里沉闷,替他们捏一把汗,中心是否突出暂且不说,单单是错别字就有一大把,让人头疼,让人担忧!句子不通自然更不必说了,个别学生竟然思想有问题。曾经教过一年四年级语文课,那次作文题目是《记一件高兴的事》尽管讲了要写有意义的开心的事,可以一个男孩,在作文中写到:我最高兴的事是生病,因为生病了,会有好多好吃的,

就这一句话,还出现好几个错别字。从这个孩子的作文中我看出孩子思想有问题,令人忧虑重重,我及时联系他家长了解情况,原来孩子家长在外做生意,很少照顾孩子,孩子跟着奶奶生活。一次孩子生病了,父母才回来照顾了几天,还买了好多孩子喜欢吃的食品,学习方面,家长更是没时间辅导。因此,看了这个孩学生的作文,我除了担心外,更多的是心疼,心在流泪,

同一个老师教,大家享受着相同的教育,为什么学生的作文水平差距那么大呢?详细分析后我得出这样的结论:与孩子成长背景有关,与孩子享受的家庭教育有关,与孩子课外阅读水平有关,与孩子的见识多少有关,与孩子学习习惯有关等。因此,批改学生作文,会有不同的体验,让我感到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对于作文水平低的学生老师只要下苦功夫进行指导,加上家长的配合,孩子自己努力,作文水平在原来的基础上,还是能提高的。

3、AI都开始给人类改作文了,你觉得未来老师会失业吗?

互联网时代还有很多人没有接受,就迅速地在世界上普及起来,现在人工智能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带来随之也很快地应用于多个行业,尤其在教育行业很快被吸纳使用,给整个教育行业带了了很大冲击,尽管如此,我依然相信未来老师这个职业是不会消失的。学校是孩子从家庭走入社会的一个过渡阶段,在学校孩子们需要逐步地学会怎么融入更大的圈子、学着和更多的人交往、学着独立思考并尝试着自己或者共同解决问题,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这个阶段是客观存在的,不可能消失的,这就决定了学校的存在,可能会换个名字,但是学校的这种团体的存在是每一个人成长和社会所必须的,有学校的存在,自然就有在老师的存在,

现在老师所做的事情不仅仅教课、教给学生们理论知识,老师的工作更多地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情感、共鸣、创新的激发、品行的指引等富有温度的事情,这是人工智能所代替不了的。虽然随着人工智能的普及,教育环境和教育方式会产生很大的变化,对老师的教育观念和方式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后的教育会很大程度上有别于以前和现在的教育,但是在体育、艺术、情感、研究等更多人文和精神层面的引导,会占用老师和孩子们更多的时间、激发老师和孩子们更大的热情,

一个学生的成长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多的是心理和情感上的成长,除了父母和家庭,他们需要老师在观念、价值、道德、学识、情感等诸多方面的指引帮助和鼓励。人工智能毕竟不是人,教育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也有了新的解释,但教育的本质不会改变,是有温度的富含情感的事情,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这些只有人和人之间才能传递。

评论

我要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