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不缺人才,缺的是平台和后台,埋没的人才比比皆是,看看古诗词,不都是感叹怀才不遇的嘛。三国时期被埋没的人才当数司马徽,人们称之为水镜先生,意思是说司马徽看问题明如水,料事映如镜,这个世界从不缺人才,缺的平台和后台,有些人鸡汤看多了,总天真的认为,“是金子在哪都发光的”,是人才总有被发现的一天,我是懒得打击他们。
1、《三国演义》中都有哪些被埋没的人才?
三国时期被埋没的人才当数司马徽,人们称之为水镜先生,意思是说司马徽看问题明如水,料事映如镜。诸葛亮徐庶都求教过司马徽,诸葛亮出山时,他自语道:“虽得其主,未得其时。”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诸葛亮虽然找到了明主,却不能统一天下,几十年后验证了司马懿的预言正确。他才真正的“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而诸葛亮虽然这样说,却没这样做,
2、你见过埋没在农村的人才吗?
那是八零年的事,这一天,公社新来一个书记,他下乡检查工作,这时,稻粒已经发黄,各个生产队都在准备秋收,他发现一个生产队场上还在给麦子脱粒。通过了解,这个生产队有一百多户,五百多口人,队长长期身体不好,人心涣散,生产停滞,他和大队商量重新选队长。选举会上,大家几乎是异口同声地选上了他,他叫赵一品,是个老三届的高中生,高考恢复之后,有人考试之后去找他,有一道数学题没有做,他轻易做出来了,
他原本也要去考,因为家庭托累没有报名。上任第一天,他在群众会上表态,一年之内,产量翻一番,人均分配翻两番,有人说他吹牛,有人问他,兑现不了怎么办?他说:兑现不了,一是辞职,二是全家一年白干,不要一分工。上任后,三天没有一点动静,群众玩了三天,大队催他,他说不忙,有人说他后悔了,第四天,他开群众会,宣布两项措施,一是改革计酬方法,他说,比如割稻,过去是十分一亩,现在降为二分,每人每天任务是二分地,超额部分,报酬翻十倍。
第二项,搞手工业的户,原先定每年交队三百元,记三百工,那时,工分实价只是几角钱,基本上没有人交,现在他宣布,十天内交的,按实际工价记酬,超过一天,按原规定办,以上欠的,在一个月内交,减免一半,报酬同样,过期不交,按原规定。过去,队长喊破嗓子,群众也是七点上工八点到,现在,没有人喊,天不亮人都到齐了,三天的活,一天就干完了。
他从手工业户那里,筹集了近万元资金,那时,碳铵肥才八元钱一袋,一下子解决了资金问题,他用队里黄豆打油,把油分给群众,豆饼加上磷肥发酵种麦子。他跑到外地购来良种,结果,仅仅十多天,全大队第一个秋收秋种结束,他又开垦一块河滩荒地栽油菜,等到忙完之后,他又跑到水利局订了十几万条草包,一个冬天,家家户户打草包,单这一项,平均每户就收入了近千元,是过去生产队一年收入几倍。
3、刘邦和朱元璋的例子是不是可以说明,民间埋没的人才太多了?
这个世界从不缺人才,缺的平台和后台,有些人鸡汤看多了,总天真的认为,“是金子在哪都发光的”,是人才总有被发现的一天,我是懒得打击他们,金子不会自己发光,如果没有人把他们发掘出来,他们跟沙子没区别。千里马很多,伯乐却很少,没有伯乐,千里马也只是羸马,人才也是一样,没有伯乐发现、提拔,人才啥也不是,韩信遇上萧何之前,不是人才?姜子牙遇上周文王之前,不是人才?张良遇上刘邦之前,不是人才?五羖大夫于是秦穆公之前,不是人才?为何都埋没了?相反,即使你不是人才,有了伯乐的赏识和提拔,他们也能用自己的资源、平台,把你培养、包装成人才,这样的例子很多吧?比如新闻里某某公司老板培养儿子,25岁常青藤博士毕业,回来继承家族企业,号称青年才俊,真的是人才?人不人才不要紧,方正我能包装成人才就行了。
再比如,某些集团老板的司机跟了他十几年,后来给他个公司,司机摇身一变,马上就成了身价过亿的老板,这个司机是人才?显然不是,从司机到老板的太多了啊,比如平安的那位?规模大不大?比如小燕子老公?身价高不高?都是百亿规模吧?你敢说不是人才?你也总结了,历朝历代开国的人才大多集中在一地出现,比如刘邦的丰县沛县集团,李渊的关陇集团,朱元璋的淮西集团等,还有后来的一省出了好多将军,一门五将军等,
显然,并不是丰沛、关陇、淮西出人才,而是带头大哥是这个地方的人,他自然提拔这个地区的人,也就是儿子、亲戚、朋友、门生、故吏,然后形成统治集团。比如李渊,他打天下后为什么不杀功臣?因为功臣就是他儿子,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和侄子李孝恭,其他比如秦琼、尉迟恭这些耳熟能详的英雄,都是他们的小弟,而当时李元吉只有15岁,李世民19岁,他们是人才?不是,因为他们是李渊的儿子,李渊愿意培养他们,功劳积累起来,马上封王,然后当宰相,你敢说不是人才?再比如,刘邦打天下,他肯定依靠丰沛的老乡吧?有容易积累功劳的事,就交给自己的兄弟,有困难就给韩信这些外人,兄弟们军功积累了,封侯拜相,不是人才?人才是可以培养的,只要给机会你,如果你舅舅是某集团总裁,你大学刚毕业,把你弄进公司,三年提拔做个主任,再过五年当个部门经理,再过三五年当分公司副总,再过几年换个分公司提拔成总经理,再过几年到总公司任人事经理、副总裁之类的,很难吗?需要你是人才嘛?而普通人呢?即使你再有才,可以跟老曹、任总、董姐姐谈经论道,但是谁知道你?谁认识你?没有平台给你施展,谁知道你是人才?你不也埋没了?这个世界不缺人才,缺的是平台和后台,埋没的人才比比皆是,看看古诗词,不都是感叹怀才不遇的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