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讲,要写绿色作文,也就是原创作文,从小学生们平时写的作文来看,有的是从网上下载的,有的是东拼西凑的,还有的是家长帮助写的这些,都是误区,不宜提倡。全面发展,提升自己能力和充实自己参加学校的活动那就积极的全面发展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让自己现有的能力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而且还能充实自己的学校生活。
1、小学生如何写描写人的作文?
小学阶段的作文主要是记叙文,就是讲述,说得再直白一点,就是讲故事。其中可以分为四大类: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其中写人的记叙文是一开始就要练习的。小学生刚开始写作文时,老师多会布置一些诸如《我的妈妈》《我的老师》《我的同桌是_____》《自我介绍》等等诸如此类的写人的题目,也就是说,如何去写一个人,把一个人写好,是小学作文打基础的主要方面。
要想写好人物类的作文,就要先搞清楚几件事,第一:都写些什么人?因为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少,接触的人也是有限的,所以这个阶段写人的作文,一定是围绕着学习和生活来选择人物的。大概可以分为五类:1.写自己,2.写家人。3.写老师,4.写同学和朋友。5.写陌生人,前四类人都是生活和学习中熟悉的人,都是小学生身边的人,所以写人物类的作文往往从这几类开始。
这也印证了一点:作文要真实,要来源于生活,最后一类人的写作多是从小学高年级阶段才开始有的。需要更细致的观察与思考,对于陌生人,选取一个观察的角度,多是从侧面,通过自己的的观察去理解人物,去揣摩人物心理。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不一定完全正确,但一定是真情实感,第二:先写外在特点,再写内在特点。所有的老师都会说,写人物要抓住“特点”,
可是什么是特点呢?这里面我将特点分为两个部分。同学们就好理解了,一个是外在特点,一个是内在的特点。什么是外在特点呢,简单说,就是我们肉眼能够看到的,一个人的外貌长相,高矮胖瘦,衣着姿势,习惯动作,等等,这些都是通过肉体的观察能发现的。写一个人,首先就要抓住人物的外在特点进行描写,什么又是内在特点呢?对应外在特点,就是我们用肉眼看不到的。
这里主要指一个人的性格,脾气,秉性,爱好,等等,因为外在特点是看不到的,在描写的时候,就要通过一些事例去表现。比如说写妈妈的特点是唠叨,那就要写一件有关妈妈爱唠叨的事;如果写的是爸爸爱喝酒的毛病,就最好要写一件爸爸喝醉酒的事情来表现这个特点,总之,通过典型事例,表现出人物的内在性格或爱好方面的特点,才能使人物的形象更加立体、形象、丰满起来。
给人一种如见其人的感觉,三:几种人物描写的手段要灵活运用。如何让写人的作文给人一种“如见其人”的感觉呢?这就要学会运用各种人物描写的手段了,其中包括:1.外貌描写。2.动作描写,3.心理描写。4.神态描写,5.语言描写。以上每一种方法,都可以讲上几节课,比如上面提到的,如果写爸爸醉酒的事,把爸爸喝醉时的动作、神态、语言都运用上去,一个醉酒的爸爸就浮现在了读者的眼前。
2、小学生如何从自己积极参加学校活动的方面写自己的事迹?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问题,小学如何从自己积极参加学校活动方面写自己事迹,我觉得应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去写作:劳动光荣,让自己得到锻炼并成长既然是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那么就涉及到劳动。劳动是光荣的,劳动能够创造价值,劳动也能使自己得到锻炼,国家已把劳动教育课纳入大中小学生的必修课,从劳动的角度去写作,刚好可以和劳动教育课结合起来写作。
写作过程中,重点体现你是如何通过参加学校组织活动,自己在其中充当了什么角色,在角色里的工作劳动,使自己哪方面得到了怎样的锻炼与收获。自己在活动过程中,有哪方面的优异表现体现了了劳动的存在价值;哪方面比较欠缺,在接下来的生活和学习中,怎样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以便今后再次参加活动能够充分发挥自己劳动的更好的价值,
互帮互助,让自己懂得了团结互助参加活动过程中,遇到不能单独解决的困难,肯定需要与其他同学一起互帮互助。在写作过程中,当自己遇到的困难或者其他同学遇到的困难时,是如何解决的,在互帮互助的过程中,自己发挥了哪些优势力量,其他同学的优势,自己是否在有限的条件没,学习他们的优势。解决困难之后,让自己懂得了互帮互助的团结精神,
让自己明白,不是任何事都能独立完成,合作的力量才是最大的。人无完人,遇到困难虚心请教也是一种美德!全面发展,提升自己能力和充实自己参加学校的活动那就积极的全面发展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让自己现有的能力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而且还能充实自己的学校生活,写作时要把侧重点放在全面发展对学生的好处以及自己平时为了提升自己,是从哪些具体方面来拓展知识和拓宽视野的。
本次参加活动,使自己哪些方面能力得到提升,活动过程中所学到的能力和知识能够在实践中用于哪些方面,最后要突出自己通过本次参加活动,对学校的活动做一个简短评价和可实施的改进建议。突出自己用心参加活动之后的心得体会和真实感触!小学生关于积极参加活动的写作,重点突出参加活动的过程、自己的优劣势、收获心得体会、对活动的其他好的建议,
3、小学生作文该如何写自我介绍?
孩子做自我介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第一,我的名字可以利用拆字法,组词法,含义法,介绍自己的名字,要生动有趣。比如,我姓陈,耳东陈,第二,我的样子我我长着什么样的眼睛,有一个什么样的鼻子?留着什么样的头发?有没有戴眼镜?个子高不高?第三,我的兴趣爱好我喜欢干什么?为什么?当然,这里也可以写一写自己有什么特长。
4、小学生如何写好作文?
长期以来,“作文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诸多教师、学生、家长,作文真的很难吗?每当看到一些小学生搜肠刮肚,东拼西凑,皱着眉头去完成老师布置的作文时,就想到写作文很难,但是,还有一些小学生却把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信手拈来,妙笔生花,一气呵成,写出了成功的作文,又想到写作文不是很难。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只要用心观察,每天每天,都会有大量的写作素材,只是我们有的时候熟视无睹,这也是一部分小学生写不好作文的原因之一,
还有,需要大量的阅读,这是缺一不可的。不知朋友们注意到没有,凡是作文写得好的学生,阅读量都大得惊人,有人说,小学时期,没有海量的阅读支撑,只会饿死天赋,制造无效高分,这话并不夸张。各类书籍,浩如烟海,一个人一生能读遍所有书籍,是不可能的,所以,就有一个选择阅读书籍的问题需要面对,有的家长做得很好,每当给孩子推荐读一部书之前,家长事先读一遍,这样,既能知道这部书是否适合孩子阅读,还能对孩子在阅读过程中提出的问题给予解答,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亲子阅读”,这也是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最好办法,特别是孩子在小学读书时,尤为重要。
另外,亲子阅读,还有提高家长的文学修养,提升人生境界,实现“双赢”之功效,值得效仿,观察多彩生活,阅读中外书籍,还远远不够,应“用心观察”“感悟阅读”,“用心”需要方法,需要调动多种感官。“感悟”就是读出味道,进入状态,这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解决学生们无话可写的问题,我们提倡看到什么写什么,想到什么写什么,愿意写什么写什么。
开始写的时候,只要能让读者明白,就算成功,然后,再用平时老师讲过的方法进行修改,天长日久,就一定能写出高质量的作文来。我们经常讲,要写绿色作文,也就是原创作文,从小学生们平时写的作文来看,有的是从网上下载的,有的是东拼西凑的,还有的是家长帮助写的这些,都是误区,不宜提倡,作文,虽无捷径可走,但也有规律可寻,只要在多观察、多读书的基础上,理解领悟、学会应用作文开头、中间、结尾的一般写法,掌握一些作文技巧,再加上平时的刻苦练笔,无论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想象、记实等文体,都会得心应手。
5、我家孩子上五年级,作文怎么都写不出来,我试过给孩子列提纲,甚至给他口述句子,她还是写不出来。我得怎么办呢?
我们有没有能快速提升作文能力的方法呢?作为一个长期在一线任教的语文老师,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为你介绍一个好方法——扩展式作文写作法,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中小学的作文主要是考查学生的叙事能力,然后在叙事中穿插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表达方式,再在表达方式中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使语句流畅生动。如果学生能在一篇作文中,融合了以上的内容,作文又何愁不生动形象呢?但是,怎么融合?何为扩展式作文写作法?接着,我为你详细讲解这种方法吧,
以叙事作文为例,我们知道,叙事作文有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事件又可概括出三要素:起因、经过和结果。这些写作要素如果用文字表达出来,应该是这样:谁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这件事是一件什么样的事?学生通过这个模式,可以根据题目要求填写内容,使之成为一个意思清楚的句子,这就成为叙事作文的骨架了,
例如,作文题目是《一件有趣的事》,我们可以这样造出作文的骨架:今天,我在家里干了一件有趣的事,跟妈妈学做蛋糕。一句短短的话就将叙事作文的四要素表达清楚了,而越简单的句子,学生练习起来就越容易,效果越明显,再以《回家》为题目,有学生这样写:星期五的下午,学校放周末假,我回家了。一句话交待得清楚明白,是不是很简单呢?我们接着来学习扩展式作文写作法的第二步,
学生按照作文题目造出作文的骨架后,我们需要增加句子的表达方式,为作文补上血和肉了。我们先来增加简单的描写,我们继续用“今天,我在家里干了一件有趣的事,跟妈妈学做蛋糕,”这个句子为例来进行扩展。首先,我们简单描写一下“今天”的天气,可以这样写:“今天,阳光灿烂”,也可以这样写:“今天,天灰蒙蒙的”,还可以这样写:“今天,雨淅淅沥沥地下”,总之,教师鼓励学生展开联想,把今天的天气描写出来,为下一步描述打下基础,
接着,我们让学生描述一下“我”的状态,可以是:“无聊的我”,“无所事事的我”,“刚起床的我”,“饿着肚子的我”等等,一定要让学生自由发挥,教师适当指点即可。再接着扩展“我”在家里的状态,“躺在沙发看电视”、“躺在床上看手机”“在家里转来转去”,最后我们来看看经学生简单扩展后的句子:“今天,雨淅淅沥沥地一直下,无所事事的我就躺在沙发上玩手机,妈妈叫我做一件有趣的事,就是跟她学做蛋糕,
”,你们看,是不是表达越来越完整了?那么,接下来又应该如何训练学生了?作为语文老师,要让学生知道,一篇文章,要使它生动起来,就要在句子中适当使用修辞手法。比如,我们仍以上面经学生简单扩展后的句子为例,给它添加上比喻句,看看扩展后效果,“今天,雨淅淅沥沥地一直下,像小孩子在闹脾气,看来是一时半会停不下来了。
无所事事的我像一条虫子一样蜷在沙发上,玩着手机,一动也不动的,妈妈劝我跟她一起干一件有趣的事:学着做蛋糕,我想了好一会,终于答应了她。”这已经是一段完整而又生动的文段了吧,通过这样填写式的扩展,写作文会不会相对容易了呢?当然,以上只是文章的雏形,我们要将它扩展到600-800字的文章,还要一步一步的增加它的内容。
一篇叙事体文章,如果按题目要求只写一件事,我们除了要交待清楚:谁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干什么事外,还要交待清楚:事情是怎么发生的?事情发生时我怎么做?事情发生后我怎么想?我们还是以《一件有趣的事》为例子吧,我们已经交待清楚了谁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干了什么事,事情是怎么发生的,我们接着为“事情发生时我怎么做”来造骨架。
我先叫学生仍然按“人物,地点,事情”的模式来造句,然后我选了一句表述最清楚的来作为扩展写作的基础,例如这句:“我和妈妈在厨房里学做蛋糕。”按照扩展的要求,先描写我和妈妈的状态,我提醒学生,初学者一般会遇到什么情况?大家一起说:“手忙脚乱”,那么,以上句子就可以扩展为:“我和妈妈手忙脚乱的在厨房里学做蛋糕,
”,接着,描写厨房,句子又变成了:“我和妈妈手忙脚乱地在乱七八糟的厨房里学做蛋糕。”然后,等到我们加上修辞的时候,这段话已经变得很完整了:“我和妈妈都是第一次学习做蛋糕,所以,我们只能跟着教学视频做,母子俩像盲头苍蝇一样,手忙脚乱地寻找各种材料,厨房因此变得乱七八糟的,像刚打完仗的战场一样,惨不忍睹,
”通过一步一步的扩展,句子内容越来越饱满,就成了一段流畅的文字了,这就是由句到段的扩展训练。最后,我们要练习如何为文章写一个好结尾,叙事性文章一般要求我们,要为这件事写上自己的感受。可以概括为:“事情发生后,我怎么想的?”学生们先用简单的句子造出文章结尾的骨架:“我很快乐”,然后通过扩展式训练,他们都能将文章结尾写出来了,
我选一段写得最好的作例子吧,“我和妈妈终于把蛋糕做好了。看着像花面猫一样的对方,尝着美味的蛋糕,我们的心像灌了蜜糖一样甜,我干了一件有趣的事,明白了一个道理,自己动手最快乐。”所以,你们看,学好我们的扩展式作文写作法,写好一篇文章并不是一件难事,当然,这只是练习作文的基础方法,适合初学写作和写作困难的学生。
而且,以上所举例子也只是以叙事文章为主,加上描写的表达方式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但是,我们的作文体裁有很多种,表达方式也不是只有描写,修辞手法更多。所以,我们还应该练习各种体裁的作文写作法,学会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大量使用修辞,通过持之以恒的不断努力,写作才能越来越得心应手,当然,我们还要让学生明白,写作除了技巧,文章里还应赋予自己的真情实感,它才会有血有肉有灵魂,才能成为一篇吸引人的优秀美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