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西安人对西安的印象是什么,大家对西安有什么印象

09年到西安当了一次过客,那时对古城内西安的印象。西安的医疗、教育、科技条件在全国也是第一方阵,西安的交通也是国内最便捷的,因为西安地理位置特别优越,从西安出发,二到六小时可以到武汉、上海、北京、南京、太原、郑州、成都、重庆、兰州、银川等国内大中城市,所以我们选择在西安。

1、非西安人对西安的印象是什么?

我是湖北人,妻是上海人,我们现在在上海、武汉还有很多亲人,最终我们还是选择定居西安。原因很简单,喜欢这座城市厚重的文化,喜欢这座城市悠久的历史,也喜欢这座城市四季分明的天气!因为在上海武汉冬天也是很冷的,它们的冷是阴湿的冷,冷的钻心,夏天的热是潮湿的热,即便光着膀子也热的难受,而在西安冬天是干冷,室内有䁔气,夏天是干热,外出回来擦一把就很舒服了。

西安有山有水,夏天可以约几个好友从不同的峪口进入秦岭山脉,畅快!冬天有众多博物馆可以入馆静静地欣赏!西安的医疗、教育、科技条件在全国也是第一方阵,西安的交通也是国内最便捷的,因为西安地理位置特别优越,从西安出发,二到六小时可以到武汉、上海、北京、南京、太原、郑州、成都、重庆、兰州、银川等国内大中城市,所以我们选择在西安,

2、大家对西安有什么印象?

西安在我心中是“神圣”的代名词。年前一场疫情让西安按下暂停键32天,突如其来的灾难使这座千万古都封城一个月,但坚强的西安很快挺过来了,一切回归正常,人们欢快地渡过了一个快乐祥和的春节。我女儿安家在西安,西安也是我常去的地方,我曾经想像过西风吹过古殿屋檐的大钟,我曾计划抚摸满是故事的城墙,我曾被大唐满是花园的芙蓉迷住,

不是因为疫情,2022年春节将会在西安渡过!有这样一个城市~长安!她住着秦时的月,汉时的风,唐朝的魂。现在这个城市叫西安,但是更多的时候我愿意叫她长安,这个词听起来有着惊心动魄的美,长安城住着诗人,对着秦时明月把酒言欢,出口成章。西安,处处是景,步步是画,这况味,恰是中国水墨画的味道。古老的气息,在这个现代城市慢慢呈现交融,

夜晚亮晃晃的光泼在鼓楼,树影捶地,你能看见鸟扑落落的在空中盘旋。人们在回民街熙熙攘攘,放佛回到了千年前盛唐的上元节,长安,长乐安宁。这是十三朝帝王的愿望,也是长安城百姓的寻常生活,鲜莹的老时光旧的就像城墙上斑驳的青苔,湿哒哒的漾起了心中的潋滟波澜。历史的画卷缓缓铺开,推开历史虚掩的朱门,你还分得清前世今生吗,

长安,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着少年的洒然,也有光阴的似水流年。西安出城必是要经过老城墙,老城墙下永远有人哼着吱吱呀呀的秦腔,大多数闲暇时候,穿行于老城墙,你总以为光阴未曾逝去。老城墙是永远的见证,它映照出了颓唐,也映照出了沧桑,历史早已成过往,曾经的辉煌,千军万马,不过成了沧海桑田的过眼云烟。我写过很多城市,但是我不敢写西安,因为它太过于厚重了,我无法想象,西安曾怎样的辉煌过,

几千年过去了,这座城留下的是经年不散的厚重历史气息,就算隔了千年仍然就直面扑来,好像稍微弹弹就都抖出光阴的尘霜。心,突然觉得有点感伤起来,每次来西安,我都会想这里南依秦岭,北傍渭水,是真正依山傍水的宝地。这个城市有青色高耸的城墙,宽阔的大街,唱秦腔的老人,路上偶遇穿着汉服的姑娘,很想问,怎么还会有这样的城市?它放佛从来没有变过,就这样一直等待,以最幽然的姿态,不理人事间的闲事闲非。

3、陕西西安给你的印象怎么样?

实话实说先说遇到的问题:1、姑娘的手机丢了,带孩子去看电影,开演之前孩子玩手机来着,入场的时候放在口袋里,应该是没放好,掉了。发现后打了一次,还能打通,之后就关机了,这表示,拾到的人是不准备归还啦。其实,如今不管在哪里,丢了手机找回的机会都不大,我老娘手机拉在飞机的行李架上竟然也没了!!!孩子的手机就是一个小米,才600元,损失不大。

但这是孩子的第一个智能机,并丢了手机自然不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正面教育孩子,自己丢了东西首先是自己的责任。2、西安开车的秩序不敢恭维,抢道的比比皆是,在去昭陵的路上,同学开车带我们去,眼看着对面的车一辆辆冲着我冲过来。我这心里突突的,想“我是来西安玩的,不是来玩命的”,还有,在去兵马俑的路上,遇到了至少4起挂碰。

西安城墙内的交通很堵,道路不宽是原因,开车的不规矩也是原因,3、西安的火车站实在太破了。硬件不好,很不好,说说高兴的:1、吃的很好吃!十天,面食没有重样的;2、玩。各种景点安排的满满的,唐以前的历史,一定要看西安。第一天:半坡 回民街,半坡地铁1号线有站,回民街转2号地铁可到。第二天:同学驾车,计划为昭陵——杨贵妃墓——茂陵,

第三天:公交去了汉阳陵(2号地铁到西安市图书馆,游4起点,2元,20分钟),之后是大明宫遗址公园(2号地铁到大明宫西,步行15分钟)第四天:西安火车站坐游5,6元,一个多小时到华清池;3元到兵马俑。第五天:碑林 城墙环骑(冬日暖阳下骑行城墙,两小时左右,感觉不错)第六天:秦砖汉瓦博物馆(2号地铁到三爻转525到汉宣帝陵) 小雁塔(即西安市博物馆,免票,讲解100元)第七天:陕西历史博物馆(免费部分 20元的何家村遗宝展 特贵的唐壁画展,再加了讲解费,

4、对于西安,大家是一个什么印象?

可能是在西安生活时间长了,已经逐渐习惯了这里的生活。到了许多地方,还是感觉自己更喜欢西安这里的生活,气候吧四季分明,春夏秋冬都能体验。环境吧,虽然雾霾较大,但是有山有水,公园、湖泊挺多,旅游资源丰富,饮食文化丰富,各种特色小吃,忙碌的工作生活之余,有各种美食能够满足你的味蕾。古老和现代并存,这里你可以寻访中华文明的千年轨迹,这里你同样可以尽享现代文明的时尚奢华,

5、你对西安还有什么样的印象?

我对西安的印象:抗日战争伊始,从大河南岸来了一批人,把西安的城墙挖得千疮百孔,在里面穴居,直到八十年代张铁民市长整修城墙城河,才把这批人撵走。改革开放后,从大河南边又来了一批人,把西安的破烂界全部控制了,现在西安收破烂的,几乎全是大河南边的人,西安的制贩假烟假酒的,也全部是河南岸来的。有时走在街上,听着滿耳的南岸口音,心里面纳闷,这还是西安吗?,

6、如果你来过西安,可否谈谈你的感受或印象?

中华五千年,长安十三朝,一直期待自己有一天也能亲临西安,游荡在千年前曾经充满了无数梦想的长安。09年到西安当了一次过客,那时对古城内西安的印象:交通混乱而毫无秩序,出租车拒载绕路,遍布街市的摩托车、摩的横冲直撞,虽然红绿灯遍布大街小巷,但对起不了任何实质性的作用,不过我喜欢这样的随性自得,不太讲“规矩”的西安,

西安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在时间的维度上,又逐渐让人产生肃然的压迫感。尤其是你漫步在墙之上,游走在城墙根下,对历史对盛世长安有无比的向往,西安现在城墙内依稀保存着盛唐模样,东西市相得益彰,以钟鼓楼中心,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直直的划开了地域,通向城墙。大小横竖的街道将房屋建筑排得整整齐齐,仿佛时空穿越梦回大唐,

西安先后有周、秦、汉、唐等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和人文景观,可以这样说:唐及以前的中国历史、文化、政治以西安为中心,以后才逐渐东移、北上,所以感觉古长安和北京城是如此的似曾相识。今年又有机会两到西安,要体验真正的古城西安,就要居住在西安城内的民居里,居住在交易的市场中,贾平凹先生戏称西安为“废都”,既真实又意味深远。

西安不仅是我国著名的古文化旅游胜地,又是一个平民美食城,其实这两到西安后给我最大的印象好像就是我的吃货属性,前后相加8天,除了两天逛古城(去了大(小)雁塔、钟(鼓)楼、西安城墙、西安碑林、历史博物馆),剩下的6天时间在主吃,真佩服自己的效率。这两次西安之行最大的收获就是吃获吧,嘿嘿,一句话:西安的小吃真的很精彩很给力,

7、你对陕西人印象怎样?

真正的陕西人没见过几个,不做评论。就在网络上的陕西人来讲,个人觉得有相当多一部分人不怎么样、缺乏担当,为了历史可以不顾事实,虚假宣传、攻击别人的手段卑劣、下作,令人不齿。从不尊重历史到恶意攻击别人,确实是让陕西大地很难堪,比如他们否认商王朝存在,说商王朝是部落;说大秦首都是西安;曲解仰韶文化;说“天府之国”是陕西不是四川;说狭义“中原”是陕西不是河南;说诗圣杜甫是陕西人不是河南巩县人不一一列举)等等(本人玩头条3个月不到所发现的部分问题),他们还像模像样的引经据典,有板有眼,大批水军为他们摇旗助威。

为此本人专门关注了相关官媒及权威专家,发现他们惯用的手法:一,断章取义,二,引用旁门野史或地方志。三,用现代语法解读古文,四,曲解或篡改官方批文,五,钻历史认知空子、打擦边球,六互相吹捧、水军点赞及辱骂持不同意见者。他们这些行为轻的引起地域谩骂,严重的像否认商王朝存在直接就缩短华夏历史,让国外人看笑话。

评论

我要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