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不成那些决定着学生作文分数的老师们都是嗜痂成癖之辈吗。金星老师三观正绝对体现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她绝对霸气,作文可以也应该追求形式新颖,如果一沓30份作文里偶尔一见式样独特的,确能让人眼睛一亮,比如有若干年流行“题记,尾注”式和“小标题”式作文,就像此前曾风行过“日记体”“书信体”等形式的作文一样,让人一篇篇看过看得头大。
1、金星老师三观有多正?
金星老师三观正绝对体现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她绝对霸气。用一个小故事说明:金星有一回去韩国,需要过海关,海关官员说了句:“中国人真烦!”金星忍了,没吱声,她前面两个日本小姐,不到30秒盖完章过去了。轮到金星时,她摘了眼镜,礼貌地把护照递上去,海关又嘟哝着:“又是个中国人,”验完身份金星把眼镜戴上,海关官员突然又找茬:“谁让你带眼镜的?”金星说:“你已经验明正身了。
”海关官员看金星敢和他顶嘴,便恶狠狠地让她回去重新排队,这下把金星惹毛了,她想前两句话我忍了,现在无缘无故让我重新排队,姐姐可就不干了。只见这个穿着旗袍的中国女人,把海关的小铁门啪地一关,把所有过海关的人吓坏了,金星义正言辞地对海关官员说:“你给我说清楚,我的签证有什么问题?如果有问题的话,我重新办,重新排都可以!不是我要到你们国家来的,是你们国家请我来的。
我告诉你,要不是看在我父母的份上,我忙着呢,我才不来呢!”海关官员一看金星这么厉害,立刻给她盖章,想让她赶紧过去,结果金星依然不干:“不行,虽然我会说韩文,但我不能说!这是一个国际机场,我一定要把它上升到国际的高度来!英语,姐姐我怕英语吗?”于是她开始全程飚英语:“谁都有情绪不好的时候,你情绪不好,跟我有什么关系啊,你代表的是你的国家,什么年代了还搞种族歧视,中国人怎么了?”海关一看真是碰到硬茬了,让她赶快过去。
但是按金星的脾气她可能能走吗?只见她拿了护照,到外面就开始喊:“这个海关谁负责给我出来!”海关负责人出来了,金星对他说:“对不起先生,这个人代表你们国家,他坐在你们国家的门槛上,有辱你们韩国人的形象,赶紧换下去!”负责人弯着腰一直道歉,要把那人换下去,这时金星依然不依不饶:“别走,给我道歉。”那个人很不情愿地给金星道歉,才下去,
海关的负责人为了表示诚意,跟金星到楼下拿了行李帮她送出去,还一直说对不起。金星一出去,大门一开,韩国电视台的记者全在外面,长枪短炮等着呢,记者上来就说:“欢迎金老师,金老师旅行愉快!”金星生气地说:“我不愉快!”又有记者问:“金老师,您对韩国印象怎么样?”金星说:“不怎么样!”金星就是这么豪橫,金姐霸气!。
2、如何看待有的语文老师更欣赏写亲人离世,无中生有的作文?
编写亲人离世之类的虚假故事以达到某种效果,这属于恶劣的文风,假如有人真的诱导学生这样作文,不客气地说,他就是斯文败类。明朝小说家冯梦龙编撰的《古今谭概》里记述了一则逸闻:宋人李廷彦写了一首百韵诗献给长官,里面有一句“舍弟江南没,家兄塞北亡,”长官看了很是感慨,说你家可真惨啊!李廷彦连忙说,那都是我编的,目的是为了凑韵。
旁边有人打趣道:那你为啥不说“爱妾眠僧舍,娇妻宿道房”呢,这样还能保住你的兄弟,这位李廷彦先生丢人丢了数百年,他万万没想到今天居然有人继承了他的衣钵!写真情实感是对学生作文的基本要求。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相反,为了作文获得高分而胡编乱造,甚至不惜让自己家的尚健在的亲人死上一回,遇到这样的作文,遇到这样的学生,教师要毫不含糊地说“不”,要态度明确地予以拨乱反正。
教师的作用是发现,引导,激励,矫正;不能迎合,迁就,放任,但是,这里面有一个前提,也就是为人师表者三观要正。当然,知易行难,尤其是所谓的“三观”,自以为“正确”容易,能真正做到经得起时间和实践检验的正确就有一定的难度。这需要教师有开放包容的心态和博观约取的谨严,但无论如何,对于无中生有,编造亲人离世这样的文风,判断其究竟是属于“创新”还是“低劣”,这并不难。
文变染乎世情,这是一个“重口味”流行的时代,我理解此种教师的“良苦”用心:他们希望学生的作文能够满足读者(其他阅卷教师?)不断增强的猎奇心理的需要,只能比赛着看谁更能骇人听闻。上有所好,下必效之,但问题是,作文需要这样去迎合某些人吗?难不成那些决定着学生作文分数的老师们都是嗜痂成癖之辈吗?当年笔者在中学任教时,曾在县教育局组织的考试中负责学生作文的评分工作。
在阅卷中有一些作文类型让我相当难受,比如有若干年流行“题记,尾注”式和“小标题”式作文,就像此前曾风行过“日记体”“书信体”等形式的作文一样,让人一篇篇看过看得头大。作文可以也应该追求形式新颖,如果一沓30份作文里偶尔一见式样独特的,确能让人眼睛一亮,但问题是那几年县城中学的学生不知从哪里取的真经,也大概是屡试不爽吧,结果是篇篇“题记”加“小标题”,让人应接不暇,生生给弄成了审美疲劳,甚至到了见之想吐的地步。
近几年离开了中学,不知道大家又玩什么新花样,从题主的吐槽看,他们是在追求题材翻新。问题是,总是篇篇卖惨,家家亲人都遭遇不幸,这就写出来新鲜感了?记得有一年我们在县城改卷子,占用的是某校九年级教室,我看到这个班级的黑板旁除了写着中招倒计时的天数,两边挂着清华、北大的照片之外,墙壁四周和天花板上到处粘贴着学生的铮铮誓言,句句是刺刀见红。
评论